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读革命回忆录漫谈之八: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上) -- 孤星
美国这种文化霸权主意,要把其他文明模式全部消灭,已经成为了人类文明的公敌
从欧洲三十年战争就可以看出
为了维护文化霸权而发动的战争是不得人心的,是注定要失败的。
生育率高
公众号 云在西湖 同发。
《莫文骅回忆录》用几个场景生动展现了母亲对他的爱、对社会家庭命运的抗争。莫文骅中将1910年出生于广西南宁。他父亲好诗文,一生谨慎求安,1925年做生意破产后,家里的布铺和田地陆续卖掉了。他母亲是壮族,出生于越南,14岁被拐卖到莫家做丫环,后来嫁给他父亲做继室(生了2男1女的原配去世)。母亲家庭地位很低,在生了2个女儿之后连续生了6个儿子,地位才逐渐提升。
莫文骅小时家境还不错。读了4年私塾之后,母亲支持他上洋学堂,去外面读书闯世界。他几个哥哥都没读过洋学堂。他父亲比较胆小守旧,觉得孩子认识一些字,会写信就行了,再加上怕孩子出去闯祸,因此就不打算送他进城上学。
他父母为此吵得很厉害。母亲说,我生了5个男孩(有1个夭折),要出去闯世界,总要闯出一个来,干一番事业,就是去当兵,也不怕。在家境衰落的情况下,让孩子出去闯一闯,这是她对改变困境的唯一冀盼。
在母亲的多次力争下,莫文骅14岁那年被母亲带着考上了南宁市模范高等小学,成了家里第一个上洋学堂的人。1926年春天,他考上省立第一中学。到年底,他加入了共青团。“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南宁陷入白色恐怖之中,大批党员、团员、革命群众被抓。
1927年5月3日下午,莫文骅刚放学,母亲急急忙忙赶到学校,小声对他说,外面传闻又要抓人,他过去在学校出头露面多,赶快回家躲一躲。他答应了,准备在学校吃过晚饭就回家。饭后正要回家,在校门口遇到几个同学,就去打篮球了。打完球很累,天也黑了,就没回家。
缺乏斗争经验就要吃亏!莫文骅5月4日凌晨被抓进了国民党第15军军部的拘留所。9月1日、10月7日,分别有13名、15名难友被杀。10月8日,母亲听到南宁第二次杀人的消息,又听说杀人布告中有一个姓莫的,心情非常紧张,泪流满面,全家人都落了泪。母亲先找巫婆问卜,然后带着他一套较新的衣服去刑场,准备收尸。到了刑场,烈士的尸体尚未收殓,但个个血污满脸,很难辨认。母亲既急于找到他,又怕真的找到他,细心挨个查看后,才透出一口大气回家了。
大约是12月中旬,狱吏通知莫文骅到军事特别法庭候审。临近春节时,拘留所允许家人探监。母亲闻讯,带着1个弟弟拿着食物来看他。隔着栏杆,相距一米多远,总算母子、兄弟见面了。母亲见他身体瘦弱,脸色苍白,涕泪交流,非常难过,并多次问他还要什么东西。他随口说,快到春节了,拿一点粽粑吧。母亲回答说,粽粑是用绳子捆的,不能再吃这种东西了。他听后笑着说,粽子的绳终究要解下来,它捆不死人的!
