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刘邦有没有放弃治疗? -- gb2312

共:💬25 🌺215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反正也火不了

感觉这个ID,虽然从来没火过,也代表了下河10多年的岁月。

我这个公众号起的名字也不太行,也不太符合传播学……

就这么着吧,就当是个纪念……

家园 不就是否

古无轻唇音,所以杜甫读作du pu,否(不)就是po,佛陀、浮屠读作Bu da,现在的广州市番禺区读作pan yu正是地名中较易留存古音痕迹。

家园 这个话题很有意思,胡思乱想之后说几句(脑补内容多,慎读)

第一句、吕后问计病榻,高祖恰似穿越。

……

蓝萍踱步于游泳池书房,忧心忡忡:主席百年之后,我们怎么办?

毛主席微微欠身道:百年之后有苏铸……

蓝萍赶忙追问:苏铸之后呢?

毛主席:苏铸之后有小平……小平之后有克明……

蓝萍:克明之后呢?

毛主席挥挥手:天晓得!

……

蓝萍大恸:主席不能走!

===

第二句、刘邦文采不及项羽

前面有人提到大风歌,我看有点不对劲

先看项羽的: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歌,工整、押韵。

再看刘邦的: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归故乡兮今何在?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总觉得刘邦的大风歌缺一句,得加一句才显工整、押韵。

史记记载大风歌的创作背景:刘邦击败英布返程途中路过家乡沛县,邀故人聚餐,酒酣击筑作歌。

史记又记载:刘邦在与英布的战斗中中箭,返途中发病,到长安不久就呵呵了。这与大风歌的创作背景冲突。

====

总结以上两句,史书信粗不信细,该疑问处得疑问,该脑补处需脑补。像刘邦这种穿越一般地料知后事,值得怀疑——刘邦和吕雉说的话,消息来源?太史公不曾给出链接啊🤔

====

第三句、不医曰可治

当着皇帝面说反话,是不是该欺君之罪?非也,如钱钟书老先生所言,太医当知“人情世故”。

钱钟书先生在考证这事儿时也曾拿秦可卿举例,《红楼梦》里大夫说(秦可卿的病)过了冬就好了。钱先生认为这是反话。

即使现在,很多医生也不会给病人说实话,“你这是癌症,不行了”——很快,病人就被“吓”死了。

医生当着病人会说,你这问题不大。背后则拉过家属来说,你家问题大了。只有扁鹊这种游医才敢说实话,那怕“桓侯又不悦”。人家扁鹊说完就跑路了。

要是太医也说,皇上,这病治不好了(等死吧)。第一犯冲、不吉利。第二说了你跑不了路,就等着皇家降罪吧:“治不好还要你太医干啥,拉出去砍了!”那怕现代社会,仍有病人在医院说混话:这也治不好那也治不好,要你医院干啥。

===

第四局、疾可治

如前面分析,治不治得好太医都会说“疾可治”。

不管太医是正话反话,都不重要,刘邦都会不要他治。为啥?这正是本楼的主题。我认为,刘邦信不过吕后叫的太医。分析如下:

1、刘邦到死都没完全打消换储的念头。吕后心知肚明,刘邦对吕后的心知肚明也心知肚明😅😅

2、史记-吕太后本纪:“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脑补一下,戚夫人随征,吕后守后方是刘邦的常规操作;

3、史记-高祖本纪:高祖十一年十月御驾亲征英布,受箭伤,十一月回长安。又脑补一下,这途中箭伤肯定要是治的,而且经治疗后病情稳定,不然路过沛县时咋唱大风歌呢。我认为这是戚夫人请太医治的。刘邦信得过。

第二年三月,箭伤又发作。“疾甚”,吕后请良医。我就想问,这个时候戚夫人哪去了。

史实是,刘邦确实死了,死前肯定常规叫太医。

假如戚夫人请太医,就不会有“刘邦不愿意医治”的说法,只不过是没治好,死了。

假如是吕后叫太医,就会有“刘邦不愿意医治”的说法,然后,死了。

作为写文章的人来说,按第二个说法来写,充满传奇、文采飞扬,吸睛。第一个说法则平淡无奇。

家园 不能用后人来解前人

在面对史记时,班固和今人并无差别,都是面对前人的著作。所以,不能用班固的汉书来解司马迁的史记。

史记中既然没有“不医曰可治”这句话,那么讨论这句话的句读,就没有意义。班固增加的这句话,可当注释来理解,也就是钱钟书说的“穿插申意”,不能放到文章里去理解。

另外,疾和病在先秦的语义是有区别的,疾相当于今天说的病,疾甚在当时才叫病。史记说的病,病甚,应该用的是病的本义,疾甚为病,病甚其实在说人已经病的不行了,这与汉书说的疾,疾甚也是有区别的。

家园 这个时候是该汉皇上场?

国内考公,有“法帝汉皇”之说。汉指汉语言专业。

“不可医曰治”这话是“治”之本意?治,控制,压制。而后人医治不分,把“不可医曰治”当成一句隐䀲暗示说托词。——是这样吗?

家园 这五个字大概率是衍文

如果按这个理解,“不医曰可治”很可能是衍文。也就是后人在看书的过程中在书中加的笔记。也就是说未必是《汉书》的原文。楼下提到的链接中也提到

宋祁谓旧本无“不医曰可治”五字。

所以这段可能是宋朝以后加进来的。

家园 关于浮屠与佛

最近看了季羡林先生的《浮屠与佛》这篇文章

里面考证:浮屠与佛这两个词不是直接从 buddha 翻译过来的

翻译路径是:

印度--->大夏(大月支)-->中国

buddha-->bodo,boddo,boudo-->浮屠

印度--->中亚新疆小国-->中国

buddha-->but-->佛

家园 有没有可能,当时的汉语,【医】和【治】含义是不一样的

一个或许不一样,但是有一定可比性的例子,是当代对于自闭症,有一种说法:无法被(cure),但是可以被(manage)。即作为疾病,本身不可治愈,但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使得生活质量被改善。

另一个例子是盲人,通过盲杖、盲文、导盲犬等,可以改善其生活质量。但是他们还是看不见。

在这个意义上,如果治,对应manage。那么说【疾可manage】就成了【疾不可cure】的委婉说法。作为中国传统上地位比较低的医生,对权势者采取这种做法,来委婉表达一些坏消息,比直接说谎,讲反华,要更有利于信息传递,也更利于自身的生存。

家园 司马迁编的
家园 谢谢补充

无论这些佛教名词如何流传进入中土,其翻译仍然体现了钱大昕“古无轻唇音”的判断。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