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说说我知道的关于包产到户的一个小故事 -- Swell

共:💬181 🌺785 🌵9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家园 您别客气,您说请教,我就不敢吭气了

您看这样行不行,快过年了,我要回老家的,您列个提纲,细一点儿,我回老家向几位长辈作个一手的了解,现在他们年纪也大了。

家园 柴门兄客气

我毕竟是理工出身,研究社会问题,不仅希望理论上要说得过去,而且一定要了解真实世界的情况,能够通过事实的验证。

这个是个很好的田野调查,稍后我列个提纲吧。

家园 包产到户在神位上已经40年了,居然

包产到户在神位上已经40年了,居然堕落成这样了

再看包产到户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目前看,至少是没有负面影响的。

啥意思,就辩护个没有负面作用?

家园 急啥呀

也没见你把包产到户从神位上推下来啊。

你以为挑几个数字出来就成了?

家园 我不反对多劳多得,我只反对小农

当年我是班长,我为啥带班级拿先进集体,为啥差生都有一份?我觉得吃亏了吗?当然不。我可不是大公无私之人,当然只干有好处的事。

拿了先进集体,第一我班长的位子就更稳了,发言权就更大了,然后上级学生会啊学生代表啊,当然我的机会就更多了。第三评选先进个人,这也是我的加分项。

这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多劳多得。只有最底层劳动者才是按小时算工钱的,才一分一厘的计较。

毛时代不是没有奖励,而是反对物质挂帅。在当年的环境下,应该说是合适的。

家园 有劳柴门兄

今晚陪老爸喝两杯,老爸老妈又在回忆当年农村的生活,忽然想起柴门兄的帖子,再不回贴就快过年了!

先说说事情的起源吧

其实,就是有些河友声称包产到户的问题:

1. 包产到户不是粮食增产的原因

2. 包产到户不是当年农民吃饱饭的原因

3. 导致水利失修

听到这些说法之后,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毕竟当年潮州乡下不少亲戚的生活得到改善,固然是拜改开所赐,但也从来没听他们抱怨过包产到户这件事。那么到底包产到户是好是坏呢?

当然,好坏是价值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难以衡量,我就简单粗暴,选一个粮食产量来衡量。理由简单,要吃饱饭,肯定产量要上去,又或者同样产量,减少缴粮。如果是产量上升,不外乎就是技术(设备,化肥与种子)与人的问题。

根据上述的思路,如果柴门兄回乡方便,还请帮忙问一下一些问题:

包产到户前的问题:

1. 农民的收入,包括现金与粮食,尤其是到年尾的结余,农民的伙食怎样?

2. 需要缴多少粮?平均可以剩下多少?自留地可以有多大?一般的产出是什么?允许有多少时间用在自留地上?

3. 农业生产是怎么安排工作的?尤其是公共设施,例如水利方面的工作

4. 我记得你和假日归客两位的乡下都没有什么机械设备,但附近的乡里不知道有没有,是否了解这些设备的所有权,运行成本,维护成本等信息?

5. 至于农民的迁移,肯定是没啥到城里机会了,但如果附近有效益较好的公社,能否转去那边?

6. 化肥,种子是如何安排的?

包产到户之后的问题:

1. 每户可以承包多少地?

2. 粮食的平均以及总产量的变化?

3. 化肥与种子的安排有何不同?

4. 劳动力的安排有何变化?毕竟有人外出打工,明显务农人数肯定会下降,会不会出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会不会影响缴粮?

5. 上缴的粮食总量是否减少了?国家采购价格的变化?

6. 水利出了问题的话,乡里如何配合?

7. 除了种粮食,农民会如何选择其他农作物?

