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三进三同”——启动内需、摆脱美元经济殖民的妙招 -- 酱油群众

共:💬534 🌺3336 🌵6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6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些东西都是大家心知肚明的

只是现在拿到台面上来说就有意思了

家园 在现在的生产力与及社会分配环境下。

创新几乎是个伪命题罢了,只有可能在一定的环境下刺激一下罢了,鸟用都没有。我害怕要这样走下去就是清零才能重启了。不是说中国就是整个世界也是一样,只能延缓。

家园 何止是难,比铁树开花,老蚌生珠还难。

如果说只是国家的各种资金合作医疗什么的那还好,只是不是,抢人饭碗,断人活路的事情还少么?走着看走着看,只能判求外有强臣内有明君要不然,就现在的人心与及号召力,一起动乱有的看的,不过坏也坏不到哪里去,强弱转换很快的,看看那帮人中龙凤抓不抓的住还是都在捞钱内斗了,一帮二货搞的乌烟瘴气小资情调搞的瓜瓜叫,风花雪月的,经济软着路后也是无用,宋朝的盛世用了多久就要王安石变法?明朝的盛世弄出了汉八旗,现在的高等华人只是小患罢了,以后?难说。只想说脏话,草它妈的!狗日的庸官。

家园 昂贵的F22和谁也搞不清的衍生品一样,中看不中用,

中国这样的基础,好高骛远只会摔跟头,浪费时间,务实再务实才是出路。

中国投资军工、基建,都没错,问题是钱投进去了,如何收回投资,老百姓没有消费能力,这种投资可持续吗?二者都重要,配合得好就可以形成良性循环,为何非要对立起来呢?

家园 现在感觉很多文人都属于那些喜欢“病梅”的主
家园 internet comes from

military R&D. Networking is driven by the fear of nuclear attack by USSR.

he is partially right.

家园 我不知道电影《钱学森》讲的是什么内容

我会立刻枪毙把《舌尖上的中国》送去嘎纳的那个家伙------太给老子长脸了,十足一个吃货。

根据记者的采访,我们知道:

作为和钱学森相伴62年的妻子,蒋英的内心有一个愧疚。

  蒋英:他很懂美食,可惜他没这个条件,一辈子没吃过美食,至少是很少。我很可怜他,因为我不会做美食。

摘自蒋英忆丈夫钱学森

家园 怎么可能,吃的水平是文明进化的反映

在山海经里,什么猩猩也好,玄龟也好,总之只要是人类能抓住的,都会被抓来吃吃。吃猩猩会走的快,比起这样的上古美食报告,舌尖上的中国已经差的海了去了。

韩非子就讲过,上古民食果螺蚌壳。海产品+水果应该是人类进化过程中长期的主食,人类离开海滨深入大陆之后,饮食结构,生存习惯都变化了,所以黄帝才会跟岐伯说:“余闻上古之人,皆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

山海经各种各样的稀奇动物,我们的祖先都吃过,而且记载了风味和药用价值。神农尝百草那是没办法,冰河时代,物质匮乏,人不得不吃草来度过漫长的冰河期。

所以尽管中国今天的美食水准,从原料种类上已经比山海经时代大大下降(吃猩猩就不用想了),但比起其他文明还是全面的多。从遂人氏,疱牺氏,神农氏一脉相传下来的各种食材选择方法也最多。至于西方,本身自然环境不具备中国这种地形多样,气候多变,有西北风补充土壤的自然条件,作物种类本来就少。而且当初是受中国文明扩散影响,在先知或者神(实际是东方世界中逃离的势力)的指引下从原始社会被教化到文明社会,能学会的吃的方法也就自然有限。

人知道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是非常漫长的过程。古代培育,选育出土豆,玉米这样的作物也是漫长的过程,吃的水平,代表文明发展的水平。孔老二时代已经知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了。中国这2千年来倒退的时候多,进步的时候少,连带的人的生活水平,饮食水平主体是在下降。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被伪知识分子们耽误了1,2千年,但在吃这种反映人类发展指数的基础上,还是甩那些6,7千年前被白帝少昊从树上抓下来的原始人群们80条街不止。

