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关于1987年中国 GDP 被印度超过这事儿 -- 钛坪樽逾
是谁主导的呢? 朱镕基总理啊。。
邓小平同志称赞过的“懂经济的人才”啊。。呵呵
你这段话证明了我主帖里的结论:八七年中国的经济,按照 “GDP现价美元”这个统计口径,被印度短暂超过的原因是这个替代换算因子出现大幅变动。如果按照 2010 美元不变价,当年中国的 GDP 远超印度。按照人民币不变价,八七年中国的 GDP 相比前后两年,并没有出现暴跌。
另外,八六年世行用的不是当年汇率官价,主帖有那几年的汇率。
我在另一个帖子里说过了,我父母那几年的生活是日渐好起来的,他们感谢共产党、感谢毛泽东、也感谢邓小平。这个,我记得很清楚。
平常看问题多想想,中国有多大、有多少人。世界不只是我们眼里那一块。
八零年是 5.2%,八九年是4%,其他年份都是接近甚至超过10%,其中八五年 15.2%,八六年 14.3%,八七、八八两年都超过 11%。九零年增长率也是 4%,九一年就到了 9.3%。然后冲上 10%,直到九六年降到 9.9%。然后是 9.2%,7.8% 和九九年的低谷 7.7%。两千年恢复到 8.5%,然后一路向上。
这二十年的增长率,还不算“高速发展”吗?全世界找出一个当期增长速度超过中国的来看看?
87年弗里德曼给赵紫阳一封信,劝中国要提高利率多进口少出口,以及减少货币等等具体详见《何新对决弗里德曼》一文。
90年以后中央反思,采取了完全相反的举措,包括增加货币,促进出口等等。
降汇率你以为是坏事?
昧国为啥一直要日元升值?
要人民币升值?
利率降了有利的是产业工人,特别是出口产业的产业工人,其次是出口企业上游产业的工人。
利率降了不利的是那些换外币出国旅游的富人。
你说从整个国家角度,是利率降了好还是升了好?
出口大国有着庞大的出口产业庞大的出口产业就业工人,因此对汇率升值很敏感。
出口弱国相反。
西方控制他国经济的一个手段就是收购其核心产业以后,将该国货币升值,使得该国出口更加困难而对西方产品产生更大的依赖性,最终完全失去自主性,例如东欧当年就是这样,没几年,民族产业几乎完全被西方控制,汇率倒是升了很多,看上去经济增长了不少,产生一个虚假繁荣。
因此用汇率GDP比较两国经济状况除了两国的经济结构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否则误差必然很大。
比较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用GDP 也有一些问题 就是很难进行可比价格计算。
因为不同的年代居民的消费结构完全不一样,你很难确定一个完全符合两个年代的不同商品的加权指数。
价格要可比,需要将不同的商品分别计算加权指数,然后累加,问题在于不同的年代消费结构不一样,不同年代的商品的加权指数也应该不一样。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毛泽东时代的很多昂贵的稀有品到了邓小平年代进入寻常百姓家。
例如家电摩托汽车等等
为什么有些人说八十年代是新中国的黄金年代?
我大元冤枉,分明是中国历史的黄金时代啊!
包税:财政大包干,外贸大包干,信贷大包干,XX大包干。
印钞:用通货膨胀支持高速度,先通胀、后治理、打时间差,挤兑潮,抢购潮。
变钞:外汇券,双轨制,价格闯关,长痛不如短痛。
皇权不下省:改流归土,让利,放权,允许探索,违法光荣,地方保护,一国N制。
宗教自由:气功,特异功能,十字架,洋葱头。
军事:武装集团可以做生意
作者:山高县
我不冲啊,只是我的坦率让你受不了。
你记得很清楚那只能代表你的理解。
中国这么大,人这么多,你怎么就知道别人是否多想了没有,或者对错呢。对时代的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人的理解感受是不同的,如果
1984-1990年全国物价飞涨,官倒横行。没几个人认为那是个好的年代。
在那几年,你的邓小平yy的儿子朴方的康华开创性的发展了官二代如何利用他们的父辈从毛主席为代表的中共手中掠夺的本应代表人民利益的权利为自己谋利模式。
萧规曹随,这一模式从那时起到现在一直就没有停止过。这也是中国会走向阶级固化的始作俑者。他们掠夺的中国人民的财富并大量转移海外,也可能会是道琼斯一直涨,或者中国可能无法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
邓小平不好,因为人民创造的财富没有在人民手里。
老老狐狸旧贴:
1985年之前,中国大陆对国民经济核算源于前苏联与计划经济相配套的物质平衡表体系(MPS),1985-1992年逐步与联合国推荐的源于市场经济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接轨。1992年8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实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的通知》,正式开始在中国实行SNA体系,GDP成了中国最为重要的经济指标。1993年起,国家统计局完全摈弃MPS核算体系彻底转向SNA,这样中国经济增强了与市场经济国家经济的可比性。
将85年前的工农业总产值转为GDP,这是由张风波主持的国家“七五重点科研课题‘中国宏观经济分析’”完成的。
1986年,张风波主持的国家七五重点科研项目“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最早完成和公布了我国自主研究的GDP指标,该项研究参考世界银行的基本计算方法,根据中国国情进行了加权处理和项目调整,并通过汇率移动平均换算成美元表示的指标,系统地完成了中国1952-1986年三十多年GDP、人均GDP等指标制作,并进行了增长率和各要素变化及贡献度的分析研究,以及国际比较。其要点并被收入张风波主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集体执笔的《中国宏观经济结构与政策》1988年版。
关于中国gdp,河里大牛老广有个系列,非常耐看。老广:【原创】闲谈GDP-前言.