今晚太晚了,先想到这些,如果有问题,下次接着补充。

最后说下这件事的意义,从大的方面讲,可以总结历史,但其实轮不到我们来总结,我相信相关的研究论文已经汗牛充栋。从小一点的方面看,也许可以用来反映西西河这个论坛的特点:实事求是。我们踏踏实实的研究一个问题,做调查,不迷信书本上的数字,未来西西河可能因为坚持这点而名闻天下也说不定。

通宝推:朴石,柴门夜归,
家园 插个队。 -- 有补充

一,关于包产到户:

1. 包产到户不是粮食增产的原因。

2. 包产到户是当年农民吃饱饭的原因。

3. 导致水利失修,道路失修,以及农村科技,农村机械化推进等倒退。整个农村科技能力严重退化。

二, 包产到户前的问题:答案都是动态的,很多东西不是一成不变,依年依时。

1. 农民的收入,包括现金与粮食,尤其是到年尾的结余,农民的伙食怎样?

生产队的收入,依年份不同而工分值不同,同时还要考虑生产队,大队的收入,单个劳动力算,我知道的有时十多块,有时三四十块都有,年。工分是按劳动力,所以劳动力多的家庭,自然就是收入高。但社员在生产队的收入,不单公资,还包括食物。重点当然是口粮,是按人口分的,当然会分级别。然后还会有分鱼分肉之类,这个就有点多变了,比如我们生产队,七月十四,八月十五两个大节按人口分鱼——这个传统倒是一直坚持到90年代,伤病牛,摔死牛大家有肉吃,按人口分,一般不分完,留部分内部卖,队员自己拿钱买。还有其他玉米花生油糖之类的,反正有什么都分点。

好像这么说有点烦?

2. 需要缴多少粮?平均可以剩下多少?自留地可以有多大?一般的产出是什么?允许有多少时间用在自留地上?

缴粮问题,其实后期口粮留多少,已经可以说是自主安排了。规定公粮(税)购粮(卖)跟承包后是一样的,具体可能有误:我们那是公粮70,购粮是有指标的,具体不知。制种田(农科所让种的)不用交。当年粮食销售只有两个渠道:卖粮站,墟日上街散卖,生产队墟日散卖,不现实,所以还得卖粮站换成钱。我们生产队后期是劳动力200,非劳动力是100还是150?一年。所以孩子多劳动力少的,会困难,会超支。红薯玉米花生油之类的就没什么印象了。

自留地,我家有四块一共是半亩左右。反正生产队收工不上开夜工就是自己的时间。那时总是要干到九点多十点的。种什么自便,主流是种菜,花生,玉米。种西瓜的也有。

3. 农业生产是怎么安排工作的?尤其是公共设施,例如水利方面的工作

工作按排,差不多是全年无休。家里长辈,说起生产队,量大的感慨,就是干得辛苦。不管什么天气,不管什么日子,总有活干,曾经差点整个生产队妇女除一人在家生孩子,其余全灭(包括我)。除了生产队的,还有大队,还有公社,还有县。修路,修水利,是说得最多的。特别让人怕的是,修路修水利,绝大多数是秋收之后,大冬天的干。又冷又落又大风,十分艰苦。

这里要补充点:生产队除了种田(包括稻,玉米,黄豆,花生,红薯等),还有副业的。大队有个榨油厂,有山林,有果场。我们生产队有两个石灰窑,一个砖瓦窑,炭窑。有种植甘蔗,黄姜等纯经济作物。有些队养牛,养猪,养鸭,可以说是各有所长吧。

4. 我记得你和假日归客两位的乡下都没有什么机械设备,但附近的乡里不知道有没有,是否了解这些设备的所有权,运行成本,维护成本等信息?

以我那为例,基本上每个生产队,一台手扶拖拉机,一台水泵,一台脱粒机。大队有一台中(型)拖(拉机),就有人民币那个女驾驶员那种,我们儿时的游乐场和火药枪用铜管的重要来源。前三者使用率高,中拖使用率不高(罪过罪过)。是了,中拖驾驶员挺帅气的,所以自我保护能力不足。至于运行成本,就是油,电。故障不多,基本上就是自己修理。我小学就会修单车,就是家里有一些简单工具。最喜欢的就是有一把塞尺,当时觉得很好玩。

5. 至于农民的迁移,肯定是没啥到城里机会了,但如果附近有效益较好的公社,能否转去那边?

