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超发货币的悲剧,美国更悲催! -- 俺老孫

共:💬111 🌺756 🌵9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关键因素在人

但是要达到欧美那样的整体经济指标中国还要多长的路要走?是否存在足够的资源?

我认为一国的根本竞争力还在于国民素质。现代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什么?我认为是高端人力资源,谁能提供这种资源,其在全球产业链当中就能占据主导地位。典型如日本,几乎没有任何自然资源,但靠着高端人力资源仍然在全球利润分配中切下一大块蛋糕。因此,如何提升人力资源水平就应该成为政府各项政策的最终目标,我想这也是中央提出以人为本观点的重要因素。中国人口智商肯定不低,但怎么把人口智商转变为人力资源素质的提升,这是一个难题。撇开教育改革不谈,接受高等教育后的人才怎么才能转变为可用的高端人力资源,我想这个过程主要是在就业单位里完成的(就我而言,在工作中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培养的能力恐怕超过在学校的10倍不止)。那么提升人力资源素质的问题又转化成了提升产业结构的问题,因为简单的加工制造无需创新,给你图纸照着做就可以,员工的素质当然无法提升,只有企业开始搞研发创新了,员工素质才可能跟着提升。于是产业结构的问题又转化成为怎么鼓励企业研发创新的问题。其实在尽可能公平公正,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环境下,企业有自发的动力去创新,政府要做的是怎么给企业创造这种环境。我国政府目前正在进行的有关土地、户籍、政府结构等一系列改革都为为此,最近动静最大的可能就是铁道部的改革了。

通宝推:寂灭,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说,首先得看看什么是商品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作为商品:1)是劳动产品;2)用于交换;3)交换要符合价值规律

我们可以承认信用货币自身在制造过程中是形成价值的。但这个家至于之要表现的货币符号所代表的购买力而言是微不足道的。

信用货币的使用价值成为了表现交换价值,但它本身的价值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我们认为价值规律仍在其中起作用,那么就必须强调信用货币是金属货币的衍生物。只要作为金属货币的银行券,那么信用货币仍然是作为真正金属货币的代言人,这里价值规律是仍然起作用的,我们把这种银行全视作商品问题不大。但一旦这种衍生把金属货币的这个基础掏空,如果再把信用货币继续视作商品,则会导致价值规律的失效。所以问题就在于,价值规律是持续有效的,关键是如何认识缺乏金属货币准备金的信用货币。从理论自身的融贯而言,我必须否认这种信用货币是商品,类似地也包括一切其他的金融衍生品都可以说不是商品。实际上,恰恰是由于信用货币与金属货币的脱钩,才使得“货币政策”这个东西真正走上了世界前台。例如通过操作货币政策实际上可以实现社会财富的再分配,例如通胀的分配效应;而金属货币却始终受制于货币资本量绝对值的限制,因此历史上才会有重商主义学说;金属货币所拥有的贮藏手段的职能对于信用货币是无效的,因为任何政府都倾向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所引起的微量通胀来实现国民收入的增加,信用货币不具备保值的功能,贮藏是没有意义的。以上,总之信用货币是由金属货币所衍生出来的,但是必须看到两者之间的一种本质性转变。

家园 抬个杠,兄台莫怪

机电出口的增长能说明中国产业结构和产品科技含量的提升吗?如果去海关总署的网站好好看看,就会发现中国的机电出口主体70%是外资企业,70%是加工贸易...

刚刚去中国海关统计网看过,外链出处

2012年1至12月,中国出口贸易总额20,489.5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8,627.8亿美元,大约占42%,其中外商投资企业10,227.5758亿美元,占大约50%;进口总额18,178.2557亿美元,其中外商投资企业8,712.4921亿美元,占大约48%。和兄台的两个70%相去甚远,当然这里算的是全部贸易,没有查到机电产品的数额,还望赐教。

此外,谈论“外资”企业的时候,是不是还要考虑外商独资、外商控股、外商占股的区别,前面的统计数据给出的是“外商投资企业”,这个外资企业的内涵到底是什么,还需要明确才好。退一步说,即便是外商独资的,是否就可以用来否定“中国产业结构和产品科技含量的提升”呢?在中国的外资企业不是中国产业结构的一部分、外资企业产品科技含量的提升和中国人没有关系么?恐怕不是这样。否则的话,吉利汽车全资收购了沃尔沃,那么,能不能说瑞典的汽车出口的主体是中国企业,所以瑞典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科技含量不怎么样呢?这无疑是不成立的,反过来对中国也是同样。

关于中澳货币互换、北斗/华为/三一、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可以从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去看待这些成就,其实就是半杯水的问题,说它空也可以,说它有也是对的,把兄台和楼上的两个帖子放在一起看就完全了。确实中国现在还没有资格轻视美国,但指出这些成就并不是为了证明现在就有资格去轻视美国,而是指出了这样一种趋势:中国正在上升、正在追赶美国、正在逐渐赶上美国、将来完全有可能超过美国,到那时才有轻视的资格。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些成就虽然微小,还远远不够,却代表了某种未来,某种不可限量的未来。当然,即使真的到了那一天,即便是有了轻视的资格,还是不要轻视为好,而是要继续重视,认真研究对方的每一个长处,严防被反超。

