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文摘】学《易》对话录 -- 闲看蚂蚁上树
---------
--- --- 艮上
--- ---
--- ---
--- --- 震下
---------
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
[译文]颐卦象征颐养:坚持正道,可获吉祥。观看嘴巴,就知道人要自求口中食物。(颐:音yi,面颊,腮,其中为口腔)
[提示]指出养生的原则。
主:“颐”就是嘴巴,嘴巴是吃东西的,吃食物州足为了摄取营养、保养生命,这就叫颐养。东方文化很重视生命的顾养,称之为“养生之道’,对这门学问有精深的研究,各种学派林立。颐卦专论生命的颐养。卦象是上艮下震,上下两个阳爻象上下腭,中间四个阴爻像两排牙齿。上艮为止,象征上腭静止不动;下震为动,象征下巴咀嚼食物。观看这一卦象.就知道人要自求口中食物,以利于养生,这就是卦辞所说的“观颐自求口实”。从这最原始的本能需求出发,可以推衍出颐养生命的许多道理。总的原则是“贞吉”,守正则吉顺应生命成长的规律就是守持正道,如此则利于养生。
客:颐卦接在大畜卦后面,两者有内在联系吗?
主:《序卦传》说:“物畜然后可养,故受之颐。”事物蓄聚以后需要加以保养。大畜卦讲德智的蓄聚,而德智聚集于身以后要继续给以滋养,使之得到扩充和发展。颐卦论生命的颐养,偏重于精神养生,认为养德性比养口体更要紧这正虾是大畜卦旨意的延伸。
《彖》曰:颐,贞吉,养正则吉也。观颐,观其所养也。自求口实,观其自养也。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之时大矣哉!
[译文]《彖传》说:颐养,坚持正道可获吉祥,说明用正道养生才能导致吉祥。观看嘴巴,是观察所养的什么;观看自求口中食物,是观察怎样自我养育。天地养育万物,圣人养育贤者并且普及于万民,及时的颐养是很伟大的啊!
[提示]解释卦辞。
客:这段《彖传》里面的“观颐”以下几句话,真是不解释倒还明白,越解释越糊涂了。
主:看人吃食是最简单的事,但是善于观察的人可以从中得到象征性的启示。口中吃食者,所养的是口腹;口中节饮食、慎言语者,所养的是德性。这是“观颐”的启示。凡廉洁寡欲、不贪饮食者,皆得养生之正道;凡贪食无厌,欲壑难填者,尽人戕生之邪途。这是观“自求口实”的启示。《彖传》又推而广之,不仅养身养德是颐养,而且天地养育万物,君主养贤人养万民都在颐养之道范围内,都可以用本卦的哲理去推论。
《象》曰: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译文]《象传》说:山下有雷声,象征颐养。君子因此谨慎言语,节制饮食。
[提示]养生要兼顾养德和养身。
客:颐卦上为艮、为山,下为震、为雷,是“山下有雷”之象。但很难看出这是“颐养”的象征。
主:雷动于下,山止于上,这一动一止,正可假借为口腔咀嚼之象,故称为“颐”,象征颐养。人的口,出者为言语,入者为饮食。所谓“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如不谨慎节制,就会危害养生。震之动象征言语、饮食,艮之止象征慎之、节之。慎言可养德性,节食可养身体,养生的功夫正要在口的一出一入之间留意。当然是养德性为重,养口腹为轻;精神养生为重,物质养生为轻。
客:这话很有道理。所以《礼记.大学》中说:“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主:良好的心理情绪和精神状态对于身体健康的影响极大。所以,养生不仅要适当地摄取物质营养以颐养口腹,更要不断地摄取精神营养以颐养德性。从颐卦六爻看,分为两种类型。下三爻为震、为动,象征下腭咀嚼食物,所求在物,贪于口腹之欲,只养体而不养德,结果是戕生而多凶;上三爻为艮、为止,象征上腭止而不动,节制饮食,所求在德,清心寡欲,以德自养并养人,身心皆安,这才是养生的吉祥正道。
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