这个你恰恰错了。要迁户口,最大的机会反而是迁城镇:招工呀。人家有钱就想转过去?也行,嫁过去,嫁过去绝对能给入户,女的嫁过去,男的也同样是嫁过去,一般叫招郎婿,招郎入室,上门,就是所谓入赘。招工,当兵,是当时农转非的主要途径,曾经有段时间,退午是包分配的,好像是78年取消?

6. 化肥,种子是如何安排的?

化肥。算了吧。当然也不是全无,后期还是有氨水,供应了一年,后面就分田了,分小组,几年之后才到户。主要肥料就是生产队自己的肥料厂:厕所,牛栏。分小组后就有化肥了,氮肥是碳胺,刺眼刺鼻,钾肥是红色的,经常感觉湿湿的样子,磷肥是灰色的。氮肥磷肥都是结块的,要敲散,然后三个混在一起用。慢慢后来有尿素和复合肥。苏联尿素又便宜又好。

三,包产到户之后的问题:

1. 每户可以承包多少地?

我们生产队一亩二分田,五分地,按人头,不分男女老幼。

2. 粮食的平均以及总产量的变化?

以水稻为例,分小组当年是没什么增长的,然后慢慢增加,由生产队的八百多增到将近1000,一造。家父每次都念念不忘千斤亩,真实现达到的,也许就两次吧,估算是1000零几十斤。基本上960是顶峰,杂交。籼优一般600多700,种来自己吃。糯米种个一两分自用,产量更低。

3. 化肥与种子的安排有何不同?

这个不确定。当时种子一般自留或相互交流,杂交种得买,制种田的产出必须交农所。对了,这里补充一下:制种一般亩产400来斤,但效益最好,贵。化肥是买,应该是自定,不过也不可能多买。生产队肥厂分到小组,然后小组解散时就变个人的了,认购吧,算是,牛是卖了分钱,我们的是一个很温顺的水牛,母的,角向下长。我好像在河里说过,有一次骑牛,仿骑兵,驾驾驾的猛拍牛屁股,帅不到十秒。

4. 劳动力的安排有何变化?毕竟有人外出打工,明显务农人数肯定会下降,会不会出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会不会影响缴粮?

初期没影响。外出打工,基本上是85年后才慢慢的变普遍,初期主要搞种殖和副业。因为只是种自己的就好了,所以劳动力是富余的。其实生产队时就富余。

5. 上缴的粮食总量是否减少了?国家采购价格的变化?

上交的就公粮70,购粮150还是200?生产队是是圩日有饭吃,分组后晚晚可以煮饭,白天还是白粥红薯。价格方面应该是上升了。关键是时间自主,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趁圩卖东西。所以钱粮都相对宽松了。要说宽松多少,其实也就主要是有饭吃。

6. 水利出了问题的话,乡里如何配合?

没人管。水利会都解散了。刚分一两年,大队还组织清主渠清瘀,越来越组织不起来。至于田间渠机耕路,阿弥陀佛了。

7. 除了种粮食,农民会如何选择其他农作物?

这个原则上自由选。我们那主要是甘蔗(三四年后糖厂就倒了),黄姜(中药,三四年后(供销社)收购组又没了),养鱼(我村传统),豆腐,养鸡鸭鹅牛猪,蚕桑。各施各法,各马各扎,各庙各有各菩萨。

再补嘴:农村的发展和国家发展是一致的,总体上是一直向上。如同历史上每次新朝建立一样,初期为了由乱入治,对人口流动管控严格,到了后期,其实也已经宽松得很。不能拿五十年代来形容六十年代,不能用六十年代来形容七十年代,不能用七十年代来形成八十年代,类推。我国发展一直都是十分快。文革有没有影响生产?我们是没有,就是政治学习,开会,批斗,烦,不满。本身干活就累死了。

以上是我的记忆,有错不奇怪,作存照吧,这些记忆会越来越模糊。很多事,其实没说。中国有很多个世界。

家母对分田前后最大的感触,就是没那么辛苦了。就冲这一个辛苦,我都会强烈反对前三十年没发展的说法。最辛苦就是冬天修路修水利!