等中国硬实力恢复应有的位置,不用中国人宣传,自然会有人来向中国接轨。居然有人认为中国是没东西吃才讲究吃,太有喜感了。

家园 不跟你讨论是怕露怯

人都是吹自己觉得光荣的,自己的缺点能不提就不提。这点洋鬼子倒是比国内一些伪专家强,遇到别人提自己不擅长的,那就不接话,不像中国人不懂也敢胡吹。

我前边回pbs就讲了,舌尖这哪到哪啊,看看中国人老祖宗在《山海经》里吃些神马

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鲑,冬死而复生,食之无肿疾。

有兽焉,其状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犭尃訑,佩之不畏。有鸟焉,其状如鸡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其名曰尚付,食之无卧。

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兒,能食人,食者不蛊。有鸟焉,其状如鸠,其音若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英水出焉,南海注于即翼之泽。其中多赤鱬,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鸯鸳,食之不疥。

是多文鳐鱼,状如鲤里,鱼身而鸟翼,苍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游于东海,以夜飞。其音如鸾鸡,其味酸甘,食之已狂,见则天下大穰。

涴水出焉,而北流注于陵羊之泽。是多冉遗之鱼,鱼身蛇首六足,其目如观耳,食之使人不眯,可以御凶

阳澄湖螃蟹的营养也许不会比鸡蛋真的高多少,在现代社会,也不愁没有鸡蛋吃。但在上古时代,当你找不到鸡蛋而附近只有大闸蟹的时候,知道大闸蟹能不能吃,如何吃,就是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了。

《舌尖》这样的东西,老泉觉得还是越多越好。大家体验完美食,让舌尖享受之后,也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神马号称人类起源的东非大裂谷里,没多少人能吃的美食,而在中国,人可以吃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各种东西。人类对食物的进化适应并不快,好像高效吸收个牛奶大概就需要5代人来进化适应。那那些人类生存了2百万年,才走出来几万年的地方怎么没什么人类可吃的东西,人类进入文明之前,难道都是吃犀牛斑马过日子的?可为什么人类的舌尖,不喜欢犀牛斑马大象?即使是牛肉,即使是最喜欢吃肉的欧洲人,也难以不通过任何调味料就大量生吃牛肉。而白水大虾,清蒸螃蟹,三文鱼肉,我们就可以吃下而且当成是美味那?我们每个人的舌尖,我们每个人的基因里的味觉记忆,在告诉我们什么?

家园 土豆玉米这些作物不是中国人培育出来的

古代培育,选育出土豆,玉米这样的作物也是漫长的过程

红薯西红柿芝麻西瓜也不是中国人培育出来的。连过年的嗑的瓜子吃的花生也是从海外引进的。

看到这些,实在难以想象中国古人食不厌精能精到哪里去。

正因为吃得少,才挖空心思去搞吃的,正因为吃得少,才精力不够,脑子动不起来,才没有能力开发科学技术,只能老在原地打转。

当然那套文字系统造成的思维方式的影响更大,这里就不发挥了。

家园 这句话说得太容易了吧,试试看停电24小时感觉如何?

清零才能重启了

家园 哈哈,亲戚算不算? 还有,芝麻,西红柿,西瓜要去掉

红薯,土豆,玉米,都是美洲印第安人的成果,欧洲人这几百年才从印第安人那山寨了土豆,玉米。而印第安人是黄皮肤黑头发,人种上也证明是从亚洲过去的,1万年前远走的亲戚而已。

芝麻原产地无定论。

另外,注意一下噢,关于西红柿。

西红柿在中国

  传统观点认为,西红柿只作为蔬菜和水果被人们食用,是欧洲人在十九世纪首先开始的,晚清光绪中,才以食用名义,选择了较好的食用品种引入中国的。在此之前,西红柿在中国,只做观赏植物。第一个记载西红柿的文献见于明赵函的《植品》(1617),赵函在书中提到,番茄是西洋传教士在稍早的万历年间,和向日葵一起带到中国来的。1621年王象晋的《群芳谱》又再次肯定了番茄的来源,以后的人们都笃信不疑,一直到1983年。

