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整理】汉宣帝元帝西域汉军史实 -- 老芒

共:💬64 🌺160 🌵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整理】汉宣帝元帝西域汉军史实

唉,咋说好呢。做点读书整理吧,不全,但关键点都出来了,不做任何翻译,直接来自原文。如果有兴趣,可以自己去找相关扩展阅读。

元凤四年(前77年)

大将军霍光白遣平乐监傅介子往刺其王。……于是汉遣司马一人、吏士四十人,田伊循以填抚之。其后更置都尉。伊循官置始此矣。《汉书西域传》

本始二年(前72年)

匈奴数侵边,又西伐乌孙。乌孙昆弥及公主因国使者上书,言昆弥愿发国精兵击匈奴,唯天子哀怜,出兵以救公主。《汉书宣帝本纪》

遣惠使乌孙。《傅常郑甘陈段传》

本始三年(前71年)

春正月……戊辰,五将军师发长安

夏五月,军罢。祁连将军广明、虎牙将军顺有罪,下有司,皆自杀。校尉常惠将乌孙兵入匈怒右地,大克获,封列侯。《汉书宣帝本纪》

惠因奏请龟兹国尝杀校尉赖丹,未伏诛,请便道击之,宣帝不许。大将军霍光风惠以便宜从事。惠与吏士五百人俱至乌孙,还过,发西国兵二万人,令副使发龟兹东国二万人,乌孙兵七千人,从三面攻龟兹,兵未合,先遣人责其王以前杀汉使状。王谢曰:“乃我先王时为贵人姑翼所误耳,我无罪。”惠曰:“即如此,缚姑翼来,吾置王。”王执姑翼诣惠,惠斩之而还。《傅常郑甘陈段传》

地节二年(公元前68年)

汉遣侍郎郑吉、校尉司马憙将免刑罪人田渠犁,积谷,欲以攻车师。至秋收谷,吉、憙发城郭诸国兵万余人,自与所将田士千五百人共击车师,攻交河城,破之。王尚在其北石城中,未得,会军食尽,吉等且罢兵,归渠犁田。收秋毕,复发兵攻车师王于石城。

东奏事,至酒泉,有诏还田渠犁及车师,益积谷以安西国,侵匈奴。吉还,传送车师王妻子诣长安,赏赐甚厚,每朝会四夷,常尊显以示之。于是吉始使吏卒三百人别田车师。得降者,言单于大臣皆曰:“车师地肥美,近匈奴,使汉得之,多田积谷,必害人国,不可不争也。”果遣骑来击田者,吉乃与校尉尽将渠犁田士千五百人往田,匈奴复益遣骑来,汉田卒少不能当,保车师城中。匈奴将即其城下谓吉曰:“单于必争此地,不可田也。”围城数日乃解。后常数千骑往来守车师,吉上书言:“车师去渠犁千余里,间以河山,北近匈奴,汉兵在渠犁者势不能相救,愿益田卒。”公卿议以为道远烦费,可且罢车师田者。诏遣长罗侯将张掖、酒泉骑出车师北千余里,扬威武车师旁。胡骑引去,吉乃得出,归渠犁,凡三校尉屯田。《汉书西域传》

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

冬十月……是以边境屯戍未息。今复饬兵重屯,久劳百姓,非所以绥天下也。其罢车骑将军、右将军屯兵。《汉书宣帝本纪》

元康元年(前65年)

乌孙公主小子万年,莎车王爱之。莎车王无子,死,死时万年在汉。莎车国人计欲自托于汉,又欲得乌孙心,即上书请万年为莎车王。汉许之,遣使者奚充国送万年。万年初立,暴恶,国人不说。莎车王弟呼屠徵杀万年,并杀汉使者,自立为王,约诸国背汉。会卫候冯奉世使送大宛客,即以便宜发诸国兵击杀之,更立它昆弟子为莎车王。还,拜奉世为光禄大夫。《汉书西域传》

龟兹王来朝贺。王及夫人皆赐印绶。夫人号称公主,赐以车骑旗鼓,歌吹数十人,绮绣杂缯琦珍凡数千万。留且一年,厚赠送之。《汉书西域传》

元康二年(前64年)

