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非升即走”:国内歪嘴和尚把一本好经给念歪了 -- 夕曦

共:💬56 🌺26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非升即走”:国内歪嘴和尚把一本好经给念歪了

“非升即走”是国内科研机构从国外引进的科研人事制度。在引进的过程中,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搞成东施效颦的结果。

“非升即走”制度国内没有搞清楚的核心是:

在市场经济的社会大环境下,科研机构必须有独立生存的能力。拨开表面各种科研行为,内部本质必需有一个以钱为核心的可持续的财务运营模式,不然都只会昙花一现。

所以“非升即走”是科研领域财务体系的一部分,管理科研人员。其建立过程相当于体制创新,用创新体制支持并激励一线科研人员在科研领域持续创新,而科研创新的成果又会给所在的科研机构带来更大的效益。对科研机构来说,通过“非升即走”招来科研人员是一个投资行为,既要考虑短期直接的回报,又要考量长远的收益。

在说明“非升即走”之前,需要先说清楚国外科研机构是如何“挣钱”的。

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各个科研机构也受到严重冲击。做为世界上排名第二富有的非营利机构哈佛大学(天主教教会是最富有的非营利机构),财富基金急剧缩水100亿美元,不得不进行裁员。经过内部一番研究,发现下属11个独立运营的学院中,那些最著名的哈佛商学院、哈佛法学院的财务都有危机,而财务运营最健康的居然是最小的、最不起眼的哈佛公共卫生学院。这个学院每年几个亿美元的财务支出,高达73%来源于科研基金。财务运营健康排名第二的是哈佛医学院,科研基金支撑了46%的财务支出。于是哈佛大学校长专门到哈佛公共卫生学院召开一个town meeting,公开宣布哈佛裁员不包括公共卫生学院。

另外一个例子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一家医院,美国麻省总医院(哈佛医学院的教学医院),去年因为新冠疫情冲击,医疗收入大幅下降,财务运营中科研基金给医院带来的收入,历史上第一次超过医疗收入。即使在正常年景,这家医院的科研基金收入也占到总收入的40%左右。

这是让国内很难理解的地方,科研基金不是用来进行科研活动的吗?怎么在美国就变成科研机构的收入,用来支付工作、水电、维护设施等机构运营的费用了?

这其中的关键诀窍就是:科研机构从科研人员获得的科研基金中提取(科研)管理费用,英文财务专有名词是overhead。

国内也有科研管理费这个概念,通常占10%左右,好像有相关政策限制。国外科研机构最大、最关键的差别就在这个比例上。抽取多少科研管理费,是各个科研机构独立制定的,没有政策限制。越好、越著名的机构,提成的比例越高,顶尖机构通常在60-70%之间。

什么概念?直观地说,就是科研人员辛辛苦苦申请获得100万美元的科研基金,60-70%被所在机构抽成了,只有30万左右可以让申请人员支配进行科研。这是妥妥的残酷剥削。

当然我所在的生物医学领域情况特殊,科研人员主要从国立卫生研究所申请基金(政府科研基金),国内大致对应国自然基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的特殊政策是:另外匹配申请人机构的overhead,保证科研人员获得足额的基金。就是说对一笔100万美元的科研基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额外赔给机构60-70万美元做为科研管理费,实际发放了160-170万美元。

从其它渠道获得的科研基金,就没有这么幸运了,科研机构是狠宰的。当然其它渠道的基金(民间的基金会、药厂等)也不傻,会限定机构可以获得overhead的最高比例,常见的是8%左右。这类基金通常的特点是总额不高,限定多,overhead比例低,管理专业度不高,打交道狠麻烦。这是科研人员和机构排斥其它渠道基金、主要申请政府基金的原因。

了解了高比例的科研管理费,再来看“非升即走”制度,比较容易理解对科研机构来说这是一个投资行为。

“非升即走”招募的对象是低、中层次的科研人员,对科研机构来说由于资历和经验的较少,获得科研基金的能力低,但有发展、创新的潜力。机构给出的投资是保证几年(3-5年)的工资和一定数量的启动科研基金,以及其它软硬件支持,包括科研基金相关的行政、财务管理,这是这个当初科研人员最为缺乏,同时又被公众忽略的地方。相比于企业资金的使用,科研基金要复杂、繁琐的多。

对于被投资的科研人员,机构的要求通常是“独立、断奶”,通过获得科研基金,不再需要机构提供工资和科研基金的支持。“非升即走”到期后,工资全部从获得的基金管理费或教学中支付。先达到收支平衡,再达到盈余,这是机构考评“非升即走”科研人员最重要的标准。

从被投资的科研人员的个人成长与事业发展来说,初入科研领域最弱的地方申请科研基金的经验和人脉,难以独立。通常会充分利用机构提供的资源,先和机构内的同事资深教授共同申请基金,部分支付自己的工资,同时累积经验和人脉,然后达成关键的鲤鱼跃龙门,独立申请到一个科研基金。这不仅是科研人员个人的里程碑,对机构来说前期的投入已经可以独立创收,对同事教授来说,合作参与新同事的基金,也支持了自己课题组的开支,是个多赢的结果。