经过10个月的非人生活,莫文骅于1928年2月初被“无罪释放”。后来,他跟着张云逸大将参加了百色起义,出发之前也没来得及跟家里打招呼。红7军主力离开广西后,他20年没有回家。
1949年12月,担任13兵团政委的莫文骅带部队打回了南宁。在离南宁的最后一段行程中,他的心情着实难以平静下来。此时此刻,他想到了早已病逝的母亲,想到了南宁沦陷后被日寇杀害的大哥、在逃难中活活饿死在床上的82岁父亲(父亲1943年去世,说明之后他跟家里还有某种联系)。终于回到了破烂不堪的家里,若当年盼望儿子闯世界的母亲还健在的话,那该是多么高兴!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之后,过了一段略微安定的日子。抗战全面爆发之后,国共双方始终存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但在面上比内战时期有所缓和,一些人开始有条件与家里通信,甚至有机会与家人见面。当然,毕竟是战争年代,通信、见面还是很难的。
杨得志在陕北照了人生中的第一张相片,然后写了一封信,一起寄给在湖南老家的姐姐。他母亲在他11岁时去世。母亲生了14个孩子,大部分早夭,他印象深的只有1个哥哥和1个姐姐,哥哥参加红军后1928年“八月失败”时牺牲,只有姐姐活到了解放后。姐姐只比他大两岁,但给他做鞋、缝衣,夏天赶蚊子,冬天暖床头,对他很好,很像他印象中的母亲。
杨得志给姐姐写信,说自己在陕北做生意,但相片是穿着红军军服照的。姐姐收到之后,没敢给任何人看,偷偷藏在茅草房的夹缝里。
1950年,离家22年的杨得志返乡,姐姐把已经变黄的照片拿出来,告诉他,这样的相片,如果当时被人看见,是要杀头的。这时,他父亲去世已久。
1930年“二打长沙”之后,部队路过老家醴陵。杨得志很想回家看看,但这里是敌占区,不可能请假回家。离家两年多,音信全无,他十分挂念年老多病的父亲和叔叔,缺衣少食的兄弟姐妹。路上能碰到一个熟人也好,可以带个口信回去。可惜一路上遇到的只有当地民团的冷枪。
离家上大学、上班之后,每次节假日返乡,父亲都估摸好时间,提前在村口等候。离家之时,父亲总是满脸的凝重,而母亲总是泪流满面。这还是每年都回家几次,时不时电话、视频的情况。战争年代,几年、十几年、二十几年不回家,长期没有音信,回家短暂待上半天、几天就走,走后又是不知以后能不能再相见、什么时候再相见。那是怎样一种场景?
1937年8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八路军主力向山西挺进,行进路线、活动地区、作战原则、指挥关系、后勤保障等一系列问题,需同阎锡山具体谈判、协商解决。于是,中央派周恩来到山西跟阎锡山谈判,毛泽东特别指示时任129师副师长徐向前同行。徐帅与阎锡山是五台县的老乡,可以趁机做工作。
谈判结束后,回到八路军驻太原办事处。总理、总司令、彭总都劝徐帅回老家看看。1924年离家投考黄埔军校后,他仅在中山舰事件后短暂回过一趟家,待了10天。算起来,他已经12年没有回过家了。父母都已是古稀之年,是否健在不得而知。第一任妻子已因病去世,留下一个女儿。自己参加革命之后,也不知道家人有没有受到牵连。刚到山西时,彭雪枫等人就曾劝徐向前回家看看。但战争态势复杂,徐帅心思都在工作上,回家的念头只能在脑海里一闪即过。
总理他们几个劝徐帅回家看看:太原这边我们人手不少,工作有一定基础,你能走得开;五台山区战略地位重要,是我们下一步开展游击战争的基地之一,你去走一趟,能扩大党的影响,为将来做点准备工作;阎锡山很重视老乡关系,相当器重你,你回家探亲,他不会故作刁难;你和家人离别多年,回去看看,合情合理,不能让人家说共产党人不讲人情嘛!彭总还送他六十块钱,要他给家里买点东西。
1937年9月16日,距离中秋节还有3天,徐帅很早就出发,中午过后先到岳父家探望,然后又踏上回村的路。快到村口时,他远远看到一个老人,正背着口袋吃力地行走,那个身影似乎很是熟悉,正是他的父亲。父亲听到有人叫他,发现是自己的儿子,顿时泪如泉涌。
