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给席琳、鲈鱼、懒虫开贴:秦桧书法评论。 -- 梦晓半生

共:💬49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草书草圣及《草字汇法帖》

草书草圣及《草字汇法帖》

http://www.jiushu.cn/shownews.asp?NewsID=764

--------------------------------------------------------------------------------

时间:2004-9-18 21:17:13 来源:收藏快报 作者:赵仲达 阅读27次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有人说,在我国遗存的历代名家书法作品中,一些顶尖级国宝作品大多是草体或行草体书写的。这话是有道理的,像人们熟知的陆机的《平复帖》,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鸭头丸帖》、怀素的《苦笋帖》和王榔的《伯远帖》等,都是草体或行草体书写的。草书已成为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苦练书法艺术的重要书体之一。

  我不善书法,但喜欢欣赏书法艺术。不久前我有幸购得一部讲述草书历史、列出草圣名单、汇集草字笔本的《草字汇法帖》,这是一部学习草书的工具书,亦是一函展示名家书法艺术的书法集,难得珍贵。

  这部《草字汇法帖》是清晚期宣统三年(1911年)春月,由上海同文书局石印出版的。《草字汇法帖》书幅为20×13厘米,全书一函6册(分为子丑寅卯辰己午未申酉戍亥12卷),共214页。书口白口,单鱼尾记号,上下右双线,左为单线。每半页4行,每行8个字。第1册扉页为书名和落款,第2-4页是由蒋光越和袁日森撰写的序文,分别为行草体或草体书写。第5-6页是《例略》,第7-8页是历代草圣姓名。在第6册的后面有本书编书者石梁自撰的《后序》。

  《草字汇法帖》是部优秀的草书字典。一、该书所收草字选自五十位历代书法名家的法帖,“草字汇、汇草字之所经见者”(后序),由作者从真迹认真摹写而成,可称佳作。二、作者认为“前人作草往往夹入行书,谓之行草,故偶值行书有秀丽可爱者,亦略取之。”三、范体多种,可供习者选择。书中所摹列草字收有多家代表性字体,风格多样,异彩纷呈,每字少则列出1-2种或3-4种,多则可达10种以上,如经常用的“之”字,就列出10个,其中有王羲之3个、王献之3个、怀素两个、王导、张旭各1个。“也”字列出14个,其中有王羲之3个,张芝、谢万、王献之各两个,晋元帝、齐高帝、张旭、苏东坡、米南宫各1个。“风”字列有15个,其中苏东坡、王铎各3个,王羲之两个,王献之、孙过庭、怀素、李白、颜真卿、游酢、董其昌各1个。四、每个草字右旁均列出楷体字便于识读,每字又均注出原书者的名号,一目了然。五、该书按普通字典查检方法,以偏旁部首及笔画多少为序,查检非常方便。

