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人口论,计划生育和老龄化 -- 孟词宗

共:💬292 🌺1335 🌵1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人口论,计划生育和老龄化 -- 有补充

最新人口普查数字出来,河里一片骂声,说数据造假的,说人口断崖式下跌的,说人口老龄化国将不国的,诸如此类,不一而足。绝大多数的骂声都归于人口论和计划生育政策。

“人口论”简单来说就是人口自然增长是指数形式,资源自然增长则不是。如果人口增长到资源占有水平无法支撑的程度,则要么人口通过各种自然或非自然的手段,例如瘟疫、天灾、饥荒、战争等等,消减到资源能够承受的程度。要么通过各种手段,例如进口资源,提高产量,开发新资源,对外扩张夺取别人的资源等等,将资源水平提高到能够支撑人口增长的程度。归根到底,就是人均资源是否能够保证个体存活的问题。

那么,当一个国家即没有立刻提高产量的手段,同时受到两个超级大国的全面封锁,经济不发达,不能产出足够的商品与国外交换资源扩大进口,即不想也没能力去扩张地盘用暴力夺取别人的资源,当然更不会通过瘟疫、天灾、饥荒来消灭人口,也不想让国家陷入内乱来消灭人口。那么,选择控制人口出生,逐步降低人口,提高人均资源占有,不就是很自然的选择了吗?

某些批评意见认为当初的政策制定者没有考虑到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因素,是刻舟求剑。从现在的情况看,现代科技和当前中国经济可以负担更多的人口。

技术进步,产量提高,经济发展当然可以带来资源占有上升,甚至开辟新的资源。但是这在历史上并不是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的。整个人类历史上来说,迄今能够让可负担人口以数量级上升的农业进步只发生过有限的几次。第一次是农业本身的产生,第二次是水利技术的发明,第三次是美洲高产作物的发现、改良和推广,第四次则是二战后的“绿色革命”,以化肥、良种、现代灌溉、机械化生产等为基础的现代农业。

搞计划生育的时候,正是第三次进步在中国的潜力被挖完,第四次进步还在起步的阶段。现在我们看农业高产似乎理所当然。但当时中国刚刚有了像样的化肥工业,袁隆平的良种改良也才开始推广不久。而化肥这种东西极端依赖工业化和原材料生产。那么,是寄希望于这些东西能迅速发展而产生足够的资源呢?还是未虑胜,先虑败,准备好后备方案呢?成熟的政治家自然会选择双管齐下。

在上述的农业进步之间,人口多次达到过当时环境能承受的上限。每次到上限之后都符合人口论的推断,人口因各种因素,瘟疫、天灾、饥荒、战争、内乱等等下降。

即使有了农业进步,也并不保证产出能够保障增长的人口。现代历史上著名的例子之一就是埃及。埃及在古代是地中海的粮仓。由于尼罗河泛滥带来丰富的腐殖质,埃及的尼罗河两岸成了古代少有的粮食高产区,凭着在沙漠中一条窄窄的绿色地带,成为了地中海地区的粮食出口地区。然而到了现代,人口的增长迅速超过了尼罗河地区能承受的程度。

1981年埃及人口只有3500万,到2011年人口达到了8100万(由于近1000万人口出生后未登记,很多学者估计实际人口达9100万),全国实际耕地5000万亩占国土总面积不到3%。人均耕地只有0.55亩只相当于中国人均耕地1.37亩的40%,本国出产的粮食只能勉强养活一半的人口,缺口的粮食只能从国际市场上购买。埃及每年需进口小麦900万吨,为世界上最大的食品进口国之一。大量贫困人口与大量失业青年成为埃及民众不断抗议和社会动荡的基础,因此穆巴拉克政府尽管下台了,“1.25革命”的四项要求(革命“四兄弟”)——面包、自由、社会正义和人的尊严——除了自由外,其他都没有实质性进展

