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浅层搜索与深层搜索:一个反教化的实例 -- 秋末冬初
这个帖子主要是为了引出司马南今天博客的这篇文章。
我很推荐这篇文章——
由于这篇文章在司马南的新浪博客首页上已经看不到,所以我转载放在本文的最后(既然别的地方没有了,所以斑竹就不能以“全文转载”喀嚓我了,是这个理吧?)
而之所以写这个帖子,主要是受到厚积薄发兄这个系列的启发厚积薄发:【原创】无题的杂谈(二)(上) 而我自己也写过一个帖子秋末冬初:唠唠叨叨--真相?No!不存在完全竞争的媒体市场其中跟小匪盗朋友有过一些讨论。
其实我自己也一直在想,主导言论的一些重要因素有什么呢?
我并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除了“教化”的“嘴多、话多、串谋”之外,言论依然是有可能被扭转的。因为,既然言论的导向并不是完全基于“市场”的,而是在更大程度上受到“自上而下”的力量的影响。那么只要有“还没有被教化的精英存在”,也就有反击逆转的机会。
但纵使有这样的机会,依然也有如何传播信息、如何让读者产生“满意”的问题依然需要有一个媒体平台的支持。这个平台可能包括媒体网络、资源(金钱)、还有可能有民众潜在的而未启发的价值观。
当我们既没有钱也没有网络的时候——现状很有可能就是如此,可能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与民众潜在而为启发的价值观发生共鸣了。即,既然民众所做的,大多是“基于满意”的浅层搜索;那么,你就要用你的严谨和严肃的精神,把深层的事情挖掘出来,用一种“直面鲜血的方式”告诉读者,那些教化的并不是真的。
尽管“坚持深层搜索”,也许你要面临比常人更多的失败。
司马南的帖子,就提供了一个极好的例子。他开头的语言,就很有教化与反教化的意味:
“一千万人被饿死的谣言,《炎黄春秋》的杨继绳并不是始作俑者。但是杨继绳试图将谬误流传变成铁案砧板,所以他不顾年迈,吭哧吭哧写了80万字《大饥荒纪实》”
“即使再写一千万字,又怎么样呢?...因为事实从来不是靠秀才写出来的,更不是预设答案之后,仅靠搜集材料,大帮哄出来的...流言蜚语再疯狂,事实毕竟是事实。”
“大家看到了,人口统计的复杂性、科学性在这里完全被忽视了,甚至根本不在人们考虑范围之内,右派人文知识分子打头阵,与其说研究,不如说是研究名义下的檄伐”
在这篇文章中,司马南引用了华岳论坛上“云淡水暖”写的一篇帖子,来反驳杨继绳的“名作”《墓碑》。“云淡水暖”对杨继绳的反驳也非常有意思,正如我所说的“浅层搜索”与“深层搜索”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杨继绳及之前的“数千万论”所持者,寄望的都是读者仅作“浅层搜索”而不要做“深层搜索”。自某公公开始,“数千万论”这一论调就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媒体作品中,基于“重复和渲染”的手法而不是“深层调研”的手法被一而再再而三地渲染(我不是完全否定其中夹杂有假模假式的研究)。即,让读者们所能接触到的浅层搜索,都是他们所期望读者认可的信息。
而另一方面,“云淡水暖”做的事情其实很简单,即基于中国多年来所做的数次人口普查做了一个分析。在分析的手法上,这既不高深也不困难,但“不料”却有“意料之外”的发现。这实质上是一次“深层搜索”,即把“教化者”用以教化的话题底下的信息给翻了出来。“大家看,[深层搜索得出的信息]其实是这样的。”
而这种搜索,正是“教化者”所不期望的,所以教化者会反扑——开个玩笑,前些天某公安局副局长不就这样说吗?(大意)“姓B的,你不来之前,大家一起发财,你来了之后....老子做鬼也要弄死你!”
所以....司马南的帖子被删了,又被删了,接着还被删了....
在“云淡水暖”的帖子中,他所引用的几次不同年份统计,还有一些数据之外话题之外的有趣意味,不好直说,大家还是看引文吧。
司马南
一千万人被饿死的谣言,《炎黄春秋》的杨继绳并不是始作俑者。但是杨继绳试图将谬误流传变成铁案砧板,所以他不顾年迈,吭哧吭哧写了80万字《大饥荒纪实》。读了下面的文章,杨继绳老先生需要再写80万字了,而且还要学习一点算术,否则,寄望颇深的铁案不铁,声言无误的纪实不实,岂非白忙活?
