主题:【原创】居家狂想:炒菜机 -- suney20
咱们中华美食可谓丰富多彩,博大精深,走到哪都值得为这个自豪一下。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中餐里,大多数菜是炒的(个人以为,呛、爆等等是炒的衍生技巧)。大众的家常菜中,也以炒菜居多。
为什么炒菜能占中华美食的半壁天下呢,窃以为,与炸相比,炒菜不会那么上火,不会让食物含过多的脂肪让人变胖,温度不会过高适合任何一种蔬菜;与蒸相比,炒菜让原料受热更均匀,能随时控制火候,菜也更入味。最简单的例子,番茄炒蛋的香味,就是生吃或煮汤怎么都吃不出来的。总之,炒出来的菜,令人回味无穷。
可惜,炒菜也有自身的缺陷──油烟!听一老美直白地表达她对中餐的深恶痛绝,我好奇问之为何,她说,无它,卫生问题!
问题出来了:1、现在市场上有卖无烟锅,不过,将来会不会有更好的选择?2、顺带,洗衣服可以机器代劳,炒菜呢?
废话少说,让我们回到炒菜的基本原理:原料投入预热的油里,迅速翻炒,让油分散成大量的细小油珠附在原料表面,起到加热的作用,继续翻炒,翻炒,再翻炒。翻炒保证受热均匀,既不夹生又不焦锅。
传统的人工炒菜,只能是克服重力的上下翻炒和左右炒动(当然,专业厨师会有更多技巧),并且永远都是敞口的(除了闷),这样使搅拌还是有限,并油烟不好控制。
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设计一种机器,有着类似洗衣机的滚筒,高速旋转,密闭的,滚筒中轴布满细孔,先把原料、调料放在筒中,再从中轴的孔喷出,高速喷出,预热过的油,边喷边旋转(或者搅拌)让传统炒菜的程序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另设计排气口,调整容器中的气压,并在排气口设置吸附性高的材料(如石墨、碱性溶液,前者有大量气孔,后者可将有机物充分溶解)。
如果机器可行,好处是:1、减少人工的投入,只需要把切好的菜放进去就可以成菜,2、更全面、更充分的搅拌可以减少油烟的产生,即使有,也可以通过排气口的吸附材料吸收,不会污染环境。
锅是密封式的,油烟出不来。
首先炒的方法也是要分的,爆炒、滑炒、冷锅热油、热锅热油,对应不同的原料,先后顺序,另外火候也不好控制啊。
冷锅热油可以设置滚筒内不预热,喷油预热;热锅热油同理;如果滑炒,原料预先上浆能不能解决?
其实家用电器都是一步步发展起来,功能越来越多的。火车刚发明的时候还跑不过马车呢,只不过一个想法变成现实,需要商业力量的推动。
是什么样子的,叫什么名字?东部华侨城不是旅游景点么。
可以编程序控制炒什么,当然,配料,备料还是人,编程的当然也是人。
你可以去看看,那是在一个彩虹桥景点附近,具体的我记得不是很清楚了。
同意小河流水。中华料理太博大精深了。不光各色调料复杂,每种配料,如菜肉禽蛋等烹饪顺序和受热程度都不同,这直接影响到口感。而且,有好多菜式如果焖着锅盖炒出来,那色香味的色就首先牺牲掉了呀。老美不懂就算了,咱们自己还想省事,那干脆都省了,发明一个吃菜机好了,反正只要菜熟就好了,颜色什么的那机器也不计较。
我炒菜没分那么细,不容易熟的先放,其他后放,能成菜了就好,一般不炒太久颜色不会变。
但我发现天天做饭真的很烦,菜式、做法做久了基本类似,我一个星期下来原料可以不重复,但还是觉得枯燥,忙起来就更没时间了。所以感觉有机器就会好很多。
还是拿洗衣机做例子吧,现在还是有很多人觉得洗衣机洗不干净,或者柔软的衣服特别用手洗,但对于我来说,没有洗衣机我会疯掉的。
我还吃过那个机器做的菜
没有油烟 用的油也少
分为下部加热和上部光波加热
不过卖3000一台
汗 实在太贵
口味还行
星爷早就发明了,不过是简陋版的,呵呵。
前两天深圳高交会上我见过,还现在演示,还可以试吃。
我認為,就現代技術而言,做出一個炒菜機本身並不困難,然而最大的問題在於用機器炒出來的菜是否好吃,正如樓主所說,現代科技讓過去生活中許多工作可用機器代替,例如:洗衣,洗碗,然而烹調(包括炒菜及其他料理方式)的特殊性在於其有"藝術"的一面,特別是注重色香味的中國菜,同一份食譜,同樣的原料,不同的廚師會有不同的詮釋,另一方面,即使是一種材料間也會有差異,這次買的牛肉絕不會跟上次的完全一樣,而其中的差別往往是無法量化為參數的,總而言之,技術能提供的幫助真的有限,要炒出好吃的菜還是得要靠人親自操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