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观视频年终秀 -- 胡里糊涂

共:💬271 🌺2314 🌵1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落笔千言但俺还是不知所谓

实在不明白你写的这些跟小猪和陈经的观点有什么关系。

不如把问题简化一下,你认为小猪、陈经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

整个中国,从政府首脑到产业界到普罗大众,真正认识到独立自主的重要性,还是在特朗普发动贸易战,被打疼之后,尤其是中兴的“一触即跪”,华为的虽能自保但也举步维艰,让国人意识到独立自主的产业政策的重要性,以及这些年以GDP和外汇储备为指标的经济增长的“水分”。从上到下,也就是这两年才真正勒紧了裤腰带,决心拼一把。

如果你认为陈经的观点是对的,自然就会这么认为。但实际上独立自主和基干工业的重要性,不仅那些念叨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科工系统的老专家们,也有小猪和路风这样的学者也在2000年前后也系统地研究、论证和呼吁,芯片战更证明了小猪观点的正确和前瞻。其实都谈不上前瞻了,预见到这一点并不困难,在2017年3月美国刚刚制裁中兴时,本人就担心美国会继而芯片封锁华为,以及其它国内企业,而且,在与偏乐观的陈王讨论时,又预见到了美国很可能封锁半导体设备:

qq97:老兄恐怕乐观了一些

退一步,国产厂家声称的那些指标,是存在于政府项目验收报告,还是已获得工业级广泛应用?华为设计的芯片,在谁家的设备上流片?

实际上,胡温时代的2006-2020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中,核高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设备都是若干重大专项之一,只是在这样一个别人高速发展50年而且民用市场开放的产业领域,我们要从零基础赶上谈何容易,这就是另一个长篇话题了。

-------------------------------

为什么说小猪的观点是对的

小猪的主要观点是:

产经联和基干工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和骨骼,技术力远远比GDP重要,没有基干工业的经济是依附型经济,GDP也是镜花水月;

基干工业投资大,见效慢,没有比较效益,它不能通过市场经济自发地发展,而是由国家投资和军事工业驱动的;

对于战后的日本和1949年新中国,发展基干工业应该远远优先于发展轻工业改善人民生活。

小猪针对的是八十年代放弃了基干工业的发展:

既然西方技术那么容易引进,就没有必要自己做没有比较效益的事,造不如买,买不如租,自己的技术纷纷下马,研制队伍纷纷解散,这是80年代的主旋律。中国的高等教育随着和平典范一起烟消云散,幸亏火箭和核弹不能引进,要不然全军覆没。

要感谢李灯辉和美国的炸弹,惊醒了梦中人,才发觉自己蹉跎了近20年的岁月,两手空空。李灯辉功不可没,至少应该获得一吨重的勋章。

小猪是懂工业的,与小猪的批评类似,河里的葡萄大神有句点评非常精辟:

苏联援助的是成体系的工业化整体框架,而美国是引导我们进入他的体系并形成深度依赖。

2006年,经过几年的大讨论和酝酿,国务院推出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发展纲要基本接受了小猪的观点,纲要对八十年代的技术停滞批评当然要比小猪委婉: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引进了大量技术和装备,对提高产业技术水平、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只引进而不注重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势必削弱自主研究开发的能力,拉大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事实告诉我们,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

纲要提出创新型国家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并推出核高基、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大型飞机、先进核电站,大型飞机,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16个重大专项:

到201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比例从90年代中的0.6%提高到2.02%;

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从90年代中的7/80万人年提高到370万人年;

2007年大型飞机运20和C919立项;

几乎同时或更早些时候,几个大型锻压机立项,几年后,二重8.5万吨、三角防务的4.5万吨锻压机、一重的1.5万吨自由锻水压机支撑了运20、C919、歼20、二、三代核电站低压转子、大型压力容器的制造;

运20和歼20已经服役;

高铁从初期引进到后来自主创新不断升级换代,成为国家名片;

大约2014-15年,新的政府开始推动高铁和核电站出口;

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有目共睹;

中国的产业明显变重变高,以至于有好事者拍出了大国重器、超级装备、厉害我的国等略显轻浮的炫耀品;

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在1990年代中只有进口额的不到一半,到2014年超出进口额20%,

