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陈寅恪考 -- 陈王奋起
民国大师基本都没有拿到学位,当然如大眼兄所言,没拿到学位不必然意味着没水平。不过,这话反过来说也可以,就是也不必然意味着他们有水平。按方鸿渐的例子,不说他们全都是沽名钓誉之辈,但其中肯定有一些。
第二,我们理工科重事实和逻辑,就按实证的角度看。新中国建国后,这些个民国大师没见谁提出过什么有影响的理论或者令人印象深刻、对国家社会有明显贡献的东西,如果非要说有,大概主要在他们自己的小圈子里可以自吹自擂或者互相抬高一番,出了他们的小圈子,只知道这个被称为大师、那个被称为大师,至于有什么可以给我们凡夫俗子讲讲的成果,一般都没有,或者就是搞了一些据说很高深、可是偏偏很冷门、很小众的东西,一般人不大明白,自然也无从评判。
第三,大眼兄认为陈王兄有政治偏见,其实在我看来,所有吹捧所谓民国大师的,不敢说全部,起码相当大一部分其实是隐藏着对TG的反感或者反对,他们实际上是借吹捧那些个所谓的大师,为那个逝去的时代在唱挽歌。
原因一句话,他的书版权到期了。
他在世时要求他的书一律要繁体字印行,所以死后至今上海出过2套他的文集,都是繁体竖排。今年版权到期,各个出版社都在疯狂出书中,但是有几家都是简体横排,陈的子女对此有意见又无可奈何。于是重新引发一轮对陈老先生的膜拜和人血馒头x种吃法。
P.S. 陈的书不好读,但是很有趣,很多言必称“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的所谓“徒子徒孙”,其实都看不下去他的书。他的书卖的最好的大概是《柳如是别传》,但实际最难读的也是这本。老老实实读一读《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多好呢!
钱老的幽默在中文中显得独特,也不过是把英国式的幽默用汉语贩卖了一把
谢谢有用的信息。
- 违规禁,【补充】可申诉或道歉来解。偏要看
如果活过来,看你陈王一眼就算他输了。。
除非中国人不研究隋唐历史,否则陈寅恪是一道谁都越不过的高墙!
其实我对陈寅恪并没有太多的正面印象,但陈王这样的自己树靶子打陈寅恪,实在自不量力。也左得出奇。
毛主席不是说过吗? “搞政治,就是把自己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的人搞得少少的”,不是吗?
你这种左棍,是嫌中间力量太多,然后你使劲把他们往敌人那边推,对吧?
你这种上纲上线的套路,一点都不稀奇。周总理在文革中就说过:任何人,我只要和你一起工作一个星期,我保证可以把你打成反革命! 挑刺还不容易?
因为,世界上最容易的事,就是挑别人的刺。
怎么说呢:像是要求海水漫灌的地里长淡水庄稼,那时又没海水稻技术。------别说还真能找着个像个意思的,你在网上搜搜抽象继承法 冯友兰 三松堂自序 这是能找着原文或详细介绍的,仔细读读呗
汪不是没有勇气的人。最低限度,少年时的匹夫之勇还是有的。要不然也不会去刺杀满清摄政王。这还不是一时热血上头,而是为了洗刷当时对革命党的所谓“远距离革命家”的指责。
汪也是有才能的,而且当时环境下还相当出众。否则不会前被自己刺杀的摄政王招揽,后被孙中山立为接班人。
汪是民国四大美男之一,文采也是极为出众的。大家熟悉的《被逮口占》
衔石成痴绝,沧波万里愁。孤飞终不倦,羞逐海鸥浮。
奼紫嫣红色,从知渲染难。他时好花发,认取血痕斑。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青磷光不灭,夜夜照燕台。
算是他少年心态的写照吧。
像另一首《金缕曲·别后平安否》更是在当时流传甚广。
别后平安否,便相逢凄凉万事,不堪回首,国破家亡无穷恨,禁得此生消受,又添了离愁万斗,眼底心头如昨日,诉心期夜夜常携手。一腔血,为君剖。
泪痕料渍云笺透,倚寒襟循环细读,残灯如豆。留此余生成底事,空令故人僝僽。愧戴郄头颅如旧。跋涉山河知不易,愿孤魂缭护车前后。肠已断,歌难又。