作为对照,中国以比埃及略多一倍的人均耕地,养活了比埃及多十四倍的人口。但如果没有成功的发展科技,提高农业产出,发展经济以换取农业进口,那么能有埃及的下场就还算是好的。

然而,出生率的下降并不仅仅是计划生育的作用。除了计划生育,还有其他重要因素影响了生育率。

首先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大工业化社会的育儿成本。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老龄化并不是中国独有。相反,几乎所有的西方发达国家都在经历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老龄化。甚至印度的生育率都在下降。据新华社北京2020年12月16日电 外媒称,

根据印度第五次全国家庭保健调查的结果,由于大多数邦的生育率下降,印度人口趋于稳定。在参与调查的17个邦中,除了比哈尔邦、曼尼普尔邦和梅加拉亚邦,其他邦的生育率都在2.1或以下,这意味着大多数邦的生育率达到了世代更替水平。
(出处:https://www.sohu.com/a/438730122_571524)

现代社会的育儿成本高涨。育儿不再是把孩子生出来,管吃饭穿衣就行。在大城市中,居住成本限制了家庭大小。当一对年轻夫妇只能租住在狭小的蜗居里,他们又能抚养几个孩子呢?现代社会中,往往必须夫妻同时工作才能得到较好的生活水准。然而代价则是夫妻能够用来抚养孩子的时间减少。超过一个以上的孩子会占用夫妻的大量时间。于是造成低收入夫妻必须放弃一部分的工作时间或工作强度,一般相当于放弃一部分收入,来获得抚养孩子的时间。更别说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费用。具体到中国,“教育、医疗、住房”这新三座大山压得普通人透不过气来,孩子养得越多,成本越高昂。自然少养甚至不养孩子才是符合大多数人经济现实的选择。

那么是不是高收入人群的生育率就会高一点呢?并非如此。研究显示,现代工业社会中,往往收入越高,生育率越低。下图是美国2005到2019年生育率走势图

点看全图

由此图可见,不搞计划生育的美国,在十五年中生育率不断下降。生育率最高的是低于贫困线以下的群体,而收入是贫困线两倍的群体则生育率比贫困线以下者少了差不多一倍。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美国贫困线以下的群体生孩子越多得到的政府补助和福利越多,二则是人类预期寿命的延长和婴儿夭折率的减少使得工业社会人群不在依赖多生子女来保证子女的存活率。

在没有抗生素等现代医药的时代,人均预期寿命不过35到45岁。绝大多数人刚进入青春期就结婚生子。旺盛的生育率一是为了给家庭提供更多的劳力,更主要的是以高生育率来对抗高夭折率。一旦这个需求没有了,再加上越来越高的育儿成本,自然就压低了生育率。较高收入群体对于后代的期望不再仅仅是健康成长,更希望他们即是不能出人头地,也能顶门立户。这样高收入群体在高育儿费用的压力下更追求“贵精不贵多了”。

自然寿命的延长的本身也对压低生育率有效。生儿育女的本质是延续种族,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延续父母的生命。那么当父母本身的寿命延长,则对于后代的数量就没有那么大的急迫感。这在许多没有天敌的长寿动物身上也能看到。例如非洲象一般能活60-70年,怀孕要近两年时间,一般5-6年才生一胎。

说过计划生育,再说说人口老龄化。这在相当程度上是个伪命题。什么才是“老龄”?当人均预期寿命不过35到45岁的时代,自然不存在老龄化。当时活到50岁就可以退休,活到70岁就是“古稀”了。而现代社会,50岁还被称为“年富力强”,70岁仍然可以正常做轻体力或脑力劳动。显然“老龄”的标准是在提高中的。

有些批评认为,“年轻人”减少使得纳税人群减少,最后拿退休工资的超过正常工作的,于是没有足够的“年轻人”来“伺候”老年人了。有意思的是同一批人却往往批评计划生育政策不考虑技术发展。那么,过去70岁老人基本已经不能生活自理,现代70岁老人还能正常做轻体力或脑力劳动。这其中难道没有农业发展提供了更多更好的营养物质,技术进步减轻了人的劳动强度,医学进步增进健康的因素?那么为什么不能依靠技术进步来未老人服务呢?机器人技术,AI 技术的发展难道不能代替很多过去必须由小辈完成的任务吗?

