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重建农村集体农场体制,永久解决农民的贫困 -- 陈王奋起

共:💬165 🌺817 🌵1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家园 表格应该说专门从事农业的确实少,但为农业配套的相关工业人

还是很多的,美国800万农民,我在美国农业历史里面看到的数据啊。

但是这里有个问题,是农场主加农业工人,并不包括农药公司的工人,也不包括种子公司的工人。

这个怎么界定?

所以计算农民,需要更为客观的描述。

中国不同,是由农村进一步到所谓的城市农村二元分法,这明显需要一个历史过程,尤其是我们的国家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而且极为落后。

在建国初期还是大量的基础农具,而且是质量很差的老农民农具,为什么啊,工业水平差啊。这些要建立需要时间,或者可以说需要工业分出精力来做。

这还是人力工具,如果进入到小农机,都需要巨大的努力,而不是天上掉下来,在今天的中国工业历史中完全回避这些。

仅仅就基础农具,小型机械的,零部件,维护,保养等等,就可以消耗大量的农业闲散人口,因为这是一个技术活,就好比文革一些技术农民进行水泵等农业用初级设备的维护保养一样。

现在看来似乎不算个活,实际上,如果现在的水库不能恢复,这个工作量仍然很大,同时,即便是水库也需要大量的泵来提灌等等。在当年70年代,在今天,这都是一个巨大的工作量的工作啊,因为水渠是农业宝贵的血管。

总之,这在中国的当时,需要大量的农村本地人员来做这件事,而不是依靠下放的知青和相关城市人员。

捋顺这个体系就是很大的工作量,这个在当时是基础农技站解决。这算城市化嘛?也不好说,也许可以算农民就地消化。

注意,这不是我的幻想和妄想,这是当年事实存在的真实现象。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由人力农机到初级小型农机,到大型农机,这是一个伟大的进步,我感觉,很多今天的人似乎并不了解这段历史,我再推测,他们是依据各自的地区,甚至是80年代的感觉推测70年代的方向。

是方向而不是现象。

通宝推:审度,桥上,
家园 这个表格还不够细致,如果够细

基本可以反应七十年代的进步。

尽管如此,有些迹象也可以看的很明显,比如,运输动力的增长,小型农机的增长。等等。

从今天来看,很多地区还是适合大型农机的,这是常识,即便是南方,有些地区也适合大型农机,比如两湖。

家园 小岗只是做新闻素材用的

那1020万元还不知道有多少成本在里面呢?很多上市公司老总年薪都比这高。

现实点,从江浙沪迁个去低端中型服装加工厂去收益都比这好,或者让周边合肥,南京等大城市去建个蔬菜直供基地也可以解决长久 的贫困问题。但这些脱贫做法都需要计划下的强制性,而这正是小岗人自己打破的集体经济模式。

小岗就是一块擦脚布,40年前用完后扔在一边,现在要全面脱贫了不能漏了这块布,此布现在擦脚是不能擦了,但是还可以再拿出来擦擦鞋的。

家园 问题是擦脚布,真不扔啊,还在标榜啊,某些人说此一时

彼一时啊,没说不行啊。

迁厂子?不怕小岗村人吃了他?

小岗村的纪念馆,国家修的,一条路,国家修的,另外一条路是郁家小长江村给修的。

在90年代,国家投资一亿,不知道剩下了什么,小岗村村民依靠宠幸直接从这里花钱。

狗屁不是的村子,毛时代年年吃返销粮,亩产永远当地区最低,极为不劳而获,然后出门要饭,就是这样一群狗东西,被万里树立为国家榜样,丢不丢人现眼?知道羞耻么?

就这样还舍不得扔,磕碜不?