[译文]初九,舍弃你灵龟般的智慧,来看我鼓满两腮大吃东西,有凶险。(朵颐:鼓着腮帮子咀嚼食物。)
《象》曰:观我朵颐,亦不足贵也。
[译文]《象传》说:观看别人大吃东西,说明初九的所求不值得看重。
[提示]初九舍弃养生正道,贪于口腹之求。
主:灵龟食欲不强,能够吐纳气息而致长寿。初九以刚居阳位而得正,本来是有养生正道的,完全可以像灵龟那样以内质自养而不求养于外食。然而由于它象征下腭主于动,易起口腹贪欲之心,又与六四相应,犹如以阳刚之实,求养于阴虚。所以爻辞借用六四的口吻责备说:你本来是不求外食,以气自养的灵龟,怎么放弃了养生正道,竟然贪婪嘴馋起来,看着我大快朵颐而淌口水呢?贪于口腹之欲,对养生来说必然是凶险的。
客:吃喝之风,有损于德性,有害于健康,百无一利,是养生之大敌。
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
[译文]六二,颠倒向下求养于比邻的初九,还不满足,又违背常理,越过六五向上九求食。试想上九与六二并无比、应关系,二者身份高下又如此悬殊,腆颜求养,能有什么好结果吗?再说,脱离了阴爻同类,厚颜求食,既无补于身体,又有损于品德。
客:人到无求品自高。因口腹之累而不顾自尊,以至自轻自贱,这样的人根本就谈不上坦荡自然的胸怀,确实不利于养生。
六三,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
[译文]六三,违背颐养的常理,要坚持正道以防凶险。将有十年之久不能有所作为,无利益可言。
《象》曰:十年勿用,道大悖也。
[译文]《象传》说:十年之久无所作为,因为六三与颐养正道大相违背。(悖:音bei,违背。)
[提示]六三不中不正,贪求无厌。
客:六三,与上九阴阳相应而补,取阳实以养阴虚。应该是可以的,怎么也违背颐养的常理呢?
主:因为六三是阴居阳位,违中失正,同时又处于下卦动体之极,乃是邪辟浮躁之徒,贪食无厌之辈,为了求养于人,必然无所不至。由于拂逆常理,媚上贪求,最终会被断绝食物来源,不仅无法满足口腹之欲,甚至造成道德沦丧。这样的人.长期不能振作,身心交病,无所作为,极为有害于养生,所以爻辞告诫他要守正防凶。
客:本爻的告诫,对于招摇于吃喝场中的“食客”们倒是一贴苦口良药。
六四,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
[译文]六四,颠倒向下求养,吉祥。像老虎一样眈眈注视,欲望很迫切,没有过错。(眈:音dan;眈眈:专心一注视的样子。逐逐:急迫的样子。)
《象》曰:颠颐之吉,上施光也。
[译文]《象传》说:颠倒向下求养而得到吉祥,说明六四居上而能放出美德的光辉。
[提示]六四向下求贤问道,以德自养。
客:六二“颠颐”为凶,六四“颠颐”为吉,这是什么原因呢?
主:六二,六四“颠颐”,都是颠倒向下求养,所不同的是六二居于下卦震体,而六四居于上卦艮体。震为动,是贪食之象,只养体而不养德,腆颜求食于人,所以戕生而多凶。而艮为止,能清心寡欲,节制饮食,所求在道,以德自养,身心皆安,所以得养生之正道而吉祥。在震体的下三爻与在艮体的上三爻都有此差异。
客:那么,爻辞所描写的“虎视耽耽,其欲逐逐”都是六四迫切求道的表现了?
主:是的。贪于物质欲望,心愈贪则愈加凶险;而从事精神追求,愈迫切却愈为吉祥。六四是阴虚之体,下与初九阳实相应。阴处阴位,自感不足,主动地向下求贤自辅,问道于初九,以自养其德,其吉固宜。不耻下问,乐于向善,正是美德的表现,所以《象传》说“上施光也”。
六五,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
[译文]六五,违背常理,安居守正可获吉祥,不可涉越大河。
《象》曰:居贞之吉,顺以从上也。
[译文]《象传》说:安居守正可获吉祥,说明六五应该顺从上九。[提示]六五向上求贤养德,守正安居。
客:六二“拂经”,六三“拂颐”皆凶,六五“拂经’却吉。大概也是因为六二、六三处于下卦震体,贪食无厌,而六五处于上卦艮体,止而不动的缘故吧?