有人也许又要说,没有足够的年轻人缴税,政府从哪里拿钱来给老人发福利和发钱呢?你说的技术难道是不要钱的吗?

首先,现代社会已经不是金本位制度。货币在现代经济中的意义不单单是一般等价物,更重要的是对于劳动力的计量单位和劳动成果的分配凭证。调节资本就是调节劳动力的投入。现代政府大多是赤字运营。例如美国政府常年入不敷出,赤字高挂,但为啥没有问题呢?这是因为发行美元不需要真金白银。美元本身代表了可调动的劳动力。只要美元仍为大家接受,政府就可以用发行美元来调动劳动力。

这么做的前提是货币必须被大多数人接受。此外有一个巨大的经济规模。与其抱怨老龄化,还不如把经济做大做强,让你的货币能调动更多的劳动力,更有效的调动劳动力。这里的劳动力不仅来自国内,更可以来自国外。例如美元可以调动的劳动力是世界性的。全世界都在为美国生产产品。所以美国虽然也走在老龄化的道路上,只要美元不垮,老龄化并不是优先等级很高的“危机”。

中国的计划生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事实上也已经放开了二胎。但生育率仍然不如任意。归根到底的原因还是上面说的几个。那么要提高生育率显然要先解决育儿成本过高的问题。有人批评说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对少数民族倾斜。实际上,少数民族生育率高仍主要是个育儿成本的问题。汉族居住地区工业化程度高,“教育、医疗、住房”这新三座大山无法全搬走,至少也要般掉一座或者两座,才能让大家愿意生孩子养孩子。否则就算全面放开了养,其他从来没有计划生育工业发达国家也已经证明生育率无法提高。

归根到底的原因,还是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是个剥削人,压榨人的制度。由于剩余价值的存在,资本家必然追求剩余价值的最大化。这就带来处于这个制度下的老百姓收入不足。收入不足就不敢养孩子。

那么号称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如果要逆转这个趋势该怎么办的。取消资本主义成分显然不现实。但可以增加社会主义成分。例如,可不可以颁布如下鼓励生育的政策:

生一个孩子就免费在夫妻的工作地点附近分一套两居室。如果生两个就分三居室。生三个再多加一套一房一厅? 现在房市居高不下,这未必不是缓解房市危机的办法之一。

除了分房,还可以给小孩及父母提供免费医疗直到小孩十八岁成年。

还可以让有两个以上的孩子的家庭免除所有从小学到大学毕业的学习费用,不但免学费,还免杂费,还免费提供两到三个补习班,等等。

如果实行这种鼓励生育的政策,何愁生育率不上去呢?

当然,如果实在没有办法,资本家们不愿意出钱,还可以搞人工繁育嘛。现在代孕行业那么兴盛,完全可以国家出钱找人代孕。一年一胎做不到,三年两胎还是可以的嘛。这么搞,还可以保证让“精英”们的种子开枝散叶,繁茂昌盛嘛。同时也搞活了经济,找到新的增长点嘛。

通宝推:didae,普鲁托,任爱杰,审度,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2)
家园 【原创】怎样增长人口

看了楼下的一堆回复。范老师还连发三篇评论,这待遇都赶上“九评”的三分之一了。

但是,怎么提高生育率呢?这些老师们就语焉不详了。楼下绝大多数都是只破不立,只讲人口论和计划生育如何不好,人口马上要有危机了。具体如何提高生育率的办法基本没有。这种回复,无非是个口水帖,说了一堆貌似正确的废话罢了。

倒是平常不太露面的冷口关同学写了这个回帖《急需出台系统性鼓励生育的政策》,比较系统得提了很多可行的意见。

这些意见主要是用经济手段来鼓励生育。但按照另一位老师的意见,“用经济手段鼓励生育,是一种破坏经济发展的手段。如果整体经济增长足够快,还可以掩盖这个缺陷,否则,就是完蛋。”

你看,提啥都不能提钱是吧? 提钱就伤感情。例如俺一提按孩子的数量给父母免费分配房子,大家就不乐意了。为啥呢?我恶意得猜想一下,无非是这样会平抑房价。房价跌了,大家的财富不就化水了吗?