乌孙昆弥因惠上书:“愿以汉外孙元贵靡为嗣,得令复尚汉公主,结婚重亲,畔绝匈奴,原聘马、骡各千匹。”《汉书西域传》

元康四年(前62年)

汉使侍郎殷广德责乌孙,求车师王乌贵,将诣阙,赐第与其妻子居。《汉书西域传》

神爵元年(前61年)

夏四月,遣后将军赵充国、强弩将军许延寿击西羌。……拜酒泉太守辛武贤为破羌将军,与两将军并进。《汉书宣帝本纪》

神爵二年(前60年)

夏五月,羌虏降服,斩其首恶大豪杨玉、酋非首。置金城属国以处降羌。秋,匈奴日逐王先贤掸将人众万余来降。使都护西域骑都尉郑吉迎日逐,破车师,皆封列侯。《汉书宣帝本纪》

使吉并护北道,故号曰都护。都护之起,自吉置矣。僮仆都尉由此罢,匈奴益弱,不得近西域。于是徙屯田,田于北胥鞬,披莎车之地,屯田校尉始属都护。都护督察乌孙、康居诸外国,动静有变以闻。《汉书西域传》

及充国还言兵事,武贤罢归故官《赵充国辛庆忌传》

甘露二年(公元前53年)

辛观自羌军还后七年,复为破羌将军,征乌孙至敦煌,后不出,征未到,病卒。《赵充国辛庆忌传》

汉遣破羌将军辛武贤将兵万五千人至郭煌,遣使者案行表,穿卑鞮侯井以西,欲通渠转谷,积居庐仓以讨之。……破羌将军不出塞还。《汉书西域传》

甘露二年(前52年)

后乌就屠不尽归诸翕侯民众,汉复遣长罗侯惠将三校屯赤谷,因为分别其人民地界《汉书西域传》

辛庆忌字子真,少以父任为右校丞,随长罗侯常惠屯田乌孙赤谷城,与歙侯战,陷陈却敌。惠奏其功,拜为侍郎《赵充国辛庆忌传》

甘露三年(前51年)

冬,乌孙公主来归。

《汉书西域传》关于武帝拒绝屯田车师

自武帝初通西域、置校尉,屯田渠犁。是时,军旅连出,师行三十二年,海

内虚耗。征和中,贰师将军李广利以军降匈奴。上既悔远征伐,而搜粟都尉桑弘

羊与丞相御史奏言:“故轮台东捷枝、渠犁皆故国,地广,饶水草,有溉田五千

顷以上,处温和,田美,可益通沟渠,种五谷,与中国同时孰。其旁国少锥刀,

贵黄金采缯,可以易谷食,宜给足不乏。臣愚以为可遣屯田卒诣故轮台以东,置

校尉三人分护,各举图地形,通利沟渠,务使以时益种五谷,张掖、酒泉遣骑假

司马为斥候,属校尉,事有便宜,因骑置以闻。田一岁,有积谷,募民壮健有累

重敢徙者诣田所,就畜积为本业,益垦溉田,稍筑列亭,连城而西,以威西国,

辅乌孙,为便。臣谨遣征事臣昌分部行边,严敕太守、都尉明烽火,选士马,谨

斥候,蓄茭草。愿陛下遣使使西国,以安其意。臣昧死请。”

上乃下诏,深陈既往之悔,曰:

前有司奏,欲益民赋三十助边用,是重困老弱孤独也。而今又请遣卒田轮台。

轮台西于车师千余里,前开陵侯击车师时,危须、尉犁、楼兰六国子弟在京师者

皆先归,发畜食迎汉军,又自发兵,凡数万人,王各自将,共围车师,降其王。

诸国兵便罢,力不能复至道上食汉军。汉军破城,食至多,然士自载不足以竟师,

强者尽食畜产,羸者道死数千人。朕发酒泉驴、橐驼负食,出玉门迎军。吏卒起

张掖,不甚远,然尚厮留其众。曩者,朕之不明,以军候弘上书言“匈奴缚马前

后足,置城下,驰言‘秦人,我匄若马’”,又汉使者久留不还,故兴遣贰师将

军,欲以为使者威重也。古者卿大夫与谋,参以蓍龟,不吉不行。乃者以缚马书

遍视丞相、御史、二千石、诸大夫、郎为文学者,乃至郡属国都尉成忠、赵破奴

等,皆以“虏自缚其马,不祥甚哉!”或以为“欲以见强,夫不足者视人有余。”