主:是的。震体三爻皆凶,艮体三爻皆吉。六五本来是违逆颐养的常理的,它虽居于至尊的君位,却是阴虚无实之质。不仅不能养天下,甚至连自己也要求养于上九阳实。这就是六五违逆于常理的地方,所以称为“拂经”。不过,六五有柔顺之性,又居于上卦艮体之中央,能够安居而守中,以阴承阳,顺从于邻近的上九阳刚。这就象征着谦虚的君主礼求于贤人,问道于能臣,借他人的智慧以自养其德。这便是处于六五的处境中自我颐养的正道,所以《象传》说:“居贞之吉,顺以从上也。”
客:六五只能安居,不可有所作为吗?
主:不可以。六五以阴虚之质,只宜静养,以利于生命力的逐渐生长和积累,切不可轻举妄动,冒险犯难,随便损耗虚弱的元气。所以爻辞告诫说:“不可涉大川。”只有当元气积蓄充足之日,阴虚转化为阳实之时,养己已足,才能兼养天下。
上九,由颐,厉吉,利涉大川。
[译文]上九,由它获得颐养,谨慎防危可获吉祥,利于涉越大河。(厉:危险。)
《象》曰:由颐厉吉。大有庆也。
[译文]《象传》说:由它获得颐养,并能谨慎防危而得到吉祥,这是大有福庆的事。
[提示]上九以德自养,并且兼养天下。
客:颐卦发展到了上九这一爻,已经可以兼养天下了吗?
主:是的。“由颐”就是天下由之以养。上九处于颐卦之极,这时元气已经得到了充分的积蓄,阴虚已经转为阳实,不仅因刚实能够自养,同时又能养四个阴虚,既养己又养人,既养体又养德,最得颐养之正道,是颐道大成的象征。当此之时,排难涉险必利。即使在这时,也要防危虑险,心存戒慎,以免功亏一篑。不知防危,是为养生家所忌。阴虚勿损,阳实防危,这些养生原则都为后来的内丹养生家所继承发展。
客:我发现,颐卦六爻,上下两个阳爻皆可自养或养人,中间四个阴虚皆需求养于人。
主:正是如此。阳实者自养并养人,阴虚者则养于人。这是一种情况。本卦中还存在着另一种情况,处于震体的下三爻皆只养体不养德,不得养生之正道,多凶;处于艮体的上三爻以养德为主导,身心兼养,得养生之正道,皆吉。颐卦六爻中存在着这两种规律的交叉,表现出自养、养人及养于人,养德与养体的复杂现象。拿上下两个阳爻来说,初九虽然刚实足以自养,却困处于下体之下,境界低卑,贪于口腹之求,以致舍已之“灵龟”、观人之“朵颐”;而上九则不仅阳刚充沛,更兼境界高超,所以能以德自养并且教养天下,以致大有“由颐”之庆,再看中间的四个阴爻,虽然皆因阴虚之质而求养于人,境界又大有不同。处于下体的六二、六三的“颠颐”、“拂颐”,皆是以贪损德.腆颜求食,身心交病,害于养生;六四、六五的“拂颐”、“拂经”则是求贤问道,自养其德,身心两益,利于养生。
客:总的说来,颐卦提出的养生原则是什么呢?
