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卫青的名声 -- 林风清逸
霍去病手下怎么塞得进去那么多靠资格靠人情的将领。。。
很久以前就看到过你讲汉朝的事情,感觉是有板有眼,这次又来了。
有些以前没有考虑过的看法新看一遍结合网文就有了。卫霍李广的事情并不是官场才有的,现实中的企业管理中也同样遇得到。
你仔细研究一下就知道了。汉武抗击外敌没有问题,但是很多时候他做事太过了吧,我记得某个时候,汉朝子民几乎人人做假币,汉朝政府只能随机打击其中的5%,谁赶上就算谁倒霉,但剩下的人依然不管不顾的做假币,这节奏快赶上后来的常凯申的金元券了啊。
经历过2次亡国之痛,以及五胡乱中华,以及靖康之耻,我充分知道,什么叫做痛彻心扉。但是这不是汉武帝如此折腾的理由,他折腾的事情,可远远不止对匈奴用兵这一件事情。
另外,匈奴参与了后来的五胡乱中华,是因为他们中间出了一个杰出人物,只能说明他们的子孙强,不能说明他们必然有能力、必然会乱中华,那时候实力比南匈奴的部族多了去呢。
就北宋晚期那积重难返的部队水平,燕京还得求着金兵才能打下,金军敲一阵鼓黄河就能失守,禁军中很多人骑马都得抱着马脖子才能不落马,这种军队能打什么仗?一个太原保卫战宋军来一批败一批,最后都没有援军可以派了。朱重八穿越回来能干什么?他没有锦衣卫怎么制衡那些大臣?
给的工资高,只要能不被撵走,都不会自己走,给的工资低,即使再好交心,该走还是跳槽。
龙眼:李广的东道军其实是中路军,是包抄分割的中坚,迷路因为杀降
我觉得他经常讲的不错,但问题是他的立场却经常有问题,让人昏倒,读他的东西得非常小心别中计。
写这段历史的网文也不止这一篇,可以对照看。最起码李广带走的兵力是卫青总兵力的相当一部分是没有错的,另外李广最后一战以他的性格和急于立功的冲动也确实不适合当先锋,担当迂回任务立功机会是比较低,但李广是带着情绪出发的,很多准备都没有做好,这一点李广自己的责任很大,上万人的部队哪怕仅仅是旅游也要有向导的,如果他出发前向卫青要求过合适的向导或者地形草图卫青没给他,那事后追责卫青自然要顶锅,但李广没有要,那责任就在他自己了。就算卫青对李广有意见,也不会拿他手下万余部队的任务当儿戏,卫青真要坑李广就不会给那么多部队。
伪共跟土共都叫共产党,真儒和伪儒同理
基本理论都懒得翻,满嘴跑火车
而且还抄袭了更早的电视剧汉武帝,不过霍去病演得确实好,可惜这位演技很好的演员之后就息影了。
因为可以去抢,但现在有卫霍了,去抢立刻族灭,还不如自己死掉算了,好歹还能留下十分之一。
草原地区的生产文明比农耕文明低,是逐水草而居,草尽则迁,没地方去就完蛋,效率低下而没有储备,稍有任何天灾,整个部落就有危亡之患,所以只能去抢别人,当强盗。以前中原王国仅仅是拒守城池,来抢或多或少总能有收获,抢不了城里,还能抢城外,抢了东西还能抢女人孩子,而不用担心自己后方和家人有任何风险,是真正无本的买卖。但自从汉武帝主动出击以后则完全不同了,动不动就来抄家灭族,扫荡牲畜草场,再去抢不是无本的买卖了,而是风险很高,成本远高于收益的买卖,不划算当然就不敢抢了。
卫霍二将仅仅是汉武帝手下比较能打的两个统帅,后来汉朝能主动出击的将领还有很多,不管能打或不能打,西汉和东汉对匈奴的打击都是持续和坚定的,而北匈奴政权的最后灭亡和其部族的最后逃走也是东汉末年外戚大将军窦宪主动出击,远征千里的结果。匈奴各部一琢磨,草原老闹灾,汉人又不好抢,这地方没法儿再呆了,老少爷们儿咱搬家去欧洲吧,于是就给自己办永久移民了。
否则, 到后来曹操背后的劲敌恐怕就不仅仅是东北的乌桓,还要对付北匈奴,五胡乱华可能就提前爆发了。
草原地区因为生产文明低下,兴亡周期率很短,与农业文明的周期率交错出现,所以最好的办法是相互支持,相互扶助。但如果是彼此分裂的国家就很难实现,汉人不可能主动借粮食给他国的游牧民,互市也不解决问题,因为民间本来就没什么可以对等地互惠互换的,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由国家政府来协调调剂,相互支持,这对草原人民和中原人民都是最幸福的选择。这种选择古人早就看到了,汉人曾经成功尝试了两次,创造了汉、唐盛世,但因为农业文明的周期率,盛极而衰,后来垮掉了。而游牧民族也尝试了两次,创造了元、清盛世,但因为对主体民族的压迫最后也垮掉了。
现在的新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是来之不易的,只要能克服周期率和民族平等问题,保持统一,则对各地人民就都是最有利的。
黑翅膀,我的立场有问题吗?
何况是在那种苦寒之地,碰到这种事情真的是必须死。我看过一篇相关论文,感觉比较有道理的,有空给你找出来。
你就事论事,谈谈中国古代的事情,目前没看出有什么问题。还有那些养身,以及与人交往(博弈)的帖子,也没有问题,而且比较有道理。但是你在谈到日本、毛主席、国内建设这几个话题的时候,真是的立场有问题,和你的知识水平不相匹配。
以前只知道电影,但是实际上5部电影能有一部好看就不错了,但是好看的电视剧几乎每集都精彩,真是精彩透了,而且因为剧集长所以过瘾。
但是汉武大帝里的霍去病,实在是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以前也知道“风流倜傥”这个词,但通常把它与那些骚人联系起来,但是看了这个电视剧,觉得只有霍去病配得上这个词。
这样的历史观建筑在偶然因素之上
得先看看什么是大势,什么是大势上的波动
宋代的北方气候更严酷,但是北方民族活得好多了,天气不好的时候,南下便是,满地草谷
卫霍的确远远没有解决匈奴的问题。武帝接手的是一个动不动就被匈奴打到鼻子底下的皇朝,卫霍的努力,让汉家百姓可以在匈奴最强盛的时候也可以自保,无疑是巨大的进步
解除匈奴的威胁,在于宣帝等后来人死死咬住匈奴不放坚持不懈斗争的精神,无论他是遭遇天灾还是风调雨顺,无论他是趾高气扬还是夹尾巴逃走
这样的斗争,使得匈奴即使出了不世出的天才人物,也只是跻身乱斗的众狼之一。在五胡乱华的年代,甚至早在西汉末年,如果羸弱的中原王朝要面对的是一个团结有力的北方强权,那结果难以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