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我所经历的---- 中国大学 vs 美国大学 (1) -- bnugirl
已经有研究证明,检测病人血药浓度可以提高疗效。
那么如何在少增加花费的同时检测浓度提高治疗效果可以作为课题。
国内糖尿病上升严重,大多是饮食问题,如何改变目前面粉生产是纤维素含量上升而不影响口感。
汽车尾气也是雾霾原因,如何研究新型过滤装置,可以减低尾气排放。
春季扬花厉害,北京很多人过敏,如何有效降低扬花。
生活垃圾除了添埋和焚烧,能有别的办法吗?
农民烧麦秸干,能否有更好的办法利于农民,也利于环保?
对国际民生有提高的研究多了,这些看上去都不高大上,没法发啥大文章,有多少人在研究,基金为有多少钱在这方面?
如果把国内一线科研聪明的头脑往这些方向引导,肯定能研究出很多有价值的成果。或许国内也有这些研究,不是我的领域所以我不清楚,但是我觉得力度应该更大。
我的孩子们
我游泳横渡了某条江
朋友们有什么大场合都爱找我帮忙录像
跟朋友轮流一气儿开了24个小时的车
等等
不是所有肚里有货的人都能做到的
受侯捷先生的影响,一度俺也非常支持中英文杂用。尤其是在翻译最新的科技资料方面,中英文杂用,即可以提高翻译资料的时效性,又可以保障资料内容的准确性(现在中国人阅读英文的能力有很大提高了)的中英文杂用是一个简单直接的好办法。
可是,俺担心的是500年后呢?我们现在读古文,不论是汉晋书帖,还是唐宋文章,特别是佛经,都不需要太费劲,只要学好中文即可,不需要再去学梵文了。500年后,我们的后人阅读今天的资料、文献,是否还需多学一门英语?而英语这门语言,因为是语音文字变化很快。今天的普通英国人能否读懂500年前的英文?500年后的人看今天呢?中英文杂用,相当于中文被英文绑架了。但愿俺只是杞人忧天,庸人自扰。
英语不过最近百年强势的语言而已,兼容英文字母,是为了快速吸收其养分;待其不在先进,还收容英文字母干啥!
也许,三五十年后,仅剩点缀。
何须操心500年!
跟高考有啥关系
所谓的减负,快乐教育,主要是愚弄人民,保持阶级固化。
国内其实现在已经在学了,因为先富者们希望能将自己的优势永远保持下去。
比如学区这个东西就极端恶心,完全就是拼爹,基本上断绝了一个平民的孩子获得最优教育的机会。
一同学问我:The Kings always lucky!怎么翻译。
我不假思索地说:国王总是幸运。
他摇摇头:王老吉!
关键是跟房地产相结合就结出了鬼胎/怪胎。
想当年我小时候就已经实施的小学初中就近入学,跟现在学区的概念貌似差不多。(不过当时好像每个就近入学的区域都有多所学校可选,不至于一棵树吊死)重要的是当时大家混居,没有现在这么贫富悬殊并且通过房价把贫富人群割裂开来。
社会按照资本主义规则运行,必然会导致这样的结果。
或者说本身就是从房地产的概念而来。
其实搞这个学区制度之前,大家基本上也都是就近入学。区别就是以前优秀的孩子可以通过努力,上更好的学校。而一旦搞成学区,而且是强制的,那就彻底封死了这条路。
再加上商品房制度,学区制就彻底沦为了阶层固化的工具。
然后下一步,就是推行普通学校给学生减负,快乐教育,进一步降低平民孩子优秀的几率,减少对现有秩序的挑战。与此同时,好学校里面的孩子则是受到更好的教育,十几年下来,差距一步步扩大。
对于美国来讲,他们真正的人才策略是本土精英+移民精英,本土的人才少点没关系。中国也学这个,在我看来基本就是自己找死
或者说获得稀缺资源的机会应该给谁?
是不需要任何代价,大家抽签决定。还是应该给愿意付出代价的人?
因为一个人的出身没法选择,但是后天的努力应该有相应的收获。
以前的小孩,只要学习好,不管家里是干什么的都能报考市重点省重点。现在就只能靠拼爹了。
以后平民出身的人才会越来越少,越来越难。可以预见把持国家政治经济的基本都是富n代官n代了。
一个人后天的努力能获得机会,那么他父母的努力为什么不能为他获得机会?
你赚了万贯家财,能不能不留给你孩子,让你的孩子和其他孩子在一个起跑线上,你肯吗?
教育是不是一个花钱的行当?如果答案是不是的话,那么不用钱衡量还有点道理。
美国的富人区为什么教育好?因为富人交的房产税高。
难道说富人花钱供养穷人小孩上学才是应该的?
这些年看书也发现这个问题,有的书长篇大论,却华而不实;有的书很简短,却营养丰富。
目前我看过的营养最丰富的书是毛选。
没有灵魂,难以整合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