主:我认为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以德为本,身心兼养。在这里,精神因素起有主导作用,心理卫生制约着生理卫生,心泰则身安。这也正是东方古典养生学的精髓所存,必然会引导我们进入身心安泰的新境界。印度瑜珈术的良性心理诱导法、中国内丹术的性命双修法以及佛家的形形色色的禅定法,无不与此密切相关,无不由此起步入门。
没有办法。
将蒙卦置于屯之后,可见天下未定之时,有志之士应相机而动(需卦),在时机尚未成熟的时候一定要谨慎行事,培养势力。先人将对年轻人的教育放在这么显著的位置,大有深意。如果没有称职的接班人和后继的创业队伍,河山暂时归我,后必将沦为他人之物。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蒙,其象为山下有险,不得通,故而对山一无所知,如少年蒙昧。古代教育在史卜诸官吏,故老子为周吏而孔子问道(至战国末年贵族沦亡才有孔子在民间设教,发民间教育之端)。无论君主还是贵族、官吏,其后人皆需接受当时的贵族教育,故童蒙若要成为接班人,要接受教育就必须向我求学。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说明首先要端正态度,认真学习,再三渎就说明态度不认真,就缄默不教了。因此少年人需要有谦虚、认真的态度,故利贞。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这一句我理解与原文有些不同。
刑人,并非惩罚,而是强迫,故下文用桎梏手段来强制学习。少年人年轻好动是天性,开始必须采用强制手段才能让他学习。如果放纵必然后悔莫及。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当少年接受初步教育,有所成长,可以包容、了解一些事情的时候,就有足够的能力成家纳妇。这是接受教育的结果。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六三攀上九而乘九二,象征女有二心,品行不端,故见金夫则失身。这样的女人不可娶,同时也表征品行不端的人不可教化。注重品行是贵族教育的一大内容,因此单独拿出来作为一种情况说明。
六四,困蒙,吝。
即便推行教化仍然有不向学之人,无知而困,必悔。
六五,童蒙,吉。
六五,得中而顺,表征贵族谦逊好学,以童自处,故吉。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少年如果利用学到的知识、智慧用于作恶是万万不可,如果用于制恶扬善是很好的。
上九是童蒙完全成熟之时,可以参与社会活动,故一定要进行原则指导。
正如大学生进入社会,虽然知识已经比较完备,但缺乏社会经验和人生方向的指导,有很多错误发生,故应加强大学生对社会、对人生的理解、教育,不要推迟到社会中再去寻找自己的原则和信念。
在比卦众人来辅之后,小畜论述了如何培养合格的辅臣,以及辅臣如何自我约束、培养以承担辅佐大任。
畜,为牛上鼻钳,乃驯服、训练、培养之意。而小相对于大畜,是为臣的训练、控制之术。六四的位置、阴阳也决定了这是作为臣子的一卦。
而大畜是作为君主的自我培养、控制臣下之术,所谓帝王之术,与小畜形式类似,故两者应当联系起来看。
小畜: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风天小畜,健中而行,但由于是辅臣,故仍应顺天承君,内敛含蓄为本,如密云不雨,方为亨通。西郊,坤顺之地。
初九,复自道,何其咎?吉。
将牛牵回原来的道路,无咎有吉。牛,顺也,辅臣之象。小畜卦以牛为象,表征意义可见。
九二,牵复,吉。
将牛牵回,如初九。
九三,舆说辐,夫妻反目。
牛车速行,导致车轮毁坏,是辅臣不可躁进,进则招怨,君臣失和。
六四,有孚,血去惕出,无咎。
以忠诚之心做好自身能力的提高才会得到君王的支持赞赏。
九五,有孚挛如,富以其邻。
有足够的能力,就要给与朋友同事帮助,紧密合作共谋发展。