《易》之卦得《大过》,爻在九五,匈奴困败。公军方士、太史治星望气,及太

卜龟蓍,皆以为吉,匈奴必破,时不可再得也。又曰:“北伐行将,于鬴山必克。”

卦诸将,贰师最吉。故朕亲发贰师下鬴山,诏之必毋深入。今计谋卦兆皆反缪。

重合侯得虏候者,言:“闻汉军当来,匈奴使巫埋羊牛所出诸道及水上以诅军。

单于遗天子马裘,常使巫祝之。缚马者,诅军事也。”又卜“汉军一将不吉”。匈奴常言:“汉极大,然不能饥渴,失一狼,走千羊。”乃者贰师败,军士死略离散,悲痛常在朕心。今请远田轮台,欲起亭隧,是扰劳天下,非所以优民也。今朕不忍闻。大鸿胪等又议,欲募囚徒送匈奴使者,明封侯之赏以报忿,五伯所弗能为也。且匈奴得汉降者,常提掖搜索,问以所闻。今边塞未正,阑出不禁,障候长吏使卒猎兽,以皮肉为利,卒苦而烽火乏,失亦上集不得,后降者来,若捕生口虏,乃知之。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郡国二千石各上进畜马方略补边状,与计对。由是不复出军。

汉书记戊己校尉所辖人数

良等尽胁略戊己校尉吏士男女二千余人入匈奴。单于以良、带为乌贲都尉。

汉书记戊己校尉设置年代

《汉书百官公卿表》:“戊己校尉,元帝初元元年置。”

居延汉简关于居延地区屯田亩产和人均生产量的.材料。简文曰:

第四长安亲正月已卯初作,尽八月戊戌,积二口口日,用积卒二万七千一百卅二人,率百廿一人奇卅九人,垦田四十—顷四十四亩百廿四步, 率人卅四亩,得谷二千九百一十三石一斗一升,率人得廿四石奇九石

据上引简文,居延地区屯田卒人均耕田34汉亩,人均得谷24石。依此推算,亩产0.7石。按每名田卒日食口粮6升计算,每年用粮约22石,除供应戌卒并部分家属外,所余不多。

居延汉简关于行路时间记载

元年十二月送施刑□□□□,二月廿九日至敦煌,积五十九日。□二十□阳关积三月。□□□三月五日发敦煌,十九日至文侯,积十五日,留四月廿五□□□□□□。闰月八日至伊循。绶□□。(B)(Ⅱ90DXT0115②:66)

就此一贴,不再就此段时间西域兵事参与讨论,关于此地屯田三校尉为谁,大家可以自己去找材料,我就不说了。

至于此地地理情况,我想也没什么解释的了。怎么翻葱岭,大家去看汉书吧,用多长时间,很多游记、战史都有记载,多说无益。

更至于当地的政治军事关系,不再赘言。

链接出处

链接出处

关键词(Tags): #汉宣帝、西域、军事通宝推:dahuang,西安笨老虎,王树,季侯,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好文,送花
家园 梅花你的鲜衣怒马怎么不写了?

应该还没写完吧,怎么不写了?

家园 肚里有十句,才能写出一句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自己找不到感觉,就先放放,过会再写。

自己的私心,也想把这些内容放到安史之乱的大环境里面写出来。

想想不过工程量太大,我现在工作也忙。

现在看历史书,理清脉络。

家园 其实这段可以多考虑一下边将入阁和属国大将

在西域建功立业的很多人都入了内阁的,算是高升的快速通道吧。还有就是,这里大唐属国的高级将领不少,可以结合进来。

家园 先花,再给你挑刺。

别总认为自己就是专家,别人就是YY,有的时候,真理未必就在你们这些所谓专业人士手里。人家牛津历史教授能写个汉与罗马的论文,咋中国人怎么不能猜测个西汉去卡莱打酱油了?实际上你们这帮专家们那个敢拍胸脯说汉朝前53年的时候军旗就肯定不是金边丝绸赤军旗?你们这帮专家那个能指出在前53年,这世界上还有那支武装力量使用丝绸制作的金边赤军旗?汉代军旗到底什么样子,即使没有实物,壁画之类的总应该有那么点反应,即使没有,现有史料看,卫太子之乱前肯定是赤帜,之后加金边的可能性也很大。你既然是专业人士,先把汉朝军旗样式的问题回答一下,这个台湾有个姓高的有论文,汉朝的改服易色没影响军旗颜色。