这是一份喜忧参半的答卷,一方面短板少了,另一方面掐脖子领域仍然存在,而且差距巨大,任重道远。而整个科研体制也问题多多。

中国没有像小猪说的那样崩溃,是因为自九十年代以来,从386的科教兴国,486的创新型国家,以及科工系统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传统和部分行业民营力量(比如华为)向产品上游延伸的精神,即路风所说的工业基因始终广泛存在;

中国仍有可能崩溃,因为中国还在半导体、材料等基干产业仍然存在致命短板。

通宝推:桥上,阴霾信仰,
家园 他们根本不需要

总的来讲,对于无产阶级打工人,欧美剥削更轻,福利更好,所以这些人直接找到了更舒服的地方呆下了。然后骂一骂国内的剥削,已经是难得,哪回想什么对策。反而国内打工人,还要给官僚资本洗地的,才是脑子长包,当然吃着晚饭的另说。怎么解决,其实历史早有定论,共产党怎么解决的国民党?武装斗争,别无他法!

家园 我明白了

你不是看不懂我在说什么,你是压根儿不想看懂我说了什么。

首先纠正一下,你从一开始回我的帖子就没搞清除,谁对谁错和谁赢谁输是两个概念。

谁对谁错,历史会做出评价。谁赢谁输则是当时的观众和裁判说了算。从当时的辩论来说,普遍的观点都是认为陈经赢了,这个参与过那场辩论的大都有印象,河里也有很多相关的帖子。

其次,你看不懂我写的东西,实际是我的逻辑和观点对你的认知体系冲击过大,你反复说的那几个东西,都是车轱辘话。翻来覆去就是信息,新闻,政策,数据。

那你作为一个现实社会人的感受,体验呢,自己的经历呢?从你写的东西我感觉你像是搞IT的,或者做金融市场分析的,喜欢从新闻、消息、年报里找客观现实,却不愿意直面现实。

现实就是,国家的半导体扶持政策搞了那么多年,真正有成果、落地的还是江时代开启的龙芯,至于中芯国际这些获得了一些突破的,靠的还是梁孟松这样的台湾引进人才。

赵本山说,不看广告,看疗效啊。拿你那些漂亮的政策、数字与现实作对比,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至于谁赢谁输的问题,从“策士”的角度来说,谁的意见被采纳了,执行了,谁就赢了。你举出几样政策来说说小猪赢了,事实就是半导体业对美国的制裁是“一触即跪“,而陈经的重商主义+凯恩斯主义+紧跟美国分工的国际大循环这些年来是一丝不差的被执行了。另外,小猪现在在什么地方你知道么?陈经现在可是很多智库的高端智囊,微博大V,是很多机构和政策论坛的座上宾,他的话从政策到舆论,影响着从上到下极为广大的受众,从这个角度来说,陈经就是赢了。

至于谁对谁错的问题,我没有认为陈经对,但我也不认为他全错了。但是他站拜登,以为拜上台会继续中美媾和的大循环、全球化利益神话的星辰大海,这点是全错了。但是拜又赢了选举,所以从这个角度,陈经还是赢了。所以这就是赢和对的辩证法。

通宝推:陈王奋起,杨微粒,
家园 可不可以这样说

陈经很好的解释了第二共和国(後三十年)的经济政策;但是对第三共和国(新时代)的经济政策他已经失去正确的预判能力了,out了。

家园 现在只看雄安

现在只看雄安能否维持住北方最后的生机。说来地理环境并不好。人更是难讲。

北京已经被放弃了,或者说负担不起。北京效率低耗散大,不重生产,又维持超大规模。这样一来只是收税并服务自己,五环内尚且不够,六环直接裸奔。

安生提到政治,经济中心地区间,差距过大的不利前景。

家园 雄安有它的优势

1、在华北平原上,相对而言环境容量大;

2、土地、水资源相对丰富;

3、地热资源丰富(地热+太阳能,能很大程度缓解北方冬季燃煤采暖带来的空气污染;

4、位置处于北京、天津、石家庄三角围合靠中间,交通便捷。

家园 应该迁都雄安,发展京津连片,放开工业经济等人为限制

但这定于宇宙一尊都干不成。还有北方官场的沉淀。

北京作为低端建成区,每年海量成本,要背千年。

现在走东北人振兴东北的旧路,真需要顶层的碾压实力,碾死自己的基本盘,中层官僚。

家园 差不多

更准确的说是1988-2018(国际大循环开始到中美贸易战结束),此之后他的理论解释力已经大大降低。

陈经的理论实质就是“夺嫡”,老皇帝(美国)在世时绝不挑战他的权威,等其年老体衰了取而代之。但是他没想过,历史上的太子大多没啥好下场的,何况又不是嫡子(西方文化的嫡传),所以拜登上台也是没用的,我们回不到以前了。

