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闲聊】我对袁崇焕的评价 -- 任爱杰
说得好,这才算站在客观立场,其实从明末主要官军将领泰半出自关宁军系统就可以看出孙,袁等人的努力. 大势所趋,能力挽狂澜的又有几人呢
像曹文诏就是关宁军待过,部下也很多是关宁军。像祖大寿的家丁祖宽,离开祖大寿在卢象升领导下自带一军打得比祖大寿还好。像张春带领解救大凌河的也主要是关宁军,胜负完全是五五分,只是最后运气差了点(天气),祖大寿被吓破了胆(躲在城里),吴襄最后关头动摇(跟怛罗斯一样但没投敌罢了),否则败的很可能是皇太极!
《清史稿》这里说明军满桂出城野战,皇太极想要亲自出击。三大贝勒劝阻他。皇太极发怒,带了部下,只带了头盔,率阿济格骑兵突击,击败明军的前队,至宁远城下,全歼明军。几位贝勒来不及穿上甲胄,结果济尔哈朗、萨哈廉、瓦克达都受了伤。锦州守军又出城作战。后金军再次迎战。游击觉罗拜山、备御巴希阵亡。皇太极亲自吊唁。后金军退至双树铺。
《清史稿》中为满清吹嘘的成分很多。而这里说的宁锦战况相当有趣。首先皇太极居然要亲自冲阵。并不是说皇太极不能亲自作战。但当时明显三大贝勒和部下全都在场。作为主帅,亲自冲阵似乎不可思议。满桂出城作战。如果是背城列阵而战,皇太极不会弄到连盔甲都来不及穿,只带个头盔就冲出去的地步。没穿盔甲,说明当时后金军并未做好战斗准备,被满桂打了个措手不及。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满桂出动,列阵未定,皇太极来不及披甲,准备用突击消灭满桂。二是满桂冲击后金阵地,后金仓促反击,来不及披甲。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后金军崩溃,皇太极和手下来不及披甲就开始逃窜。
而从济尔哈朗、萨哈廉、瓦克达等高级将领受伤,觉罗拜山、巴希阵亡,最后后金军退至双树铺来看,很有可能是后金军被明军击溃,不得不退兵。当时情况危急,皇太极和手下来不及披甲而已。
而《清史稿》给皇太极脸上贴金,把大败说成了大胜。
您老兄自己的白纸黑字在此:
呵呵,minotaur老兄说过一个字袁崇焕是“畏敌如虎、不敢出战”?还是您老兄在篡改别人的结论?
您要诬蔑先贤,还是先把《罗织经》读通了再来。
看了黑岛人上面的帖子,想谈谈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请河里的其他朋友多指教。由于本人比较懒,就把N年前在某论坛和某人讨论时的回帖直接复制过来,里面的你并不是黑岛人。那时兄弟年青,言语偏激、逻辑混乱,希望大家能凑合着看完。
【下面是复制的回帖】
下面我就大家争论的一些问题,谈以下几点:
一、皇太极率军破塞攻城,谁该负责?