怎么翻葱岭,大家去看汉书吧,用多长时间,很有游记、战争史都有记载,多说无益。

你给我找出来汉书里那一卷,那一传写了如何翻葱岭,走那些路,用多长时间。汉书西域传里大宛贵山城距离长安12500,安息都城距离长安11600,我当初就用这个来推论贰师城应该是今天土库曼首都阿什巴哈德,在费尔干那或者Koson什么的,这个里程都对不上。如果除了西域传以外,汉书还有关于怎么翻阅葱岭,西域各国信息的记载,请你指出在那,我去查。

其他的资料,比如旧唐书里,”安西节度使,抚宁西域,统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国。安西都护府治所,在龟兹国城内,管戍兵二万四千人,马二千七百疋,衣赐六十二万疋段。“ 唐朝这四个国家在那,范围多大你们玩历史的自然知道,这个范围绝对比西域都护范围小,唐朝能养活2.4万人,汉朝就是一定只能养几千,不知道你们这些历史行家都是怎么算的账。

都护督察乌孙、康居诸外国,动静有变以闻。

可安辑,安辑之;可击,击之

您老引用东西也喜欢把不支持您论点的东西砍掉啊。 后边这10个字,意义可不小,这10个字,尤其最后那四个字,字字千斤,是支持我的假设的(中国史官微言大义,不喜欢写废话,既然写了这四个字,那么一般都是有来由的),所以您老就省略了。

关于常惠,汉书70卷里还有一段你没贴

后代苏武为典属国,明习外国事,勤劳数有功。甘露中,后将军赵充国薨,天子遂以惠为右将军,典属国如故。

这一段注意2个人,苏武死于前60,赵充国死于前52,这2个时间都很明确。按照这段关于常惠传记里的描写,常惠征伐完龟兹以后,就是当典属国,那么他接任典属国应该是前60,接任右将军石前52。都没记录他在乌孙后边的所作所为。常惠到乌孙的时间,你怎么就能那么确定是前52?

我对某些历史”专业“人士,已经领教你们的水平了。是,你们看的书多,你们有考古一手资料,很多时候我们要请教你们。但是,你们中的一部分人,不过就是会写回字的四种写法的孔乙己罢了。一听别人不知道另外三种写法,就是冷嘲热讽。立论不能驳倒别人,立马就是国将不国,斯文扫地,史话版水平降低一类的大帽子。

我不认为我的想法就一定是对的,也许我的猜测最后会被完全否定,但西西河没有说必须是历史硕士博士,必须是历史学论文才能发史话版吧?口口声声尊重历史,你们这些专业人士回过头好好看看自己写下的东西,摸着自己心口问自己一句,在说别人yy,在要给别人打脸,在向管理员呼天抢地喊斯文扫地的时候,你自己写下的东西,是不是就是经得起推敲,是不是查阅了典籍资料后才发的言?

我不是什么专业人士,所以我承认我个人有倾向性,我希望我们祖先曾经做过超出我们想象的事情。如果卡莱干涉说真能被严格的考古证据证明,那么这对中国在新疆,中亚地区的利益,对中国在世界上进行很多事情,也有大大的益处。但我们毕竟不是韩国人,即使是假设,也要有假设的基础。但是金边丝绸旗可不是我自己编的,击鼓鸣金,也不是我编的,这些是线索,是可以来支持我们来做假设的依据。只是我就不明白了,咱们的历史专业人士,一个个的就知道说别人YY,但是历史上没记录但发生过的事又不是没有。何况,汉宣帝就一定不能比你们聪明,不能搞秘密行动?

讨论汉朝前71-前49(宣帝时期)西域中亚的兵力部署问题,你们这些专业人士,一个个都好像卯足了劲,非从中国史书里就把干涉的哪怕一点点可能性都否定掉。为此,什么葱岭非常非常难翻越,什么新疆养不了几千汉军,什么匈奴压力巨大之类的等等等等。你们就真的客观了?李广利2征大宛,你别管损失多少多少,在汉朝在西域没有任何经营基础的情况下,几万大军武力推进都能过葱岭,等汉朝经营西域50年了,反而1,2万人去个大宛,安息又成了不可能的任务了?