那么俺不断大家的财路,提点早已证明行之有效的提高生育率措施如何?

人口问题并不是个新问题。中国古代碰到过多次。只不过当时主要是人口短缺。主要是要增殖人口。主要政策都是以经济鼓励(或惩罚)为主。

例如商鞅变法就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也就是说鼓励分家娶老婆。不分家不娶老婆的,要收两倍的税收。

这个政策被汉朝继承。例如汉高祖八年春,发布命令说“民产子,复勿事二岁。”汉惠帝六年,发布命令说“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前一个是说生孩子就可以免两年的赋税,后一个则说适龄女子如果不嫁人要罚五倍的赋税。

唐朝就更好了,贞观元年二月诏:“其庶人男女无室家者,并仰州县官人以礼聘娶,皆任其同类相求,不得抑取。男年二十女年十五以上,及妻丧达制之后,孀居服纪已除,并须申以婚媾,令其好合。若守志贞洁,并任其情,无劳抑以嫁娶。” 也就是说男子二十,女子十五以上,鳏夫寡妇也必须结婚,除非是“守志贞洁”才能例外。

同时,自北魏开始的均田制也鼓励婚育。女子只有在出嫁后才能依附于丈夫受田、纳课;未出嫁或丧夫归宗的女子不受田、纳课,亦不能称“丁”。所以,俺再主贴里说的生孩子就给房子古已有之,并非俺的新发明。

到了俺大清,赫赫有名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直接了当得取消了人头税。更是鼓励生育。

以上这些政策主要还是经济手段。那么有没有不用经济手段,也很有效的呢?

当然有,春秋时越王勾践的政策“令壮者无娶老妇,令老者无娶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三十不娶,其父母有罪。” 这里,勾践说夫妻的年龄不准相差太大。什么八十二娶二十八的都是异端。女的十七不嫁人,男的三十不讨老婆的,其父母都要坐牢。

果然,“十年生聚”后,越国国力大涨。

那么,按照这个模板,咱们也来规定以下政策如何:

1. 取消晚婚晚育政策,改为强制早婚。男女过了十八岁生日,国家就给强制配对。现在电脑婚姻介绍软件这么发达,拿来稍微一改就行了。保证找到匹配的。

2.男女超过二十一岁还不结婚的,父母坐牢。

3. 夫妻超过二十三岁不生第一胎的,强制人工受孕。

4. 夫妻超过二十五岁不生第二胎的,强制人工受孕。

5. 夫妻超过二十七岁不生第三胎的,强制人工受孕。

6. 夫妻无生育能力的,强制代孕。

7. 禁止老夫少妻或少夫老妻,什么八十二娶二十八的通通以强奸罪论处。五十以下夫妻年龄差别不得超过五岁。

大家看这样如何?即没有免费分房让房产泡沫爆掉,也规定大家至少要生三胎以上。有人说,这可行性很小啊。同学,计生委当年对超生的推房扒屋,强制流产,强制上环,强制结扎,哪个不比上面的政策更利害?只要拿出这种劲头来,何愁人口不上升?