即使再写一千万字,又怎么样呢?案子依然铁不了,纪实依然实不了,因为事实从来不是靠秀才写出来的,更不是预设答案之后,仅靠搜集材料,大帮哄出来的。哄得再热闹,跟风的再多,流言蜚语再疯狂,事实毕竟是事实。
不谈政治意识形态,不讲人物功过是非,也不讲奸佞陷害忠良,大凡与数字有关的事实,至少是“算”出来的。
第一次人口普查1000万的数差,是怎么被推算出来的?今天讲不清楚,但是,下文的引经据典具体分析剖明了一个问题:后来的几次人口普查,推翻了这1000万的数差,而且权威的统计数据发现,当时的算法有问题,结论靠不住。
根本靠不住的结论,却被拿来大肆渲染,煽情悲苦,反复引用,越说越玄乎。本需要“算一下”,才出得来的数字,在某些人的笔下,根本与“计算”无关,只需“摸着屁股拍脑袋”就够了。拍脑袋,要什么有什么,需要多少编多少;摸屁股,知道自己为谁说话,说话为了什么。忘却雄沉雅健,不讲实录爱奇,只拿统计数字起哄架秧子,也算是30年来中国右派知识分子引领社会反叛思潮的一大特色。
现在看,即使当时的算法无懈可击,第一次人口普查的数字板上钉钉般地准确,60年代的的大饥荒的确饿死了1000万人,也不等同于后来的“饿死1000多万人”、“饿死几千万”。
但奇怪的是,对于给共和国前三十年抹黑的言行,人们好似被葵花手点了穴道,感觉麻木,没有任何反制能力。正因为如此,下文作者的勇气与认真越发显得难能可贵。
必须指出,关于那年月饿死多少人的问题,根本不是算法问题,不是数字问题,不是具体历史事实甄别问题,而是政治的大是大非问题。“数字冤案”的背后,是一场导向性很强的饱和式谩骂,是国内外泄愤者对毛泽东时代伟大成就施以否定的成功案例。所以大家看到了,人口统计的复杂性、科学性在这里完全被忽视了,甚至根本不在人们考虑范围之内,右派人文知识分子打头阵,与其说研究,不如说是研究名义下的檄伐;与其说是研究,不如说是拿着来路不明基金会的银子,一场追逐飞盘的疯狂叼衔表演。
离间一个国家的人民,最有效的摄心手段,是抹黑、丑化、玷污其历史与领袖,前苏联的敌人正是这样做的,而且大获成功。同样,我们的敌人,从来没有放弃使用同样的手法对付我们,他们也已经部分地成功了。
某些大饥荒谣言的传播者,未必是敌人,但是,他们的偏激情绪被人利用了,他们的浮夸作风,正好是敌人所需要的,他们摆不正个人际遇不佳与国家民族命运的关系,他们在一片可疑的叫好声中比狠斗勇最终诠释堕落与迷茫。靠这些人写《炎黄春秋》,既非“实录”,亦非“爱奇”,疑似心达而险,言伪而辩,无道也,无理也,无韵也。
如此,岂可视之信史乎?