实际上,我要求不高,只希望你么这些专业人士能稍微有一点点耐心,看看别人引用的材料,再来否定,再来扣yy的帽子。 你可以不同意别人的观点,但别拿自己的观点当史料,你们不是班固,不是司马迁。

家园 晕,请问一下,哪些是我的观点呢?

我通篇都是史料整理,何曾提出我自己的观点呢?

关于行军时间,李广利的那个史书是有明确记载的吧,这用我说吗?我在这里只补充了从敦煌到依循的行路时间,这段路距离多少,史书也有记载吧。你自己不会估算吗?

军粮费用、屯田问题和西域驻军问题,我想我已经说得够明白了吧。想反驳,先跨过班固的记载再说吧。

关于你用唐代来对比汉代,那你怎么不拿现代对比呢?知道有个生产力进步问题吗?知道有个农业发展地域差别问题吗?我说的只有那么点汉军难道是我杜撰出来的?是我没看史料还是你没看史料呢?我从来不否定唐代的二万多屯军,就像我从不否定现在新疆超过两千万人一样。难道我也要用现代的生产力去穿越回汉代吗?

关于翻越葱岭的时间,汉书没有,你那么喜欢找唐书,那就去看看唐书啊,去看看唐代人翻越葱岭的时间记载。

常惠前52年之事,你没看我的红字部分吗?知道如何理解那两个红字的意思吗?知道怎么估算时间吗?

我举了史实了,你自己找史实来反驳吧。请你老人家找出你那突然出现在西亚的强大汉军兵力出自哪,军粮出自哪?什么时候出发?从哪出发?谁来求援?求援的时间?求援的理由?谁下的增援命令?下的命令又传到哪?怎么传递的命令呢?这批军队又什么时候回来的呢?损失有多大呢?这些人又是走的怎样的路线呢?这条路线上的政治形势又是如何的呢?

就这么多问题,你找出事实来回答,我就不算你意淫。至于你所说的丝绸旗帜,关于丝绸在中亚的发现情况,我已经回答过了,汉军的旗帜颜色史书已经记载过了,你还强调你的唯一性,随便你吧。

老老实实拿史实说话,没人会说你意淫,问题是你一会说史官看不到档案,一会说宣帝如何保密,一会说西域有这么一支人马,一会说一二月已经出发,一会说汉人对外技术的封锁,一会说……请问一下,围绕着您那伟大构想,您这些材料你自己就没综合看看,是否有矛盾之处。没事就骂骂搞考古的,搞历史的阳春白雪,挺好的,我作为曾经的考古者,历史者,我也经常骂,但骂归骂,做推断还得从史实出发吧。看到一个字眼,全然不顾历史真实,就开始臆断,说实话,这样的臆断我在工地的时候经常玩,但也就是玩玩,打发一下寂寞,把这当成史料,抱歉,除非我想写小说了。

好啦,本来几天前就不想就此事讨论了,奈何看你这么迷恋西域史,帮你整理一下相关史料,你领不领情那就随便了。

你也可以学学我这样整理一下支持你的史料,一条条列出来,然后看看你的证据链是否完整吧,是否史料间相互冲突吧。并且我对你的要求不高,我放弃地理的要求,就单纯的历史史料要求,按我这样的格式列出来,你能自圆其说,我就一句废话不说了。

家园 删掉了容易挑起纷争的一句话

开头的一句话我删掉了,本来这话是给管理看的,看来容易让人激动,删除了。

以后这样的问题,我会尽量少出,当然也可能从此不再这个版块出现。试试看吧。

在论坛混,我得磨练一下自己的性子了。

家园 好啦,汉代旗帜、行军速度、驻军情况我都给你找全啦

说吧,还需要啥?