说了这些,并不是反对兄台的结论,恰好相反,是赞成兄台的说法:

低估美国的潜力是非常危险的

中国和美国的差距还很大,只有认清美国到底强大在什么地方,美国为什么能保持人力资源优势和强大的创新能力,并且认真学习借鉴,中国经济才有出路

这里不过是要补充一下:不要轻视美国,也不要轻视中国,低估中国的潜力同样是危险的,我们需要的是正视,正视中国,不但正视中国和美国的差距,而且正视中国已经取得的成就,正视美国,不但正视美国强大的现状,而且正视美国衰落的可能。

最后,多说两句基础科研和人力资源。现在这两项的优势都在中国一边,而不是美国。基础科研不是象牙塔里蹦出来的,而是基础工业撑起来的,金字塔的底座越大尖顶才能越高,这方面中国具有巨大的优势:2012年,俄罗斯、中国和美国的航天发射次数分别是28、19和13,中国连续第二年超过美国;中国正在把南极科考站的数目从3个增加到5个;中国自主建造了世界上最深的载人型科学考察深潜器--蛟龙号;依托大亚湾核电站,中国科学家发现了第三种中微子振荡模式......,没有具体工业活动支持的基础科研只能是空中楼阁。在人力资源方面,中国目前具有高等学历的人数大约是1.3亿,而美国是6千万,中国每年增加350万大本、310万大专和200万成人高教,其中超过一半是理工生。因此,基础科研的未来在中国,中微子振荡、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些发现不过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大头还在后头呢。

通宝推:删ID走人,慧诚,查查,terron,我来也,老调重弹,崇山彩云,
家园 有对手挺好,澶渊之盟就把契丹和大宋都养成了肥猪
家园 中国现在完全有资格轻视美国

决定经济发展的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甚至可以说,主要因素不是技术上的突破。决定经济发展速度的是投资水平,也就是资本积累水平。在这个指标上,中国早已超过美国了。

资本积累来自储蓄(这个基本的经济学常识很少被媒体上的主流经济学家提及,光凭这一点他们就只是些说书先生)。美国的储蓄水平连现有资本折旧都补不齐,他的资本积累的绝对水平一直在下降,未来不但没有任何增长前景可言,而且注定面临长期的经济萎缩。现在他的资本折旧无法补齐的后果已经很明显了,道路桥梁电网水利管道都在不断老化无法更新,军事作战平台面临老化无力更新,人力资源上教育水平低下的人口比例不断增加,而且也没有足够的工作机会使其获得岗位工作经验(因为资本绝对值下降,人均资本存量在下降,无力提供足够岗位)。

现在在欧美甚至出现了老年人和年轻人争夺工作机会的现象,如果老人不离岗年轻人就没机会。可是在中国,企业里的中老年人却不断在招人,不断在给新进劳动力创造工作机会,为啥?因为中国企业有利润可供投资(相当于企业部门储蓄),居民部门有储蓄贷给企业去投资,这些投资就将转化为资本和新增就业。这个过程起码二十年内不会结束。

即使美国在技术研发上有了一些突破又会怎样?苹果已经给出了再明确不过的答案。在美国已经无法以合理的成本进行生产活动,已经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去孕育什么伟大的产品和产业。看看F35和濒海战斗舰一而再再而三的超支和拖期,正是美国越来越衰越来越有心无力的现实写照。

中国人现在还在讲什么没资格轻视美国,说好听的是谦虚的美德,说难听点就是崇美病未愈,对美国还充满不切实际的幻想罢了。

通宝推:米宝,删ID走人,金口玉言,terron,春临,
家园 接受滥印的美元吃亏是必然的,这事没什么可争论的。

用真实的劳动去换取别人滥印的货币,无异于无偿为别人劳动。这么明显的事有什么好争,那是常识问题。

现在所谓应该接受美元的讲法,无非以下几种:

1 我们为美国付出1亿个工时的劳动,美国也还回1千万个工时的劳动。谁要是觉得这事合理谁就是标准洋奴。

2 美国人给了我们欠条了,也给了本国人欠条了,吃亏也不是我们独自吃。谁要是觉得这事合理谁就是羊性入骨了。美国人本来就是滥印纸币的受益者,他们每一天都在拿本国政府滥印的纸币从超市换回中国人实实在在的劳动成果,有何吃亏可言?

3 我们给美国人无偿劳动保证了中国人有工作可做。我嚓,还有比这还下贱的说法吗?