通宝推:杨微粒,
家园 你提出的是一个很多人容易忽视的重要思想

那就是资本主义竞争力的来源。

来源于人的欲望和竞争。

如果人类一个个都安贫乐道,社会技术就没法发展。

这样的社会封闭起来自己爽确实可以,但你不能保证外部不会入侵。

在这种恶性竞争的社会,如果不一定程度开放人性的恶,自身对残酷世界竞争时没有免疫力的。

毛泽东在和医生吃饭时,就故意骗医生小女儿吃红辣椒。医生连忙阻止。毛泽东就很不高兴。说要教育女儿世界上骗子多。

还有一个故事就是洛克菲勒,见到孙子跑过来,故意放手,让孙子摔倒。然后教育孙子不要相信任何人。

一个社会,如果公平做到极致,人民就是温室花朵,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应当,靠思想政治教育根本不能树立一个理性客观的世界认识。必须要一定程度开放各种邪恶思想,让人民产生免疫力,让人民参与竞争。

政府的职责时维护这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保证其不能失控。

西方的放任不管,和共产主义绝对公平正义的理想时两个极端,都走不通。

现实的生态系统,比理论设计的要复杂得多。

通宝推:猪啊猪,
家园 也许我们生活在不同位面的中国

1. 2006年纲要的执行,国家的转型带来的变化,不仅我看到了,还有更多的人看到了,包括陈经也看到了。2016年,陈经在《陈经:未来十年,中国的“硬功夫”会练成什么样?》中写到:

“ 科技与军事实力大爆发

在科技与军事领域,中国已经迎来了历史最好的时期,会有爆发式的成长。这将是未来10年中国最好的消息。现代社会,科技对国家发展具有最基础的重要性,所以这是最重要、最关键的事。

军事实力爆发的势头在几年前已经初现端倪。2011年初,四代机J-20横空出世,对中国军迷是一个特别振奋的标志性事件。之后航母、舰载机、大运输机、高超音速飞行器等先进武器不断亮相。和之前的困难局面相比,军工领域可以说是气势如虹,好消息不断。未来10年延续并扩大这个好势头,军事实力爆发式成长,是可以预期的。”

“这几年深圳以华为、腾讯等公司为代表,可以说已经走上了科技产业正反馈加速发展的道路,是很好的正面典型。从深圳看,中国科技产业正反馈加速发展机制的转折点可能已经到了。深圳的发展优势就是搞研发,这是非常突出的一点。深圳市2015年地税收入2276亿元,增长32.9%,国税收入4147亿,增长39%,而整个台湾财政收入才3700亿。深圳钱多得花不完,各种科技投入非常大方。深圳各种“科技公司”想办法写报告往科技上靠申请经费,但规模大了,货真价实的成绩也很多。”

更为基础,也更值得论述的,是中国科技实力的大爆发。。。。

专利可以表现应用研究的产出。2012年中国申请发明专利数量超过美国跃居第一,还连着几年增速超10%。再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的PCT(观察者网注:专利合作协定)专利,难度高得多。2014年PCT专利数申请中国世界第三,增速18.7%,唯一的两位数增长。

再看研发支出。2015年11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2015年科学报告:面向2030》,其中说中国研发投资占全球20%,次于美国的28%,高于欧盟的19%和日本的10%。中国研发投资占GDP比例大约是2%,比例接近欧盟。GDP规模已经很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显然需要增大研发投资占比。中国研发投资在五年左右的时间里超过美国不奇怪。”

随后,陈经也亮出了技术立国的旗帜。但这个口号十几年前愚蠢小猪就喊出来了,可以说,没有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愚蠢小猪路风高梁等学者的呼吁,没有当时科技部的推动,没有胡温政府推出《纲要》推动中国向创新型国家的转型,就不会有这十几年科技技术实力的稳步提升乃至在部分产业的厚积薄发,这些都证明了愚蠢小猪路风等学者以及科工系统那些老专家们的远见卓识。

2.