就是这90年代的一个亿,当时也没有好意思说是自己挣的,安徽也不敢这么吹,很快就花光了,充分的体现了中国农民最落后愚昧的那一套,还他吗被树立为国家榜样。

学习他们什么啊,吃喝玩乐,国家给拨款嘛?就是这样,沈浩被活活累死了,申请贷款下不来啊,哈哈。

小岗村就是年年申请贷款,年年花光,不得不佩服啊,真是懒惰到家了。

就这还不扔啊,这也是笑死人了。

家园 这类事你们那里有没?你怎么看啊?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供图)

昔日绿树成荫生态隔离带,如今别墅密布成“水泥森林”——

位于滇池南岸的长腰山,是滇池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滇池重要自然景观。然而,在地产商的野蛮开发下,其90%以上区域已被开发为房地产项目,长腰山变成了“水泥山”。

触目惊心的生态破坏令人痛心,相关地产商却大张旗鼓地打出广告:“云南如诗般的春景,都藏在长腰山院墅的客厅里”“以最佳视野饱览滇海风光”“有滇海相伴,与山海为邻”……滇池景色被包装成别墅的独家卖点。

5月6日,生态环境部公开通报昆明晋宁长腰山过度开发严重影响滇池生态系统完整性问题。通报称,围绕滇池“环湖开发”“贴线开发”现象突出,长腰山区域被房地产开发项目蚕食,部分项目直接侵占滇池保护区,挤占了滇池生态空间。

生态保护区“长”出密密麻麻的违建别墅,滇池的“腰”没了

“对面在建房子,你们知道吗?”“知道啊,本来有树的,盖了房子景观不好了,烦得很!”……这是今年4月,中央第八生态环保督察组同志与滇池当地市民的一段对话。市民吐槽的“房子”,正是长腰山上打着旅游康养“幌子”开发的地产项目。

中央第八生态环保督察组下沉督察发现,2015年1月以来,昆明诺仕达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在长腰山区域,陆续开工建设滇池国际养生养老度假区项目。据调查,该项目规划占地3426亩,约占长腰山总面积的92%,规划建设别墅813栋、多层和中高层楼房294栋,建筑面积225.2万平方米。其中,面向滇池区域规划建设别墅390栋、多层和中高层楼房25栋。

在通报中,中央督察组直指其存在三大问题——

非法侵占滇池保护区。2013年版《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规定:滇池一级保护区禁止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和构筑物;二级保护区限制建设区只能开发建设生态旅游、文化等建设项目,禁止开发建设其他房地产项目。晋宁区及诺仕达集团在滇池一级保护区毁坏生态林建设了一条沥青道路,并陆续在滇池二级保护区限制建设区违规开发建设房地产项目,至2018年7月建成167栋别墅,占地293亩,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

打擦边球进行房地产开发。诺仕达集团打着健康养老产业的幌子,在滇池二级保护区限制建设区内开工建设437栋别墅,占地1242亩,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这些别墅的房屋不动产权证“权利性质”一栏为“市场化商品房”,并非对外宣称的健康养老项目,实际是以健康养老产业之名,行房地产开发之实。

长腰山生态功能基本丧失。除位于滇池二级保护区的房地产项目外,诺仕达集团还陆续在长腰山三级保护区建设209栋别墅、294栋多层和中高层房地产项目,占地1891亩,建筑面积174.4万平方米,整个长腰山被开发殆尽。现场调查发现,大量挡土墙严重破坏了长腰山地形地貌,原有沟渠、小溪全部被水泥硬化,林地、草地、耕地全部变成水泥地。长腰山90%以上区域挤满了密密麻麻的楼房,整个山体被钢筋水泥包裹得严严实实,基本丧失了生态涵养功能。

“滇池的‘腰’没了!”目睹长腰山开发乱象,督察组工作人员痛心地说。

“清不掉”的高尔夫球场违规存在10余年,当地突击种树虚假整改

长腰山遭遇野蛮开发,这在滇池周边并非个案。督察发现,滇池草海片区“贴线开发”问题突出,大量房地产项目与湖争地,“寸土必争”、“寸步不让”,环草海25公里湖滨带被房地产等项目侵占。2015年至今,草海片区共开发建设地块42个,占地2463亩。

滇池东岸,甚至还有一个占地703.64亩的高尔夫球场。该球场5号、12号球道的全部区域,4号、6号、11号球道的部分区域,均位于滇池一级保护区内,侵占保护区456.68亩。

2004年1月,国办印发《关于暂停新建高尔夫球场的通知》,明确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门一律不得批准建设新的高尔夫球场项目。”2008年4月,昆明铭真运动旅游有限公司以“户外旅游休闲公园”名义获得立项、土地规划、建设施工、环境影响评价等手续,实际建设了铭真高尔夫球场,并于2010年5月投入运营。