上九,既雨既处,尚德载。妇贞厉,月几望。君子征凶。
能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更要坚守臣道(妇喻臣),如果能力足够而又躁进就不仅仅是君臣失和就要招致灾祸。作为有能力的辅臣,即使没有亢进之心,也会招致君主猜疑,功高震主,能力强也会震主。历代忠臣良将的下场值得深思。
养心安神药膳-姜枣龙眼蜜膏
〖 来 源 〗: 民间药膳方
〖 原 料 〗: 龙眼肉250克,大枣肉250克,蜂蜜250克,鲜姜汁2汤匙。
〖 制 作 〗: 先将龙眼肉、大枣肉洗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至熟烂时;加入姜汁、蜂蜜,文火煮沸,调匀;待冷后,装瓶即可。
---
【主要原料】猪心500克,玉竹20克,罐头荸荠50克,韭黄10克,鸡汤40克,精盐2.5克,酱油15克,料酒10克,葱、姜各6克,水淀粉15克,香油15克,植物油500克(耗油50克),白糖、胡椒粉、醋适量。
【制作方法】将玉竹洗净切片,水煮取浓缩汁20毫升。猪心切薄片,放在碗内用精盐15克,水淀粉抓一抓。韭黄摘洗干净切成寸段,荸荠切片,葱、姜、蒜分别切成细末,取小调料碗1个,内放料酒、酱油、白糖、味精、精盐各1.5克,胡椒粉、鸡汤、水淀粉、玉竹浓缩汁调匀,对成汁芡备用,取锅置于火上,倒入植物油烧热,下入猪心滑透,倒在漏勺中控油,锅内留油少许,重新上火烧热,先放蒜未,再放葱,姜未炸出香味,然后放入荸荠片煸透,倒入猪心,继而烹入对好的汁芡,撒上韭黄段,翻炒均匀。最后,淋醋1克,香油少许,离火盛在盘内。
【效用说明】适宜于心血不足的心悸、心烦、失眠、多梦、健忘,以及肺阴不足的久咳。干咳,胃阴不足的烦渴、不思饮食等症。也可作为冠心病,肺心病、糖尿病及肺结核患者的保健饮食。
〖 服 法 〗: 每日2次,每次取1汤匙,开水化开,饭前食用。
〖 功 效 〗: 开胃健脾,益智养心。龙眼肉、大枣均有补益心脾、益智宁心之功效。蜂蜜有增强脑力、改善心肌功能作用。三物相合能益心脾、增智力,治心脾不足、心悸健忘等。适宜于思虑劳伤太过、心脾亏虚、纳呆、腹胀、健忘失眠者食用。
单子里没看到什么特别生猛的东西,第二个更是平时吃饭都有的东西。如果拿不准,就先吃两次,注意观察了。
你可以把邮箱地址告诉我。我把那些jpg文件给你发过去。如果你有空,就帮着转一下。如果没时间,就自己先看着。
--- ---
--------- 兑上
---------
---------
--------- 巽下
--- ---
大过:栋桡,利有攸往,亨。
[译文]大过卦象征大为过分:栋梁弯曲,利于有所前往,亨通。(桡:音nao,木材弯曲。)
[提示]指出阳刚过度,需要调整。
主:“颐”为养,万事万物都养而后成,有所作为,利涉大川,这时往往会产生举动过分的问题。所以接在颐卦之后的就是大过卦,这两卦构成一对。
颐卦的卦形有些特殊,颠倒过来卦象不变,所以与他构成组的大过卦就改用另一种变卦法,即六爻的阴阳相反,组成新的卦形。这种特殊情况,在六十
四卦中共有四组:“乾”与“坤”,“颐”与“大过”,“坎”与“离”,“中孚”与“小过”。
客:请谈谈大过卦的基本含义。
主:“大过”,从字面上理解,是“大为过度”的意义。卦辞中以栋梁弯曲作为比喻。四阳在中间,两阴在头尾,中间过强,两头太弱,然而栋梁是着
力于两头的,柔弱的两头不胜重压,以致栋梁弯曲,呈现危象。房子要倒塌了。这时必须有所前往,也就是有所作为,采取措施,调整阴阳强弱,才能
转危为安。这就是“栋桡,利有攸往”的含义。
客:阳刚过度了,大大地超过了阴柔,因此需要调整,这就是本卦的基本卦旨吗?
主:大致上可以这样说。“大过”的“过”,就是“过犹不及”的“过”。凡事都要适度,不及或者过头都不好.都要纠正。这个“适度”的“度”就
是“中”。要使事物处于恰到好处的“适中”状态,使得阴阳强弱的力量对比处于相对平衡的中界线上,保持中和的协调关系,这样就排除了危象,恢
复了平安和亨通。
《彖》曰:大过,大者过也。栋桡,本末弱也。刚过而中,巽而说行,利有攸往,乃亨。大过之时大矣哉!
