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我所认识的老印们(一) -- smallox

共:💬65 🌺859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所认识的老印们(一)

暂时无法发帖,请大家见谅。

这么多年,一起工作的老印们都上百了,看看大部分人描述的印度人都和事实差别不小,从个人合作经历聊聊。

缘起-N年前,在魔都一个大国企下面的一个公司工作,一直工作到要三十的时候,感觉工作环境还行。后来从上面来了一个副总,开会从头到尾用上海话,我又听不懂。他们的业务目标达不到,整天抱怨我们的系统太老,经常找麻烦,催着上新系统。后来做好了,看他们业务没有起色,我怨气积累够了发了一次标,看,老子已经做好了,你们那个烂摊子还那样。结果造成了矛盾,我上面的头头也不帮忙(多半因为这个下来的是上级公司的某领导眼中红人),既然改变不了环境,开始认真思考个人职业发展下一步。归纳了一下个人思路和原因:

1.WTO签下来了,外企投资会增多,外企是一个方向;

2.英语应该好好抓抓,这样可以多很多选择,出国也方便;

3.现在的公司太小,池浅王八多,要找一个有很大发展空间的;

4.个人性格不适合国企,个人想集中精力做事,少些无谓的内耗;

5.宁为凤尾,不为鸡头 - 这样固步自封,当了凤尾才能向更强的人学习,激发自己的斗志和潜力努力向前。

就这样经过了7轮面试,最后进了当时名声很牛的公司Z. 经过N年的持续努力,从比较初级的职位一直做到了管理上百人的中层。回头看来,当初的决定仍然是我曾经做出最佳选择(之一?)。当然,这些都是后话。这里集中精力聊聊我曾经合作过的印度同事们。因为往来的有上百,只能挑一些比较特别的说说。

当时的Z中国类似部门刚成立,人挑的很厉害,一摞简历找一个。面试了7轮,中间HR有2轮,其他3都是各个部门的大大小小的头头们面试,还有两个就是我们的两个重点介绍的人物。他们犹豫了很久:我的英语很一般,其他给他们的印象相当不错(后来一个面试人员跟我很熟,和我聊起来,我给她留下的印象很深刻)。最后R一锤定音:人要了,给高级点的职位,但是从低级职位做起。当时还拿到另外一家公司工资更高的offer, 不过个人想想过去那边就直接中层了,没什么空间,没去。事实证明想法对的,后来在Z每年涨幅有20-30%。拒掉的公司的老板就是交大的陈进。

第一个项目碰到了B, 刚开始工作B整天忙活一件事,命名规范。这个项目是全球范围第一次用,我一看他的这个文档惊了,因为这么多技术问题B不管,集中精力弄出了一个命名规范:内容详尽无比,10多页的文档就讲文件怎么命名怎么放。我马上按照原来做系统的思路想,这样成么?R懂技术么?现在当然明白,这就是印度软件业也中国软件业的巨大差距所在。命名规范代表了对新架构的理解,顺便解决了命名空间,命名空间解决了,就解决了多个团队合作开发的冲突问题。弄出来这份文档其实表明了整体思路已经有了。后来B开始解决具体技术问题,我突然发现,此人极其聪明,对各种各样的相关系统都有很深的了解。新的东西也是信手拈来,项目使用了一种专有的硬件,此人看了一遍手册,噼里啪啦就弄了个差不多。另外此人工作还不要命,白天和我们一起工作,晚上和另外一个时区的人一起工作。我们和另外一个时区的人了解这个情况后,发现不知道B什么时候睡觉。有一天我工作到晚上11点多,当天B在发高烧休假。我碰到一个麻烦的问题,没有办法,只好把B叫了起来,B二话不说,开始工作,知道解决掉。还有一些小故事,B是吃素的,到了中国,自己开始学中文,很快学的有模有样,到馆子里自己点菜:不要牛肉,不要猪肉,不要鸡肉,不要鱼肉。结果某一次还是吃到了肉,问问他味道如何,说味道很好,不过不能吃。这里闲扯一下点别的,后来见过的印度人多了明白了:种姓等级越高的在吃上越严格,越低级吃的上面越随意。吃上分三种:除了牛肉都吃;什么肉包括蛋都不吃;还有就是不吃四条腿,能吃两条腿。无论高低,牛肉肯定不能吃的。最近听说旁边有个哥们吃牛肉,我吃了一惊,后来才打听清楚,他是斯里兰卡人,长的和老印没区别。