  1983年7月中旬前后,在成都北郊凤凰山发掘的西汉古墓里,出土有陶器、漆器、藤笥、竹笥近60件,并有稻粒、果品、兽骨等食物遗存发现。稻粒就附着在竹笥藤笥上,为了保持一定的湿度,发掘者在藤竹器上盖上了一张湿布,一起运到文物保管所的仓库里保存起来。奇异的事情发生了,十多天以后,人们发现竹笥藤笥的内外都有植物的嫩芽长出来,觉得十分意外。为了弄清楚这种植物的底细,考古人员请来了四川省农科院和中科院成都分院研究所的专家来研究,但是,专家们当时不能作出定论,于是决定由将发芽后的种子带回去栽培,同时,文管所也留下了十几株继续观察。

  成都市农科所的蔬菜专家将转来的发芽种子分成四盆在温室里栽培,研究者继续在以后几年进行了较大面积的栽培,发现此种小西红柿的生长规律和现代西红柿不同:第一,它能够插枝成长结果;第二,它能够在寒冬腊月里开花结果。

  考古学家经过对出土现场的环境总结和学术争论,确定了在2100年前的西汉,墓主已经用这种小西红柿作为蔬菜或水果食用,而且专家们进一步得出结论,西汉小西红柿已经具有栽培的特征。这样,西红柿的食用和栽培的历史一下子被提前了1700年。西汉西红柿的发现,为我国古植物学家和蔬菜专家们打开了一条新的思路,他们开始在云南、四川、广西的山区寻找西红柿中国远祖的后代,以后陆续发现了几种比西汉西红柿原始的“小酸果”(在九寨沟地区,也发现了这种小西红柿),山西农科院的专家们特别采用在广西发现的野生西红柿进行大面积的培育。

西瓜

据1959年2月24日《光明日报》报道:在浙江杭州水田畈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曾发现过西瓜籽。如果这个考古收获确实可靠的话,中国有西瓜的历史至少在四千年以上,而且西瓜原产非洲的说法,又另当别论。

好了,转了一圈,发现和西方文明还是没关系,土豆,红薯,玉米都是人家印第安人的。

好,那咋还可以强调,西方能吃肉,所以高级,balabala。 打住,人类历史上有2条道路特别重要,一条是中国人熟悉的丝绸之路,一条是对欧洲人更重要对中国人则陌生些的香料之路。没有香料,欧洲人吃不下肉去,对香料的渴求,也催生了地理大发现。

在吃上挤兑中国,那是不可能的,中国饮食水准甩西方世界几十条街,这个不是工业革命几百年就能赶上的。

家园 吃还是很重要的。

治大国如烹小鲜就是这么来的,所以中国可以分了合,合了分,上上下下折腾好几回。

而欧美的这帮,古巴比伦人没了,古埃及人没了,古希腊人没了,古罗马人没了,法兰克人也没了,最后一帮日耳曼人发展出科学,统治了世界,最近才刚刚开始走下坡路,不要过个100年也没了。这不是不可能,其实美国统治世界的手法和当年的英国很像,而英国统治世界的手法和当年的罗马人很像,结局很可能也很接近。

中国人虽然勤劳,肯干,但不是工作狂,也不是宗教狂,也不认死理,有宽容心,这都和中国的饮食文化有莫大的关系。

没有哪个民族可以永远领先世界的,有时候自己前面看不到路了,等一等看一看未尝不了,但是要等得起,这也是一门学问,不是哪个民族都会的。

家园 中宣部不容易

现在的中国已经是一条完完全全的张牙舞爪的中国龙了,却还要扮作一个温文尔雅的小白兔。

不容易的,这是彻彻底底的战略欺骗。

家园 这就是断章取义了

原文说的清清楚楚,这个文章是给机关干部看的,里面的标准也是对机关干部的标准,更准确地说是对政工干部的标准。

到你这就把“机关干部”替换成“干部”了。更关键的是,原文“机关干部作为党委和首长的参谋,无论是起草讲话、拟制公文,还是完成首长交办的事情,完整准确地理解、领会首长意图是首要的问题。”被你曲解成“解放军报刊文谈做好干部:领会首长意图是首要问题 ”。

你仔细看看原来那句话的主谓宾结构,和你总结的那句话是一个意思吗?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