  《草字汇法帖》是我国书法史上的重要史料。书中的3篇序文介绍了草书的创始、形成和发展。书中列出的草圣名单更是其他资料中所少见,成为本书的一大亮点。

  本书共列出汉晋至明的草圣共有77位。其中有帝王草圣10人,他们是汉章帝、晋宣帝、晋武帝、晋元帝、宋明帝、齐高帝、梁武帝、唐太宗、唐高宗和宋徽宗。名家草圣67人,他们是汉代的张芝(伯英)、杜度、崔瑗(子玉)等3人、晋代的王导、王羲之(右军)、王献之(大令)、王榔、谢安、谢万、稽康、张翼、索靖等33人。南朝宋有宋琳、羊欣,梁有王筠、肖思话,陈有陈逵等,共8人;唐代有虞世南、褚遂良(河南)、欧阳询(率更),孙过庭、颜真卿(鲁公)、柳公权、张旭、李邕(北海)、李白(青莲)、怀素等13人。宋代有苏轼(东坡)、米芾(南宫)、黄庭坚(山谷)、蔡京、蔡襄、游酢(定夫)、米友仁等7人。元代有赵孟兆页(子昂)、鲜于枢鲜于必仁等3人。明代有宋濂、宋克、祝允明(枝山)、董其昌(香光)、张瑞图、朱学古、王铎等10人。这部《草字汇法帖》还具有权威性和可靠性。从“序”中获悉:本书原成书于清代乾隆五十二年,直到清末仍有印本,可见其很受文人墨客的欢迎。而作者石梁、号竖庵,又是一位精于草书的书法家,《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有条目简介,因此当较为权威可靠。当年学者蒋光越和袁日森在他们撰写的序文中就高度赞扬了此书的问世。蒋光越在序中赞扬该书“饷自狂旭颠素,而上溯汉晋、下迨胜国名家、采英撷奇。……俾观者每展卷不啻若聚古人于一堂”。而袁日森则称颂该书“使汉魏以来圣君贤士所作奇丽诡怪字书,昭然如青天白日,前不失作者本来面目,后可以为万世法程。”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存世90多年的《草字汇法帖》,不权保存极好、完整无损、品相几新,而且所配蓝布函套亦十分精致,实为藏家难得之物,当珍宝之。

家园 【重在掺和】“四大书家”的典故

既然梦晓同学点了名,俺就出来表个态。西西河的精神不就是“重在掺和”吗?

昔人论艺,动辄爱凑齐四个,琅琅上口。诗有王杨卢骆,文有韩柳欧曾,书则苏黄米蔡,画则前有元四家黄王倪吴,后有四王、四僧,等等等等。而席琳提到的所谓“欧颜柳赵”这“四大书家”,俺倒是大致知道一些其形成的渊源。

文革以后,恢复美育教育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书法一是咱们根深蒂固的传统,二也是我党许多高级干部,包括毛泽东自己的业余爱好(因此在文革里相比其他“四旧”也多少有些网开一面),因此书法教育就先行了一?i。大概是在78或79年市面上出现了第一种供学生用的《标准习字贴》,三本,分别是欧的《九成宫》,颜的《多宝塔》以及柳的《玄秘塔》。开头是执笔方法,然后是主要点划的笔法,然后是按照偏旁排列的集字汇,最后是一些简单的书法史知识(好象主要是楷书相关的书史)。

80年代初,当时的教育部(或者是教委,我没搞清楚)打算将书法列入中学教育大纲,于是组织了一批骨干人员,吸取《标准习字贴》的经验,编成四种《中学生字帖》,保留了欧体《九成宫》和柳体《玄秘塔》,颜字改用了《颜勤礼》(因为有学者指出《多宝塔》有干禄字之讥),另外还增加了赵体字,用的是赵孟钴的《三门记》和《胆巴碑》。所有的字都请专家摩写成墨迹的形式以方便学生临写,并且将所有的繁体字都改成了简体。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四种《中学生字帖》的影响之大是超乎想象的。从80年代初面世以来,经过几次简单的编订,到现在仍然保持着极大的发行量。中小学、师范学校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将其作为指定教科书。记得桩子小时候就找着这个本子描过一段时间的《颜勤礼》。这种“大普及”的结果之一就是书法教学领域里形成了“欧颜柳赵”这“四大书家”的概念。

当然,欧颜柳赵作为伟大的书法家是毫无疑问的。问题是咱们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数量实在是不少。粗粗看一眼书法的发展就有三国两晋,唐,北宋,明末以及清末民国数个高峰。每个高峰里的代表大师们排起队来没有一个排也足足有两个班。这里只挑最大牌的排排试试。

三国两晋:钟繇,王羲之,王献之

唐: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李邕,张旭,颜真卿,怀素,柳公权,杨凝式(五代的,勉强往唐里靠靠)

北宋:苏轼,黄山谷,米芾 (“蔡”无论是蔡京还是蔡襄笔下气象都不大,实在无法与苏米黄三家抗衡)

明末:黄道周,张瑞图,王铎

清末民国:邓石如,沈曾植,吴昌硕

对这张单子里的名字有疑义的请举手?出去找他们单挑试试?