通宝推:年青是福,滴滴涕,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只在印度抛饼摊上见过老印……

还不知道是不是老巴冒充老印。

家园 好好说说。很想知道那些牛的印度人到底牛在哪,怎么牛的

我自己的观察,大部分的印度人都很会吹,很会推广自己。不大的一点事,也能说成很大,而很多老美也非常认可。相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优势。结果,很多时候,活是中国人干的,但是功劳不在他们头上。

但是也有不少,可能10-20%这些会“吹”的人里面,的确是很优秀。能说也能做。对于这些人,的确是很想了解这些人是怎么达到那个牛的程度的。

等待后文。

家园 不错。 名字能不用ABCD么? 晕, 有点。
家园 很多中国人看不起老印,总是叫他们阿三,其实印度的精英阶层

印度的精英阶层不可小视。他们在思维上更接近欧美,而且对自己母国的忠诚度非常高,尽管他们有机会就移民,但是移民之后,只要有利于印度或者是同胞的事情,肯定会尽心尽力。

家园 似乎能出来的印度人水平都还行

留在印度国内的就不行了。

家园 同等待
家园 不管有根没根,都很自信。而且狼狈勾结走捷径欺骗的也不少

看公司面试是否认真了。我们公司面试很死板,很多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HR电话筛选,对不准这个唯一答案,任你怎么天花乱坠都没用。进下一轮工程师经理面试更是技术把关很紧。这么做选下去不少很聪明但专业离的稍远的潜在人才,不过另一点那种能说不能做的印度人很少能进我们这儿,能进来的都是真才实学,挺让人佩服的。

但俗话说几条烂鱼臭一锅汤,欺骗的事别人经过几个就很容易给整个特定人群贴标签,也不算太不公平。

链接出处

家园 你说的其实是两个层面:精英与知识分子是两回事

印度真正的精英阶层是大地主、政客、企业主。这些人有些当然也受过很好的西式教育,但是和楼主文章里涉及的主要的那类印度的知识分子,其实是两回事。最大的分别就是后者是不掌权的。

家园 我也来说说我接触的印度人吧

林子一大什么鸟都有。印度林子也是。

印度人,通过肤色就可以分出阶级。

印白,就是印度白人,很聪明,很会表达,很会沟通,很会吹牛,但大部分技术真不怎么样。

印黑,就是印度黑人,棕色皮肤,厚嘴唇,很实在,很认真,在其工作的某个领域里面,很不错,但真不聪明。

印白在硅谷攻城略地,到处吹牛,欺负中国人,然后逛拉印黑来干活。印黑是非常好管理的人,他们大概从小就认为,要听印白的话,经常被印白指挥做这做那,仿佛狗一样,没有尊严。

哥和印黑合作的蛮好,但经常和印白吵架。

某次,讨论项目的一个会议,哥借机当着一堆印白,印黑,台湾人的面,将他们视为神一样的印白老大骂了一顿。(要知道,哥在单位里面是,也就是一个底层的工程师而已,呵呵。)

事后,台湾兄弟对我双手举大拇指(此台湾兄弟,很nice,但太TM软弱了),

而那些印黑呢,从此和我商议工作,都非常非常的小心,某次我出了一个差错,他们还主动帮我搞定。

而那些印白们,再也不敢当面说我任何坏话(当然,背后还是黑我的,哥无所谓),而且当面很热情,称兄道弟的,要请我吃饭。

在西方,特别是在印度人面前,你狠一点,他们就会软很多,呵呵。

我现在天天这这帮印度人打交道,大约5年了,有空我开个贴,说说我们公司里面这些软弱的中国人,蝗虫一样的印度人。

家园 印度来了

印度政府宣布向海外超市连锁商开放零售业,并撤销对外资投资航空公司和广播公司的禁令.此外,政府还批准出售四大国有产业的股权

路透http://cn.reuters.com/article/CNAnalysesNews/idCNCNE88G05M20120917

3年内印度对美圆,欧元,日圆贬值 20%

家园 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的应该也都能吃牛肉
家园 我所认识的老印们(二)