通宝推:云山,桥上,月之回忆,陈王奋起,四方城,朴石,qq97,阴霾信仰,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补充一个:农用膜 -- 补充帖

大前天跟三表哥说着春节的天气,我说印象中最早就初十就浸谷种,天寒地冻的。他说初十算什么,最早一年是初二,天气太冷,浸不出芽,得烧柴熏房子。那时又没有农膜,秧苗很容易冻死。处理方法是撒草木灰,草木灰溶水时发热。但是草木灰过头了,太咸,又会弄死秧。直到后来有了农用膜,才解决了育秧问题。他这么说,我倒是真记起了以前经常要补秧。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天气预报。除了秧,他还提到个例子,有一年推广一个矮脚种,打花较迟,刚好碰到寒露风,减产超一半,那你一个人只分了50斤谷。

三表哥50年代初,初中学历,当过兵,当过支部书记,现在按流行的说法是新乡贤。

通宝推:天马行空,桥上,
家园 很高兴看到这个ID

这个ID当时我曾经误会过。13年长驻西西河时,见很多“芒总”,谁是芒总呢?不知道,就你跟忘情的ID看着最象。哈哈哈。

原谅一个名盲脸盲吧。

新年快乐!虽然迟了好多天。

家园 感谢感谢!

继续问一下:

家母对分田前后最大的感触,就是没那么辛苦了。

要说宽松多少,其实也就主要是有饭吃。

似乎上缴的粮食没啥变化,为啥反而没那么辛苦,而且有饭吃了?

年后我一并整理一下,看看能不能梳理个头绪出来。

家园 上缴粮食变得大了 -- 有补充

上缴的分两种:公粮,就相当利润上缴或者说是税,无条件上缴。购粮,就是声粮食卖给国家,有钱收。生产队时要按指标卖,不卖不行。分田后公粮不变,购粮只要150-200,等于一亩田自己可以留5-600斤了。相对于之前分200斤,差太多了。

通宝推:阴霾信仰,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关于辛苦 -- 补充帖

原来生产队农闲时要搞各种工程建设。生产队,大队,公社,县,各级项目都有参加过。一般农闲就是冬天,我们那山区,风哪都大,气温经常是0度上下,还经常下下,冬雨一般不大,但一下往往几天天阴阴下下停停的。很多时候,脚我们那的话,就是赶狗都不出屋的日子。工程地方往往还得走老远的路。

别想着摸鱼,有登记计量考核的。

通宝推:朴石,阴霾信仰,
家园 那么国家是购粮减少了吗?

包产到户之前国家有购粮吗?我印象中就是只有缴公粮的

家园 公购粮嘛。

别想得共产党那么坏,光收粮不给钱。唉,说了这句后,共产党还曾经真那么坏:80年代末90年代各种公粮以外的摊派,真的是光收粮不给钱。名目挺多的,教育附加,水利,其他不知道,反正加来加去好像一亩田得两百多斤,可折钱,似乎是一亩地总共大约要200左右。相当多人干脆就把田退了,我家也是。所以有人说自己农村户口一直没变,但是没有田,你不要来一句:不可能。

通宝推:阴霾信仰,
家园 水利设施在包产到户后一段时间确实恶化了

大集体时代的冬天和夏天时农民都要自带干粮出工修水利,一般说水利设施能正常使用,包产到户后开始按惯性还是要出工的,但渐渐减少,农用灌溉设施当然也就会随之破败,但在我们老家,这不是影响特别大的事情,我们那除了淠史杭灌区来水外还有许多塘堰,即使是淠史杭灌渠无水,基本也不影响种庄稼,如果有地方一定要靠灌渠,以我的了解,当地人会特别在意水利修补,不会荒废到不能使用。

包产到户后粮食产量是立刻急剧提高,这个凡是饿过肚子的农村人都会深有体会。但不久,也许就是90年前后单产不再提高,再加上三提五统、计划生育,农村一片萧条破败,有点门路的都去干点别的,一般人都不愿意种地,那时的亩产我想应该是下降的。