那你作为一个现实社会人的感受,体验呢,自己的经历呢?从你写的东西我感觉你像是搞IT的,或者做金融市场分析的,喜欢从新闻、消息、年报里找客观现实,却不愿意直面现实。

新闻、消息、年报里的客观现实也是现实啊,不能不对你的胃口就不认。

好吧,即使不提众所周知的高铁、华为、运20、歼20、核电站等等等等,我在现实中也清清楚楚看到了十几年前国家从“重商主义+凯恩斯主义+紧跟美国分工的国际大循环”向技术型国家的转向。

我在深圳,也算是在技术型产业混迹了几十年,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直至今天整个国家的变化我都亲身感受。

“重商主义+凯恩斯主义+紧跟美国分工的国际大循环”的典范就是联想,

早在2000年前后,联想在深圳技术产业界就是被嘲讽的对象,虽然它也在南山科技园弄了一栋楼。记得公司还不大的时候老板就说,联想销售额那么大,利润还不如我们。深圳技术产业的标杆,就是技字打头的、不接受美国产业分工的华为,华为是深圳技术产业事实上的教父。

上世纪九十年代,深圳萌芽中的技术产业,其创始者和核心技术骨干大部分来自体制内高校教师和院所的技术人员,在科学的冬天,体制内的无所事事碌碌无为让他们来到深圳寻找用技术实现自己抱负的机会。我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听说华为工程师的工资有7.000元,以及看到华为招聘广告上写的“我们提供比外资企业更高的薪资”的兴奋,那时候要找到这样的薪酬,只能去IBM这样的外企,还是做销售。20多年下来,我们亲身参与了我们这个行业从0开始与国外巨头竞争、成长的完整过程,我们都有在某个细分市场,将自己的业务从0做到国内第一,再做到全球前十、前三乃至全球第一的经历,我们的日常工作覆盖了市场选择、市场分析、客户分析、产品概念、技术研究、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质量体系建设、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等几乎全部过程。虽然我们主要是追求市场上的成功,但国家仍然通过种深圳市、广东省以及国家的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以表示对企业参与技术创新的鼓励和支持。我的现实感受就是,像我们这样重视技术开发、直接与美日欧巨头竞争的企业,越来越强,越来越多,是中国产业的中坚,而我身处其中。

我们每年也会去武汉北京西安成都等地的高校招聘,有时我也会参与面试,200X年的时候,在西安、成都的招聘,明显地感觉到科工体系投入的增加,很多硕士、博士都在导师的带领下成团队地参与科工背景的项目,那时听学生在面试时讲述他们的课题,我隐约还记得有海军舰用作战地图、作战室指挥系统、卫星轨迹控制算法、用于歼击机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问他们毕业后的意向,往往有科工系统的院所、外企、出国,和以华为为代表的深圳企业。我不知道他们的课题是否真正地实用了,但这些资金的投入实实在在地培养了大批的硕士博士,他们毕业后除了投身于科工系统,也有很多投入到华为这样的技术型企业,推动着中国的转型,中国产业的进步。

整个八九十年代,高校每年招研究生不过几万人,还有很多人找不到合适的技术工作,而2000-2014年,每年招研究生一路飙升到60多万,而且大部分是理工科,这些新鲜血液大部分进入了国内的科研体系和技术产业,没有蓬勃发展的技术产业,如何能吸纳如此多的硕士博士。

3. 最后说一下半导体产业,半导体产业的“一触即溃”,正是“重商主义+凯恩斯主义+紧跟美国分工的国际大循环”产业政策的结果。

八十年代之前,中国的半导体产业链虽然稚嫩,但却是完整的、自洽的。从八十年代起,此前一直为国内产业研制半导体制造设备工艺的科研院所和高校,齐刷刷地脱钩国内半导体产业主战场,转而走上了追踪国际先进水平,做课题刷论文之路。而国内的芯片厂家,无一例外地转向从国外进口产线、设备,国外的技术那么先进,何必自己研发呢?从此中国半导体产业链就是断裂的,不完整的,不能自我循环自我积累成长的,包括90年代的909工程,也没有顾及到这点。直到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要专门设立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专项,国内的半导体制造设备才开始重新起步,到现在才短短十几年,要追上国外已高速发展50年、已经成为一个庞大产业的水平谈何容易。现在国内几家稍微像点样子的半导体制造工艺设备厂家,基本上都是那时候起步或重组的。

通宝推:东方白了,阴霾信仰,起于青萍之末,天空不空,
家园 全球2500强企业研发支出

刚好看到欧盟发布的一个数据,2019年各国企业的研发支出排名:

美国第一3477亿欧元,

中国第二1188亿欧元,

日本第三1149亿欧元;

德国第四866亿欧元。

法国全球第五338亿欧元,

韩国全球第六329亿欧元,

瑞士全球第七298亿欧元;

荷兰全球第八203亿欧元,

中国台湾全球第九181亿欧元,

瑞典全球第十101亿欧元。

家园 只有半导体产业那一部分不同意

80年代中国精密机械和自动控制技术落后太多,多次光刻时图案位置是由人的眼睛和手决定的,精度不可能太高,加上缺钱也缺市场,跟不上西方的发展是必然的。西方这方面的优势是靠很多国家技术,美国的光刻机也要靠其他国家,即使中国靠自己都能做好,其他国家也可能抵制中国的芯片、手机、通讯设备甚至所有的电子产品,政治因素不可忽视,即使成为最强大的国家也未必容易。

家园 苏联援助的是成体系的工业化整体框架

苏联援助的是成体系的工业化整体框架,而美国是引导我们进入他的体系并形成深度依赖。

==================

听过温铁军,你就会知道,前半句也是不对的,苏联也在引导我们进入他的体系并形成深度依赖,只是被毛发现并打断了。

家园 领导喜欢自己的自留地

每界领导上来都喜欢搞自己的自留地,肥水不流外人田。前任在天津滨海新区十年的投入,都被放弃了。只是因为雄安是自己的自留地。

大红门赶走了,动物园赶走了,批发产业也算得上无烟工业吧?一句话低端产业低端人口全赶走。最后这些产业去河北天津了吗?没听说。会下蛋的金母鸡就这样死了。

拆违建,就是拆。很多违建其实是有存在价值的。没想着国家收回来出租不好吗?拆得一地鸡毛。

北京这不好那不好,领导就是不舍得走。反而天天想着法子把内城的人都赶走,也不知道图什么,搞鬼城吗?

北京现在背着两个包袱,城市副中心和雄安。在国内所有一线和二线城市,北京是唯一被领导虐的城市。

所以北京没前途。

现在台上的这位爷,反腐有成绩,抗疫有成绩。只是能说出顶层设计,妄论中央,低端人口这些话的人,我始终对他保留几分。

家园 这几个问题我在河里都曾回答过

关于当时所谓手动调节的说法,估计都是来自知乎某答主的文章吧。

我在这个帖子里回答了

qq97:先指出一个基本事实的错误吧

在用紫外曝光方法加工亚微米级图形取得成功之后,我校在70年代后期就积极开展用紫外投影曝光法直接在硅片上加工图形的研究,也就是当今世界上生产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主流设备—分步投影光刻机。那时这种机器国外也仅仅是处于研究阶段,对我国完全封锁,技术难度很大。我校依靠独立研究,在气动自动调焦技术及系统、暗场同轴自动对准技术、亚微米级大视场投影光刻物镜设计、远亚微米位移自动补偿、全反射深紫外照明及曝光积分能量控制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1980年完成了国内第一台自动对准分步投影光刻机的研制,加工最细线宽为0.8微米。填补了国内技术部分空白,获1981年北京市首届科技成果一等奖。此机被安装在华北微电子研究所。

还有这个帖子:

qq97:其实想想就知道

关于缺钱缺市场:

qq97:早期的半导体产业并不需要花很多钱

qq97:当时的芯片市场很大

关于

西方这方面的优势是靠很多国家技术,美国的光刻机也要靠其他国家,即使中国靠自己都能做好,其他国家也可能抵制中国的芯片、手机、通讯设备甚至所有的电子产品,政治因素不可忽视,即使成为最强大的国家也未必容易。

这段话我同意,即使当初我们不放弃半导体制造工艺设备产业,今天也很难只靠自己完成整个产业链。

听上去,这似乎于事无补。但是,还有一种很有可能的可能。。。

如果当初坚持了发展半导体产业,那么整个产业链就会参与到世界半导体工业飞速的进程中,在这个过程中优胜劣汰,就总可能会有一些像华为这样的企业在部分细分市场走在世界前列甚至领先,在这个过程中它们不仅积累了资金增强了实力,也积累了技术和知识产权,它们就可能在整个产业链的部分环节取得垄断地位,这样在芯片战中它们就可以利用自己在局部环节的垄断地位构成对整个产业链的威胁,从而使美国不能肆意妄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