主要责任人是崇祯,他才是战略总指挥。袁崇焕曾多次提醒他要加强京师周围的防御,他没有切实去抓这方面的问题。仅在用人上,崇祯就差皇太极一大截。崇祯不会用人,属于史学界的公论,不该杀的杀了,不该信的却信了。反观皇太极,他对明朝的降将,认为是有用之才的,都绞尽脑汁去劝降,洪承畴就是他最大的收获!清军入关,洪承畴居功至伟,虽然他是汉奸。他投降,皇太极的诚意起了主要作用。崇祯在其他方面和皇太极的差距就不肖说了。
其次是蓟辽总督刘策和其他一些相关大臣。后金军突破的隘口正属于刘策的防区,他没组织好有效的防御,贻误战机。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他缺粮少饷,但防区仍武备松弛。虽然袁比刘官大,刘并不听袁的,袁虽是督师,但真正管辖的是辽东地区。毛文龙和刘不一样,皮岛后来已受袁节制。工部侍郎许观吉在1629年十二月初二,被下狱了,因为他没有准备好北京的守城器物(难道京师重地也缺钱?)。山西巡抚和总兵也被以援兵溃散罪下狱了(溃散啊,唉,就这战斗力,还指望他们勤王?)。等等,还有,不多赘述。以上的官员,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明朝的官僚体系已经病入膏肓,不是靠几个忠臣良将就能起死回生的,“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谈何容易。
做为蓟辽督师的袁崇焕,我认为他没有责任。至于皇太极进攻的情报,严格来说到内蒙古后已属刘策负责。皇太极率大军东征蒙古,不是第一次了,而且他假道蒙古入关,在事前也是打着征蒙古的幌子。1629十月初二,皇太极率军绕道蒙古,开始南下,二十六日攻长城,那刘策对正面来犯之敌竞无准备,也没事先侦查到情报,严重失职。有人会说了,袁怎么不在皇太极身边安个奸细呢?这可太难了。象进攻北京这种军事机密,只有皇太极和少数八旗将领知道,要收买皇太极身边的人,难啊。况且皇太极出征时没有带汉军八旗,袁崇焕要安插个细作也很困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情报传递不方便,就算安插了也未必能及时报信。“兵者,诡道也”,皇太极不会不知道,他要想突袭北京,保密工作肯定是要做的。
二、袁崇焕不是军阀,更没有把军队军阀化。
袁崇焕在前期虽有几次抗命,但遇到重大问题,无不请示朝廷,这从档案记载里就可以知道。
袁崇焕任蓟辽督师的时间很短,从1628年七月十四日平台召对,到1629年十二月初一被下狱,前后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在这之前他只是辽东巡抚,他的顶头上司为蓟辽督师王之臣。仅仅只有一年半的时间来按照他的构想来经营辽东,可惜啊!督师壮志未酬身先死,是为千古悲歌也!
袁崇焕在宁锦大捷后,为满桂请头功,这是何等胸怀?袁和满后来政见不合,如果袁要拥兵自重,满桂绝对是个碍手碍脚的家伙,恨不能除之而后快,为何要给他请功?
袁崇焕得知八旗兵入关,急令赵率教驰援遵化,他知道赵善守城,锦州一战已经证明。可惜遵化城由于汉奸放火而陷落,赵想入三屯营,但守将朱国彦不准,结果赵中了埋伏,全军覆没(关内守军对明辽军的态度可见一斑,北京城下明辽军受的歧视更甚,这也让远道而来的明辽军心寒)。袁崇焕如果想拥兵,为何让他的“心腹”赵率教去送死?!也许有人会说,袁和赵宿有间隙,今借敌人之手杀之,呜呼,对这种假设我不做辩解,也许是吧。
袁崇焕当邵武知县时,尽心民事,平反冤狱,甚至“尝出救火,着靴上墙屋”,帮老百姓救火,这在当时的明朝官员中,绝对是异类!他死后,“籍其家财,家亦无余赀”。他当官做到兵部尚书、蓟辽督师,经手的粮饷数以百万计,但他“生前无钱葬父,死后家无余赀”,何等清廉?!袁崇焕正是那种“不爱钱、不惜死”的英雄!
袁崇焕任督师期间,经过整顿军马,驻守屯田,把辽饷由原来的六百余万两减少到四百八十万两,他要想拥兵做军阀怎么还要朝廷减他的粮饷呢?!