独立申请到一个科研基金,是“非升即走”最理想的结果,对科研人员个人是非常理想的结果。如果不得不“走“,到那里都不愁找不到下家接受,也累积了讨价还价的资本可以利用“非升即走”的期限和本机构协商更好的待遇条件。

当然大多数不会是理想的结果。“非升即走”制度可以给科研人员个人一个理性的自我评估,到底是否适合走这个职业路径,不行就及早安排。

我也见过升不上去但也不想走的,这个制度也可以提供选择。尤其在著名的学术科研机构,“非升即走”到期后不想走,但同时可以通过其它途径给机构提供自己的工资和相关费用的,机构也不会硬性感人的。比如原来是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到期没有能够升到正教授(professor),有人可以和机构协商,转成senior lecturer,等待一段实际,找到更好的机遇离开。前提是这个人能够在机构内部独立地养活自己。

从投资和财务运营的角度看,美国科研机构的运营是可以持续下去的,即使不能达到多赢的理想结果,也不会把科研人员个人逼入死角。

国内的政策制度环境与国外有很大不同,直接照搬”非升即走“制度,造成南橘北枳,产生极端的个别悲剧事件,是难以避免的。

通宝推:踢细胞,牧天,北纬42度,diamond,小泽珍珠,大眼,胡一刀,夜如何其,
家园 那么核心就是基金制度了?

基金的财产来源是啥呢?

家园 作为一名在中美都独立管理过基金的PI,我有不同意见

我来说个不同意见。

先说说我的观点:

这个帖子实际上针对的是美国生医领域的科研管理,和姜的情况不完全一致。数学这种纯理论科目很难拿到大经费。

美国的基金制度有很大的浪费,overhead过高,实际能够投入科研项目的经费比例太低。

中国的基金制度管理过严,并且overhead太低,但是实质上能够投入科研的比例极高。

我觉得两国的基金制度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如何调整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但是绝对不能走美国的路子,除非是钱多的烧不完。

举个例子:我第一个R01, NIH实际拨付了大概200万美金,学校overhead拿走了接近80万,项目参与的PI,CI工资拿走了将近40万,养了一个博士生40万。

真正剩下的这部分,大概是不到40万美金才是真正投入科研的部分,由于中美物价的原因,实际同样的工作,在中国大概60万人民币就能做的差不多。也就是一个面上项目类似的费用。

当然了,在国内做科研很苦逼,因为PI要四处求爷爷 告奶奶的找钱,我现在就是学生从学校争取,日常应酬出差的费用走横行经费,实打实要花的设备材料费用才走纵向项目。但是一旦实验室进入正轨,实际上经费也够花的。更发愁的是如何花钱。。。。。国内的纵向经费太难花了。

总之,根据个人经验,我觉得美国科研经费管理模式有很大问题,浪费很大,中国钱还没多到可以如此浪费的地步。

中国经费管理过严,可以适当放松。但是俭省节约还是对国家有利。

美国NIH基金对比中国最大的优势还是在评审制度上,比中国更少受到人情的干扰,给了更多草根出头之地,另外,NIH对于科研不端的处理也更加严肃一些。

通宝推:铁手,陈王奋起,桥上,mezhan,大眼,胡一刀,
家园 那么,美国的数学或者统计理论建设怎么办?

国内的基金是否可以恢复经费制,而不是赞助和基金?

另外,美国的基金和捐助又有什么关系?

捐助者是否提出个人需求?

美国捐助者对纯粹理论支持力度如何呢?

家园 科研的发展是不能靠捐助的

不排除确实有人捐助确实是想回馈社会

但是美国很多捐助是因为有免税政策,并且有些捐助是变相的利益交换

某些人捐些钱,换取孩子以后上学之类的。。。

举个栗子:

美国某校的橄榄球场是一个知名企业老总捐助的。。。很伟大吧?

背后原因呢?他儿子在这个大学作业抄袭,要被开除。。。

老总干脆捐资了一个橄榄球场来平息这件事。

中国科研要是靠捐助这条路,那才叫走歪了

另外,数学这种纯理论学科实际是不需要什么经费的

学科运行经费来自于教学,反正所有专业都要学数学,光教学任务就多的不得了

数学除了聪明的大脑还需要什么?他们又不需要大对撞机。。。

不想教学想纯粹研究,那就应该瞄准科学院的数学所之类的地方。。

甘蔗没有两头甜

家园 了解了,有道理。
家园 国内完全依赖基金维持科研团队运转,难度极大

比如一个面上项目,80万,为期4年,平均每年20万。能够做的事情非常有限,养人都不够。

家园 我有个猜想

国内也有科研管理费这个概念,通常占10%左右,好像有相关政策限制。

我的直觉,这个就是政策为人诟病的根源了。

讲这个之前,需要介绍一个经济学概念,叫租值消散。大概的意思是,某个产品,原本可以自由成交的话,市价为100块钱,由于某种干扰,导致被压低,只能卖60块,原本产品的卖家就少收了40块,这40块就莫名奇妙地消失了,卖家无端端受损,这个就是租值消散。