又提到了李广利,那咱就用李广利到大宛未开战之前的损失比来算,到卡莱的能战斗的有多少?出发时又有多少?回来的能有多少?您给个数。然后按您的数咱从历史中找出这票人马来。

当然啦,您也尽可以不相信你口中的伟大的班固记载的,那咱就抛开历史空对空,连地形我都给你抹平,您能把我在这几个帖子中提到的问题都圆满解决了,咱就陪你穿越一把。

不要动不动就那么火气大,没事就靠指责对手,恐怕对你帮助不大吧。既然那么信誓旦旦,那么胸有成竹,那就勇敢的回答咱的疑问吧。

家园 少废话,把汉书里除了西域传还有西域里程的地方找出来

至于此地地理情况,我想也没什么解释的了。怎么翻葱岭,大家去看汉书吧,用多长时间,很多游记、战史都有记载,多说无益。

你既然让大家去翻汉书,那就把汉书里除了西域传,除了傅常甘陈郑传里关于西域各国里程描写,对葱岭道路描写的地方找出来给大家看。哪怕想不起来了,说说是印象在那一卷看到的。

“很多游记、战史都有记载”,把这些游记,战史找出来给大家看看。中原政权的武装力量进入中亚几个典型战役,比如汉征大宛,唐与阿拉伯惮螺丝,包括后边清朝3征葛尔丹,左宗棠收复新疆等等,这里边关于葱岭道路,关于气候的都行。别放空炮,既然你说有,就找出来给大家看。

另外,汉军旗帜的样式到底是什么样式,那你这个专业人士来回答一下。别扯丝绸贸易,有丝绸和有非常类似的样式的军旗是2会事。金边和红色是2个非常清楚的特征,一方面,汉军当时是不是用这种样式的旗帜,另一方面,当时中亚,尤其帕蒂亚,是否能大量使用和汉军形制类似的金边红色丝绸军旗。我已经给出了我的支持金边丝绸赤军旗是汉军军旗的东西,你拿出帕蒂亚有类似丝绸军旗的证据来吧。

罗马帕蒂亚大战多次,史书里详细记录鼓声的也只有卡莱一次,而且记录的很详细。后边和前边,都没有一丁点关于鼓声的任何记录了。

另外,你曾经多次强调过的斯泰基角弓,现在我也可以肯定的告诉你,庞培前65年,扫荡乌克兰南部,兵锋抵达亚述海,前65-64年,庞培军队在里海边宿营,这些地区,就是斯泰基族分布的主要地区。也就是说,庞培不可能不给你所谓的斯泰基强弓打交道。庞培的征伐过程非常顺利,那什么斯泰基角弓根本就没对庞培的几个军团造成什么影响。而前53年在卡莱,克拉苏11个罗马军团,被对手几千骑射的箭雨就克制的死死的。苏莱娜私军使用的,显然是比斯泰基角弓威力更强大的弓箭。

家园 汉书西域传里关于葱岭那段我想我不用搬过来了吧

那么一大段话,你这么通晓汉书的人居然不知道在哪?不会你根本就不知道哪段写的是葱岭的吧?

其他问题,我已经在另外的整理贴中都整理好了,条件我都已经放宽到您老人家研究历史的水准上啦,就等着您老人家回答我的问题呢。

至于说讨论,抱歉,不奉陪了。材料都给你整理好了,就看你穿越的水准啦。

家园 我说的是除西域传以外

西域传里当然有的是大段材料,但西域传里的材料别的不说,光贰师城的位置就和现在的主流说法对不上号。另外,乌戈的位置,单看西域传,也是肯定要放在阿拉伯半岛才合适。

自玉门、阳关出西域有两道:从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 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月氏、安息。自车师前王廷随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为北道,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宛、康居、奄蔡焉。

于阗国,王治西城,去长安九千六百七十里。户三千三百,口万九千三百, 胜兵二千四百人。辅国侯、左右将、左右骑君、东西城长、译长各一人。东北至都护治所三千九百四十七里,南与婼羌接,北与姑墨接。于阗之西,水皆西流, 注西海;其东,水东流,注盐泽,河原出焉。多玉石。西通皮山三百八十里。

西域传里这一段,于阗就应该是河流东西流的分界线。于阗就应该在葱岭地区。(河流流向不可能说变就变)