这些名字是真正称得上“大师”的,也就是说没有了他们,咱们的书法史就不完整。俺未将赵孟钴放在这个榜单里并不是什么“因人废书”,而是由于首先元朝的书法没有大成就,其次赵虽是一个前代书法的集大成者,然而气魄不大,未能开创出什么新颖的面目来(所谓太“熟”,不能也不敢否定自己,造成千字一面),不像其他的大师们都是个性鲜明、开宗立派的人物。

就楷书论,《中学生字帖》选这四家其实当时主要的考虑是较具有代表性,并且上手可能比较容易(其实欧字写好很难,这是切身体会)。打下一定基础后学习其他风格或字体会少走不少弯路。单如果光说楷书艺术的成就的话钟王的小楷(包括小王的《十三行》),虞世南、褚遂良的唐碑,北碑精品如《郑文公》、《张猛龙》、《张黑女》以及大量的写经精品(著名的如钟绍京的《灵飞经》)就算不是超越欧颜柳赵也至少是各擅胜场吧。

因此呢,说“欧颜柳赵”是“四大书家”没问题,可以解为“四位很大的书法家”,这样诠释我想是没人会有任何异议的。但如果说这是“四位大的书法家”- "THE BIG FOUR",呵呵,这四位里除了颜鲁公应该不会有太大争议,但总的来说砖飞如雨是免不了的。

有空的话明天说说秦桧。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多谢好贴,桩子能否谈谈如何评价好字?

撇开政治不说,我确实同意席老师的看法,秦桧的字既有秀丽也有峰角,可成一家宗匠。

对於蔡的字不太喜欢,用笔力度明显稍弱。很小的时候学字时记得下笔要求刚劲,收笔要求利落,字节要求圆润,也不知对不对。

家园 转得好,大开眼界。

老孙头的字不怎样啊,大概海归的原因吧。

老蒋拍卖那字还不如你转这网站里收录的。周恩来的字才叫做漂亮。

家园 可以这么说,鹰有时比鸡飞得底,但是鸡永远没有象鹰那样飞得高

可以这么说,鹰有时比鸡飞得底,但是鸡永远没有象鹰那样飞得高

个人认为,毛的字,还是非常有功底的,一则那时候的风气,读书的特别

是象毛那样对书法有所爱好的人,有社会氛围和外在条件打好楷书的底子,

那时候一般的读书人的字,比起现代人来说书法的功底要厚得多.要说毛

连蒋写这种毫无灵气的呆板的字的功力都没有,基本上不会有人相信.

但是写好字成千上万的人都能做到,要入帖以后再出帖,形成自己的风格,

体现作者的心胸内涵,则不是单单埋头在书案上苦练能出来的.毛中青年时代

的生活经历,被迫在路上奔走,他的所闻所见,无论是自然景色,还是民族文化

的阅历,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一些小资的文人则囿于书房一角,自然无法体会

偏僻之处的山川胜要,和死里逃生屡败屡战的心理刺激,而一些同毛一起的人

基本上是以大字不识几个的居多,没有那么多的文化素质或者闲情逸志来玩

书法.

到了以后,毛的条件就更好了,什么时候要读什么名帖,一个吩咐国家博物馆

就送来了,天下没有几个人有那么好的条件,因此他的字慢慢地炉火纯青

也是情有可原.

评定书法上的东西有确实的虽然主观成分比较大.比如说即使象颜真卿这种

开山宗师级的人物,米芾还对其楷书大加贬低.更何况老毛这种政治上极具争议

的人物.一些人想当然地把毛的书法和诗词的成就归因与其政治地位,实际上

也不是一种客观的做法.比如说一些人还生搬硬套的来挑剔毛的诗词的某些小

地方的格律啊,用词啊什么的,来否定其作品的整体成就,也是非常可笑.我觉得

一个作品的水平,主要是看他整体的感染力,能够强力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情,

就是好作品,要是同时震撼读者的心灵,就更是名作了,技巧啊什么的反而是末节

了,内容最重要.

