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中印经济对比之我所见 -- wolfgan

共:💬57 🌺18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从哪里看到中国和印度在经济领域打成平手了?
家园 中国有那么多毛病

还在发展,而且速度还不慢,不更说明其执政团队牛逼,换一波人干,还不知道啥鬼样子。

现在英国法国意大利还不如印度,所以他们都不咋地。

现在中国超过他们若干倍,所以政府早就逆天了。

你是不是这个意思?

家园 根据粮食产量是2:1就推测GDP也是2:1是不严谨的 -- 有补充

一般认为服务业(第三产业)和GDP的关系是1:2,工业(第二产业)和GDP的关系是1:1,而农业(第一产业)和GDP的关系是2:1。

所以即使假设农业只有粮食,而且其他行业一样,中国粮食产量是印度2倍也只能说GDP比印度高50%而不是一倍。

如果再考虑到其他行业和农业里的其他产品,1952年中国和印度GDP差不多更加合理。(尤其是服务业中国改开前一直没怎么统计,而这一项对GDP的影响确是最大的。印度近年来的GDP高速发展就得益于大力发展服务业,尤其是信息技术外包)。

最后,GDP只是衡量经济发展的一个(综合)指标,在GDP之下社会经济的结构更加重要。所以我在之前的帖子里说中国和印度在80年代初GDP相差不大但中国已经(初步)完成工业化但印度没有,这也是后来中国和印度GDP迅速扩大的内在原因。(上面提到的服务业在计划经济下几乎不存在,所以拿GDP这个指标比这个时期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也会失真,这也是GDP指标的另一个缺陷)。

在之前帖子里讨论伍晓鹰论文的相关帖子里也可以看到,至少在官方看来1952-1977年和1977-2012年的工业发展(平均)速度是差不多的(11.31%对11.49%)。而在前一个阶段GDP没有拉开但后一个阶段拉开了,那么也只能从内部找原因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根据《工业化蓝皮书: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1995-2015)》

蓝皮书将整个工业化进程分为前工业化、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五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又分为前半阶段和后半阶段。到“十一五”末的2010年中国刚刚进入工业化后期前半阶段(工业化综合指数为66),到“十二五”末的2015年中国则进入了工业化后期后半阶段(工业化综合指数为84)。

最新的蓝皮书认为已经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也就是说中国和发达国家一样已经走完工业化所有阶段。而印度一般认为是没有全部走完就直接进入了后工业化。

通宝推:起于青萍之末,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更正:应该对GDP增长的贡献而不是GDP本身 -- 补充帖

上面第一部分的计算应该用三次产业在GDP中的占比来计算,这个已经在河友指出老老狐狸河友已经用一个简化的模型演示过。

什么是经济增长贡献率和拉动点

家园 首先,我并不是仅仅根据粮食产量来推断GDP的

我实际上是根据粮食产量和发电量两条线叠加后再乘以一个系数来推断GDP的。

其次,我没有听说过

一般认为服务业(第三产业)和GDP的关系是1:2,工业(第二产业)和GDP的关系是1:1,而农业(第一产业)和GDP的关系是2:1。

希望能够看到严谨的证明。

三,中国和印度的农林牧渔的总体发展历程非常相似,都是1980现代以前种植业比例极大,1980年代开始畜牧业迅速发展,到今天农林牧渔都很不错。所以,我看不出来你说1952印度的牧林渔可以改变粮食比例上的影响。正如当时双方的工业改变不了农业的决定性影响一样。

四,1952-1977间和1977-2012年间之所以工业发展速度差不多,但是GDP却在后面拉开,原因很简单,就是工业和农业的权重不一样。1952-1977农业的权重才是主导地位的,1977-2021年工业的权重才占主导地位。当然,这两个因素权重的转换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通宝推:桥上,
见前补充 4954917
家园 前些年大凉山的小孩子出来打工

都是当地的大人带着的,做着浙广工厂最简单的工作,领着较低的时薪,每个人还要时薪里扣除1∽3块不等给带头大哥,随着工厂的忙闲四处兜兜转转,十八九岁的年纪,文化程度很低,普通话能说不会写的不在少数。

通宝推:凤城,
家园 GDP是三个产业增加值的总和

而不是三个产业生产值的总和。

按生产法计算,增加值=生产值-中间投入

按收入法计算,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粮食产量和发电量和生产值关系更密切,但和增加值就隔了一层,估算时势必会更加不准确。

.

另外GDP只反映经济上面的成果,并不反映科研、健康、文教、军事等等方面。就比如原子弹和氢弹,是没计算在GDP里的,但研制费用巨大。美国1948年时的一枚原子弹成本高达近亿(1995年)美元。据说研制原子弹的耗电量占美国一年发电量的1/7(也有说是1/4甚至1/3的)。生产浓缩铀的Y-12工厂用了16亿度电才生产了够制造一枚原子弹的材料,橡树岭K-25工厂的功率则达到1700MW,和当时整个纽约的功率相当。而中国浓缩铀用的是和K-25类似的气体扩散法,即使有技术进步耗电量也少不了。中国从50年代末开始研制原子弹,在1964年成功,并在1967年成功引爆氢弹;而同期印度仅在1974年进行过一次核试验,而且其浓缩铀还不知道是哪里来的。比较起来用在军事上的工业能力中国比印度也应该大很多。

制造原子弹的关键技术:铀235的分离与浓缩

五个核大国,第一颗原子弹花多少钱?

.

所以

我实际上是根据粮食产量和发电量两条线叠加后再乘以一个系数来推断GDP的。

通过这种方法推断GDP肯定会有很大误差,而且误差范围也很难估计。所以,即使根据这种方法估算出中国的GDP是印度的2倍,如果误差范围达到50%甚至更高也没多大意义了。

.