2011年,国家开始开展“清高”工作。按照规定,该球场理应停止经营。但球场一直未落实要求,长期违规经营。仅2016年至2021年3月,就累计营收1247.5万元。2015年10月,昆明市政府划定了滇池各级保护区范围,相关部门下发通知,要求该球场“立即停业并退出滇池一级保护区范围”,但其拒不退出。直至2018年底,业主方才在一级保护区范围内的球场上象征性栽种少量树木,球场功能并未消除,企图蒙混过关。

2021年4月6日,中央第八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云南,该球场的整改终于有了“动作”。4月11日,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采取紧急措施,铲除了部分侵占滇池一级保护区的球场,并在铲除的球场上种植树木。为显示整改进度和成效,该管委会弄虚作假,将树枝插入浅层表土,冒充植树虚假整改。

督察组注意到,球场突击栽种的树木很细,且都是围绕发球台的周边种植,球场的基本功能并未消除,球场下的沙土对生态的影响依然存在。在此前摸底时,他们也发现有人在球场打球。

“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履行主体责任不到位,为其长期违法违规提供‘保护’。”中央第八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有关工作人员表示。2011年5月,该管委会向昆明市发改委上报清理整治报告时,隐瞒该球场未取得合法审批手续的事实。2017年发现侵占滇池一级保护区之后,该管委会在2018至2020年向昆明上报的“清高”自检自查报告中,仍未如实报告情况,也未认真督促整改。

有制度不落实,有责任不履行,有督察不整改,实现绿色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家园 扯句远的,关于农村现状一个侧面

过年回乡聊了聊。

我们那里是内地平原村庄,全村人口最多时差不多2000人,现在有43个超过30岁男的性未婚。

这里面除个别智力问题以外,很多生活并不算贫困,起码衣食无忧,但适龄女性愿意留在乡里的,少之又少。

因此我才听说,这几年村里多了4个越南媳妇。

目前家乡常住的大约500?多是老人,自从可以带孩子在打工地入学之后,孩子都不多了,通常是6岁以下,让老人帮忙带。

当年的村小都废弃了。前年初夏回去,村小野草高及人腰。我们这个三千年的农耕区,竟然出现了野鸡。

假如这43个人有一半能正常成家,村里多出20个家庭,局面会好得多。

希望有关部门能为引进东南亚媳妇开条便捷通道吧。

通宝推:燕人,
家园 无图无真相

附图是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做的1950-201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图表。

从1961年到1999年,粮食总产量一直沿着一条年增约8900万吨的直线增长,整个八、九十年代仍然在这个增长通道之内。

但这个持续了40年的上升通道在1999年被跌破了,从细分品种来看,稻谷在97-99年见顶,此后下滑,增长缓慢,小麦类似,也在97年见顶,此后增长缓慢。在2001年之后,玉米成为粮食增长的主力,1999-2014年,粮食总产量增加近1亿吨,其中玉米贡献了近9000万吨。

家园 图挂了,再传一次

点看全图

通宝推:审度,桥上,
家园 图挂了,再传一次

附图是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做的1950-201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图表。

从1961年到1999年,粮食总产量一直沿着一条年增约8900万吨的直线增长,整个八、九十年代仍然在这个增长通道之内。

但这个持续了40年的上升通道在1999年被跌破了,从细分品种来看,稻谷在97-99年见顶,此后下滑,增长缓慢,小麦类似,也在97年见顶,此后增长缓慢。在2001年之后,玉米成为粮食增长的主力,1999-2014年,粮食总产量增加近1亿吨,其中玉米贡献了近9000万吨。

点看全图

通宝推:桥上,
家园 从三年最低谷取直也不好,不能这样画图啊,就像他们老

从1957年开始算。

把解放前的1936年作为起点,哈哈哈,都是话术啊。

家园 制度问题可以这么看

最近受@数值分析 那道趣味题启发,我们可以把制度问题划分为几种可能:

