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整理】清朝相关论文资料整理,陆陆续续有空就补充一点 -- 阴霾信仰
毛泽东的民族理论中关于民族压迫的论述可以分三层。
第一层,原话是:在阶级社会中,民族问题实质是阶级问题,不把握阶级实质,是不能彻底解决民族问题。
第二层,在面对外来侵略时,民族矛盾会上升为主要矛盾。就是说,外来侵略的时候,反抗外来侵略者的英雄可称为民族英雄。
第三层,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会出现民族矛盾,各民族中反抗压迫的都是正义的,可称为民族英雄。
根据这一理论,在宋金矛盾时期,金朝明显是非正义的一方,对宋的人民财产造成伤害,那么反抗金朝的岳飞就成了民族英雄。
同样,当汉族压迫残害其它国内民族时,其它民族奋起反暴,同样可称为民族英雄。这也是历史书上正面肯定苗瑶各族起义的原因。甚至于王钟翰还把努尔哈赤起兵称为正义的一方。
这里同样还要厘清一点,起义和叛乱之间的区别,如果是叛乱或是分裂祖国,镇压叛乱的将领就是民族英雄。
对了,还有就是英雄是正面价值的体现,在起义和平叛时,即使出发点是正义的,但是在军事行动的过程中残害民众,也不能称为民族英雄,所以努尔哈赤是没希望了。
兄台!中华民族的概念产生于民国。在此之前是没有这个概念的。还是归还历史的本来面目为好。
理由就是,
得国不正,杀戮太重。
部落政治,以少欺大。
直到鳌拜时期,整个国家退化到大规模建立奴隶社会。
到处建立满城,和昂萨人建立殖民地白人据点有什么区别?
上面这些特征一直都保持到清中期乾隆年间。都是这样。
清后期,汉臣的力量变大,才有改观。
满清是中国,坚持这个说法很重要。但是不是正统,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以满洲老档也可能是伪造为由,站到了袁民族英雄形象的否定立场上,作为一个毛粉,显然不应该犯如此低级的错误。除非……
历史观,民族观是发展变化的。
古人不能用今人的民族观看待当时的发生的事件。
同样的
今人也不能按照古人的民族观看待历史事件。
今人不是古人,不能用几百年前古人的民族观,历史观,世界观分析历史问题。
中华民族概念在今天是普遍接受的民族观,
那么讨论历史就要基于今天的中华民族观来讨论。
也没有内战。是一个边疆政权对中央政权的侵略,是民族("民族"与“国家”本是一词)矛盾,是外战。
用今天民族团结或者中华民族的观念去看待历史事件是不合理的。
宋辽金夏都是唐朝完蛋后的割据政权。金是割据政权,但不能说宋是中央政权。辽、金都没有臣服过宋。反而是宋反过来对辽、金臣服了。辽还好,只是当了兄弟国,进贡而已。赵构对金可是要叫爸爸的。
我们是现代人不是宋金时代的古代人,就不能用宋金时代的历史观,民族观,世界观看问题。
否则炎黄大战在当时古人眼中也是互为异族的血腥战争。
我们能说炎黄时期不存在汉族而否认他们是汉人始祖,他们之间的战争属于汉族内战么?
周朝无数个大小封国,实际上最初就是一个个散落在四夷之中的武装据点,之后民族融合逐渐成为同国同族。
这种过程在古典大帝国里都发生过。
比如中世纪阿拉伯半岛南部的游牧部落不断对外扩张,同北非、西亚,中亚的千百个中小土著民族融合成为阿拉伯民族。
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出,
西欧的民族演化与东方的不同。
西欧民族强调“求异”,民族不断细化分裂变是主流。
而古典时代的大帝国文明,比如中国,印度,波斯,阿拉伯等等,在民族问题上存在“求同”现象,既多民族在统一大帝国时期融合向民族共同体甚至同一民族演化。
满清时代,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是各民族不断消灭差异,向同一民族的方向逐步融合的过程。
而西欧殖民帝国的建立,是向民族间进一步区分差异,民族碎化发展。比如,美国推行的亚裔细化法案就是例子。同一个民族的华人都要分成不同族群。
因此两者只是表象相似,实质正好相反。
战后的氏族联合成为中国土地上最强大势力,扫除其他氏族,方被后人“认可”为中华始祖。我们现在说我们是炎黄子孙。如果三苗胜了,我们会说我们是三苗子孙。此战之功也,是暴力的后果。
另外兄台应该意识到“中国”这个概念是从孔夫子论“尊王攘夷”开始的。炎黄始祖是后人追认的。
宋金时期,宋为中华,辽金蒙古为异邦。
满洲早期是异邦入寇。自康熙后接受了中华正统(而保留了极重的异族心理)。
中华的概念是演进而不是静止不动的。它的内涵是不断扩大的。它是以汉文化为主导的,包括了中国土地上消失的所有异族文化和消失中的异族文化。
这是暴力的结果。哪个不服,用铁血来换。
西方某些政客在唧唧歪歪中国政府灭绝异族文化(新疆和西藏);新清史鼓吹满蒙非中国,都是无用功。第一,中国自有法度。第二,也是最根本的,中国内政,哪个不服,用铁血来换。
中华民族这个纸面概念最终能够成立的基础是毛主席和共产党在中国土地(当然包括新疆和西藏)上和朝鲜实现的政治和军事胜利。在这个基础上,通过法律实现共和国领土内公民权利的一致性,杜绝特殊民族特殊权利现象,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方法。如楼主所援引的满清政治经济制度上制造出特殊民族的政策,是自毁长城的做法。
之所以你认为炎黄大战是异族战争,是因为你放弃了今人的民族观而代入了5000前古人的民族观。
这就是问题所在!
要知道——
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
今人与古人的民族观自然也随着发展而不同。
每一代人的世界观,历史观,民族观都是不同的。
每一代人讨论历史都必须是基于自己时代的历史观,而不是基于历史发生时古人的历史观。
因此你这种复古言论在今天就只是暴论,而不会被社会普遍接受。
粗糙点来说,
既然古人不会用今人的民族观分析事件,今人凭什么要用古人的民族观看待历史?
不知道我是不是阐述明白了?
我想这个叫做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你讲的不明白。不过我们还是算了。承认是炎黄后人,承认应该依法治国。这个共识够了。
从学理上讲,割据政权是从中央政权分裂出去的而且对抗中央政权的政权。它的权力首先来自于中央的授权。
辽金夏的权力哪个是来自于中央。哪个不是自己凭借武力开拓生存空间,而后才被中央认可为地方权力,但还是蛮夷。地方权力进犯中央,中原皇帝向蛮夷君主称臣称低级家人(儿子,弟弟,外甥),是中国领土扩张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只能承认这些消失的蛮夷政权为未来的中华民族(或许是另外形式的蛮夷,直至民国)开拓了生存空间。在历史的当时,他们绝无这个历史觉悟。
历史唯物主义承认历史观是发展变化。
随着历史观的发展,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评价也会随着时代发展变化。
而以古人的历史观分析评价历史显然是属于静止孤立地看问题,而非辩证地看问题。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宋金时代,人们认为包办婚姻是合理的。
但是当代人肯定不能接受。
所以,我们能因为宋金时代人们认为包办婚姻合理就认同吗?
当然不行。
因为今人的世界观与古人不同,因此同一件历史事实,不同时代世界观不同,得到的评价不同。
同理,能因为宋金战争被当时人们认为是异族战争就自动认同吗?
显然同样是不行的。
因为同一件历史事件,不同时代民族观不同,得到的评价不同。
内战是指对天下的争夺,这么说似乎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