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纪事】熟悉的陌生人――译制片的回忆(目录) -- 蛇公子
还能赶上这趟关于译制片和上译配音演员经典回顾的列车,实在感激!
昨夜突然搜索到这贴,所以就作了一次“地道战”。勿怪哈!
每贴都看是因为你发的这些,都激起我许多美好的回忆。那些影片和影片里的这么多幕后英雄几乎是伴随着我懵懂的童年、莽撞的少年、青涩的青年一起走过的。如果说,年少时,我还真追过什么星的话,他们是我心中当之无愧的最璀璨的群星!
在那个岁月里,买书都是要省着钱预算再三才舍得买的,看电影就少之又少了。还记得当年要是买套新版的名著,还得大清早在新华书店门口排上长长的队。为了买一套红楼梦,父亲、母亲和我在一个酷热的夏天夜晚,在市新华书店门口排了整整一宿……,父亲抱着书乐呵呵爱不释手的样子,就这么轻轻刻进了童年的记忆里。
没有电视机,看电影除了打仗片就是男追女跑的少儿不宜爱情片(比现在的文艺片纯洁得多了),很难得能赶上这么几场好片子。但未必有时间看,不是要应考了,就是买不到票。所以,收音机是我午夜听这些最优秀的配音演员声音的唯一媒介。没有看过的影片剧情,几乎全由他们的声音给缔造了一个完美的想象空间,即便那时,偶尔听得入迷了,不顾得点蚊香,被蚊子狠狠的亲了几口,也觉得很是值得!
2005年的6月对木耳来说,比当年的7月更黑暗……好不容易跌跌撞撞穿过新兵营的考核,跑进来,发现自己已经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不辨南北东西了。昨儿还能在这里寻到这么精彩的关于儿时崇拜过的偶像们的详细介绍,真是好一阵感动!
昨夜夜深,未及全部读完童自荣、施融的2篇,而这2位都曾经是荧幕上非常出色或者个性鲜明的青年形象。认识童自荣的声音好像比施融早,而他的佐罗、博克上校(希希公主)等等,都让人难以忘记他生动、跳跃、轻巧的声音。他们2个声音,常给女孩子们以白马王子的才俊形象,不为过吧?
其实,在你辛苦汇集的这么多篇里,如果我没看花眼的话,好像少了关于经常与丁建华搭档的乔臻的主题介绍,当然好像也没有对丁建华的介绍。他们也是我很喜欢的优秀的配音演员。只是好多年前就听说乔臻也患了癌症……
不知道是不是天妒英才,总有那么多创造了很多美好东西给世人的人,会遭遇那么多的不幸甚至早逝。而平平庸庸如我这般苟活着的人,虽又相安无事却没能给世间带来美好的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
匆匆一生人,匆匆一回梦,为逝去的,深深叹息!
贴点?
比起你我运气好一点吧,这些电影我都看过,大部分是小时候看的露天电影,条件差点,精神享受不是?而且因为是露天电影,也没办法禁止我看一些“儿童不宜”(《魂断蓝桥》)的电影,嘿嘿……
没有电影看的时候,就听收音机,“下面请收听,电影录音剪辑,《斯巴达克斯》”,也是很好的享受。(一直找不到《斯巴达克斯》的录音,遗憾)
关于乔和丁,你可能没看出来,我在【观点】危机与未来 中所说的那位厂长就是乔,他的搭档就是丁,我现在对他们观感不佳,就没介绍,不如你来补上吧。
期待中!!
都不太清楚,凑合着看吧
邱岳峰,还是挺帅的
刘广宁和《冷酷的心》里的莫尼卡
李梓和《简?爱》
毕克和高仓健
如果说这两人被无端疏漏,在这个大集结的帖子里,无疑是不该发生的故事……,这是我的惑,但你已帮我解了。
在我追这些星星后期,曾有见他们二人从幕后走到台前,也常搭档着朗诵一些作品,但都不如以前投入角色里时,给人的印象深刻。
这次你编辑的帖子,以畅谈幕后英雄的艺术成就为主,若说到艺术之外谁人的政绩,不如就依着你的原意,点到即止吧。事有因果,非旁人能说得清道得明的。未必江山代代新人辈出,也有让历史倒退的,但无论如何,都是过程,由不得旁人接受与否,该经历的,还是自然会经历的。
我们不如一起来期待还会有北译、广译等等众多译制片厂可以寻找和造就出又一代新的优秀配音演员,带更多的难忘给普通百姓。
小时候,我常觉得过春节是件大事、是一年中最热闹的事,而现在越来越觉得它不是唯一的可以热闹的日子,五一、十一长假,给了我们更多的休闲团聚时刻。其实新年还是一年比一年丰富多彩,只是我们的见识多了些、条件好了些,所以,对生活的质量要求也高了些。像优秀译制演员的供与求,我想也是在不断的发展平衡的,在一时青黄不接的情况下,除了寄更多希望于将来,我们还不如多些时间缅怀吧……而新一代人,外语教育更是从娃娃开始,看译制片也渐渐不再是障碍,甚至是被很多人当作一种享受了,译制片的配音演员是否会沦为仅仅为那些有一套好演技或者好样貌却没有一副好嗓子的演员配音,我们这一时,也未必能推断出一二来。
再次感谢你这么系统地搜集整理了关于上译的资料,并能让我有机会回味这些仿佛就发生在昨天的故事!
(离家漂了些岁月,对这2位黄金搭档,虽然没有把曾经的感动全部遗忘,但要说着手写,一时倒还真的无从写起了。汗!^_^,只知道饱读你辛苦为大家准备的美文了!)
有童自荣的没有?
我记得《大众电影》什么的里面偶尔会有,但都是很久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看来你对上译的感情,好像还真的不浅啊……
几度搬家,虽然是从无家到有家,但那几叠泛黄的杂志,最终没能逃脱给破烂王的厄运。
太容易得到的,不懂得珍惜,懂得珍惜的时候,曾经的美好已经一去不返了……
继续花一个,哈哈,大男人花来花去有何不可?
我一个朋友专门有间屋子用来放电影杂志,从《大众电影》到现在的《新电影》,太多了
甚至还有几本《影戏杂志》《明星月报》,都是二、三十年代的
家有藏书千万,未必一一阅来;
虽是每每求借,历经上下五千。
我本谈不上爱好电影,不怕你惊讶,少说也有10来年没进电影院了。所以,旧时的记忆成了全部的记忆,没有被后来者冲淡,前儿被你的贴子推开了尘封的门,^_^,让那点心情,见了一回天日。
太精彩了。熟悉的声音让我想起了那美丽的画面。
酷酷的调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