对于倒推出来的1949-1985年gdp数据,很多经济学家认为由于指标选择、漏项、义务劳动积累等因素,可能存在低估。
朱天:中国GDP数据的几个认识误区
http://www.m4.cn/opinion/2014-09/1245253.shtml
这篇可以和老广的那篇闲聊GDP一起看。
中国过去三十多年的经济增长被一致认为是改革开放的结果。改革开放固然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1978年以后中国的经济增长要大大快于1978年之前的增长,但并不能够解释为什么中国的经济增长远远快于其他发展中国家。
事实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都进行了市场化的经济改革,表1也显示,发展中国家总体的增长速度在过去二十年里也确实有所加快,尤其是最近十年里,无论是低收入还是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都大大超过了发达国家;但与中国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所以,中国增长之快不是简单地用改革开放就能够解释的。
中国的GDP总量虽然可能被低估,但中国的GDP增长率却很可能被高估了。高估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通货膨胀率被低估了,因此从名义GDP增长率计算出来的实际增长率就会被高估。第二是改革开放初期的GDP可能被低估了,因为那时候中国还没有GDP的概念,现在公布的当年的GDP都是后来估算的结果;三十多年前GDP水平的低估使得三十多年来的GDP的增长率被夸大了。
独立数据显示GDP增长率可能被高估了2-3%
那么中国的GDP增长率到底被高估了多少呢?根据伍晓鹰教授和已故的麦迪逊(Angus Maddison)教授的估算,中国1978-2003年的GDP年增长率是7.85%,而不是官方的9.59%。他们的研究也影响了学术界广泛采用的宾大世界表(Penn World Table)对中国GDP数据的处理,该表调低了中国的经济增长率。
宾大世界表最初是由宾夕法尼亚大学国际价格比较项目(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Prices Program),根据各国商品价格的调查结果而编制的按购买力平价调整过的国民经济核算数据,现在则是由宾州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和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学者共同建立,并且维护的一个用于比较国家间实际GDP的数据库,目前的最新版本的数据叫PWT 8.0。
按这个宾大世界表,1980-1990,十年间,GDP复合增长率为每年5.83%;1990-2000,6.23%;2000-2010,8.91%。
对这个宾大世界表数据的准确性,本穷还是表示怀疑的。当然,同一体系下,做国际比较以及自身纵比,还是可以做定性不定量的参考。
--------------------------------------------------------------------
我还记得85后面几年那种拼命有啥买啥的抢购潮,抢到棉被的算运气好的,还有人抢了好多个木盆堆在家里。
那时候银行存款利率能突破20%。。。
80-00年代,中国的现金流通量增长了几十倍,钞票是印太多了。
河里以前还有GDP等数据的曲线图,可以明显看到增速的拐点就在加入世贸以后。
我不需要你定义的那种虚幻的建立在沙子上的修养。因为那些东西在残酷的股市博弈中一毛钱都不值。
更没说过那个发展速度该归功还是归罪于改开或是文革。原帖的目的,就是分析为什么印度的 GDP 曾经唯一一次超过新中国。
整篇文章里唯一一次说到那个时代的发展速度,是这句话:
大家非要掰扯到底那个年代发展是快还是慢,简直莫名其妙。
我不关心邓小平时代和毛泽东时代到底哪个发展速度快。在我看来,两个时代的面临不同的主要矛盾,如何相比?同样道理,我也不会去比较邓小平时代与江、胡、习时代。
你给出的这个算法,只是一家之言,可以参考比对。非要用这个算法来比较发展速度的话,十年复合增速 5.8%,也不算低了。要知道,其中包括了八九、九零两年。相比后面两个十年,八十年代要在探索中完成经济转型,困难自然不少。
最后你又提到了货币投放量,我还是那句话,看数据下结论。八十年代投放了多少,后面又投放了多少。相比货物和服务产出的增加,货币的增加又超过了多少。
当然,依然感谢找出这篇文章。
毛泽东时期,中国的货币发行量受到严格控制,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到1978年1月,全社会流通现金总额也仅有229.59亿元。1978年起,由于洋跃进盲目投资,超出国力承受极限。中央政府开始海量增发钞票,填补资金窟窿,引起恶性通货膨胀,人民币大幅贬值。
1981年1月,中国社会现金流通量达到415亿元,
1985年1月达到839亿元,
1986年1月突破1050亿元,
1988年1月达1553亿元,1988年11月达2027亿元,
1991年11月达3003亿元,
1992年12月达4336亿元,
1993年1月突破5022亿元。
1995年1月达9141亿元,
1997年1月突破11493亿元,
2003年1月突破21245亿元,
2007年2月突破30627亿元,
2009年1月突破41082亿元,
2011月1月突破58064亿元。
三十年时间,中国货币流通量暴增140倍。
现在看着这一串数字,感叹80-90年代居然能熬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