(2009年10月19日星期一于山东黄河入海口)
————————————————————————————————
附文:
三次人口普查数据摧毁了“饿死几千万”谎言起点的数值基础
--------------------------------------------------------------------------------
作者: 云淡水暖(华.国.绿.槐) [167678:7661] , 15:31:51 10/17/2009:
- 论剑谈棋 豪杰尽聚 - 华岳论坛 - http://www.washeng.net/
草民的基本思路是,在进行数据演算的基础上解读“饿死几千万”这一说法的的来路,草民采用的数据,全部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资料。
“饿死几千万”的说法,原新华社“高级记者”、《炎黄春秋》副主编杨继绳洋洋洒洒写了一本80余万字的“专著”《墓碑: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谈了所谓的“来龙去脉”,这本“专著”,被一些狂热宣扬这个说法的人奉为“铁证”。草民引用其中的说法看看此话语起于何时:
书中引述:
表22-1 国家正式公布的历年总人口(万人)、出生率(‰)和死亡率(‰)(即《中国1949—1982历年人口统计数字表》(草民注))
年 份 年末总人口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1953 58796 37.00 14.00 23.00
1954 60266 37.97 13.18 24.79
1955 61645 32.60 12.28 20.32
1956 62828 31.90 11.40 20.50
1957 64653 34.03 10.08 23.23
1958 65994 29.22 11.98 17.24
1959 67207 24.78 14.59 10.19
1960 66207 20.68 25.43 -4.57
1961 65859 18.02 14.24 3.78
1962 67295 37.01 10.02 26.99
1963 69172 43.37 10.04 33.33
1964 70499 39.14 11.50 27.64
1965 72538 37.88 9.50 28.38
1966 74542 35.05 8.83 26.22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84》,中国统计出版社,1984年(原注),
这张表中的数据,在官方网站上可以看到,1978年以前的数据,一直是这样表达的。这是1978年后,首次以统计年鉴方式公布人口数字,而此时正值 1982 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结束,表中1960年人口比1959年人口少了整整1千万的情况,立即被外国人抓住大肆报道,“日本共同社说‘这是和平时期最大的人口事件’”,但是,这个不多不少1千万的数据显得很突兀,于是,用普京的话说,西方“人口学者”们“湿乎乎的鼻子”伸过来了。既然他们认为1千万“不可信”,那就往高里整,动机就不细说了。
于是,中国的“学者”、文人们也参与了这个“轰轰烈烈”的造数运动,各种各样的“正推”、“反推”理论、各种各样的“人口建模”方法,林林种种,不一而足,在杨继绳的80万字“专著”里头,可以看到的中国“学者”、“专家”的名字,有5个以上,外国“学者”的名字,有4个左右,结果当然五花八门,当然都是远高于“一千万”。此后,“饿死几千万”的话语就被某些人大肆炒作起来。
但是,无论是何种“统计”、“计算”,都是在1984年《统计年鉴》的《中国1949—1982历年人口统计数字表》基础上开始的,按照杨继绳的说法,所谓“首先用人口学的方法,对《中国统计年鉴》上的人口数据进行修正。”,就是说,《中国统计年鉴》是这些“建模”,“倒推”、“正推”结果的基石。
但是,这些“敏感”的中外“学者”虽然抓住了《中国1949—1982历年人口统计数字表》中1960年的人口数据大幅变动,却又对另外一组数据特别地不敏感,那就是人口普查数据。
中国至今总共进行过五次人口普查,分别是1953、1964、1982、1990、2000,所谓“人口普查”,是指在国家统一规定的时间内,按照统一的方法、统一的项目、统一的调查表和统一的标准时点,对全国人口普遍地、逐户逐人地进行的一次性调查登记。它是当今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搜集人口资料的一种最基本的科学方法,是提供全国基本人口数据的主要来源。那么,相信客观的、不论持何种意识形态的人,都应该在探讨人口问题的时候,优先、重点考察一下人口普查的数据。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中有一张《全国1982年人口年龄状况》,摘取数据如下:
年 龄 人 口 对应出生年
19 27379596 1963
20 15620970 1962
21 10690834 1961
22 14307196 1960
23 14284240 1959
24 19459780 1958
25 18876181 1957
26 17932830 1956
……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5)》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按照1984年公布的《中国1949—1982历年人口统计数字表》中人口数据大幅波动的1960年数据,1960年的人口出生率是20.68‰,1960人口年初数=1959人口年末数=67207万人,1960年人口年末数66207万人。按照:
(人口年初数+人口年末数)÷2=人口年平均数;
人口年平均数×人口出生率=人口出生数
的计算公式计算:
1960人口平均数:67207万人+66207万人=66707万人
1960出生人口数:66707万人×20.68‰=13795007人
在第三次人口普查公布的《全国1982年人口年龄状况》表中,出生于1960年的22岁的人口,有14307196人,比《中国1949—1982历年人口统计数字表》中按照出生率、人口年初数、人口年末数、人口出生率计算出来的人口数13795007,多了512189人。
