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代号PM2.5:美国使馆的舆论战争 -- diamond
人家说的是,"我们确实需要这场舆论战争
单靠我们自己很难对现有的空气污染有所改变,甚至没人重视。"
人家是要治理空气污染,单靠我们自己已经很难有所改变了。
需要有外界的帮助引起重视,需要有外界的舆论战争改变现
有空气污染。
而你的意思是,外国人引起中国人重视是舆论战争,你要考虑
反击,反击洋大人的舆论战争。
没错,人家实实在在地收集数据,所以得出了跟你完全相反的结论。
说明什么呢?说明你的主贴完全没有内容,空洞,只剩下革命口号
了。
只举一个例子。你所有的立论,全都是立足于“为什么洋大人
的数字总是比京师衙门的高”的,因为洋大人比京师衙门的高,
所以洋大人是“以偏概全”、“偷梁换柱”。可是, 中国官方
从未发布 PM2.5 , (到元旦之前)你谈何“为什么洋大人的数字总是比
京师衙门的高”呢?中国官方从来就没有“全”,中国官方
从来就没有“柱”,你又谈何洋大人“以偏概全”、“偷梁换柱”呢?
三鹿那件事,京师衙门事先从来没有发布过三鹿奶粉中
三聚氰胺指标。所以新西兰公布三聚氰胺超标,一点“舆论战争”
的嫌疑也没有。官方没公布过,新西兰公布自然不是针对谁的。
谈不上针对谁的战争。
空气污染也一样。京师衙门从来没公布过 PM2.5 值。美国大使馆
公布了 PM2.5,自然就不是针对谁的,也不是歪曲谁的。
没有任何中国官方数值,谈何美国大使馆的“针对、歪曲”?
谈何“洋大人的舆论战争“?
中国没有的,别人发个科研成果,那就认为是针对中国的舆论战争,
未免忒也危言耸听、耸人听闻了吧。 照此逻辑,去年,
达尼埃尔·谢赫特曼、 萨尔·波尔马特、 布莱恩·施密特、
亚当·里斯都对中国发动了舆论战争了呢。
我的意思是什么,贴子里说得很清楚,不需要阁下代为解释,呵呵。
立论不足。因为中国官方从未发表过 PM2.5 数字(到元旦之前。)
在这一数字上根本就不存在什么“京师衙门的数字”。
硬说洋大人的数字比京师衙门的数字高,比一个不存在的数字高,
从何谈起?
所以楼主用“洋大人的数字总是比京师衙门的高”
这一证据去证明“洋大人高超的舆论战招术”时,
因为证据完全错误,论证就完全失去了可信性,所有
由此引申出来的“洋大人高超的舆论战招术”、
“以偏概全”、“偷梁换柱”、“改头换面”、
“抱残守缺”、“装聋作哑”、“驴唇马嘴”
自然也就完全沦为空中楼阁、无的放矢了。
PM2.5是空气污染指数评价体系中的一个,其它的还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PM10等,分别有各自的指数,其中最大的一个作为空气污染指数发布。
就北京的情况而言,基本上永远是PM10最大,如果加上PM2.5的话,就是PM2.5最大。所以,二者实际上是一回事。
PM10 总也大于 PM2.5 的,大概比例在 1:0.6-0.8 之间,
根本就不是“加上 PM2.5 就是 PM2.5 最大”。
我倒是隐约猜出来你想说“空气污染指数计算方法”。
可你根本就没说清楚,还在跟我纠结 PM2.5 和 PM10 的值。
还带着强烈的阶级斗争思想纠结谁的动机问题。
所以我相当不欣赏楼主,就像楼主相当不欣赏我一样。
请不要再跟我贴罢。
不同的污染物,比如二氧化硫和PM10的数值是无法直接比较的,为了便于公众理解,依据各自的健康容许值,分别按不同的系数折算成0—500之间的数字,为污染指数,其中0—50为优,51—100为良,101—200为轻污染,等等。
正如我曾提到的,PM2.5虽然已被包含在PM10中,但由于PM2.5对健康的危害更大,其换算系数比PM10大。所以,当PM2.5被拿出来单独计算后,得到的污染指数反而比PM10的更大。
因此,原有污染指数的构成中,加上PM2.5,最终的数值会变大,这也是美国使馆的花招之一。
前几天北京也开始公布PM2.5的数据了。毫无意外,等PM2.5的监测前面铺开后,PM2.5会取代PM10成为主要污染物。
空气污染的数据要自己收集,食品安全要自己保证,是不是还得自己家里备上机关枪准备保卫祖国?感情老百姓养着一个政府还得什么事都自己干,还要这个政府干什么?
政府当然要替百姓办事,但如果全指望政府自觉,百姓放弃监管的话,甚至沦落到要靠洋人监督自己的政府,恐怕老百姓才真可能需要“自己家里备上机关枪准备保卫祖国”,就如民国时期那样。
我不是说什么都让老百姓自己做,而是说老百姓,至少有一部分老百姓,必须督促政府去做该做的事。这是老百姓的权力,如果放弃,别指望政府或洋人能维护你自己的利益。
一方面政府要替百姓办事,另一方面百姓要督促政府替百姓办事。阁下仍然不能苟同么,呵呵。
最后1到3条提到措施都很中肯,但是第四条不敢苟同,所谓的污染指数或者模型什么更高级的说法都是对真实情况的模拟。事实上人们需要的是实打实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和应对方法,即在某种情况下,患病几率多高,如何做出防范,有什么应对措施。而不是就指数论指数,什么指数也比不上扎实的环境健康实验来的靠谱。更遑论区分职员或者学生了,难道对职员的环境损害跟学生的有所区别。不,都是一样的,或者更糟。
不是说职员和学生有什么区别,而是是说职员的环境(通勤,办公室,小区)和学生的(教室,校园,宿舍)可能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