先给你讲讲明朝官职方面的知识。刘策可不是什么蓟镇总兵,他是右佥都御史,总理蓟、辽、保定军务。《明史 职官志》说的明白:“总督蓟辽、保定等处军务兼理粮饷一员。嘉靖二十九年置。”他管着蓟镇总兵。
而赵率教是什么官职呢?先得说说蓟镇十二路,蓟镇十二路分东,中,西三协,每协管四路,而赵是辖蓟镇八路(即中协西协)的蓟镇总兵。他这个总兵当了不到一个月就调到了山海关。你是不是认为赵率教走了,刘策接的班呢?呵呵。
蓟州、永平跟山海关相比哪个重要?其实都很重要,不过,山海关更重要。如果宁、锦-山海关防线被攻破,后金再步步为营,那北京就是囊中之物了(关宁防线的战略重要性,如果有机会我会再谈)。袁督师怕清军西向攻北京,派谢尚政前去协助蓟镇以加强防守,《明史纪事本末》是这样说的:“督师袁崇焕恐其西,请增戍关门,遣参将谢尚政等往备顺天。”可惜的是,“巡抚王元雅谓虚警,遣归。” 敌人马上就打倒家门口了,王元雅居然说是虚警,这算什么事啊?(嘿嘿)
你说“但蓟门、宣化、大同、遵化等地,(这可是近一千多里的防线)也按这种规模加强战备。”我问你,袁崇焕在取得宁远大捷时,手下有多少人?他的粮饷充足?宁远会比戚继光修缮的遵化更坚固??按你的逻辑,别的地方待遇没辽东好,所以战斗力就弱,哦,给你的少你就不好好干了?这叫什么事啊?!
我们再看看刘策的防守是怎么布置的。蓟镇防守,《明季北略》等书云,由于7、8月察哈尔部虎敦兔兵逼白马关,明军大部兵力在防备蒙古,喜峰口等处兵仅8千,未对建州进犯有准备,还调走一半,也就4千人去防备蒙古,这个在《明史》中也有明确记载,可见刘策在战略上只想着防备蒙古的骚扰,没有考虑到八旗兵绕道这事。袁督师因此提醒满清可能自此进兵,并派谢尚政去协助防守,在当时那种政治状态下,你还能要求他再做什么?!!
至于“五年复辽”,纯属说大话,但袁当时到底是怎么想的?他真的只是想安慰崇祯?我们只能猜测。我根据史料总结,这是他性格急躁、做官的历练不足造成的。而你说他是想骗取崇祯的信任,这也是你的猜测,而你并没有拿出任何证据来,完全是用猜测做猜测的证据,这叫什么事啊?!你先认定袁崇焕要骗取崇祯的信任,然后再把他做的事、说的话,都按照“袁崇焕要骗取崇祯”这个意思去“解构”,哈哈,这就是你的论证啊?其实56楼的帖子是你 “先认定、再解构”这种论证方法的典型代表。我说你唯心是一点也不冤枉你啊。崇祯是给了袁崇焕很大的权力,但绝对谈不上完全信任,你研究一下袁崇焕为什么有“市米资盗”罪就知道了。
楼主罗列了不少例子:袁崇焕主张议和、坐视后金并吞朝鲜和蒙古诸部、对皇太极亲征北京事先没得到情报、不救城外百姓、身负总指挥的职责却让敌人兵临城下,可能还有别的。
我谈谈我对那段历史的了解:
1、后金在与明朝作战的后期,也拥有了葡萄牙巨炮,只要高兴,他们可以在任何地方轰出一个缺口,长驱直入。
2、后金入长城后,至遵化,遇到赵率教所部,赵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力战而忘,全军覆没!他在袁的带领下,转怯为勇,从见敌潜逃,到拼死守成,最后血战阵亡。赵的转变,恰恰说明了袁的组织与领导才能。
3、袁决意要“背捍神京,面据强敌”,但崇祯皇帝却下令袁崇焕不得越蓟州一步!