就是说,在 1984年公布的《中国1949—1982历年人口统计数字表》中人口数变动最大的1960年出生的中国人,经过了1960年、1961年的两年的“饥饿 ”,经过了1978年前的“饿”,经过了22年的风霜雪雨、春华秋实,在22年中,正常死亡、非正常死亡、疾病死亡、意外死亡、移居出国等淘汰因素非但没有使1984年公布的《中国1949—1982历年人口统计数字表》中算出的1960年出生人口减少半分,反而还多出来51万余人,这个结果显示,1984年公布的《中国1949—1982历年人口统计数字表》中1960年的人口数,有极大的可疑之处,因为其解释不了为什么22年之后进行的人口普查数据表明,1960年出生的人口没有丝毫减少,反而“增加”了。
如果是1982年的人口普查有“偏差”之处,那么后来又进行了1990年、2000年两次人口普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统计方法的改进,1990、2000两次人口普查,对1982年人口普查的数据应该有进一步“修正”的作用。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中有一张《全国1990年人口年龄状况》,摘取数据如下:
年 龄 人 口 对应出生年
27 27026864 1963
28 15928062 1962
29 11504496 1961
30 14443119 1960
31 14378026 1959
32 19060366 1958
33 18350283 1957
34 17643313 1956
……
数据来源:《中国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 中国统计出版社
在《全国1990年人口年龄状况》表中,出生于1960年的22岁的人口,有14443119人,比1984年公布的《中国1949—1982历年人口统计数字表》中按照出生率、人口年初数、人口年末数、人口出生率计算出来的人口数13795007,多了648112人。比上一次人口普查的差值 512189 人,又多了135923人。
就是说,在1984年公布的《中国1949—1982历年人口统计数字表》中人口数变动最大的1960年出生的中国人,经过了1960年、1961年的两年的“饥饿”,还有1978年以前的“饿”,经过了30年的风霜雪雨、春华秋实,在30年中,正常死亡、非正常死亡、疾病死亡、意外死亡、移居出国等淘汰因素非但没有使1984年公布的《中国1949—1982历年人口统计数字表》中列出的出生人口减少半分,反而还多出来64万余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中有一张《全国2000年人口年龄状况》,摘取数据如下:
年 龄 人 口 对应出生年
37 27866189 1963
38 20923112 1962
39 11414017 1961
40 14684726 1960
41 13059787 1959
42 17135981 1958
43 18998424 1957
44 17364027 1956
……
数据来源:《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 中国统计出版社
在《全国2000年人口年龄状况》表中,出生于1960年的22岁的人口,有14684726人,比1984年公布的《中国1949—1982历年人口统计数字表》中按照出生率、人口年初数、人口年末数、人口出生率计算出来的人口数13795007,多了889719人。比上一次人口普查的差值 648112 人,又多了241607人。
就是说,在1984年公布的《中国1949—1982历年人口统计数字表》中人口数变动最大的1960年出生的中国人,经过了1960年、1961年的两年的“饥饿”,还有1978年以前的“饿”,又经过了40年的风霜雪雨、春华秋实,在40年中,正常死亡、非正常死亡、疾病死亡、意外死亡、移居出国等淘汰因素非但没有使1984年公布的《中国1949—1982历年人口统计数字表》中列出的出生人口减少半分,反而还多出来88万余人。
这样,根据1982年、1990年、2000年三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彻底颠覆了1984年公布的《中国1949—1982历年人口统计数字表》中人口数变动最大的1960年的相关数据,从三次人口普查的共同趋势来看,1982年后历次普查出来的1960 年出生的还在中国生活的人口数,大大多于1984年公布的《中国1949—1982历年人口统计数字表》中人口数变动最大的1960年出生的中国人口数,在这一点上,三次普查高度一致,而且越查越多。
这样的情况,绝对不符合正常的人口变化规律,对于某年出生的人口,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定会有不断的疾病致死、意外致死、迁移出国等等减少因素,1984年公布的《中国1949—1982历年人口统计数字表》中人口数变动最大的1960年的相关数据与三次人口普查高度一致变化趋势之间的巨大差异,草民以为,统一规定的时间内,按照统一的方法、统一的项目、统一的调查表和统一的标准时点,对全国人口普遍地、逐户逐人地进行的一次性调查登记得来的数据,可信度大大高于各种各样的推算甚至抽样调查得来的数据。
客观地说,可能是 1984年公布的《中国1949—1982历年人口统计数字表》中人口数变动最大的1960年的相关数据出了偏差,偏差的原因可能有:严重低估了当年的人口出生率、严重高估了当年的人口死亡率、或者二者兼而有之(之所以用“估”,因为1960年未进行人口普查)。
迄今为止,1984年公布的《中国1949—1982历年人口统计数字表》中人口数变动最大的1960年的相关数据还在沿用,而这些年来各种各样需要证明 “饿死几千万”的“专家”、文人的出发点,也是那个59、69年之间“一千万”的人口差距。但是,草民只见到说种种人口减少若干若干的,却未见认真讨论一下人口普查的结果对那个论点的数值基础的摧毁性解构,是没有看见还是故意不看见? ...华岳论坛 - "
另外,一个附加的数据对比——
本帖一共被 5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说是人口普查数据不准。
当然,他们也可以说,1982年的准,所以后来的都不准。
1982年.....