集体制对,分包制对

集体制错,分包制错

集体制对,分包制错

集体制错,分包制对

从当前结果来看,如果目前农村的状况可以接受,而且现在依旧实施分包制,那么至少分包制是正确的。左派河友肯定会提90年代农村的惨状,我不争论这一点,直接假设是真的(并不代表我同意是真惨,至少潮汕地区比之前好),但那时已经是分包制,现在也是分包制,可见即便90年代农村出了严重问题,跟分包制也没有关系。

剩下的只是要确认集体制是对还是错了,这里的难点在于两个关键变量,一个是化肥,另一个是种子技术,那个时候是缺乏的。

我的看法是不妨做横向对比,当时的苏联是集体制,化肥也不短缺,可以用他们跟西方的农业产出对比。

数据我就没有了,方法我就提出来了,欢迎大伙补充。

家园 我也放几张粮食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通宝推:审度,桥上,qq97,
家园 先花一个,有个疑问

而在中国,从1956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93亿吨,中国化了10年时间,才在1966年,终于让粮食总产量在10年波动中第一次刚刚突破了2亿吨,1971年第一次突破2.5亿吨,到1976年,达到2.86亿吨。显然,从粮食总产量这个冷冰冰的客观数字上,我们可以看到从1956-1976,并没有一个生产关系顺应生产力,促进农业产量稳步提升的明显现实,尤其1956-1969这段,波峰的1967,也只有2.178亿吨,和1956比,往上波动幅度顶多也就10%左右。而人均粮食占有量,1956是306.8公斤,1976是305.5公斤。你可以找各种政治经济技术国际关系的理由,但在20年足够长周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集体化的农业体制,和3千年前的井田制一样,没有能够证明它对农业生产的足够促进作用。

而1977,粮食产量2.83亿吨,从1977之后,尽管粮食产量仍然有上下波动,但快速上升的曲线已经明显了。仅仅7年后的1984年,中国粮食总产量突破4亿吨,人均粮食突破390公斤。不到20年后的1996年,中国粮食总产量突破5亿吨,人均超过400公斤。

理论上的东西,我见识浅薄,插不上话。关于粮食产量这两段,尤其是56-77这20年,我想更应该和解放前比一比,因为这才是生产制度和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就像拿苏联53年前和沙俄13年比就很有可比性。生产关系不变的情况下比,要知道人力终有穷时,制度(或者叫生产关系)的红利不是无限增长,要求56-77一直增长本身就不科学,红利释放完了就稳定了。至于77-84的增长,能不能相应的比较一下77之前和77之后的化肥农药产量。要知道影响一个事情结果的因素不止一个,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到底是生产关系改变(集体变成包干到户)带来的粮食产量直线上升,还是农药化肥带来的,亦或是这两者都有影响哪个影响更大?这个需要更科学的论证。

还有小岗村的事儿,都要辩证的看。

我记事的时候,有一件事印象特别深刻,那年在打麦场里晒麦子,晒完装袋,我问我爸我们打了多少麦子,因为问这个问题挨了一顿吵。后来才明白,农村老规矩不许说打了多少(有点迷信,说了来年收成不好),那时候我家一亩地大概打600斤小麦,这是84年左右的事儿,我这是河南中部,自古以来就是平原粮区。到如今,过了快40年了,我老家亩产千斤比比皆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制度变了么?没有!生产方式变了(种子、化肥、农药、机井)!

通宝推:桥上,
家园 我们那边的山一直在变绿

温州处于丘陵地带,永嘉更是由于是山区而贫困,否则当年也不会成为浙江唯一一支红军的发源地和主要活动地区。所以搬离山区到温州浦东的瓯北是大家的追求,当然也有一些有钱人在老家的宅基地盖别墅,但是上半山腰盖别墅的很少。而且我们温州习惯在山上建坟,谁愿意和坟墓做邻居。

我们那里山变绿主要两大原因,烧饭逐渐用液化气而不用木材了,还有这些年打击豪华坟墓取得一定成果,山区白化得到遏制。

家园 这个典型确实不好

其实安徽当时树的另一个典型的肥西,要比凤阳小岗好的多,虽然肥西8-90年代也是惨不忍睹,至少熬到现在熬出头了,以肥西目前的财力养个几个明星村不成问题。

可能领导人头脑当时有点过热,舍弃肥西而主推小岗,想跟朱重八比一比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