1952-1977间和1977-2012年间之所以工业发展速度差不多,但是GDP却在后面拉开,原因很简单,就是工业和农业的权重不一样。

这个也不严谨,中国工业在GDP中的占比1960年代就超过印度很多,并在1978左右达到高峰,后来实际上是缓慢下降的(同期印度则在缓慢上升)。所以更好的解释实际上是工业化水平的不同而不是规模。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PS:我上面帖子里提到的三个产业和GDP关系已经做了更正。

PS2:我当然不是在说印度有多好中国有多不好,就像上面提到的,对前30年,与其从“量”上论证中国超出印度多少,不如从"质"上讨论更好。

通宝推:苏仙岭,
家园 我用的方法里里面当然进行了大量的省略,但是你能找到更好的办法

吗?用政府公布的产值进行计算实际可能产生的误差可能100%都不止。譬如我举得1979年印度粮食产量只有中国一半的情况下一产产值却超过了中国。

你用1978年左右的GDP来举例是非常不恰当的,因为总所周知,1978年之前中国没有正规的计算GDP,都是用MPS来替代。1978年以前的GDP都是非常勉强的估算出来的,根本不能作为可靠的证据。在应用上是能避免则避免。你把它当作核心证据来使用,至少我觉得是完全不可靠的。

最后,你举得三个产业和GDP的关系的国家统计局的网页,其实我很早就看过,坦率地说得不出你认为的一般结论。

家园 被你搞糊涂了

你用1978年左右的GDP来举例是非常不恰当的,因为总所周知,1978年之前中国没有正规的计算GDP,都是用MPS来替代。1978年以前的GDP都是非常勉强的估算出来的,根本不能作为可靠的证据。在应用上是能避免则避免。你把它当作核心证据来使用,至少我觉得是完全不可靠的。你把它当作核心证据来使用,至少我觉得是完全不可靠的。

我们谈的不就是前30年吗?为什么1978年不合适?这年也符合您粮食和发电量都是印度两倍的标准啊。如果这一年不合适,那么那年合适?1979年还是1977年?再说我举1978年为例只是反对你根据工业占GDP比重来说的,你如果坚持你的观点那应该举出符合你论点的时间段啊。

1978年之前没有正规计算GDP,首先是因为那是计划经济啊。经济结构本身就和以市场为基础的体制不兼容的,而GDP恰恰是以市场为基础的。所以不管怎么算都是有误差的,而以统计数据为基础直接计算的GDP怎么着也比用其他指标估算出来的要“靠谱”的多。如果你觉得不可靠,那也要拿出具体的证据来分析啊。比如你认为误差可能100%都不止,那要指出有哪些被漏算和少算了啊。对于直接计算出来的GDP,这个误差是可以定量分析的,而你和其他人提出的估算方法的误差因为很难确定才需要再次“估算”。

而更进一步,如果您认为GDP指标本身就有问题,那应该找个其他指标来代替。至少可以计算一下印度的MPS来和中国比较。不管SNA体系还是MPS体系,之前联合国都是承认的。

最后,你举得三个产业和GDP的关系的国家统计局的网页,其实我很早就看过,坦率地说得不出你认为的一般结论。

之前那段本来就是个定性说明,和实际基本是吻合的。比如很多欧美发达国家在去工业化的同时GDP同样在增长,就是因为服务业对GDP的拉动比工业要更明显。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网页,2015年以后第一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只有0.3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主要是服务业)达到4个百分点左右,第二产业则在2.5个百分点左右。

家园 我把我的观点再重复一遍

在1978年前后,中国经济数据经历了从MPS到GDP的转换,再经历了80,90年代初的货币大放水,很多经济数据已经没有了比较意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才写了几篇帖子重新估算中国的GDP。如果我觉得现在公布的从1950-1995年的GDP数据足够使用,还费那个劲写帖子干嘛?

至于你说的第三产业的问题,首先,你里面的数据只是在2015-2019年那个阶段才勉强成立,其实是建立在那个阶段的生产力基础之上。提早个十年,那种经验就不成立。要是提早二十年,那就更不成立了。更不要说更早的年代了。其次,我认为第三产业GDP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属于统计学艺术的范畴,很难有公认的标准。

家园 上溯几千年也是这样

本质上是农业是线性增长,工业和服务业都是指数增长,而服务业成本更低。

工业时代之前谈GDP增长率没意义,本质上是因为那时候整个人类社会的基本是线性增长,而GDP增长率是增加值的增长率,所以平均下来几乎就是0。只有工业社会之后统计和比较GDP的增加率才有了意义。从2015-2019年的数据也可以看出农业对GDP的拉动从从0.3降到了0.2,可以预测未来还会继续下降并逐渐趋近于0,就像历史上那样。(除非工业足够发达引起新的农业革命)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才写了几篇帖子重新估算中国的GDP。

我没反对你估算,但不理解的是为什么要用和印度比较的方法来估算(而且仅仅使用粮食产量和发电量),而不采用其他更加有说服力的方法。(而且最好能同时对估算的误差范围也提供一个估计)。

家园 下面几句话我都说过了,但是我还是再重复下

估算历史GDP的时候,首先就涉及到农业GDP和工业GDP的转换问题,但是在各国农产品和工业品内部价格普遍偏离平衡点的时候,基准对象还要有必要的代表性,这其实非常难找。近期只有印度符合这个标准。而且它的数据也足够详尽,可以用来进行必要的分析。

至于仅仅使用粮食和发电量来分析,是因为这两项指标我认为能达到最小的分歧,其他方式引起的不确定性都会增加。如果你有更有说服力的指标,可以提出来。但是我认为你说的更有说服力只不过是自己想象中的,很多人未必会承认。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