还有,即使最有成就的书法家,也未必能够做到件件作品是精品.我已经说过了,

评艺术家不是评体操全能冠军,也不能扣除一个最高分,减去一个最低分来那么算

即使是书圣,写兰亭的时候也只有那一次写得最好,颜鲁公的祭侄文稿,也是如此.

多少诗人,都以唯一的名作而流芳.因此拿出一些某人写得"丑"的字,来抹杀其

整体的成就,似乎不那么有说服力.何况即使是"丑",也是一些人的主观看法,

把仿宋体,馆阁体奉为圭臬的许多人,自然就不那么喜欢无拘无束自由奔放的字

形.

所以说对艺术和书法的评价,是一个没有统一标准的差使,即使是对两位被百分

之九十九点九九九的人所公认的大师,一个个人对他们也会有截然不同的喜好程

度,喜欢某个,就认为他不合书法理论的一些笔画为神来之笔,厌恶某个,就觉得

那一笔都不合意.潜移默化中对其作品的好恶也受书家的行事为人和政治见解

影响,就象秦桧蔡京的遭遇一样.

兄弟实际上是个书法的门外汉,就是喜欢上网瞎逛.看过不少人的书法作品,在

近人的作品里,感到真正有震撼力的作品,没有什么人比得过老毛的.我没有

把个人的偏好强加于人的意思.还有兄弟大学的校徽,同不少其他大学的一样,

是老毛所书,也是觉得非常好.也看过一些所谓当代名家的题名,觉得他们不是

有点矫揉造作,就是有点气势局促,或者有点故弄玄虚,有些甚至是病态了,一

对比,就觉得毛的字实在不是靠虚名堆捧起来的.

家园 鲈鱼兄,希望探讨的正是这个好在哪里。

怎么我就看不出毛的字有什么震撼力呢?

说到字要写得有震撼力,鬼斧神工首先浮上来,我想下笔的力度与流畅感正是关键环节。而看老毛的字反倒没有丝毫霸气与威严,恐怕是腕力不足,老实说挺让我失望,远没他的诗好。

不知参考消息的字是谁写的,我看有点象那山西日报但功底就明显高了。

家园 【贴图】

顺便找几个大家比较一下, 所有图片都在相应学校的资料档案里获得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邓小平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校名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湖南大学前身岳麓书院门联上写的“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http://content.cleverschool.com/index/mingxiaofengcai/beijing/xxjs.htm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50年7月,毛泽东同志为我校亲笔题写校刊名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年邓小平同志为我校校友赵士炎烈士塑像题字

小平的字好不好不说,至少工整

家园 我的一些粗浅体会

实际上象我这样的门外汉,对书法懂得不太多的,我只能简单讲将自己的体会

1.老毛的字,确实不是件作品都是鬼斧神工的,有参差不齐的感觉

2.我没有见过老毛的真迹,大部分是网上的图片,少数是书店里偶然翻到的,

这些都不是作品的真迹, 而且我本人的书法水平有限,对书法技巧懂得不

那么深刻,因此讨论具体的那些笔画是不是符合书法的技巧,有点困难.

特别是看不到原作,许多笔画精妙之处也很难体会到.

3.但是作品的整体艺术效果是可以看出来的,我觉得这是老毛作品给我

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4.再具体到每个字,其草书虽然形态奔放,但是也并不是无根无据,并不是凭空

随笔乱造字的写法,狂草也好,行书也好,据说每笔的写法都是有出处的.

但是他又是一个组织的高手,把笔画到单字到行到整篇,看似杂乱无章,但是

又恰到好处,所以从经营宏观的效果上看,他绝对是个高手.

5.小的细节看不清楚,但是笔画的抑扬顿错提按扭转,线条的粗细对比,行笔

的快慢与流畅韧涩, 字与字之见的承接连系,想辅相让,大小相衬,

到整个作品的黑白对比,这些方面综合看起来,确实令人赏心悦目.不象

有些人太追求细节,整体反而没有韵致.