4、袁在部署时,发生了不测之变:后金到通州后,明总兵满桂、侯世禄西退,后到北京德胜门外扎营。袁深怕后金军逼近京师,仅率9000骑兵,以两昼夜,行300里,急驰,到广渠门外。袁驻扎后,缺粮草,他严明军纪:“不许一兵入民家,即野外树木,亦不得伤损。”为严肃军纪,有一士兵曾“擅取民家饼,当即枭示”。
对于蒙古诸部,袁崇焕一直认为要加以争取和安抚,他曾上疏:“西款不坏,我得一意防奴。”崇祯二年,蒙古朵颜三卫和后金地区发生大旱,继而引发饥荒,“人俱相食,且将为变”。袁崇焕向皇帝请求,救济各部,“我不能为各夷之依,夷遂依奴以自固。”关键时刻,崇祯又显示了他过人的白痴:“著该督、抚严行禁止。”不给受灾的蒙古部落救济,他们纷纷投靠后金。
再谈谈毛文龙。我原来也以为他在明、后金之战中是起了一点作用的,现在才发现,他其实是一个强盗加无赖。在《天启朝实录》和《清太祖实录》中,对毛文龙的记载,清楚地表明,他飞扬跋扈,且糜费粮饷,劫掠百姓。他在政治上投靠阉党,用从户部领到的白银贿赂朝中太监权贵,从而得到庇护(所以后来有不少官员把杀毛做为袁的罪状之一)。他虽对后金有一定的牵制作用,但除了第一次偷袭成功外,皆败北,没有恢复辽东寸土。当袁崇焕在宁远和敌人死战的时候,毛文龙却坐壁上观。最可恨的是,这家伙两面三刀,曾给皇太极写信:“尔取山海关,我取山东,若从两面夹攻,则大事可定矣。”(见于《满文老档》)真是无耻之极!
袁崇焕之死。他仇人太多,不得不死:
一,后金恨不能除之而后快!
二,后金军在北京周围劫掠焚抢,奸淫烧杀,民怨四起,政府保护不力,难辞其咎。但老百姓只想到袁督师没有把敌人消灭,给他们带来了无尽的痛苦。有几个人会把这责任往白痴皇帝身上推,没人想到也没人敢。
三,朝中权贵的田产和家资,有相当一部分在城外,结果都被抢走,他们当然要把怨气撒在袁督师头上了,没人敢去和八旗兵拼命。
四,袁支持东林党,成为了阉党的攻击目标。
五,皇帝是个白痴,后金攻到城下,他负主要责任,但他坚持认为自己不是白痴,错误都是别人造成的。不过总得有人来承担责任吧,所以他找了许多替罪羊,其中袁崇焕替他背了最大的黑锅。
我前面已经说过,历史问题绝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不全面分析能行吗?
就像袁崇焕:
他爱国,他在福建做知县却心系辽疆,身为文官却关心军国大事。
他勇敢,在形势非常不利的情况下,他出关担任辽职,努尔哈赤率大军攻城,他要“独卧孤城,以挡虏而”!
他清廉,他忠贞。但他既是英雄也是凡人。仅从战略角度来讲,他有很多失误,觉华岛兵败只是其一,杀毛文龙没错,但没有重点经营皮岛那就是属于败笔了。袁崇焕考虑问题不细密,性格急躁,历练不足,都能举出例子。
扼守天险,却放纵敌人大军在你自己大军眼皮底下通过,到你自己国家的腹地去烧杀虏掠,作为军人,还有比这更加耻辱,更加恶劣的吗?这不是一句轻飘飘的不善野战能够搪塞过去的。
咱家是支持你的。但是希望黑兄能在争论时,稍微的情绪调控一下。毕竟没有必要进行人身攻击啊。大家摆事实就好了。我相信,就纯粹的黑兄所列的事实或逻辑,就足以让打酱油的,或以前不太了解袁及明末这些事的人有自己的分析和看法了。。。。。。。
小弟多嘴。。。。
身为浙西战区司令,奉命镇守镇江,而且战前还放出豪言壮语,怎么也把兀术的大军放过长江天堑了?这可不是诱敌深入。更和后来的黄天荡之战无关。黄天荡是个事后的补救措施,而不是事先的周密计划。
更莫名其妙的是韩世忠凭什么认为兀术占领临安后一定会退军?如果兀术不退呢?那么他坐视首都陷落,江南腹地惨遭烧杀虏掠,作为军人,还有比这更加耻辱,更加恶劣的吗?