徐帅搀扶着父亲一起回家。这才知道,母亲头年已过世,灵柩还在家中,尚未下葬,不禁一阵悲痛。
这次回家仅待三天,徐帅就匆匆离去(他这次回家前后,刘帅曾先后派人去他家里看望并送了一些钱)。一个多月后的10月27日,刚刚参与指挥奇袭阳明堡机场战斗的徐帅,奉命率129师769团一路南下,经过五台县永安村附近。于是他带着769团团长陈锡联、副团长汪乃贵、参谋长范朝利等一起回家吃午饭。
部队分散在各家各户,均受到热情款待。徐家招待的是莜面窝窝、合酪和羊肉炖山药,陈锡联他们是南方人,不晓得莜面吃多了会胀肚子,饱餐一顿。下午走在路上,几个人都喊肚子难受,连马都不能骑,只好停止行进,在坪上宿营。
部队开拔前,父亲步履蹒跚地将徐帅送到村口,年逾古稀的老人清楚,这或许是自己最后一次见到儿子了。太原沦陷后,日军逼近五台县,刘帅特地派人前去安葬了一直停灵在家的徐帅母亲,并把他父亲安置在山上一座庙里,老人最后病死于此。
1938年,张震随彭雪枫在河南竹沟组织训练抗日武装,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有次,他带了一些同志到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在武汉期间,他向总理请假,回平江老家探亲。总理发给他20块钱,他十分感激。
在长寿镇,张震见到了日夜思念的母亲(养母)。她苍老了许多,精神恍惚,目光呆滞。母亲告诉他,国民党军队占领长寿镇后,红军亲属就成了挨整的对象,他父亲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去世的,他媳妇同一个男人同居并已有了一个4岁的男孩,剩下她一个,真是没法活下去了。
望着患病的母亲,张震难过地哭了。他身上只有总理给的那20元钱,全部留给了母亲。安排了母亲的生活之后,他怀着难舍难分的心情离开了长寿镇。
小时候,父亲十分疼爱张震,母亲对他更是宠爱有加。他4岁时,母亲还常向那些奶水多的小媳妇要奶给他喝。门前有口邻居养鱼的池塘,母亲生怕他不小心掉下去淹死,刚满5岁,就送他去私塾,央求老先生破例收下他,对他的学习不讲成绩,管好就行,学费照给。
6岁时,父母送张震到小学读书。一天,学生在操场上做操,母亲站在梯子上隔墙看儿子,张震也看到了她。就在这时,体育教师发现张震向外面看,做操不专心,顺手用小木棍在他头上打了一下。母亲见他挨打,立即从梯子上跳下来,飞快地跑到操场上,抱着他就哭,并对教师说:“我的儿子,自己都舍不得打,你为什么打他?我们不上学了!”说完,拉着他的手就走,校长出来劝阻也没用。
1928年夏天,张震读完高小,因家里贫困,无力再供他上初中。辍学后,先后当学徒,贩杂品,当校工。1930年7月,16岁的张震参加红军。1930年8月,他所在的红五军第一师回到平江县长寿镇,他请假回家探望双亲,在家待了一个上午。临走时,卧病在床的父亲深情地望着他,母亲依依不舍,紧紧拉着他的手……张震把部队发的两块银元留给了母亲,咬咬牙,就上路了。这是张震同父亲见的最后一面。他再次与母亲相见,已是上边提的8年以后的事了。
纵观现今各国不论大小,人民被资本利益集团、帝国主义列强折腾得七荤八素、不死不活的。中国人民本来就是它们当中的一员,且位于最不堪之列。唯托福中国共产党、毛主席及其伙伴、千百万革命者、红军指战员、他们的家属,千辛万苦、抛头洒血,方得推翻买办地主集团,赶走帝国主义列强,获得了今日的自主自立发展求强空间。尽管这些黑暗势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攻倒算、卷土重来,但中国红旗至今未倒,初心仍旧不灭,在抑制资本豪强、对抗帝国主义方面,较之全球,亦独领风骚。读着上面的故事,当然悲痛唏嘘不已,然而想到这些人奋斗牺牲代价换来的成果,仍知其值得了,应可告慰他们在天之灵了。
下面是我唱录的两首歌曲,特此歌颂并怀念红军英雄和他们的家属。红军精神万岁!
