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20250506野狐杂谈自此始 -- 夜如何其
我在米国的经历,包括我自己和周围的人,觉得这些东西都挺难坏的。所以你前面一贴说大件得去Costco,我还琢磨:你都哪儿来的观察点?有没有查过家里的电路?
[/IMG]
如果🈶地的话,70平,15000人民币,2,3千美米,心动不?😄
现在40-50之间的平民,就业难度非常大。国家让他们出个几万块就可以给养老金。他们起码是有盼头的。
对于已经拿到养老金的,可以比较容易对付啃老的年轻人,维持家庭和睦。
所以国家往下撒钱,均匀撒钱不是好办法。比较好的路径是一老一小。老人养老金到位,小孩奶粉钱充足,解决社会稳定问题。
欧盟24种语言都是官方工作语言。
但是在英国退欧的情况下,英语依然是使用率最高的工作语言。
这种总不能说,是个马耳他的在欧盟影响力大吧。
我觉得可能的形式就是,两种语言作为主要常任工作语言,实际上就是英语为主。
其余语言作为次等语言使用。
就像过去人民币上的五种语言一样。
壮族人民总不至于是看壮语文字认钱的吧?
现在家电产品挺恶心人的,核心部件不坏,低值小零件坏。比如冷箱,压缩机换热器基本是不会坏的,启动器,电容器,继电器,之类的,常出问题。燃气热水器,通常是那个熄气的微动开关,或者是测温头这个我们工业机器上可以传三代的小零件。
你要说电子化越高越容易坏,又说不过去,电路板并不容易坏,除非你说的电压波动大而频。
过去冰箱随便放一个角落里,家里灰尘并不严重。现在装修都设计一个类似于冰箱柜,把冰箱嵌进去。有些就积灰很严重。冰箱也是需要散热的,灰尘多了散热不好就容易坏。
修理人员说一两年就要弄出来把后背的灰尘擦一擦
首先我得声明,所有信息都来自网络,至于可不可靠,无法判断。由于企业软文和网络黑子的存在,确有不可靠的可能。
其次,分析基础是基本的食品酿造知识。
--正文开始---
茅台酒是纯粮食酿造的,就是高粱。
按照台湾对金门高粱酒一些介绍,台湾的高梁种植是分春作和秋作的。
台湾的高梁在耕作比较落后的时候,是多年生的,宿根发芽。
但现在台湾是大陆最大的高梁进口地。
而大陆是世界最大的高粱进口国。
我无意替金门高粱吹嘘,只是推论一个可能:如果高梁只能用来酿酒,可能台湾高粱酒的档次至少超过全中国包括台湾的中位数。
但由于高粱并非全用于酿酒,所以此推论不成立。
对于茅台,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茅台酒的高粱是用的春作高粱还是秋作高粱。
这个问题在民国时期,肯定是有明确答案的。
但几乎可以肯定,如果讲究传统,法国葡萄酒那样的文化追求,以及中国的天地阴阳,两季之中只能用一季。
哪怕民国时期如果可能,也是两季(可能性较小。)
茅台为地产,高粱产地有限制。
不过贵州高梁产量较大,暂时不会成为问题和被攻击的弱点。
从茅台的生产工艺来看,高粱是整粒发酵。不破碎的。
这个造成比表面积小,发酵时间长,按古法,得一年才能完成一批发酵。
如果每天投料一批,一年最多365批次。
考虑清批的要求和时间,打对折不算过分。
当然可以通过增加投料量,增加生产产地来解决。
但从文案宣传来看,并非如此。
也就是说,茅台的产量是绝对有天花板的。
超过了,要莫省工要莫省料,这就是炸牌子。
当然,我知道现代生化工艺,茅台厂也推荐过院士人选。
不过要讲这个,华为为啥不造酒呢?
