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商榷 马来西亚 -- 香辣鸭头

共:💬531 🌺3963 🌵59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6
下页 末页
家园 别拿历史学家的名头吓唬人老泉只服证据和史料不服人名。

一个东南,一个西北,当时西边如果是珠江支流,不往西跑往那跑?

汉朝典籍能支持你在顺德抓的吕嘉吗?顾祖禹、屈大均名字再牛,闻喜县和获嘉县2个县城的距离在那摆着。《汉书 武帝本纪》明文记录着,那么攻克番禺的捷报和获得吕嘉首级之间的时间差必然少不了。

南沙抓吕嘉老泉只是扫到过,不一定准。但你说的顺德石涌抓吕嘉,你提供的这些证据根本就不够。 别说顾祖禹、屈大均了,什么郭沫若,谭其骧,葛剑雄这些历史学家老泉照样不服他们。办案是靠证据,不是靠法官的名头,法官名头在响亮,办的案子下的结论无事实依据,无证据证物,也照样可能是冤假错案。

你可以证明你的观点,但顺德石涌,你必须给闻喜县和获嘉县给出个解释。就是汉武帝为什么在收到攻克番禺捷报这么久之后才收到吕嘉的脑袋。顺德石涌离南越王宫遗址直线距离33公里。平原加个小山。当时就算是陆地,汉军20万大军一到,吕嘉就算会飞也没2天就能抓住。吕嘉的首级怎么会延误那么久才送给东巡中的汉武帝?

家园 支持“别拿***家的名头吓唬人”。

过去的成就不能代表将来。

知识在发展,在分析具体事时,抬出***家的名号有意义吗?

与时俱进,与时俱新,实事求是才是根本。

家园 实在惋惜,我的本意是:要辩论一件事情就应抓住要点而非枝节

史记、汉书中直接加载吕嘉被灭过程的文章你避而不谈,反而从获嘉与闻喜的距离扯起,其中各个环节充满了假设与推测。这是科学的态度吗?要驳倒古代史学家,需要的不是无知者无畏,而是比古代更多的实物与文献证据,你现在根本就是自由心证,这当然是无敌的问题是,你那些天花乱坠的假设就那么可靠吗?

只要指出一点就能驳倒你的闻喜与获嘉理论。古代的报捷与传首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行为,你认为两者传递速度一样的前提根本就不对。 报捷是走驿传制度,如果按最高夹击速度,每天可以走500乃至600里。而传首本身是一种炫耀与示众的行为你查找古代传首就知道了。最著名的是明代几个倒霉蛋传首九边,这样的过程可能与报捷比速度吗?

继续纠缠下去吧,我很喜欢你这样攥着不放的态度

家园 ok, 请指明史记汉书中支持你结论的部分

除了个西去以外,还有什么支持你的顺德结论?有没有直接证据?如果有,老泉自然相信你,如果没有,凭明清的东西加某些历史学家的名头也白搭。

老泉的没说过自己的就可靠。只是你的结论貌似也不可靠。现有史料下,具体在哪里抓的吕嘉,不能确定。老泉见过抓吕嘉于太平岛的说法,老泉已经记不得是从规范书籍还是地摊小说上见到的了,只是说,闻喜县和获嘉县的距离不会否定这种假设。既然没有办法考证,那么抓吕嘉于太平岛的说法对中国现在的南海争端最有利。我们可以宣传之以加以利用。老泉对历史是实用主义的,历史学家们可以严谨,但无法考证的事情,就采信对中国最有利的版本。

我就猜你会提到传首九边的事。如果我没记错,明代传首九边也是人头先在北京验证过后或者直接就是在北京砍了再传的。在没经过中央政府验证前,路博德自己能搞什么展览?从汉书史料看,展览人头是中央权限,只有中央才能决定如何处理