作为一支军队来说,首先考虑的是保存自己,其次是消灭敌人,最后才是兼顾百姓。所以兵法上有“坚壁清野”、有“焦土政策”、还有“诱敌深入”。这些政策的直接受害者都是老百姓。但那种“首先照顾老百姓”的想法,从战略和正义角度来说没错,但在大多数时候是会导致战术失败的。无他,如果在战术上也“首先照顾老百姓”,那么老百姓就成了被对方劫持的人质,自己就要束手缚脚了。
所以韩世忠从保存自己的有生力量出发,认为消灭兀术最好时机是等到其北归时半路伏击。这里他有没有考虑到兀术在江南烧杀抢掠?可能有,也可能没有。但回军救援在他来看是送死,所以绝对不会考虑的。
具体到袁崇焕身上。打仗不是说你想怎么打,敌人就一定要按你的思路来打。皇太极偷越蓟门是极佳的穿插战例。明军据守险关,皇太极就用疑兵佯动,吸引明军注意力,争取到一天的时间,从小路穿插。这里不存在袁故意“招敌”或“纵敌”的问题。和韩世忠一样,技不如人,防线被敌人突破了而已。
袁崇焕在这里战术不如皇太极,被皇太极调动了。之后想追击皇太极又被皇太极误导(或者按牛头兄的说法:误判皇太极首先要去河西务夺粮草。按:其实当时皇太极首次入关,未必知道河西务有大量粮草囤积。袁和他的幕僚这时候聪明过头了。),不知道皇太极的真正主力在哪里。这说明袁的野战能力不如皇太极。
但袁虽然野战不如皇太极,但智商还是不低的,很快放弃不停尾随堵截皇太极的策略,改为驰援北京。盖北京是皇太极最大的目标。皇太极再绕来绕去,总归是要去北京的。而去了北京,背靠坚城,明军的战斗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满桂还给崇祯告御状。貌似还跟袁对质过。。。。
满桂和赵的英勇无论如何不该算到袁的功劳簿上吧。。。。。。
还有,如果袁能力问题,不能(不是不善,是不能。貌似除了守城,野战没赢过吧。。)野战。那么袁凭什么就发出了“5年平辽”的豪言呢?凭着在山海关坐等5年,就能等到女真退走,等到辽东收复么?。。。。。。
逻辑上实在想不通,有了袁,如果就能力挽狂澜,如何就可以平定辽事了。。。。。
赵对袁有何不满?王兄举个具体例子来听听?
满桂和袁有隙,但袁以前还是给满桂报过功的。
至于“谋杀满桂”更是莫名其妙。满桂和袁两人的阵地根本不在一处。谈迁虽然记载了“桂前被流矢,视之皆袁军矢也”这个流言,但在后面的评论里很明确地说:
而满桂告状,恐怕受人指使的可能性不小。
至于袁的指挥能力的问题。我已经说过,袁的野战指挥肯定不如皇太极。而更重要的并不光是指挥官的问题。明朝军队本身的野战能力低下,长于守城,短于野战。不但和女真打是这样,和前面的北元打也是这样。
袁的部下并非像戚家军那样一手训练出来的,能够如臂使指。袁二任辽东,手下基本是杂牌军,而且还不太指挥得动。这才有杀毛文龙立威,以期快速整合军队的行动。但军队不是短短几个月就能训练出来了。
这种情况下,袁的指挥能力再高,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袁针对这种情况才提出堡垒战术。这个堡垒战术中外都不乏成功的例子。最近的例子就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国军战术。在当时情况下,袁的策略是在辽东不断修筑堡垒,逐步压迫后金的活动空间。这是个笨办法,但也是让后金忌惮的办法。所以皇太极才要另辟蹊径,绕道入关。这也是皇太极高明的地方。