哦,忘了说了,其实人家勾践也还是有经济鼓励的。上面政策的全文是:“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

译文:青壮年不准娶老年妇人,老年不能娶青壮年的妻子;女孩子十七岁还不出嫁,她的父母有罪;男子二十岁还不娶妻生子,他的父母同样有罪。快要分娩的人要报告,公家派医生守护。生下男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条狗;生下女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头猪;生三胞胎,公家给配备一名乳母;生双胞胎,公家发给吃的。嫡长子死了,减免三年的赋税;支子死了,减免三个月的赋税:埋葬的时候还一定要哭泣,就像自己的亲儿子一样。还下令孤儿、寡妇、患病的人、贫苦和重病的人,由公家出钱供养教育他们的子女。

通宝推:审度,
家园 【原创】所谓“人口危机”的诡异逻辑

现在说人口断崖式下跌的,说人口老龄化国将不国的很多。但诡异的是,一方面有人大喊“人口老龄化”,另一方面国内明目张胆得对员工进行年龄歧视。

好比华为这个“爱国企业”就曾传出要集中清理34岁以上的交付工程维护人员,而研发则是开始集中清退40岁以上的老员工,尤其是程序员。(当然,任大董事长也多次辟谣说各种岗位没有年龄限制。)

华为是不是的确有成文的政策?随着华为在贸易战中的地位重要性不断变化,各种洗地和粉转黑的戏码不断上演。不过满大街招聘餐馆服务员的广告可都写着“五官端正,男女不限,要求18-25岁,薪资待遇底薪+提成+全勤”。

如果真的“人口老龄化”了,国将不国了,人口断崖式下跌了,难道不应该大量中老年出现在各种工作岗位上,成为工作的主力吗?至少在同样“人口老龄化”的日本,“银发上班族”可是成为常态的。

归根到底的原因,还是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是个剥削人,压榨人的制度。年轻工人没有家庭负担,对工资要求低,较少会因家庭事务拖累而不能加班,996甚至007都不在话下。而中老年,特别是中年,往往有沉重的家庭负担,对工资要求高,不太能加班,技术水平和干活的效率也并不比年轻人高多少。也就是说“吃的多,干的少”,性价比差,或者用经济学术语来说“边际效益低下”。

这种情况下,资本家们自然需要更多的年轻工人,而淘汰中老年,从而剥削更多的剩余价值。

对资本家来说,所谓的“人口危机”,其实并不是真的人口下降会搞得国将不国。而是:

1. 年轻人减少,资本家们不得不付出更多的成本来雇佣中老年人。

2. 人口减少,人均占有资源上升,资本家必须付出更多的人力成本才能招募到雇员。

养过耕牛的农场主会把年老的耕牛宰杀掉以避免浪费饲料。奴隶主们会定期淘汰年老体弱的奴隶。而在人均预期寿命35-45岁的时代,资本家们有足够的年轻人来填补劳动力空白而不用担心雇佣年纪“太老”的佣工。

但技术的进步使得人均预期寿命增长了一倍,但婚姻家庭孩子仍如从前那样如期到来。也就是说,虽然工人的寿命增加了,但对资本家们来说25岁开始,工人的边际效应就开始递减,到35岁就基本没有性价比了,到40岁,在资本家眼里就是赔钱货、净损失了。

虽然一直都有各种邪恶资本家要消灭老年人的阴谋论(比如这次新冠),但毕竟是现代社会了,资本家们是不敢如农场主对付老年耕牛、奴隶主处理老年奴隶那样明目张胆(当然,sterilization 这种话题还是经常见诸报端的)。那么既然不能正式消灭老的,自然就需要多生年轻的。

所以,在资本家那里,并不是真的“人口老龄化”。而是他们需要更多的年轻人来进行剥削罢了。

可笑的悖论是,正是由于资本家的残酷剥削造成现代工业社会育儿成本急速上升,从而导致生育率下降。于是资本家们就“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一边喊着“人口危机”,一边却又年龄歧视了。

是为补充。

通宝推:光头佬,南宫长万,审度,任爱杰,
家园 马前卒所说的社会化抚养。
家园 但是那师靠钱的啊,见图

点看全图

家园 社会化抚养不应该由老人开始吗?