B这样的人在这个行业从个人能力来说应该是顶尖水平,近乎无所不能:技术能力强,做事情规范,有管理多国家团队开发的经验,沟通能力很强,和同事关系好,又是工作狂,而且还有巨牛的老大R相助。尽管年纪不大,因为具备了所有快速上升的才能和资源,后来去了美国,几年内就升到了比较高的级别,这是后话。当时我个人感觉从管理角度来说有个问题:B处理的事情太多,依赖于他的地方不少,造成了一定的资源风险。开始好奇他的老板是如何思考这些事情的,紧接着机会来了。他的老板C开始直接管我负责一个非常复杂的项目。从这里开始,重点谈C。

C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人。如果用一个人物来描述,那么三体中的维德在某些方面比较接近。刚开始给我们所有人的感觉就是做事情不惜代价的前进。有几个同事被他培训,开会到晚上7,8点,讲了无数的问题,然后说一句,明早之前,把新的ppt做好给我,基本不留睡觉时间。大家就想,是否他以折磨人为乐呢?因为一天到晚戴着墨镜,大家也叫他熊猫。经常从早到晚,既不吃饭,也不打盹,精神百倍的在哪里指挥,开会,回邮件,最多啃个苹果继续。精力之旺盛令人发指。后来我才知道,他以前经常登雪山,上过6,7千米,体力好,精力旺盛。凡是和他打过交道的本地同事都叫苦连天,给我的建议是尽量绕行,不过我已经绕不开了,现在他是我的直接领导。项目开始之后,每天1个小时1对1开会讨论,一个直接副作用就是就是我的英语飞速提高,很快就开始和他不停的吵架。我很快发现一个统计规律:每天下午,他的态度就很强硬,吵架我就只能听他不停的说和布置任务。第二天早上,他开始冷静下来,仔细听我的分析。就这样周而复始。个人想想原因可能如此:下午他已经开了无数的会,处理了无数的事情,已经累了,最轻松的方式就是发号施令。但是他又是极其客观的管理者,晚上一反思,觉得应该听听我的建议。刚开始给中国团队的指令不少看起来很荒诞,有的时候本人脾气上来,寸步不让开始吵,直到他说:you are emotional now, we'll talk tomorrow。就这样我们吵来吵去,不停互相适应对方。后来C开始解释他的做法的背景,我才明白,这些事情他都已经想了很多年,是他站在另外一个高度对整个软件业的反思的结果。C在顶级的德国企业和日本企业都工作过,对质量管理的了解是我望尘莫及的。举一个例子:R老板问过他一个问题,然后他做了一个详尽的资料出来。他花了多久时间呢?三年的持续思考。

慢慢的我开始open mind,深入了解他的思路,他给我推荐一些质量管理的书。我尽量用自己原有的和刚学到的东西来帮助他,很快我们一起工作越来越融洽,后来无论我需要的东西,他都尽量帮忙。帮我们分析老板们的倾向,打压印度团队如此种种。

我从C这里学到了很多东西:1. 比较彻底的结果导向:开个会没有纪要和行动纲领都相当于浪费时间。2.质量管理-从其他行业学习,也激励我后来明白CMM, PSP/TSP这些东西。 3. 量化 - 尽量衡量,量化呈现给老板。4. 敬业.如论多难,事情要完成;无论做事还是沟通都要专业。

C也有一些局限,尽管管理技术团队,但他不大懂技术,但是行业有区别。 C这里没有中庸的说话,事情必须一清二楚。后来我跟他讲过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他若有所思。后来还是在这方面吃了个亏,新老板来了,他们两个原则性都超强,每天吵架,吵到要掀桌子,新老板发现这样事情没法做了,就趁金融危机把他弄走了。这对C是个极大的打击,不过好在他现在已经有是一条好汉了。C理想中的职业是管理咨询,在他看来,所有的项目或者工作都应该是持续学习的过程,经常问我们,这里你们学到了什么?他不停的总结,还在写自己的书,也是当地软件协会的成员,经常从自己的项目管理,人员管理..出发做些报告,也算是人尽其才。

通宝推:飞天熊猫,
家园 知识分子不算精英?
家园 知识分子精英不等于精英阶层

最多能把知识分子中出类拔萃的那些归类为知识分子中的精英。或者说部分知识分子精英附属于统治印度的(真正的)精英阶层。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