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我和音乐 -- texasredneck
比如品克弗洛伊德的大卫吉尔莫、沃特斯俩老头、比如皇后的梅老头,现在听着更加放松舒服,电吉它是一根弦推了又推,但是电子震荡噪声的概念 似乎和优美又能并存了
留声机是通过震膜直接发声,电唱机需通过放大器驱动扬声器。
还是巴赫,贝多芬的东西刚开始的时候喜欢的不得了,莫扎特也很喜欢,完全不同的风格,但听到后面还是喜欢巴赫,说不出什么道道,就是觉得巴赫耐听,越听越有味道
红歌勾起了你的记忆
音乐本来就是承载情感的,和文字其实没有本质区别。
凡是通电的地方,都不使用留声机而改用了电唱机,例如城市的中小学那时都要做广播操,一般都用电唱机做广播操的声源,通过扩音器在校园里播放,指挥同学们做操。
我记得,留声机是有摇把的,时不时的要摇一摇上发条,而且声音只能在自身所带的喇叭上放出来。电唱机用电,可以一直开,并通过音频信号线把音频信号送到专门的扩音器或带音频插口的收音机播放。
现场音乐,有时能碰上表演者临场发挥,只是可遇不可求,而后期“精良”制作出来的“电子”音乐就少了这份惊喜。当然,现在也有live版,但还是不太一样。
二是有些录音棚在录制音乐时,采用的是后期“合成”的方式,比如今天录长号,明天录小提琴。当然,这一现象在流行音乐上比较多见,古典要少一些,国内比较多见,国外要少一些。这里最大的问题是各个声部不在一起录音,找不到“合”的感觉。
上面两个问题也不是最紧要的,真正紧要的是,音乐也是一种语言,而语言的一大特征就是“它是立体的”,只是听音,会有许多缺憾。好比我们面对面交流,和在网上交流,二者交流的质量大不一样。一场精美的现场音乐会,演奏和指挥的表情、肢体、装扮都是对音乐的有效补充,而会场的布置,周围听众的反应,甚至包括自己去到会场、回到家里等等经历,都会让音乐更加立体,更加丰满。
有条件,不妨多去现场听一听。
另外说到音响,就如前面一些河友说的那样,大部分的人耳朵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有太多的细节是听不出来的,更多的时候是“价格”影响了“听力”。
指望您唱着红歌打鬼子那是不可能的,或许听听《夜上海》之类的能适合您。
为了美国人给你签证,我要爱美国一次。
国家大剧院官网上有一个古典音乐频道,可以搜到自己喜欢的曲目。
免费在线听没有问题,不过我没找到可以下载曲目的地方,估计不让下载。这就使得高的要求需有好的声卡、电脑音箱。要想下下来用音响组合放或者开车的时候听,那是没戏了
不过楼主戴耳机,似乎就不需要了。
不过现在年龄大了,特别在帝都又不会开车,近十年去听音乐会很少。我读研究生期间、与家里领导相处期间、孩子到可以带出去期间还是经常去音乐厅或剧场,也带孩子去看过乐团排练公开场,这样对孩子乐感的培养很有好处。我们孩子这一代比我们好,有正规的音乐教育,欢喜古典音乐后对音乐的理解比我们要快得多,不过孩子不象我,只盯着古典音乐(包括中国的),古典音乐只是他音乐中的一种。
这些都没收费但是得会唱《义勇军进行曲》,会说中国话。
我对音乐不怎么在行,但有两首曲子推荐给你:
电影《简爱》的原声钢琴曲;
《田纳西的华尔兹》,好像是这个名字,高仓健生前主演的最后一部电影《铁道员》就用它作伴奏。
顺便我为一些坛友的不友好发言向你表示歉意,希望你不要往心里去,喜欢你帖子的人是主流。
要把红歌写好唱好也一样需要艺术功力和音乐功底,譬如义勇军进行曲的词曲作者:聂耳、田汉,都是受过正规音乐训练的人。李双江唱《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唱的非常好,那是因为他有一副与生俱来的好嗓子,他唱古典唱法的声乐也一样能唱好。
任何音乐的创作都要符合艺术规律,红歌也不例外,文革时期创作的各种红歌颂歌不下万首,但能流传下来的不多,原因就是不尊重艺术规律,曲调僵硬重复,歌词生硬没有美感,甚至沦为笑话。而流传下来的红歌,大多有着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歌词。
最后,我想提醒你一句:网上讨论问题,互相尊重是底限。像“指望您唱着红歌打鬼子那是不可能的,或许听听《夜上海》之类的能适合您。”已经属于人身攻击范畴了,希望你能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