马前卒本人也能用自己的钱开个养老院,自说自身自养。好歹能养得好老人,人家才能信得过你,把小孩给你。现在最需要社会化抚养的小孩也大都是有缺陷的,而不是纳粹理念下的优选基因优生精英,需要统一专家管理,以免被父母教坏了。

家园 是宋健的适度人口论的刻舟求剑导致了政策极端

宋健的刻舟求剑的科学观,和人口模型的粗陋和不修正,以及人口学术界的一言堂,前者导致了举国恐慌,后者导致了政策难以得到修正。

1、1981年宋健从食品角度估算了百年后(刻舟求剑,根本不知道百年后技术,用当前技术硬推),中国适度人口数量,中国人口数量应在6.8亿以下。《中国人口容量与适度人口问题研究》

2、“英国生态学家根据英国本土的资源推算,现在5600万人太多,应该逐步降到3000万人;荷兰科学家研究的结果是现在的1350万人口,应该在今后150年内降到500万,即减少63%。”(宋健:《从现代科学看人口问题》

3、人口负担论非常逻辑自洽--------问题是人造成的,消灭问题就是消灭人。普通人很难走出来,至于辨证看待人口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就智商缺席了。计生主任王培安19年还在两会上说人还是少点好,计生副主任潘玉贵还说,中国象美国一样只有3亿人就好了

4、人口学长期以来都是一言堂,打压不同意见,宋健的徒子徒孙一直控制人口学术,还觉得自己很正义,别人是异端,狂热的很。

宋健的6亿人口执念非常强,2015年还在组织人阻碍二胎放开。

-----------------

大时间跨度定具体人口数量,实际上是错误的科学观。去设计百年之后具体指标,自以为科学,实为科盲!

举个例子,大家很好理解:百年之前,光绪年间的人搞计划生育,应该定今天的人口数量是多少?他知道今天的社会经济科技生活形态吗?知道今天的工作形态和数量吗?在百年之后的人眼里 ,你是石器时代的人,你好意思定别人的具体数据!

爱计人士不妨在光绪年间定现在的人口数量,信不信给什么数据都是对自己的矛盾!

家园 似乎宋健的最开始的理论确定目标就有问题。

至于之后的刻舟求剑就更是错误了。

家园 一胎计生本质上是科学上出了错误,洗责,科学史上不会认账的

无论强调当时多危机当时多紧迫(用几十年后才取效果的政策来解决当前囧境?秦琼来档关公?),都洗不脱一胎计生的科学错误性和极端性。科学史上难逃一笔。

另外,有些人总喜欢把解决经济问题和计生挂钩,好像中国经济增长了几十倍是计生的功劳一样,计生这么有用,那么当时计生再极端严厉点(比如百日无孩)那岂不是经济要增长百倍?

也有些人喜欢拿印度来对比,说计生的巨大作用,好像中印之间的差别是计生造成的一样,土改、共产党、社会主义的作用为零。好像印度只要现在搞计生,不解决土地豪强门阀、封建残余问题,靠计生就可以登顶一样。何其荒谬!

通宝推:mutong,范进中举,
家园 模型简陋,还长期不修正

1.模型简陋到荒唐可笑。不像是所谓导弹专家国务委员水平。考虑变量太少,根本没考虑社会、科技、国际环境发展变化,等等因素,这个勉强可以算水平问题。水平多低呢,举个例吧。90年代初,本科阶段选修课记得叫系统动力学,日本一个教授编的教材。只要上过课,就知道宋某人的模型简直是搞笑。当时上课老师是当笑话讲的。

2.模型计算结果出来,就成为政治正确的东西,不能动。最基本的科学精神都没有。不说用其他国家或者地区(比如日韩)的人口发展数据复核、修正、改进模型吧(记得当年有人做过类似事情,被“中国人有严重多子多福观念”怼回来),至少也应该根据国内历次人口普查数据结果修正吧?结果怎么样,大家都看到了:模型是不能动的,结论是不能改的,一直硬拗生育率 有1.8。简直匪夷所思,已经不能用胆大包天形容了。

------在人口学界,其徒子徒孙长期一言堂,学术氛围极不正常!

