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关于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中华文化的区别 -- 整合精神哲学
关于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中华文化的区别
看了wuzhide和fride等河友的一些帖子,很受启发,也谈谈自己对于世界主要几大宗教的看法。这些宗教的内核其实也可以代表当地人民的文化内核。
由于近代中国落后,中国人的眼睛一直是盯着西方的,凡事首先想到的就是和西方做对比,下意识地把中国和西方的思想对立起来,忽略了世界上还有其他重要的文明形式,这样恐怕会造成一些观念上的失误,解释不通为什么基督教文化圈和儒家文化圈能成功工业化,而伊斯兰和印度则不能完全工业化。
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基督教文化的核心是实在客体,印度文化的核心是虚妄主体,这两种文化才是对立的。具体来说,基督教文化的精神支柱和追求目标是作为实在客体的上帝或者科学规律和真理,而印度文化期待的是虚妄主体的精神上的涅槃。
大致上说,基督教文化核心大致是75%的实+25%的虚,而印度文化核心是25%的实+75%的虚。所以西方人比较实在,发展出实在的科学,印度人比较虚妄,发展出心灵哲学。在看过印度人的壮观的心灵哲学大厦后看西方哲学,会觉得惨不忍睹;看过西方的精致有序的工业后再看印度的工业和工程,也会觉得惨不忍睹。
伊斯兰文化核心相当于50%的实+50%的虚,达成一种静态的平衡,只是在文明初期未完全成型时有辉煌和活力,后来就进入超稳定状态。这是因为它的虚实平衡,平衡就幸福,没有发展动力了。而一旦被扰动偏离平衡,就会强烈倾向于回到平衡,为此不惜一切手段包括圣战。这种平衡也还只是世间的平衡,在平衡和失衡间轮回就是它的宿命。过程中有的人可以走出来,也有人走进去。伊斯兰文化虽然具有不少的实在成分,和基督教相差并不太远,但由于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对基督教文化和西方科学的排斥还是很大。
锡克教是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某种折中,大致40%的实+60%的虚,由于实在的成分较多,所以锡克教在物质上比一般的印度教地区富裕。
中华文化的核心,相当于太极图,观察不同方向的直径可以发现,有时候是99%的实+1%的虚,有时候是1%的实+99%的虚,有时是50%的实+50%的虚,总之可以是任何比例。我用“泛易”来表达这一核心,泛带有“飘”和“奉献”的意思,也相当于“虚X虚=虚的平方”。虚实都属于世间范畴,虚的平方就是否定之否定,要高一个层次,既是大否定也是大肯定,可以算是一种动态平衡吧。
中华文化并不与西方基督教文化对立,也不与伊斯兰和印度文化对立,而是在层次上高于这些世间文化的,所以以前能够吸收印度文化而没有什么障碍,现在也能吸收西方文明成功工业化。中华文化有时可以表现得比印度还印度,有时也可以表现得比西方还西方。不象其他几个异质文化,相互间往往本能地打得天昏地暗。所以伊斯兰文化和印度文化往往本能地排斥工业化。
中华文化的这种高一个层次的泛易特点,使得它具有本能的普世情怀,会自然地适合全球化。
当前的中国完成了初步的工业化,社会组织和经济政治都初步成型,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就是一种精神上的信仰。现在东风处于一种隐含状态,何时刮起来就要看时机了,不能随意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您可能不具备足够的才气去创造一个华夏新文化。
作为普通人的一个,希望您保持足够的兴趣和敏锐去发现新文化的苗头。
其它文化,都是一开始开发出来的东西是主体,后来开发的东西要不就是包装,要不就是补丁。
中华文化则相反。最新开发的东西是主体,以前开发出来的东西统统都拿来当包装,有些拿来当补丁。
你仔细想想,是不是?
所以说中华文化本质上是动态的。
至少需要先懂得易经要义,儒释道经典,圣经和基督教神学原理,奥义书,吠檀多,印度哲学概要,苏菲要义,等等。
另外,您所欣赏的可能是颂扬和阐释类型的才气,而不是洞察类型的才气。其实后者才是整合贯通各类文化精义所需要的。
若不能洞穿围墙的话,那就只能等待颂扬阐释类型的人出来解释了。
创造一种文明,显然需要不同类型的人互相配合。
我开始学习中国哲学的时候,也觉得中国人的论述太空泛,好像没有多少味道似的。后来研究印度哲学,一时就感叹其华美壮观激动人心。再后来逐渐深入内心领会,才醒悟原来中国哲学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返璞归真看起来就不太起眼。
北美:新教
拉丁美洲:天主教
非洲:北非是伊斯兰,其他的是基督教和当地的宗教(当地宗教代表的生产力过于落后,影响很小。)
欧洲:基督教(新教,天主教,东正教)
西亚:伊斯兰
中亚:基本伊斯兰
南亚:印度教
东南亚:佛教和伊斯兰
东亚:日韩朝台都可以说是儒教
中国现在应该不是儒教的天下了,但是新的文化也没有定型,姑且就是中华文明吧。
澳洲是新教的地盘。
这样以后看你的评论就更好理解和讨论一些,yirenzhexue那个网址上不去呢
www.yirenzhexue.com 和 www.fanyizhexue.com 两个一样,刚试了,可以上去。
易,字义上日下月,引申为阴阳。易为表象,其不易的本质称为泛,二者不可分离。泛,字义浮现漂流弥漫内静,引申为虚飘幻网,其形象化的表示就是分形螺旋,它也是道家的道可道非常道,佛家的缘起性空,儒家的无执奉献的仁,它是儒释道的共同核心。。
你的要求很好,我因为很多时候考虑的是如何尽量让文字和内心吻合,对于如何让别人明白注意得不够,缺乏由浅入深的解释,也不知道别人不明白在什么地方,所以很欢迎各种提问和质疑。
可以用这样几句话形容:印度文明是内向型文明,注重对人类心灵世界的塑造和探索;而西方文明是外向型文明,擅长直面并改造物质世界;可这两种文明形态既有其长处,亦不免局促,因其均偏重一面而割裂另一面。而中华文明能够解决的正是人类探索“从内到外、由表及里”的过程,所以中华文明注定承担这个整合人类所有文明形态的任务,天降大任,舍此其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