而且从汉书西域传的总结看,班固所描写的,也基本是限于其弟弟班超的控制范围,宣帝时期,尤其前53前后的实际控制范围和能力,远比班超时期强大的多。“是以末年遂弃轮台之地,而下哀痛之诏,岂非仁圣之所悔哉!且通西域,近有龙堆,远则葱岭,身热、头痛、县度之厄。淮南、杜钦、扬雄之论,皆以为此天地所以界别区域, 绝外内也。”,这些也都是儒生的说法,汉武帝当时下轮台罪己诏,是因为当时的形势,等汉宣帝时期,不但轮台,莎车也部署了屯田军,赤谷也出现了屯田军,只是宣帝不愿意和儒生们嚼舌头罢了。

家园 好好好,就依照您老人家的推断

乌戈咱也给你挪到阿拉伯半岛去,于田咱也不按历史不按地理咱都给你搬到帕米尔去,汉宣帝也喜欢玩密室,班固司马迁都说了不少谎话,现有的历史研究都不算数,地理也可以在地图上随便您画,气候条件咱都不管,这够了吧?赶紧按您的前提,给我的几个问题做回答吧。

咱把你的所有前提都肯定啦,咱就想看看在你所有的假设下,东西方历史还有多少可以用的,然后咱在看看你当初又是如何引用的。

我都等的不耐烦啦。

家园 你都有什么问题?

我的假设几个月前就写过。如果汉宣帝决定曲突徙薪,防患于未然,采取秘密支援的方式派遣军队支援安息抵抗罗马,那么卡莱之战中的苏莱娜妖孽之师,就很可能是汉军的远征军。

整个假设要点如下。

一、汉朝在前60-54之间对乌孙进行过武力干涉,用武力方式实现了乌孙分国。这个汉书上没记录,但有常惠率三校尉屯田赤谷和辛庆疾传里战斗的记录。现在只是时间点有争议,你们说前52以后,但汉书并没有明说在那年。我认为事情发生在前57-54匈奴大内战时期的可能性最大。解忧刺杀发生在前57之前,冯夫人也不大可能一张嘴就让拥有至少几万骑兵的乌孙各方放弃争夺王位。郑吉解围赤谷,就没有记录兵力细节,而同时期其他的行动(攻打莎车,龟兹,车师)都有兵力细节。

二、干预乌孙的第一阶段大致结束于前54年秋之前。汉军在乌孙的兵力当时可能已经有3-7个校尉 (2-4万人),在楚河地区也有了充足的屯田积累。他们是在前57-55之间翻越葱岭到达今天吉尔吉斯首都比什凯克附近的楚河平原的。而克拉苏越过幼发拉底河,进攻安息发生于前54年秋天,克拉苏顺利征服大片安息土地,当时安息(帕蒂亚)的反击全被击败。

三、安息求救使节会在前54年秋到达(赤谷)比什凯克(当时汉朝西域主帅,郑吉,常惠,解忧公主都在那)。安息使节是否到过长安,现在不好推测,也有可能安息求救使节是和冯夫人一起去的长安,宣帝亲自召见冯夫人一方面是为了乌孙,也要亲自见安息使节。

四、宣帝通过中朝会议做了干涉秘密决议以后,严格保密。冯夫人返回乌孙的时候带有密诏,郑吉或者其他人奉命出征。辛武贤的1.5万人在若羌地区屯田作为预备队。

五、出发时间在前53年1月或者2月,6月初抵达卡莱。从比什凯克出发到土耳其,道路有大流士当初修建的国道,比通过新疆要好走的多。补给问题大宛和安息会解决,这毕竟不是攻击前进,后勤压力会比李广利时期小很多。

六、卡莱战役结束后。汉军带走所有俘虏到了安息东界地区,高级别将领被送回(所以如果真有个罗马村是合理的,是少部分高级将领,有县不可能)。大部分战俘在清点以后留在了安息东部,后来被致之单于俘获。

七、帕蒂亚在屋大维登位后交还了7个鹰符(被全歼的7个罗马军团)给罗马,但没能遣返战俘。

实际上,这个假设也很可能是错的,不成立的。但你们这些专业人士,为了否定这个假设,满嘴跑火车,张口造史料。史记大宛列传和汉书西域传本来就不是很详尽,而仔细看一下这些资料,现在的很多所谓主流说法和汉书史记里的描写根本对不上号。在当初争论贰师城位置时候我就问过你们,我们现在的一些主流说法,为什么明显和汉书,史记的记录无法对照。那时候你们就张嘴就是班固错了,脸都不带红一下的。