一般来说,卖家不会坐以待毙,看着这40块钱飞走,会有各种各样的手段来避免损失,我随便可以想到两种:

一种方法是降低产品的质量,使之降价,降到市值60块为止,从而重新达到买卖平衡,这种做法的麻烦是,原本愿意花100块钱买家,在市面上再也看不到那种质量的产品,只能忍气吞声用60块的低质产品。

第二种方法是强行搭配,你想以60块买我的产品,必须同时买另一个产品,这样,我在60块产品少赚的钱,从另外一个产品上面找回来,这种情况,买家同样受损,很可能多买一个他不需要的产品,也是一种浪费。

这个原理的推论,就是价格管制,会导致租值消散。

原理说完,可以回到这话题。

政府对大学科研机构的投入,可以视之为花钱购买大学的科研产出,产出的产品,可能是论文,可能是某个成果,也可能是某种技术。政府是买家,大学是卖家,科研产出就是产品。

事实上,我们还可以继续深入,大学聘用教授,老师,也可以视为是一种交易,就是大学向他们购买他们的劳动力,这个时候,大学就是买家,教授老师博士等,就是卖家了。

10%的科研管理费限制,就是对产品进行限价,更准确的说法,是产品分项,对某一项进行限价。

按照上述的经济学原理,租值消散肯定会发生。

我猜,很不幸的是,科研人员(大学老师,清教,教授等等)的工资,都落在这一项的范围里。

作为卖家的大学,要如何减少租值消散呢?上述的两个手段,对政府这种强力买家恐怕不好使,那大学肯定就要压成本了,另一个经济学原理,就是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既然大学作为科研人员劳动力的买家,必然是鼓励竞争,刺激供应,价格才能降下来,才有机会把成本压在10%里面。

这就是为啥明明是只有几个位置可以升,却要招一大批人进来竞争的缘故了。

免责声明一下:我并非学术圈的,没有亲自去调查,欢迎验证,我猜错的话,不要怪我。

家园 白菜是哪个方向的?

真正剩下的这部分,大概是不到40万美金才是真正投入科研的部分,由于中美物价的原因,实际同样的工作,在中国大概60万人民币就能做的差不多。也就是一个面上项目类似的费用。

我曾经在国内国外公司负责过,做细胞相关项目,60万人民币可远远顶不上40万美元抗花。不说其他试剂,就一个血清,有点保障的澳牛八千多半斤,还要小心不是南美血贴牌。内蒙的血清和美国差不多价格2,3000 元半斤,但养不出细胞来。

其它的试剂耗材有点质量保证的也不便宜。

家园 就是国外的耗材,测量仪,设备,技术,工艺贵吧。
家园 医疗器械相关

所以设备费占比较大

其他费用主要是造影剂,机时,志愿者费用还有就是一些专利和出版费用了

设备和造影剂中美差距不大,但是机时和志愿者费用差距非常大

项目省钱的另一个因素是非专用设备,以前我也得从设备经费找钱,现在偶尔从学院的学科建设经费里没花完的钱就可以提前把这些设备给买了,公用还是由我管理,钱也就省下了

费用真是隔行如隔山

家园 面上项目的钱基本没法养人

给钱又慢,管理又死

人员的钱还是要靠学校学科建设的费用这类的

现在纵向经费最头疼,拿钱难,花钱也难

家园 基本同意中美科研经费管理模式都有很大问题

我认为中国把“非升即走”的外国经给念歪了,是相关配套的措施没有跟上,仅仅在最吸引眼球的表面上做文章。最终导致学校为了追求政绩,提升文章发表数量,没有底线扩大“非升即走”招聘数量,导致现在尾大不掉的情况,把耽误的人才不负责任地推给社会。

类似情形在医院体制更加混乱,更加严重,而且国自然中支持临床科研的基金比例极低,国内有没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类似的医学科研基金发放机构,所以医学领域成了学术造假的重灾区。我发现的主要原因是,医生临床看病任务极为繁重,又被强迫做科研(晋升的硬指标),还没有经费,所以大量存在医生从病人那里获得灰色收入,用来支付第三方帮助医生做科研的现象。由于医生几乎没有接受过正规严格的科研训练,第三方为了盈利尽可能降低成本而作假,对医生这一方完全没有能力管控第三方,很多时候造假被揭露出来还不知情。

家园 我了解的是,美国有大量的科研基金支持数学或者统计理论 -- 有补充

的研究。但僧多粥少,大部分统计学家是做为辅助,通过合作与其他领域学者共同申请其它领域的科研,通过分享科研管理费生存的。

这或许是高比例科研管理费的一个用处吧。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我写过的基金申请,每个项目都有相当大的比例支持 -- 补充帖

统计学家。反过来,做为辅助也有过我们提供数据,支持统计学家申请纯统计科研项目。

见前补充 462948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