4 我们给美国人无偿劳动,把美国人养懒,最后可以取而代之。这种割自己的肉喂老虎以求把老虎撑死的思路也真的是很奇葩。

总之,我凭常识理解不了这种事。其实中国政府也理解不了这种事,所以一再声明不追求无限增长的外汇储备,一再要求企业走出去把这些烂纸花掉,一有机会就直接绕过美元搞货币互换。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还在为美国的绿纸辩护,真是有点拎不清了。

家园 货币是商品一条闹笑话了,如果是真的,老蒋可要乐坏了

老蒋当年发的金圆券可都是有商品价值的,可是为啥一麻袋换不到一个鸡蛋?

货币是商品指的是古典金银货币,不是现代靠信用发行的纸币。

家园 你显然没有任何关于广义商品的概念

你承认金属货币的价值,但不承认现代货币依托的政府债券和银行债券的价值,否认债券等金融产品是商品,到此为止的讨论都没有任何意义了,建议你先去更新自己的知识,从狭义商品的概念束缚中解脱出来。

家园 没看出来这些措施怎么能促进创新

于是产业结构的问题又转化成为怎么鼓励企业研发创新的问题。其实在尽可能公平公正,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环境下,企业有自发的动力去创新,政府要做的是怎么给企业创造这种环境。我国政府目前正在进行的有关土地、户籍、政府结构等一系列改革都为为此,最近动静最大的可能就是铁道部的改革了。

土地、户籍、政府结构包括铁道部的改革,怎么能促进企业创新呢?除了瓜分利益之外,我咋没看出这些举动和企业创新之间的关联涅?

家园 其实更多地是填补银行以前的高杠杆造成的泡沫破灭后形成的空
家园 他那些说法就是

照着媒体经济学家所鼓吹的华盛顿共识所希望在中国干的事情。

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为主)缺乏进行自主研发的动力和实力,有实力的除了各国的国企以外就是跨国垄断巨头。这些论调总是说国企垄断,却避而不谈跨国公司的垄断,实在是奇葩。

家园 只能赞同题目

本来点进这个帖子是因为看到了题目、打算进来好好赞同一下,结果被内容打击了。

如果机电产品出口提高不能体现产业结构和科技含量的提升,难道是非要下降或者持平才能体现?只要跟过去相比有提高就是正确的方向,而不是说提高了半天现在也不是世界第一、所以提高也是白提高瞎耽误工夫。只有表面上提高实际上下降的数据才能证实这个观点,而不是表面上提高了实际上提高的没那么多。

现在中国没有资格轻视美国这句话没错,而且永远不会错。但是,因为中国还不是世界第一就否定中国的努力、以及整个世界发展的趋势,这算是误导。

通宝推:慧诚,
家园 说点不同的看法吧

中国还是不可以轻敌,无论是美国日本还是谁。

美国的技术储备实际情况我们都无从了解,不过,从页岩气影响油价这个事情来看,美国的制造业还是有东西的、只是不到非用不可它没有驱动力拿出来。

另外,美国至少还在很多行业上属于最先进之列,比如生物医药(我用的隐形眼镜、护肤品是不是也可以算进来)、IT行业(微软谷歌甲骨文甚至边缘点的暴雪EA什么的)、娱乐行业(我看不上这种东西、但是它影响力很大)。美国公司内的气氛也相对开明,搞研发的很geek、搞业务很灵活。

感觉上应该说美国的确相对中国在衰落,但目前依然是最强大的一超。

家园 中澳货币兑换一事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这些天一直在讨论,基本上都认为此事影响深远,会利好于中资企业的海外投资,为中资企业走出去开创了有利条件,等于是澳大利亚打算重点吸引中国资本和中国游客了。长此以往,两国经贸会搞得很紧密,那么政治上也就不好走的太远。

家园 中国无疑正处于上升趋势,但问题同样存在

感谢您认真的回复。关于机电产品中加工贸易所占比例,出自商务部产业司司长张骥09年接受采访的发言

http://www.gov.cn/gzdt/2009-07/30/content_1380077.htm
,其中提到了2009年1-6月机电产品出口总额3066.8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出口1966.5亿美元。之前也有人提出了拿09年套13年情况是否不妥,但我实在找不到更近期的可靠数据了,想来不到4年时间也不会发生根本性的结构变化。当然,正如您所说,中国处于上升趋势,美国目前来看是在衰退。但我们不要忘了,美国历史上多次衰退,多次又从衰退中走出来,而美国在经济上曾经的对手都一一落马。因此我们更应该思考美国保持长期竞争力的原因以及中国目前的不足。我在链接出处这篇帖子里谈到,高端人力资源并非可以简单与高校毕业生划等号,关键还在于要有创新的企业。政府鼓励企业创新的手段不是过度介入微观经济,而是创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解除对生产要素的种种束缚。这些方面政府还有很多改革的工作要做。正如李克强总理去年末在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上所谈到的,中国前三十年由人口红利带来的经济增长动力已近耗尽,未来我们需要依靠改革红利,重点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厘清政府和企业边界。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