概括如下:
按照1984年公布的"中国1949—1982历年人口统计数字表", 所标明的人口与出生率, 1960年出生人口应该为13,795,007人.
计算方法是: 出生人数 = (年初人口 + 年末人口)*出生率.
其中年初人口为59年人口总数, 年末人口为60年人口总数
但是, 按照1982, 1990, 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 1960年出生的人口分别为14,307,196人, 14,443,119人 和 14,684,726人.
于是, 文章作者认为, 这和计算出来的 13,795,007 有显著差距, 所以60年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估计都不可靠. 由于人口总数本来就由出生率和死亡率估计而得, 因此, 60年的人口数量, 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非正常死亡人数估计, 也不可靠.
以上.
可是, 比起总数达一千多万的出生人口, 其误差最大的时候也不到1%, 这能说明多大问题? 就按照他的计算, 取最大的误差, 那么出生率, 死亡率各自高估或低估一百万, 也不过弥补两百万的人口差距. 这能抵消某些人号称的非正常死亡人口数量吗?
其实, 按照作者贴出的, 人口普查数据并不完全一致, 2000年偏高百万级别的差别很常见. 其中1962年出生人口, 到1982年仅1500多万, 而到了200年则变成超过2000万! 作者算出来的误差, 和这一笔根本不算什么.
更何况, 如果是建国初期的死亡率, 出生率估计有问题, 那么凭什么说它所导致的误差, 并非系统性影响了整个五六十年代的人口统计, 而是再59-61年体现得最明显?
我的结论是: 作者需要了解的东西还有很多. 司马南找的证据不够硬.
列一下三次普查某年出生的人口数量。
1963 27379596 27026864 27866189
1962 15620970 15928062 20923112
1961 10690834 11504496 11414017
1960 14307196 14443119 14684726
1959 14284240 14378026 13059787
1958 19459780 19060366 17135981
1957 18876181 18350283 18998424
1956 17932830 17643313 17364027
以1982年人口普查为基数,1990年的人口普查,差距最大的是1961年出生的人口,多了7.6%,81万;反方向差距最大的是1957年出生的人口,-2.8%,少了53万。这几年加在一起,人数少了-0.2%,22万人口。
2000年的人口普查,差距最大的是1962年出生的,达到了33.9%,高达530万人!反方向差距最大的,是1958年出生的,-11.9%,减少了232万人!这几年出生的加在一起,人数增加了2.1%,289万人!
看来数据的可靠性很是问题呢,按说应该是普查的越晚,某年出生的人口越少才对。现在这样的数字,只能说明2000年前的两次漏查的比例不小,可能达到三分之一。
根据这些数字,可以得出的较可靠的结论,就是在1959,1960,1961三年出生的人口,比之前和之后都有明显下降。这基本上符合灾荒时期新生人口减少(生育率下降/婴儿死亡率高)的常识。不过要是考虑到某个数字可能会有高达三分之一的误差的话,那么这个结论也不大可靠了。
其他的结论,恐怕就很难得出了。看起来无论哪一方,单纯从人口统计数字里面得出什么结论,结论的可靠性都值得怀疑。
其他和村长的看法差不多. 不过我认为, 虽然可靠的结论从人口数据无法得出, 但还是略微偏向非正常死亡一方.
我找了两个,结果都发不出来。只好用新浪。
你们平时都用什么图床?