3.就算按照这个模型,一开始就有人提出,将来人口结构问题,养老体系崩溃问题无法解决。怎么办?“不争论”。

4.定向针对汉族就不说了。

5.2010年后,各部门数据和计生委数据矛盾越来越大,盖子按不住了。据说连始作俑者之一的彭佩云都动摇了(不排除是现在事态严重甩锅),宋某人还死硬(6亿人口执念极强),还动员一派人反对二胎放开。

家园 矛盾呢

所有鼓吹奖励生育的,都华丽丽的不提奖励从何而来,仿佛孩子一生,就什么都有了。

所有鼓吹奖励的,都是奖钱钱钱钱。美欧的鼓励生育的现状,视若无睹。

孟兄你概然能看到经济对生育的影响,应该同意经济发展,犹其是潜在生育经济宽裕,有利于生育吧?用经济手段鼓励生育,是一种破坏经济发展的手段。如果整体经济增长足够快,还可以掩盖这个缺陷,否则,就是完蛋。

我同意你说的关于老龄化和养老问题。

我认为鼓吹奖励生育的推手就是当初实施和鼓吹一胎的那些人。这个判断,源于之前被压得极难冒头的反计生派,主要观点一直都是开放生育。奖励生育是全面二孩后突然冒出来的,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没有足够的数理支持,纯粹就是找事。当然,还有其他判断的原因。

生育率,很大的原因在于蛋糕吃得怎么样。能不能吃好蛋糕,无非就是有没有?分不分?有多少?分多少?怎么分?分给谁?大海还是番茄?

家园 这厮居然还没死,可以批判致死了

害死了多少人啊,那可是几个亿啊。

家园 不改分配制度,只能退而求其次

主贴里说了

归根到底的原因,还是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是个剥削人,压榨人的制度。由于剩余价值的存在,资本家必然追求剩余价值的最大化。这就带来处于这个制度下的老百姓收入不足。收入不足就不敢养孩子。

不改分配制度,就只能退而求其次。用经济手段鼓励生育,就是退而求其次了。

经济手段鼓励生育会不会破坏经济发展?未必。例如正文里举的给多生孩子的家庭免费分房的政策。首先这不是政府用剥夺地产商财产的方式来鼓励生育。政府完全可以采取大量建设廉价公寓,或者平价购买地产商的空置物业来实现这一政策。这种房子分给老百姓,只能自住,不能卖买和出租。这样就平抑了房价。而老百姓在得到免费住房后,则可支配收入上升,可以将更多的可支配收入投入到其他消费中。这样就可以避免把有限的社会资金集中到房地产。经济增长也就不再大量依赖房地产。经济的全面发展要远好于房地产一枝独秀。

通宝推:胡一刀,
家园 可以没收鼓吹一胎制的高官

及其子孙的财产,补贴二胎、三胎的奖励金。

家园 急需出台系统性鼓励生育的政策

总的逻辑

1、放开管控(至少放开三胎),让想生的可以生;

2、放开技术管制,让原本不能生的能生

3、降低育儿成本,

4、提高孩子质量

5、视情况奖励生育。

1、放开管控,建议至少放开三胎。但完全放开,有2个顾虑,其一,在放开生育的情况下,往往是两头愿意生,中间不愿意。有钱有权的愿意生,底层不在意孩子教育的随意生,长久来看,可能会促进阶层固化和贫富差距加大。其二、会影响民族结构

2、放开技术管制

2.1 试管婴儿纳入医保

2.2 考虑放开代孕,让那些想要孩子但生理原因没法生的,可以有自己的孩子

2.3 完善领养制度

3、降低育儿成本

3.1 医保完全报销生孩子的成本。后续要把无痛分娩放进来,报销。同时,提高新生儿疾病的报销比例。

3.2 延长产假至6个月,同时严格处罚企业用工歧视,并给予补贴;