我自己的看法是包产到户还是需要的,最起码能让贫困地区的农民吃饱饭,但包产到户明显不能解决农村所有问题,以农村农民农业出现的各种问题来责难包产到户属于求全责备,包产到户做不到,任何单一政策都做不到解决这些问题。

还有人认为包产到户逆社会化大生产的趋势,属于逆潮流而动。其实并不见得,包产到户的关键在于责任制,就像我们今天在公司里一样,具体到一个人的岗位责任实际上也是某种形式上的包产到户。

通宝推:朴石,
见前补充 4694050
家园 这位同学如果能提供更多信息

包产到户后粮食产量是立刻急剧提高,这个凡是饿过肚子的农村人都会深有体会。

这位同学如果能提供稍微具体一点的数据,或者其它信息,比如包产到户前后几年征购量和余粮有什么变化,征购价格和议购价格有什么变化,我们应该可以讨论的更深入一些,而不是现在这样浮于口水。

关于这位河友家乡在分田前后的粮食征购、价格变化情况,我收集和分析了一些数据写在了下面这个帖子里,我以为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清楚人们是因为什么吃饱的。

分田前后发生了什么?

------------------

农用灌溉设施当然也就会随之破败,但在我们老家,这不是影响特别大的事情,我们那除了淠史杭灌区来水外还有许多塘堰,即使是淠史杭灌渠无水,基本也不影响种庄稼,如果有地方一定要靠灌渠,以我的了解,当地人会特别在意水利修补,不会荒废到不能使用。

这位河友认为即使灌渠无水,塘堰也有水,对庄稼影响不大,但事实却不是这样的。

霍邱丘岗地区,几乎年年都有旱情出现。逢旱必抗,次数频繁。

1958-1987年,霍邱地区发生过三次连续两年大旱。

第一次是1958年和1959年大旱 霍邱县委、县人委,面对塘坝干涸、河道断流的严峻情况,紧急动员干群,利用一切抗旱工具进行抗旱。。。夺得1958年的较好收成。但1959年抗旱,虽然同样采取一些措施,终因连续干旱,水源奇缺,丘岗地带旱粮作物大部干枯,水稻减产。

第二次是1966年至1967年大旱,1966年降雨500毫米,比平均年减少47%,其中5月至8月的高温季节降雨228.7毫米,比平均年同期减少59.8%;当年栽种水稻135.4万亩,沟塘库坝蓄水1.87亿立方米,灌溉用水非常紧张,幸亏灌渠送水4.7538亿立方米,采取及时调度,计划用水,合理供应,保住水稻未遭旱灾。1967年5月至8月降雨295毫米,比平均年同期减少48%,形成两年连续干旱。当年沟塘库坝蓄水只有7800万立方米,水稻面积缩小到103万亩,灌渠供水3.5984亿立方米,获得较好收成。群众歌颂:“淠史杭水滚滚流,流来幸福流去愁,流来幸福千万载,流去苦难不回头”。

第三次是1978年1979年大旱 1978年降雨很少,霍邱出现罕见的大旱。当年沟塘库坝蓄水2.4亿立方米,灌渠供水4.2675亿立方米,灌溉用水异常紧张。1979年5月至8月降雨259.1毫米,比平均年同期减少42%;当年库塘蓄水只有1900万立方米,灌渠供水3.9454亿立方米。连续两年干旱严重,水稻面积减少38%。

从上面资料可以看出,一年干旱问题不大,连续两年干旱就会供水困难,造成减产,而且干旱时沟塘蓄水远少于灌渠供水,尤其是第二年,仅靠沟塘蓄水估计会大面积绝收。

这三次两年连旱都造成了第二年减产,尤其是1959年和1979年,1979年之前连续五六年,霍邱粮食总产都在9亿斤以上,76年还首次突破10亿斤,但1979年总产减少至只有7.4亿斤,大约相当于1972年的水平。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