看看电影电视剧里面描写的民国土地上的外国租界,都过着小家碧玉 有车有房的小日子,看多了没点想法才怪。
公众号 云在西湖 同发。
参加革命之后,儿子回家不易,有的父母通过各种方式主动找儿子。
红一方面军1934年10月撤离苏区之前,杨成武已经6年没回家了,他参加革命后就与家里断了音讯。他参加闽西暴动时,情况紧急,再者为了家人的安全,因此不告而别。有次他在行军路上碰到一位长汀老乡,老乡回家后把碰到他的消息传开了。家里人非常高兴。他父亲、1位远房表嫂、十几位乡亲(大部分是军属)每人挑着一副担子,爬山越岭,带着猪肉和闽西的土特产过来看他。
父亲和乡亲们在部队住了3天。部队要开拔,他们就回去了。杨成武和战友们好不容易凑了几块钱给他们做路费。他堂哥是团里的司务长,这个时候刚回来,与前来探望他的媳妇见了一面就匆匆分手,下次相见就是1949年了。
1939年,耿飚的父亲第一次去延安。毛主席接见他,对这位湖南老乡很客气。他父亲异常感动,回到他的窑洞中对他说:“共产党的领袖这么平易近人,实在太感人了。”周恩来、林伯渠也接见了他父亲。肖劲光、王维舟等亲自安排他父亲的生活和参观活动,还赠送回家路费。临行时,父亲深情地对他说:“现在我看到了中国革命将士的风采。延安的抗日将士,是中国的脊梁。你们参加这个革命队伍,这条路走对了。
1946年,这位老人家以83岁高龄,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重重封锁扶杖北上,第二次奔赴延安。临行前,他对家中亲友说:“陕北陇东,中草药资源丰富,我当力尽所能,为革命将士行医治病,了却此生为国为民的心愿。”这是他一生中最后的跋涉,不幸的是,由于环境恶劣,老人家客殁于蜀道中。
阳明堡战役之后,陈锡联意外收到了八路军总部转来的一封家信。信是他母亲口述、别人代笔的。母亲从报纸上看到阳明堡战斗胜利的报道,报道中提到“团长陈锡联”,便写信问这个陈锡联是不是自己的儿子。有人听说他在部队中当了官,正带着队伍与日本人打仗。信中说母亲生活非常苦,“风扫地,月作灯,借屋躲雨,身亦难藏”。到晚年的时候,他还清晰地记着这几句。
看到这封信,陈锡联感到既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又得到了母亲的音讯,难过的是母亲仍在吃苦受累,过着饥寒交迫的悲惨生活,感到十分内疚。考虑到时局动荡不稳,社会环境复杂艰险,他在回信中没有说明自己的真实身份,只是说自己在外经商,生活还好,待形势安定一些后便回家看望。
母亲的这封信,陈锡联一直珍藏在身边,思念母亲的时候,就拿出来看一看。抗战后期,他奉命赴延安,到中央党校学习,因途中要过几道封锁线,为防意外,他把这封信连同其他一些物品装在一个盒子里,埋在屋后一个山洞里。两年后,他从延安返回,发现山洞进水,盒子里的东西都沤烂了。
1942年9月,新四军四师骑兵团团长周纯麟(1955年少将)的叔父周承继在部队驻地不幸去世,时年72岁。二人长年没见面,此次相聚仅仅15天。此前,他给叔父写了一封信,叔父从老家湖北麻城历尽艰险到达江苏泗洪,这才找到他,却在路上染上了痢疾。
老人病逝,离家太远,不能送回,好在当地一位开明地主献地半亩作为墓地,又出资为老人置办了寿材和墓碑,才将老人就地安葬。周纯麟远在家里的老母,天天盼着他叔父能将儿子找回来见上一面,却总也不见人影,终于病倒,很快去世。
周纯麟1930年11月参加红军,此前是赤卫队员。他走的时候,没告诉母亲。母亲听说后,日夜赶工做出一双棉鞋、一双单鞋,鞋里还塞着两块银元,让他叔父送到部队去。她母亲先后生了7个孩子,死了4个,娘家4个兄弟也相继死去,丈夫也死于病饿。
周纯麟当红军,既给母亲带来了欢乐,也使她遭受了更大痛苦。他参军不久,敌人就造谣他死了。第二年,他参加赤卫队的三哥惨遭杀害,嫂子改嫁。为了躲避追捕,母亲只好带着6个月的小孙子外出讨饭3年多,最后眼睛都哭瞎了。
在苦难的旧中国,有多少这样悲惨的故事!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之后,一些红4方面军成长起来的干部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有的见到了长年未见的母亲,比如前边提到的陈锡联,还有郑国仲少将等。