大成之作要算这首《忆旧游·落叶》
叹护林心事,付与东流,一往凄清。无限留连意,奈惊飙不管,催化青萍。己分去潮俱渺,回汐又重经。有出水根寒.拏空枝老,同诉飘零。
天心正摇落,算菊芳兰秀,不是春荣。摵摵萧萧里,要沧桑换了,秋始无声。伴得落红归去,流水有余馨。尽岁暮天寒,冰霜追逐千万程。
问题是,遗臭万年和品貌才能早年经历其实只差一念而已。蔡京是大奸臣,可文采能力出众。严嵩是大奸臣,可文采能力出众。秦桧更是文采能力出众,可要在岳庙前跪上无数年。
汪精卫如果没有跑去当汉奸,那么他自然还是革命元勋,他自然还会名垂青史。可惜“卿本佳人,奈何做贼”。当了汉奸的,自然没有好下场。这还不是成王败寇。君不见洪承畴也是大才子,后来还率领清兵灭了故主。结果最后还是进了《贰臣传》。他那些文章著作也就无人问津了。
汪精卫作汉奸的结果就是:
当时慷慨歌燕市,曾羡从容作楚囚。恨未引刀成一快,终惭不负少年头。
直接“左棍”就出来了,哈哈,这种修养,见地,也就算了吧。
河里治史治到关注毛泽东裤裆成津津乐道的某位,谈起来主席一口一个东哥,也不知道他爷爷有没有资格跟毛泽东这么称呼呢,侮辱主席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也没见某些人怒发冲冠啊。
实名送草,外加举报。
看看改开后对郭沫若老先生口诛笔伐甚至用谣言来抹黑。再看看对民国那些所谓大师吹捧,就知道阶级决定宣传
诸般面相。
了解之同情,或者,同情之了解,只是其中一端。
这种态度嘛,说实话,只能律己,无非绳人。
有了解之同情者,那么,当然也会有了解后不同情的,对这种研究态度,该不该,能不能“了解之同情”或“同情之了解”呢?
世间万物,人生百态。抱有“了解之同情”的心态,观照万物,自然得其环中。但是,如果要求别人也如此,怕是反失真意。
说到陈寅恪,有学者维度的陈寅恪,有生活维度的陈寅恪,当然,也有政治维度的陈寅恪。
有活的陈寅恪,也有死的陈寅恪。
有家人眼中的陈寅恪,也有学生眼中的陈寅恪,有研究者眼中的陈寅恪,也有人间闲话的陈寅恪。
所以,这个怎么说呢,我个人的一点看法是呢,你上边说,政治可怕,似乎也无必要。
正如,死也很可怕,但是,人嘛总是跑不掉,总得面对。
政治,本身也是渗透到人间的方方面面,同时,世间很多事物,本身也带有政治性,怎么说呢,想脱离政治谈所谓纯粹的某学科研究,理想固然好,就怕不是那么现实。尤其当下,举世骚然,独善其身,怕也不是件易事,而且独善其身,本来也是种政治姿态。
这些都是没办法的事。
陈寅恪吹了句牛皮,“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其实嘛,他老人家保守主义的色彩浓得很,知人论世,毕竟是旧时代的人嘛。这句话嘛,也许,我猜测他自己也没当回事,无非是摆点不与俗世的名士派头。知识分子嘛,理解理解。
也就是后来,徒孙余英时,把这句话发覆抉微,其实也是别有怀抱,自有其用意,借别人的话,说自己的事。说到余英时也是个妙人,专业炒师门,炒红钱穆,炒陈寅恪。学术营销的典范。
内地陈门弟子其实还比较内敛,但是架不住社会吹啊。陆键东吹完,岳南吹。
所以说吧,这种事,产品好,还得会营销,真要说宗师风范,陈寅恪怕是要让熊十力一头。但是熊门弟子中没有余英时这样的营销鬼才。钱穆都快被吹成“新儒家”第一人,熊门弟子真是情何以堪,白喷了这么多年的钱穆了。
陈寅恪有诗云:“自由共道文人笔,最是文人不自由”。生前诸多羁绊,难得自由,死后任人涂抹评说,怕是更难自由了。
或者,在民国好日子过惯了。
他们觉得气氛压抑,但他们不想想闻一多李公仆怎么死的。
当然,如果是觉得不能再当人上人而压抑,那是可以理解的。
至于没离开大陆,当时陈多少岁了,黄金荣也没离开大陆。
从众的都是没有自己思考能力的盲从粉。粉丝经济为啥这么火,就是这类人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