于是延寿、汤上疏曰:“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康、虞,今有强汉。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籓,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通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陈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县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事下有司。丞相匡衡、御史大夫繁延寿以为:“郅支及名王首更历诸国,蛮夷莫不闻知。《月令》春:‘掩骼埋胔’之时,宜勿县。”车骑将军许嘉、右将军王商以为:“春秋夹谷之会,优施笑君,孔子诛之,方盛夏,首足异门而出。宜县十日乃埋之。”有诏将军议是。

汉书 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

陈汤都敢矫诏发兵,但斩了郅支之后,报捷的文书和郅支首级肯定是同时到的,而且陈汤那句网络流传甚广的话前边就是“宜县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中央的批复是“宜县十日乃埋之”。

吕嘉被杀后,首级绝对是要第一时间送到皇帝那接受校验的。怎么处理首级,那是中央权限。首级不送到,是不能计算军功的。

介子谓王曰:“天子使我私报王。”王起随介子入帐中,屏语,壮士二人从后刺之,刃交胸,立死。其贵人左右皆散走。介子告谕以:“王负汉罪,天子遣我业诛王,当更立前太子质在汉者。汉兵方至,毋敢动,动,灭国矣!”遂持王首还诣阙,公卿将军议者咸嘉其功。

汉书 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

首级在皇帝检验之前,路博德们是不可能自作主张搞展览的。首级是第一时间要送交中央,没有首级,不能计算军功。傅介子是几十人去行刺,可以不停换马快速返回,所以傅介子可以自己带回来。路博德的大军还要在南方,吕嘉首级肯定是第一时间快马送往中央,先要经过中央检验真伪,其后才能计算军功。报功的这种事情,谁会愿意慢慢来?信使报送捷报的速度和携带首级到中央的速度绝对是差不多的。

什么是枝节,什么是主干,这个可以见仁见智。但就现在来说,咱两的东西都是枝节,你的也不是什么主干。你也没有有力的直接证据。汉书里和史记一样记录简略,但没写西去这条,既不能知道在那抓的,也无法知道用了多长时间。从封侯封号上看,海常侯的封号更有可能说明是抓捕于远海之上。

楼船力攻烧敌,反驱而入伏波营中。迟旦,城中皆降伏波。吕嘉、建德以夜与其属数百人亡入海。伏波又问降者,知嘉所之,遣人追。故其校司马苏弘得建德,为海常侯;粤郎都稽得嘉,为临蔡侯。

你可以认为别人是纠缠,但你自己的结论,证据不足是事实。顺德石涌说,光靠挂几个历史学家的名头是说服不了老泉的。南海太平岛抓吕嘉说也未必对,但时间和海常候的封号至少不抵触这个说法。

家园 你终于愿意用史记等原始文献讨论了,是个好转变。那就继续

史记汉书中支持我结论的部分我前面都贴出了,你应该都能看见。

史记中“亡入海,以船西去”,这是可以与广东新语中的记载相互印证的。而且迄今顺德“石瓮”、“金斗”两城遗址仍在,比你已经记不起的”规范书籍还是地摊小说“总要靠谱多了吧?

至于你拿陈汤、介子推的例子,根本就是不对。他们俩哪个有”传首“的说法?携带首级到中央和传首京师根本是两回事。传首古代是有明确说法的,你查《史记司马穰苴传》中关于”徇首“的说法就知道了。谁说传首非要皇帝先检验的?你自己查传首京师是什么意思吧。古代前方大将这样做的例子太多了,本来就是夸功与示众的目的,怎么可能和报捷一样的速度?