谁有好的图床,告诉我一声。
新浪图床:
live.cn图床:
另一个不知道是哪里的图床:
下面leqian河友提出了疑问,橡树村长也发了贴。我也做了一个简单的数据比对,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东西。也许是对比的年份还不够?我表示保留态度。
1990年人口统计数据后的(-)或者(+)是针对于1982年统计数据的比较,若1990年数据大于1982年数据,则(+),反之亦然。
同理,2000年人口统计数据后的第一个(-)或者(+)是针对于1982年统计数据的比较,第二个是针对于1990年统计数据的比较。
另外,假定统计是准确的,那么随着年龄增加,人数应该减少了,这就是原作者所说的“又经过了n年的风霜雪雨、春华秋实,在n年中,正常死亡、非正常死亡、疾病死亡、意外死亡、移居出国等淘汰因素...”。
当然,因为统计手段的改进,有可能原来未能统计出来的人口会得以统计出来,这有可能使数据呈现上升。
但其他也有可能有因素致使后来的统计较真实数据少(比如说90年代之后人口流动加大),但我不想在这些枝节上辩论。因为我毕竟不是专业的统计学者也没有多少人口统计方面的经验,这些问题还是留给他们来解答吧。
但上图的(-)(+)号,还是给出了一个让我出乎意料的....近乎几何的美感了。。。。。我在做出来之前,也没有想到是这样的。太意外了。。。。。看来人口统计者对于1960-1962/3年的数据很缺乏信心,起码是跟他们对1956-1959年的数据的态度形成了很大的反差。如果把(+)(-)做成0-1变量的图,用年份做横坐标,也许更直观一点。如果我们在做了更长时间的数据比对之后,结果依然是如此,那么我们得说,1982年的“人口统计者”们,对1960-1962/3年,有着“趋势性”的倾向。
这其实也就是我在主贴中最后所没有说出来的话。
另注:“数千万论”及其衍生的各类说法,大多是基于1982年数据;
再次声明:我不是专业的统计学者,也没有人口统计经验。也许这个比较,如果有更长时间维度的比照,会更有意义。否则也许有读者会觉得只是统计方法的误差或者统计手段的变化使然。
本帖一共被 4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邋遢道人对三次人口统计也有一篇分析文章,他说三次人口统计资料
1953-1959年出生的人,到2000年平均死亡率为13.4%,而1960和1961年平均为增加1.05%。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当时仅仅婴幼儿死亡率也不低于9%。饥荒时期这个数字更高。总不能是饥荒时期别的年龄段都死了,1岁儿童一个没死吧。客观的说,1960和1961两年出生的人到2000年,死亡率会远高于13.4%,应该达到15%以上。如果这样算,1960年出生人数应该不低于1727万人,要多出335万人。加上前面统计少算的696万人,不追究死亡率究竟是怎么来的,起码要增加1031万人。比1959年人数是增加了31万而不是减少了1000万。而1961年出生人至少有1400万人,多出210万人。加上前面少算的598万人,不考虑死亡率数字真实性,也应该增加808万人。这两年起码要增加1839万。
全文见链接:
对司马南一向是印象很好, 不过这次其引一篇网帖的论证,少了点"理工科"的味道. 感情抒发的部分略过不提,某草民主要就是三个数字:
+51万 +64万 +89万, 这三个数字分别是1982,1990和2000年人口普查的数字(60年出生)减去草民按<汇编>算出的数字.
从而质疑<汇编>的60年数字不准,20年后查数目肯定该减少嘛,进一步"摧毁性解构"“数千万论”.
学小学生作文,来个"如果我是司马南":得出文中结论之前,几个问题还是应该稍微考虑考虑.(几十万的误差对千万级别的结论影响如何先不讨论)
1 草民只算了60年的数字,”数千万论”的各种建模,推演, 60年一年的数字不准有多大影响?
是百万级别还是千万级别?
2 其它年份的数字如何? 按照此草民算法粗粗计算, 59,60,61,62数年的数字大致应为(万):
1959 -220 -210 -345
1960 +51 +64 +89
1961 -120 -39 -48
1962 -900 -870 -370
正负号比较有趣.
3 既然草民比较认同人口普查数字, 对于三次结果中59-61累计千万级别的这个共同数字差异如果能加点解释,应该会增加读者对其结论的认同.
当然草民的结论本身完全有可能是正确的, 但其论述及司马的引述不足以给出足够的支持.
用“云淡水暖”在统计数据上的质疑,针对于杨继绳等人的做法,司马南原文的重点,正在于——
但如果一定要把司马南置于“司马南不承认有三年自然灾害/困难时期”“司马南不承认饿死过人”这样的观点,然后再批评之,那也就只能说这是一种批判游戏。各自玩好好了。
事实...更不是预设答案之后,仅靠搜集材料,大帮哄出来的。
人口统计的复杂性、科学性在这里完全被忽视了...
他们的浮夸作风,正好是敌人所需要的...
他们的浮夸,咱们不能学啊.
这样的游戏坚决反对. 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