袁能不能五年平辽,由于他被崇祯杀掉了,我们现在无法证明。但没了袁崇焕之后,辽事日坏是有目共睹的。但这并说没有袁崇焕就不能平辽了。归根到底的问题还是在崇祯和明朝的大环境上。袁死后,孙承宗、孙传庭、卢象升、洪承畴等人还在。袁并非不可替代。但崇祯此后用人为政一错再错,最终导致身死国灭。
在任老师引用并且相信的资料,《国榷》里,也列举了:
至是圣谕袁崇焕谋叛欺君,[SIZE=3]结奸蠹国,斩帅以践虏约,市米以资盗粮;既用东酋,阳导入犯,复散援师,明拟长驱。及戎马在郊,顿兵观望,暗藏夷使,坚请入城,意欲何为?致庙社震惊,生灵涂炭,神人共忿,重辟何辞?![/SIZE]其家属本当依律正法,姑赦不论,妻子流二千里,安置福建,财产尽没入官。
想问问任老师,红字中的罪名,是真的还是假的。比如,
袁没有斩帅,。。
袁没有卖过一粒米给蒙。。。
袁没有散援师。。。。
袁没有顿兵观望,暗藏夷使。。。。
这些都是白纸黑字。任老师如果不认为是事实,可以列出证据。立即就能证明袁所有罪证不成了,是崇祯构陷的”莫须有“。。。
不管如何。满桂的功劳不能算是袁的吧?。。。。
这个有点强词夺理了。就凭袁的指挥这么失败,跟本就不可能平辽啊。
难道不杀袁,剩下的几年时间,皇太极的才能就急剧下降了?袁的指挥能力就突飞猛进了?蒙古和朝鲜又都跟女真敌对,明的战略态势会越来越好了?。。。。
不可能吧?
而且你列出的:
明朝军队本身的野战能力低下,长于守城,短于野战。不但和女真打是这样,和前面的北元打也是这样。
袁的部下并非像戚家军那样一手训练出来的,能够如臂使指。
袁二任辽东,手下基本是杂牌军,而且还不太指挥得动。这才有杀毛文龙立威,以期快速整合军队的行动。但军队不是短短几个月就能训练出来了。
加入你上面所列的是事实的话,更加说明袁根本不可能5年平辽啊。。。。。。。
关于这些问题河里的帖子多如牛毛。所以我才跟你说只有杀毛文龙才能沾点边。
这里有我以前贴出的国内论文资料。请您仔细读读:
总的来说,国内对袁的评价是肯定其爱国和抗击满清的功绩。也肯定其有军事能力。但其军事能力主要是在战略方面,而不在战术方面。对于袁最后的北京保卫战有不少人认为犯了战术错误。
袁的战略可以总结为在正面战场上用堡垒战术步步进逼。在侧翼调动蒙古为联盟。在政治上与满清谈判以取得喘息的机会。
这个战略本身不错。但在执行中却出现差错。袁虽然极力招抚蒙古,但他过于拘泥于所谓“正统”,支持林丹汗。而后金则支持蒙古的实力部落,分化瓦解明的影响。
而明政府对这个战略则三心二意,袁本身无法控制。明政府对蒙古的招抚一没有实力支持,二忽而招抚忽而又和蒙古开战,三明朝贪污严重,给蒙古诸部的安抚费全是仓库里烂掉的陈货,而后金方面则给真金白银。于是袁的主观努力白费了。
而袁被明政府扣上的所谓“资敌”罪名,主要是其招抚战略的一部分。
对于毛文龙。一般都肯定其前期抗击满清,在满清侧后对其造成牵制的功绩。但也认为其后来逐渐蜕变为拥兵一方的军阀,逐渐不听调遣。其与满清的来往并不是要投降满清,而是为了在明和后金之间左右逢源,造成事实割据。
而明末的党争加剧了袁与毛之间的冲突。袁本身的性格又决定了他必然采取激烈手段来处理这个问题,导致最后诱杀毛文龙,对东江军进行整编。
而袁的死也主要是党争的结果,而不是单纯的“崇祯中了反间计”或者“功高震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