6.老毛的字,有的虽然是写在方寸的小纸上面的,但是其箭拔孥张,依然气势

逼人,给我的感觉是仿佛要脱纸而出.他的有些小字,虽然小,放大后依然

不失其真,更加显得功力深厚.

欣赏书法和诗词实际上有相同的地方.比如说有些专家一味追求格律和工整,

追求小的地方的完整性,而忽略了大处.确实,即使拿李白的作品来进行这种分析,

你也会找到他不符合传统理论的地方,比如说明月诗,凤凰台上重复用词啦,

但是有时候违反格律的地方反而是神来之句.写字也是一样,一开始学笔画的时候

有什么什么多少种败笔啦,但是到著名书法家的作品去看看对照一下,发现从整

篇作品中割裂出来的某些笔画是败笔的例子举不胜举,但是这些笔画融合在

整部作品中就显得很协调,关键是要看整体的总效果.一般说来,太斤斤计较于

局部的人,反而比较困难取较大的艺术成就.

有比较才有判断.实际上象蒋介石孙中山等人的字,只能说是工整而已,象这种

字,我觉得会些的人是车载斗量.实际上以前在家乡看到不少清朝至近带当代的

墓碑,大多工工整整,可以说是比较实用的.这些碑放在两千年前,可以说是开山立

派,绝对是国宝级的,但是放在当代,是不值一钱.当然许多字实在是好看得很,

你也得承认,不比一般的字帖差.至于江主席李总理的字,就不用提了,我都替他们

不好意思.

家园 【文摘】如何评价好字

在我国古代艺术史上,能见诸史书的书画家,大部分都有官职在身,也因此得以留名。如颜真卿,五朝元老,封鲁国公,所以世称颜鲁公。王羲之做过右将军,顺势就叫他王右军。吴道子也是跟宫廷联系密切的画家。唐朝因为太宗爱书法,科举考试也考书法,有名号的书法家几乎都有官位。柳公权甚至历经七代皇朝。每一位艺术家也不是样样都擅长。比如王羲之的楷行优绝,草书却逊于张芝、王献之。出自同一艺术家手中的作品,也有应酬之作,力作、佳作、精品、神品之分。如“颜体”的形成,历经颜真卿几十年的潜心探索。他早期(50岁以前)写的《多宝塔碑》(44岁作)、《东方朔画赞》(46岁作)已经为世人效法,但他中期写的《鲜于氏离堆记》(54岁作),直到60岁完成《颜勤礼碑》才算书艺真正成熟,他后期写的《大字麻姑仙坛记》(63岁作),《颜惟贞家庙碑》(72岁作)是已臻化境的佳作!而颜真卿行书《刘中使帖》虽然很好,却比《争座位帖》差些,最好的是号称“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那些高价买画的顾客,真的就是大师们的知音么?未必,只因听说画家的名气大,不问皂白,甩钱买书画的人不在少数。

  社会的流行风气对艺术品的赏鉴起了极大的作用。各朝各代统治者的喜好,左右着艺术潮流,一段时间“馆阁体”的风行就是一例。乾隆建立的三希堂,收录作品全凭他老人家的个人喜好。一打上御用的标签,自然什么器物都会身价百倍。看当前书坛,一会儿流行碑刻,一会儿又是帖学领先。试想,以魏碑为例,由当时的工匠斧凿锻刻而成,这些工匠的文化水平有限,刻起碑来怎能保证与原书形神毕肖呢?再经过后人拓成字帖,拓碑使用的工具和工艺又有差异,这样流传于世的碑帖作为学习的范本就值得怀疑了。再说能流传下来的法帖真迹也少,大多被宫廷珍藏,看不到原貌,还是用拓本,形神必有差异。可世人多迷信权威、名气,只要具备这两个条件,看到碑帖上的错字不敢说是错的,却说可能是异体字什么的,看到字体不美观,也不敢说不好,只说那是大师们的创新。这样一来,鉴赏水平当然每况愈下。跟风之下,自然人人都说那种字很好。可见,盛名之下,并不都是好作品。

