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F-35的苦日子还没有开始呢 -- 晨枫
感谢朋友的链接,看到GAO的报告。
工期、批量、单价这些都已经不意外了,但软件开发部分太意外了。这简直是……无语了。F-35在苦日子还没有开始呢。软件对F-35特别重要。还记得F-22第一次跨越太平洋时出的洋相吗?飞机一过国际时期变更线,所有导航系统死机,结果火控、导航、燃油管理统统崩溃,只好在伴飞的加油机的引导下,飞回夏威夷。这个问题很快就解决了,48小时后,这些F-22再次起飞,飞往日本。但说明的问题很重要:现代战斗机的软件高度复杂,你都想不到问题会从什么方向来,但问题一旦来了,可能就是全系统性的。要是战斗中出现这样的全面死机,那这一个出动的机群就死定了。
F-35软件现有的问题包括:
- 超过2400万条代码
- 机载系统超过950万条代码
- 超过F-22三倍
- 超过F-18E六倍
- 代码量2007年以来增加了37%
- 典型增加30-100%,所以F-35的增加还没有到头呢
- 超过一半软件还没有做整体联调试验,这是最恐怖的试验,分部代码好好的,整体一连毛病百出,这是大型软件开发的常事
- 任务系统硬件软件immature and unproven at this time,这都什么时候了?按照原计划,现在已经全速生产,达到IOC了
- 任务系统能力只有4%得到验证
- 全状态作战测试要到2017年才开始
- 全速生产要到2019才可能开始
我是干自控的,这些年也写过一些几千上万条代码的“大应用”,每个都是脱一层皮。最初写和测试、抓虫的时间比例大概是1:5。最初联调的时候,改动最大,常常大动干戈,几乎重起炉灶。这当然和本人水平太潮有关,但也说明了这东西不容易。即使通过了最初的联调,开始使用了,最初的几个月里也是不断有修改、增补的要求。另外一个体会是:这东西highly integrated,绝对不是人多好办事的典型。要是一个人能吃下来,脱几层皮也是值得的;要是必须要一个团队一起做,个人的水平成为短板问题暂且不说,抓总体的人要准备脱更多层的皮。专业软件公司的人吸毒的多,不是没有原因的。高度压力非常容易造成忧郁和其他精神问题。GAO报告里也指出,F-35软件团队的low productivity是一个大问题。这不是多雇几个人就能解决的,更不是外包可以解决的。
不算软件,F-35现在完成的试飞都是基本的适航性、操控品质、速度、升限和基本的机动性。以美国的航空科技水平,本来就不追求最高性能的F-35连这点都拿不下来,那就找块豆腐撞死算了。低空、大迎角、武器投放试验才是硬骨头,都还没有开始。武器投放试验最早要2015年才开始。
炮
不过F-35问题的层次还是不是LCA能比的。F-35的基本功能都容易解决,但问题在于F-35的卖点在于高级功能。个人以为,2017年以前F-35还有的是故事呢。
软件的控制对未来的无人机应用非常有用,现在出些麻烦趁早改进,远比见了困难就缩头,重新回到人控要有利得多
在这个领域,需要的是毅力
不过就一般原则来说,无人机对软件更加依赖,这是对的。
以前我们一说到美国的强大的时候,就会联想到美国的系统整合能力,和系统整合资源,总觉得中国和美国在这方面的差距就数量级的差距,而且是几个数量级的差距。
现在看要不然F35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钓鱼工程,准备把西方的所有四代机一网打尽,但是钓鱼的对象好像也包括美国。要不然美国真的是江郎才尽了?
tg还是要料敌从空,好好干自己的四代机。
You can search "F35" at:
http://www.gao.gov/assets/590/*.*
或者干脆一不做二不休,重新开启F22并升级之。
是打酱油的,其实核心代码并不是特别多。而且飞控,人工智能等对算法的要求又高,硬件接口又特别多,其难度恐怕远远高于XP。
更关键的是,这种项目,没有印度人和中国人的参与,其开发进度也难保不受影响。
这么大工作量,开发人员起码就有上千吧,难保不泄密啊。
但歼-20的路也不容易走。如果歼-20能在2020年全状态服役,那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没有多少应用,大部分都是资源管理和界面管理,难度可能不低,但对性能和可靠性的要求不是F-35能比的。IT的拿手好戏不是reboot吗?F-35可不能动不动就来一个reboot。这种项目恐怕完全没有中国人和印度人的参与,我是指离岸的中国人和印度人。美国连盟国都不共享代码,不大可能外包给中国和印度。
通过F35工程
彻底摧毁欧洲的军事研发
利用北约加强对欧洲盟国的控制
因为冷战结束以后
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有远离美国的趋势
反正美国有不可一世的F22
依然对三代机为主的国家形成全面优势
这种产品可不是说复产就复产的。
现在美帝手里就这100多架F22了。而且还是从来没有叁过战的F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