海常侯的封号更有可能说明是抓捕于远海之上

这个说法就太雷了,临蔡和海常都是地名你不知道吗?汉封侯都是以食邑地名来的,与海上何干啊。照你的分析推理方法,关羽封汉寿亭侯就是因为他很长寿了

胡三省注资治通鉴里面说的清楚:

海常在东莱。余以王子侯表参考,则海常侯当食邑琅邪。功臣表,临蔡侯食邑河内。

你有想象力不是坏事,可是,总要合理的框架与结实的证据呀。不然,那就是棒子式的YY了。听不听在你了。如果你是认真的研究,在春秋史话开个贴仔细讨论这事,把你的根据一条条贴出来,再把顾祖禹,屈大均他们的说法有什么漏洞都说出来。这才是西西河的应该发的帖子。

家园 ok,光一个西去是不够的

老泉这里重复一下,明清的广东新语之类记载,不能认为是有力证据。因为时代久远,有偏差是很正常的。不要说明清,宋朝人童贯什么的就搞出过很多东西,好像包括对仓颉碑文的解释,这个现在也没有人认可。

石瓮”、“金斗”两城遗址里有没有能证明那里和吕嘉有关系的东西?不能说汉代那里有遗址就一定是在那里抓的吕嘉吧?

海常有可能是地名,但也未必。李广利征大宛后封海西候。这个封号更可能是取的攻大宛于西海之西的意思。如果你认为海西也是地名,那么是那?胡三省考证的也未必就对,这个我最后给你举例子,唐宋文人考证的东西,看看就行了。

传首京师是什么意思,还请明示。但陈汤怎么处理郅支人头,是在上疏里一道请示的,这点原文记录很明白。你讲例子很多,那请举例,对敌方主帅,国王的首级大将没有报请中央就能随便处理的。

老泉到不是就不听你的,但中国后来的文人喜欢不懂装懂,乱解释是绝对真的。比如唐朝颜师古考证《汉书西域传》里的一句”俗重妄杀“。 “师古曰:“重,难也。言其仁爱不妄杀也。”这里老泉就觉得颜师古之类,也就那么会事。中亚阿拉伯世界他们又不了解,就在那凭想象胡乱解释。这条还可以争议,但我给你例子你绝对争议不了。

。。。传闻其国居大岛,土壤沃饶风俗好。。。。

。。。。

徐福行时书未焚,逸书百篇今尚存。

令严不许传中国,举世无人识古文。

先王大典藏夷貊,苍波浩荡无通津。

令人感激坐流涕,绣涩短刀何足云。

这是欧阳修《日本刀歌》里的句子,今天我们再看,日本”土壤沃饶风俗好“?“逸书百篇今尚存”?这些都是这些知识分子们的想象罢了。但没办法,人家控制话语权,以为“绣涩短刀何足云”。到了1931-1945年,中国人才知道“绣涩短刀”要了3千5百万中国人的命。

拿他们的唐宋文人对着书本空想出来的东西来当权威,那么日本国看来一直也是“土壤沃饶风俗好”,“逸书百篇今尚存”了,这些是真的吗?

家园 先搞清问题的实质,别乱扣帽子!

现在关键是东南亚列弱侵略我国,占领我领海,抢夺我国的资源。

打就打这些欺负人的狗娘养的。

我们就是要理直气壮地说:“我们不要别人一寸领土,但是,要有人敢侵略我国,我们就要他加倍奉还!”

我们不是搞霸权,是自卫反击。

南海自卫反击战的胜利必将宣告:从欧美列强到东南亚列弱,把侵略中国当最赚钱的买卖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家园 泉兄,您的问题就是太喜欢推测,而罔顾前人的研究和资料了

就拿李广利的海西侯来说吧。你想当然的认为是西海以西,其实只要简单百度一下就能知道了,灌云县志记载:

《汉书》记载,西汉武帝(刘彻)太初四年(公元101年),汉武帝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为了奖赏贰师将军李广利,曾下诏封他为“海西侯”,置海西侯国。灌南全境以及今灌云县境内大部分乡镇均为之领地,食邑8000户,包括今灌南县全境(不含东北乡镇,那时东北还是汪洋大海)以及今灌云县境内的大部分乡镇,灌云县古称也是海西县,汉代亦属海西县管辖。以今新集乡城头村为中心的一大片土地就成为古海西的都邑。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李广利降匈奴废侯,遂改置海西县。此为今灌南境内最早建县的记载。