茅台老人有个说法,五斤梁一斤酒。
似乎是一个生产收率的计算方式。
大致一千克高粱出500毫升50%浓度的成品酒。
四比一。
差异可能是过去浓度更高。
另外是老工人的时代,收率低。
要么过去有损耗,这个我就不猜测了,反正几种可能,都不好说。
最后茅台的质量问题。
历史看,文革期间有一段质量下降了。
但据说非常让人惊奇的是,这段时间的酒,反而留存到现在的,比其前和其后多。
我本人不喜欢酱香型,不敢评价口感。
国外茅台最初很便宜,现在对我高不可攀了。
2017年前后,据说是国内最奢华的时代,内地不少干部的子弟,把家里父亲以前收的礼,都带去上海卖掉了。
老酒应该都喝的差不多了。
本文只是抬杠,国产品牌一定要维护好信誉,不要像某另外一个名酒一样。
最后,我喜欢喝汾酒。
无他,便宜好喝。
早年单位卖德国设备,很多设备主控板一两年就出故障,故障最多的就是继电器,德国工程师过来维修后,会偷偷告诉我们,以后遇到类似问题,趁人不注意在继电器上敲几下一般就会好。
这还是按照工业标准设计的设备,家用电器的零件用料,做工更成问题。
再如汽车上,很多莫名其妙的故障就是清洁问题,导致气路,油路传感器失灵或故障,所以SWELL说的清洁冰箱背面积灰大概率是必要而有益的。
新冰箱几个月到半年就坏,具体技术细节我记不清楚就不说了。
一般美国人的习惯是,大件东西坏了,尤其还不到一年,厂家得负责保修。但是韩国冰箱公司只是修修补补,每次修好之后不久又坏掉,一次又一次让顾客叠加愤怒。后来大家也都查明是个关键制冷组件有问题,负责任的公司这时候应该采取“产品召回”也就是免费替换组件的措施,但是韩国公司算了一下,觉得成本太高,决定什么也不做,宁愿成本放到律师部门。但现在回头看,它这么决定好像成功了,美国媒体对抹黑中国兴趣很大,对日本韩国印度负面的新闻或者不大关心,或者故意营造别的国家做制造一样可以的假象。印度制造业的种种问题,美国媒体基本上是从来不提的。这个冰箱问题报纸上写,只是因为有很多美国消费者很愤怒地主动联系媒体。
全凭记忆,这家公司好像是三星。
特斯拉的马斯克也搞过这个.
需求不大.
在加拿大,
一是保温隔热问题不好解决.
二是不能用作永久建筑住人.
其他的家电都不行。前几年手机在美国还是苹果的直接竞争对手。手机爆炸事件后也不行了。
珠三角的酒当然不如粤北的酒好,原因 @汉水东流 河友说了,山都平掉了,风水就跟着坏掉。同样的东莞腊肉也九江煎堆西樵大饼佛山盲公饼之类的也不行了,潮州米饼倒还有点还行的样子,上周潮洲佬的米饼还被我批评不够硬了。
但是粤北山区的东西还是不错的。东陂马蹄连州腊肉,曲江三华李,小江洞冠梨南雄烟叶,新圩豆腐怀集香菇。英德麻笋更是冠绝天下。上面那些是下酒的,酒当然是清远酒厂打虎牌清远头曲,纯米。还有桂林酒厂的三花米酒。目前做的好米酒的我觉得就这两家了。广东广西是一家,所以桂林的算粤北没毛病,都是梧州郡的,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还有很多无名小酒坊也有惊喜,就是不知道惊多还是喜多。
王城兄,搞起!
倒是那些进气、出气、散热等等容易积灰的地方,确实容易忽视又造成大麻烦。
比如独居的家用中央空调系统,我就有一次因为忽略及时换空气过滤,生生把鼓风机的电动机给累趴下了。后来看那个过滤器,厚厚一层灰。几十多的电机硬是过半百才给换好。
后来碰到燃气热水器不烧水了,就花了点心思学怎么换热敏传感器那一小套,费点力,但是也能省几百。😂
什么时候开始的已经记不得了。只要一开制冰,就从出冰的地方往下流水,没办法只好关闭制冰功能,好在也没太大麻烦,就将就用着。麻烦的是,有时候停电,来电后这些设置被重置,往往要到地板上一滩水才想起来忘了重新取消制冰。
三四年已经换了三次了
不难,但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