部队有一次路过安徽霍邱,发现一位老大娘坐在路边,手里举着一块布,上面写着:“徐克勋我儿归来。”但她最终没等来自己的儿子。
徐克勋,也就是担任过红4方面军、西路军参谋长的李特,张国焘的亲信之一。
徐向前曾评价他说:“李特资格很老,在苏联留过学。李特人很好,和人相处不错。他心很细,考虑问题比较周到,作战命令、训练指示,大都由他起草。这个人很能吃苦耐劳。”
草地分兵,李特跳得比较凶。莫文骅曾回忆了李特奉陈昌浩之命追赶毛泽东等人的细节。他说,李特第一个飞马追赶中央,他一面用皮鞭抽打不愿回去的红四方面军的干部,一面高喊:“不要跟机会主义者北上,南下吃大米去。”一会儿, 李特和李德用俄语争吵对骂。博古说李德骂李特为流氓,李特骂李德为赤色帝国主义。最后,还是毛泽东出面,跟李特进行了推心置腹的交谈,才把李特说服了。
关于这次交谈,宋任穷上将后来有过回忆,大意是这样的:
请你向国焘同志转达我的意见。根据对当前政治形势的分析,南下是没有出路的。南面敌人力量强大,再过一次草地在天全、芦山、甘孜建立革命根据地是非常困难的。我相信,不出一年你们一定会北上的。你们南下,我们欢送,我们前面走,给你们开路,欢迎你们后面来。最后这句话,毛泽东连着讲了三遍,给在场的同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李特去追赶中央,是奉命行事,但他出言不逊,态度傲慢,所以当时在场的杨尚昆、宋任穷等人对他均无好感。当毛泽东晓以大义之后,他没有再为难毛泽东和中央红军,仅带领红军大学中的部分红四方面军学员南下。但他的这种行为,无疑极为不妥,为他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1938年1月,王明从苏联回国,在新疆逗留期间给李特扣上了“托派”的帽子。随后,他与张国焘的另一亲信黄超被秘密杀害,时年36岁。
1950年3月至4月,时任44师师长兼政委的向守志率部与184师一起发起西昌战役,并取得胜利。经此一战,44师在西昌地区家喻户晓,老百姓都听说44师有个向师长。当地的一个老太太,丈夫也姓向,儿子在红军长征路过时报名参加了红军,此后十几年杳无音信。
老太太以为向守志就是她的儿子,带着唯一的女儿到西昌找儿子。向守志听说后十分感动,委托师政治部派专人热情接待,向母女俩解释,向师长是四川宣汉县人,不是西昌人;他虽然也是红军,但长征时未到过西昌,也不认识这位姓向的战友,向师长不是老人家的儿子。母女俩通情达理,不再坚持要见向师长。第二天,她们接受了师政治部赠送的路费和食品,含泪回家。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需要流血牺牲。参加革命,就意味着危机四伏、生死难卜。频繁的行军战斗,恶劣的生活和医疗条件,再加上肃反,能够九死一生活到建国之后的,都是幸运儿。从高级干部到普通战士,莫不如此。
中央苏区时期,江西兴国共有23万人口,参军参战的有9万多人,其中参加正规红军的有5.6万人,最后只出了56名开国将军,包括肖华、陈奇涵2名上将。5万多人牺牲,姓名可考的烈士就有2.3万人。
廖汉生中将多次感慨,别的老苏区都有一两个“将军县”,出了几十、上百个将军,桑植县1928年就建立了工农革命军,1929年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上万人参加红军,长征出发时大批人跟着走,但是授衔时只有一个元帅、一个中将、一个少将,其他人差不多都牺牲了。
二、六军团离开桑植长征时的1.7万人中,大概有7000人是桑植籍。活到建国后回乡的据说不到20人。
1979年,廖汉生在离家44年后才首次回到桑植。迟迟没有回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一想到那些牺牲了的同志,一想到那些红军家属们,他的内心就深深地感到不安,他无法向乡亲们兑现长征出发时的承诺。长征之前,很多群众都把儿子、丈夫托付给他了,他回去之后怎么面对?