你一直在咬居延汉简里34亩,第一,汉代地分大亩,小亩,你怎么知道里边就是大亩?第二,居延地区不是西域,但是保护河西走廊的要冲,也只设置了2个都尉,没有校尉级别的军官。第三,米兰遗址黄沙下有45000亩水浇地,而伊循是都尉级别。即使34亩是按今天的亩来算,45000亩也需要1千多个壮劳力。汉代有多少土地,汉代平均亩产是多少,有别人的论文在。有平均亩产180斤的说法。这个亩产量,和近代一直到民国,都没什么大差别。

你还想看什么?葱岭不是前53年当年过的,补给能解决。伊朗方面没有苏莱娜的详细记录,连这个人到底有没有,是谁都很难搞清。罗马记录里破甲箭,穿轻便铁甲重骑兵,金边丝绸赤军旗,击鼓鸣金都很明确。你强调过的斯泰基角弓,庞培前65-64扫荡里海周边,不可能没见过,也没记录有什么强弓能对罗马军团造成什么威胁。在前53年,苏莱娜的那支所谓偏师,如果是汉朝秘密支援安息的,这一切都能讲通。我说过,证伪比证实容易的多,你能有过硬东西证明比如伊朗有某古代史料,仔细说明苏莱娜军队的事迹的,或者克拉苏遇到的是,安息国王的主力,或者你一直在念叨的,葱岭无法通过,补给不可能解决一类的。但这些都没有。

三校尉也许我不能证明就有2万人,但你也不能就咬定就是3千人。陈汤前36年,6校尉4万人是白纸黑字。你基于班固的西域传,你也无法就断定常惠率领3校尉就是前52,不是之前几年。

“宣帝征冯夫人,自问状。遣谒者竺次、期门甘延寿为副,送冯夫人。冯夫人锦车持节,诏乌就屠诣长罗侯赤谷城,立元贵靡为大昆弥,乌就屠为小昆弥,皆赐印绶。”

悬泉汉简里有前52年四月,冯夫人,辛武贤和穿渠校尉日夜不停换马西去的记录。显然不是锦车持节这次,“遣谒者竺次、期门甘延寿为副”,除非汉书记录是错的,否则前52年四月这次冯夫人和辛武贤星夜西区,必然是分国后乌孙又有变的证据。

你既然一心想把这个可能性否定掉。就选出汉书,史记,或者其他史料里支持你观点的地方来,别罗列一堆汉书原文就好像这些都成了支持你的了。那条支持你,能否定我,你拿出来,解释一下为什么。你在新疆考过古,那米兰遗址45000亩的说法是否准确,这些你都可以把你的东西拿出来。有过硬的东西能否定了这个可能性,那么假设自然就不可能成立。

家园 唉,我也不举史实了

反正我说当时谁在西域,你肯定都否定。那就用你的推理来问你自己吧。

三、安息求救使节会在前54年秋到达(赤谷)比什凯克(当时汉朝西域主帅,郑吉,常惠,解忧公主都在那)。安息使节是否到过长安,现在不好推测,也有可能安息求救使节是和冯夫人一起去的长安,宣帝亲自召见冯夫人一方面是为了乌孙,也要亲自见安息使节。

四、宣帝通过中朝会议做了干涉秘密决议以后,严格保密。冯夫人返回乌孙的时候带有密诏,郑吉或者其他人奉命出征。辛武贤的1.5万人在若羌地区屯田作为预备队。

五、出发时间在前53年1月或者2月,

请问你的前54年秋是几月呢?从比什凯克到长安距离多少呢?锦车持节需要多长时间呢?来回又要多长时间呢?走的哪条路呢?路况如何呢?从比什凯克到卡莱又多少距离呢?要多长时间呢?

至于其他的,大亩小亩,现在用的亩是汉代的大亩小亩呢?抱歉,咱用的不是现在的度量衡,咱用的都是当时汉简出的度量衡,所有一切数据均非臆断,来自原始资料。至于米兰遗址情况,难道你以为这些地都是屯兵的地?难道当地的那个国家消失啦?这里能屯多少兵,你自己都说了,我看你再去哪个地方找那一万多人去。

我给出的史料你看了吗看了你还不知道汉军干涉的时间吗??(你不会还不知道是哪段史料吧?)这些史料你作何解释呢?当班固没说过还是他胡侃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