传首是个很常见的古代做法。相信你不会查不到,就是不看而已。那我再费点力。搬运下:新唐书记载安史之乱有:

时真卿在平原,素闻贼逆谋,阴养死士为拒守计。李憕等死,贼使段子光传首徇诸郡,真卿斩子光,遣甥卢逖至常山约起兵,断贼北道。

从中可以看出,第一,传首就是徇,徇首你自己看百度吧,就是传首示众。第二,传首不需要什么皇帝批准,谁都能干,就是个拿脑袋示众的行为。另外一个伏波将军马援也把征贰姐妹的人头传首洛阳了,汉武帝在获嘉县,也是很高兴的接受了路博德的献俘典礼,并没有事先批准才能传首的说法呀。

你说到古代文人喜欢坐在家里乱推断,特别是对于国外的人文与地理错误很多,这个我是同意的。所以也欢迎你来大胆假设。可是,并不能说古代文人任何话不用证据就能推翻了,否则与那些胡思乱想的古代文人有什么区别呢?看来还要有过硬的实物证据才好。

家园 我认识的马来华人

我有几位年龄在30-40的旅日马来华人朋友。聊到一些问题之后给我的感觉是,他们意识中的中国是台湾,不是大陆。他们惧怕共产主义,可能因为他们所受的教育中有提到马共无恶不作。不清楚近年的青年和教育如何。仅供参考。

家园 看成“要马干吗”

家园 【商榷】

我印象中的中国人都很宽容大度善良,但从来没想过有这样沙文主义的人存在。(这很让我吃惊。)

日本人侵占马来半岛时(当时马来西亚还没成立),许多华人一样面对日本人的屠杀。我母亲当年教我们唱的第一首歌是‘义勇军进行曲’。我母亲的一位亲戚当年是地下抗日分子,叛徒出卖,被日本蝗军杀害,头颅还挂在警察局前。(你怎能那么信口开河,认为华人不抗日呢?)

我是马来西亚华人。我这样介绍我自己的身份有错吗?马来西亚代表我的国籍,华人代表我的民族性。(我认同马来西亚是我的国家,就像你认同中国是你的国家,道理是一样的,除非你不认同中国是你的国家。)

我的祖辈在清朝时代就移居马来半岛。我的外祖父在英殖民时代根本就在马来半岛的柔佛州出世,而我的父亲也是在马来半岛出生。中国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很纯粹的文化及血缘的关系了。尽管如此,中国三年大饥荒时,我的祖父,外祖父,及我的左右邻居,都义无反顾地把一箱一箱的粮食寄回中国,救济中国的亲朋戚友。这现象说明了什么?

香港不是回归大陆吗?但是香港人对大陆人的态度又如何?我接触过一些(我强调“一些”)香港人,他们很看不起中国大陆。相对的,我觉得马来西亚华人比香港人对中国大陆还要友善。所以不要那么排斥马来西亚华人,他们不是你的敌人。

对事不对人,不要因为个人情绪化的喜爱而把全部马来西亚华人都打倒。(什么二等公民,就像你们那边的一些“精英”,要把一些中国民众变成二等公民,道理一样。如果你想通了,就不会骂我们华人自甘当“二等公民”。)

叫嚣只能显出自己的空虚。

通宝推:小飞鱼,西望长安,
家园 你的例子反对你的观点

当初也不该提出要收回香港 1

这同样是中国继承的遗产。

==================

香港是租借,并且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持其租借地位到1997租期结束,恰恰证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承认了继承的负债

家园 第一次听美都台

美女主持人那句我国让我想了半天才反应过来

家园 香港岛可是割让的。
家园 马来西亚也能算盘菜么?

还煞有介事的讨论呢!

如果只是席卷南洋和澳洲,我天朝都算我斯文的鸟!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