3.3 幼托一体化,大力发展公立托儿所,做好衔接。6个月产假,之后小孩无缝衔接入托,让家长能安安心心上班。

3.4 增加孩子税前抵抗金额,降低抵抗年龄。目前3岁小孩才能抵抗个税,应将为0,即出生即抵扣。抵扣金额调整到3000乃至更高。

3.5 小学延迟放学时间,增加托管至晚8点,让无长辈父母可以下班后接孩子。

5、提高孩子质量

5.1 强化婚前检查,给奖励

5.2 加强产检,将多种筛查纳入医保,降低残疾、疾病儿童出生率。

其他

抓紧出台养老全国统筹的机制,这事儿不能老拖着了。美团的快递小哥,在北京送八年快递,回头去石家庄又干八年,之后回老家,拿老家农村的居民养老保险,这事儿不对,是对底层人民的剥削。一定要建立全国统筹,养老金跟着人走,不挂在城市下面。让打工人群在自由流动的同时,保证将来社保领取,养老无虞,这样才能放心生养。

通宝推:冻雨,孟词宗,p47109,范进中举,阴霾信仰,真历啊,莫问前程,
家园 关于人口论的几个问题

孟先生的所有说法都是“人口学“的理论,那么有几个问题要问。

一、假设人“人口学”是科学的,严谨的。那么国家最为重视,投资几十年的”显学“,长期拥有实权部级单位”计划生育委员会“领导支持。懂中国行政和科研体制的就懂。有实权部委支持,就有经费和政策保障。作为对比的,中国所有社会科学(文科)的研究领导单位是一个 社会科学办公室,仅仅是一个厅局级甚至是处级单位。这样一个”显学“,拿了国家那么多专项基金,有那么多专家用各种科学模型进行科研。为什么90年代、2000年到现在的所有关于我国人口增长的模型,数字上面预估出现巨大差距?这么硬的科学,这么硬的支持,这么硬的行政资源,为什么科研结果出现这么大差距?比如 ,人口学会会长,翟振武说二胎政策实施,年人口出生数会达到4000万。类似的数据预估差距离谱的非常之多,例子举不完。

对于这样的长期的、重大的数据拟合错误,在其他学科,首先是考虑数据模型是不是用错了。科研方法是不是用错了,原始数据采集是不是有问题,总之要马上回头去找出错误,都不是偏倚的问题了。重新调整科研方案,科研方法等等。那么在如此严重的数据拟合错误,比比皆是的情况下。我们只能说几个假设。(1)“人口学”学科研究方法假设正确。那么具体研究设计存在巨大错误,使用的科研方法,采样来源,纳入标准,统计方法,数据模型拟合等等方面都是存在颠覆性错误。既然出现这种颠覆性错误,那么几十年里面,存在学术造假吗?原始数据是不是真实?有没有学术腐败?几十年培养的硕士、博士论文要不要回头查一下。这些硕士、博士怎么毕业的?这些教授、博导怎么带学生的?庞大的科研基金怎么用的?

(2)“人口学”作为一个学科是不是“伪科学”?假设专家们、学生们都努力工作,都按照学术要求进行科研了,出现如此长期重大的数据拟合失误,那么请问这个“学科”是不是有问题,是不是有科学性问题?是不是研究基础,研究方法都要重新讨论一下。这么多人,这么多钱用于科研,怎么就错的这么离谱?

(3)有没有其他的因素影响了正常的科研结果?假设“人口学”是对的,那么这些专家学者还有培养的硕士、博士们都努力研究了,数据结果也是真实的、合理的。是什么干扰因素让正常的科研结果长期几十年错误?

通宝推:唐家山,
家园 生孩子分房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就别指望了。。。

出台一个“不生孩子就罚款”之类的规定才是最有可能的。

虽说我们政府执行能力是比国外强,不过节操这几十年已经掉得差不多了,哪会送房子送钱有这样的好事

至于代孕这东东嘛,改开以来打开的潘多拉魔盒已经够多了,伦理风险太大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