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完美的风暴 -- 晨枫
爹:骡马;娘:F22
错误在于时代变了,所有当年应该与F-35配合的其他系统(和飞机)变了,而F-35本身没变。F-35想复制F-16的成功,但忽视了F-16的由来和设计基础。F-16是按照“专业白天”空战战斗机设计的,是后来才被美国空军“歪曲”成战斗轰炸机的。底子在那里,演变成战斗轰炸机的时候保留了良好的空战能力,自然适合盟国需要。F-35从一开始就是按照战斗轰炸机设计的,符合以F-22包打空战的美国空军的需要,但不符合F-22数量腰斩后和盟国的需要。F-35肯定还会不断改进,但与F-16的改进路线相反,F-35需要恶补空战能力,就是不知道气动和发动机的天然限制在多大程度上成为障碍。
“低烈度冲突、空中对峙、国土防空甚至对地打击用二代机足够胜任;高技术战争、跨海作战、境外反恐空袭用三代机对付;四代机作为杀手锏轻易不使用,但作为威慑力量必须保持。”
这是一个很流行的想法,但有很大的问题。对付低烈度甚至周边无美国参战情况下的作战没有问题,问题出在美国出场的高烈度战争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空军统统压上去都嫌不够,还要把资源分散到二、三、四代战斗机,实际上是在要求建立2支空军,一支以低端资源为主,应付低烈度战争;另一支以高端资源为主,应付全面战争,而后者是要求尽可能扩大四代战斗机的比例的,否则战场上是明摆着吃亏的。总投入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加了。
在对手四代化之后,中国的四代战斗机光用作威慑是不够的。
要是把思路改一下:现有二代继续利用剩余价值,三代作为四代形成战斗力前的过渡,但未来重点依然应该是四代。专门研制一些低成本甚至螺旋桨攻击机,用于武警和边防,而空军集中发展高端战斗机,这也是两支空军的做法,但分工明确,没有定位混淆,或许这才是中国应该考虑的。
似乎殊途同归。
在我眼里看,35虽然不像16那样成功,但还算堪用,作为一种防空战斗机还是胜任的。之前很多对它的评价确实有言过其实的地方。
这个方案有几个问题需要斟酌:
首先,在一种飞机的作战效能、技术成熟度不确定的前提下贸然大批量装备部队是否合适?战斗机和坦克、航母一样都属于主战兵器,需要高投入才能高产出,战时更要起到擎天柱的作用。因此不单纯追求纸面上的性能,更对可靠性、可维护性、耐用性还有性价比有相当要求。如果仅仅凭纸面上的性能就贸然决定批量生产,入役后才发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就麻烦了。譬如美国80年代初大批量装备F-15战机存在发动机隐患,不得不大面积停飞。
相比四代,三代技术上不占上风但成熟度还有性价比高,经历过多次战争考验,作为平台还是有相当潜力可以挖掘。所以不少国家如韩国、新加坡还都订购或考虑订购最新三代,就连美国也在千方百计为自己的三代机群延寿升级。我个人猜测三代的退出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要知道连F-4现在还在一些国家空军服役。
其次,四代单机成本高,若坚持大批量装备部队势必短期时间里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为此可能挤占其他项目资金。对中国而言要实现军备现代化不能只盯着一种武器,其他项目,如加油机、运输机、通用直升机、中程隐形轰炸机、预警机甚至新一代教练机都需要资金技术支持。军备是否现代化还要看装备体系是否均衡合理,过去中国高喊歼六万岁,浪费大量资源盲目生产一种战斗机,战斗力非但没有显著提高,大批老旧战机反而成为空军发展的负担。这个教训需要吸取。
最后一点就是人的问题。四代的技术水平高作战理念超前,对飞行员的要求势必提高,这对于本身缺少现代战争实践的中国空军而言是个很大的瓶颈。要知道中国空军飞行员主体部分仍旧是驾驶二代出身的飞官。国外的经验是四代飞行员都是从三代飞官里精选的。短时间里大量装备四代却忽视人的培养的话,势必造成装备等人的局面。过去伊拉克空军突击进口了大批先进战机却在飞行员培养方面跟不上趟,结果与伊朗空军对阵过程中明显力不从心。
展望五代,美国已经开始预研,说明四代可能是一个过渡阶段。相比四代,五代恐怕会回到争夺空优强调瞬时机动性、网络中心战、电子对抗能力以及适度隐身的轨道上。对此中国也要有所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