活到解放之后的母亲是少数,活到解放之后的革命志士也是幸运儿。有多少母亲能等到归乡的儿子呢?!
新中国以前,有种说法,得国正者,唯汉与明。
大概原因,一是刘邦和朱元璋都是起于底层,二来都是通过长期的武装斗争夺取天下的,刘邦大概用了7年,朱元璋是16年,但要和TG比,都是弟弟,TG付出的牺牲太大了。
文革后第一次重新出版《西行漫记》(印象中是79年),那一版刚出我就读了。记得里面记载斯诺对红一方面军的重要将领们(毛、彭、徐等)挨个做个人采访,记录他们的成长经历,与彭总交流时彭叙述自己苦难童年有这样一段话(大意):我不认为父母应该受到人们的特别尊敬,因为父母只是在自己寻欢作乐时不经意创造了他们......我当时读到这一段大骇(当时彭刚平反不长时间,形象伟光正),暗自寻思彭总的个性真的颇有点叛逆啊!多年后我又见到新出版的《西行漫记》,把彭这一段叙述删除了。
再后来若干年,我又在类似什么《老年报》、《文摘报》之类的报纸上看见有短文替彭“辩诬”的,说彭总不是不孝敬老人的,他和弟弟从小由祖母带大,对祖母很孝敬云云。
怕有人指责我这是抹黑彭总,其实我真不是。
我读过一些记叙党史的资料,但是缺点是不一定保存这些资料,遇到认真偏执反对我观点的河友让我出具资料证明,我往往一时拿不出来纸面的东西。不过我相信河里见多识广的大佬很多,他们能判断我所说是否属实。
土共在抗日战争期间,通过在日占区敌人的后方和日本人打仗,发展壮大根据地,解放近一亿人口,扩大了队伍。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政府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中国丧失了大片的领土且有美苏驻军。通过解放战争,土共赶走了美帝的驻军并且还和大阴帝国海军打了一仗,解放后通过谈判,请走了苏联驻军。又通过抗美援朝、抗法援越、抗美援越战争,加上后来和苏联在边界打了一仗,大大改善了地缘政治环境。印、越不是世界强国,战争结果的确定性要高一些。
我来给原文。
彭总对他祖母还真是孝顺,因为他祖母都要溺死他了也没以其人之道还之。
他爹在场居然也同意,结果还是舅舅亲救了彭总一命。
再读读黄克诚自述,看看当时湖南乡村贫苦百姓的童年生活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场景;再看看《西行漫记》中描述的生活场景,会不会觉得时空错乱?
看到回忆起祖母领着弟弟雪天讨饭时彭德怀的悲痛,回忆起失去姐姐时黄克诚的愤懑,应该就能感觉到是什么支撑他们坚持下来,并保持初心。
俺的老家属于抗战老区,据说抗战时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部就在这里。俺爷爷兄弟五个,其中四爷爷就参加八路走了,再没回来过。最后传回的消息就是一个立功奖状和烈士证明,但是具体经历过哪些,牺牲在哪里都不知道。家人都瞒着老奶奶,老人家想儿子,总是念叨这个儿子还没有成家、没有后人,想起来就哭,慢慢眼睛就不好了。
俺父亲年轻时曾带老人家去地区医院看病,当时持有烈属证明会受各种优待。据说俺出生后,老人家还抱过俺。到俺记事前,老人家就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