  书法极重人品,将一个人的品格与其在书坛上的地位紧密相连,这恐怕也是中国特色。比如,大奸贼秦桧的字就很好,时人追捧不迭,可他名声太臭,书法史根本不提。再比如,宋代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那蔡原本是蔡京,因为这厮是奸臣,就换上了书法并不如他的蔡襄。王铎、赵孟钴的书艺独绝天下,但因为前者投奔清廷,后者做了元代达官,由此影响了后人对他们作品的评价。书艺高不如人品好呀。

  偏偏中国书画艺术的赏鉴多用很虚的形容词,没有量化标准可测,这又给一般观众的鉴赏带来了困难,只听得专家说品评书法,要注意:汉人尚气,魏晋尚韵,南北朝尚神,隋唐尚法,宋人尚意,元人尚态,明人尚趣,清人尚朴,我们应该从品格,笔力,意象,行质,神采,气韵,情性,神化,意境,书风等等来评价作品的价值,可是一切的艺术理论,美学理论都不能代替你亲自去欣赏艺术作品,严格来说,任何艺术的意蕴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先忽略作家,面对作品,然后才是作品的时代背景,创作时的具体环境,作品本身的用笔,结构,布局,以及纸墨笔的发挥等等。

家园 王铎、赵孟钴的书艺独绝天下,这是公认的

王铎、赵孟钴的书艺独绝天下,这是公认的,虽然说历史上对其人品

指责的很多,但是坏名声最终也没有毕竟也没有影响到他们作为书法

历史上大师的地位.

赵的书法很全面,在各提上都有佳作,四体楷书"欧颜柳赵"的说法流行,

人们对其书法的认可可见一斑.说起元朝的书法集大成者,无不提及他.

王铎的书法影响力也很大.他有其独到的创新成分,所以论到近几百年

的草书,没有不提及他的.

相反什么开创程朱理学的两位圣人,字也不错,但是也没有人把他们的书法

提高到超越王赵的地位.

一些奸臣等名声很臭的人物, 其书法被人为贬低,这种现象是有的.但因此矫枉

过正地认为其书法水平一定出类拔萃,超过同时代其他大师,这也不是太科学.

假如真的那么好,也是埋没不了的.比如说秦的书法,我觉得同米和王比,还是

有所不及的.当然也是不错的了.

要说真正有所遗留的,可能是历史上有些地位不那么显赫的人的作品,由于其

作品没有条件流传开来就湮灭了,没有形成很大的影响力,这是有的,但是估计

也不是很多.一些社会地位高的人,可以使其字流传一时,但是假如没有几把真

刷子,很快就会被人忘了.现在公认的历史上的名家,一定是既是当时流行,又被

后任流传的,经过了时间考验.就说秦桧,我觉得他的这种臭名声,比起默默无闻

的下层小人物来,更为方便流传他的字.同样水平的字,一个是无名秀才写的,一个

是大奸臣写的,我敢肯定大奸臣写的要更容易流传.

家园 谢两位好贴,兼问布局一说。

鲈鱼兄所说真迹与印刷碑刻之间的巨大差别深有同感。

桩子兄也曾提出,书法与作画比虽然没有那么突出,也是个大问题。我们现在看到与临摹的帖都是碑、书,是经过刻造的,用于画上恐怕就叫做赝品了。

布局对於书法作用也没作画那么大,但看秦桧书法十分字写得绝对漂亮,布局却大小不一,又有散乱之感,确实有碍美感。

至於老毛,我对自己转的还是满意的,他的布局是有新意。但我想有明清、民国时代的影响,因为印象中并非独此一家。

家园 【接着掺和】“就字论字”看秦桧

抱歉,发重了。请参阅

链接出处

家园 是呀,孔夫子的字都没有传下来,秦桧的倒是传下来啦。

世道人心啊!

家园 孔夫子有心无力啊。他那个时候恐怕毛笔还没发明,纸张也还没发明
家园 怎么没有张公礼的龙藏寺碑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