[译文]《彖传》说大过,是指刚大者超过了限度,栋粱弯曲,说明头尾两端柔弱。阳刚过分时,要以中道来调节,逊让、和悦地实行整治,这样就利于
有所前往,会得到亨通。把握大过的时机十分重要啊!(本末:指木材的首尾两端。)
[提示]解释卦名卦辞。
客:《彖传》中“刚过而中,巽而说行”两句,看来是说明怎样做才“利有攸往”。
主:是的。从卦象的象征含义看,中四爻虽然表现阳刚过度之象,但九二、九五两爻居于上、下二体之中,启示我们要以中道行事,把阳亢阴衰调整到
相对平衡的“适中”状态。这就是“刚过而中”的原则。再从本卦上下二体看,下为巽、为逊,上为兑、为悦,这又卫启示我们,在阳刚过度的“大过
”之时,要逊让、和悦地实地整治,以避免危机。这是“巽而说(悦)行”的原则。
客:从“大过”的卦象看,确实太过分了,一副咄咄逼人的架势。阴爻几乎被排挤得没有立足之地。《彖传》指出“中”、“巽”、“悦”是治“太过
”的原则,十分正确。
主:在现实人生中,“大过”的现象并不罕见。当权者过于刚强,下级往往会无法忍受,如屋上的栋梁,不胜其重压,就有弯曲断裂之虞。个性刚强而
修养不深者,即表现为刚有余而柔不足,缺少弹性和韧力,易于摧折,难以持久。这样类型的人格,往往流于急功好利,刚愎自用;遇到阻碍,则变本
加厉,一意孤行。为害之烈,并不亚于碌碌小人。在“大过”现象发生时,要特别引起重视,所以《彖传》以饱经世故的睿智向人们呼吁:“大过之时
大矣哉!”
《象》曰: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译文]《象传》说:湖水淹没了树木,象征大为过分。君子因此独立而不畏惧,避世而不苦闷。
[提示]以大过人之举,处“大过”之时。
客:大过卦上为兑、为泽,下为巽、为木,是泽灭木之象。水本来应该滋润树木,现在竟然把树木给淹没了,这当然是大大地超过了限度。所以是“大
过”的象征。
主:君子观“大过”之象,应该得到启示,在“大过”的非常时期,要有大过人之举,立:大过人之行。君子大过人之处,就在他能进能退,进则力挽
狂澜,无所畏惧,退则避世隐居,无怨无尤。君子正是在“大过”的灾祸中磨炼出大过人的德才,这是《象传》中蕴含的人生真谛。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
[译文]初六,用白茅草衬垫祭品,没有过错(藉:衬垫。)
《象》曰:藉用白茅,柔在下也。
[译文]《象传》说:用白茅草衬垫祭品,说明初六在阳刚之下,要柔顺敬慎。
[提示]初六过于柔弱,需要济之以刚。
客:“藉用白茅”是怎么一回事?
主:古代祭祀敬神,十分虔诚庄重,祭品不能直接放在地上,要用白茅草垫上,以示洁净。
客:这里谈祭祀之事也是种比喻吧?
主:柔软的茅草垫在祭品下面,这是“柔在下也”。这就喻示我们,在阳刚过盛的“大过”之时,初六以一阴处于极下,是柔弱卑小的,要敬慎柔顺地
上承阳刚,就像以白茅垫衬承物奉上那样。这样初六的阴柔才能得到九二阳刚的调济,才能在相比的初六、九二之间促成阴阳互济。
九二,枯杨生(禾弟),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
[译文]九二,枯杨树生出嫩芽新枝,老男人得到年少的妻子。无所不利。(禾弟:音ti,新生的枝芽。)
《象》曰:老夫女妻,过以相与也。
[译文]《象传》说:老男人娶了幼妻,说明阳刚过度,但能和阴柔相配。(相与:相配。)
[提示]九二阳刚过分,需要以柔济之。
客:枯树生嫩枝,老头子娶少年妻。这倒很像是民谣里的话。
主:卦辞中确实有不少内容采自民谣。本爻的两句民谣恰好形象地说明了初六、九二两爻的特征和关系。当“大过”之时,阳刚发展过度,所以用枯杨
、老夫比喻九二;阴柔过于幼弱,所以用嫩枝、幼妻比喻初六。两爻比邻,正好取柔济刚,以阴柔抑制过度的阳刚,这当然是无所不利的。这种阴阳调
济的情况,爻辞比喻为“枯杨生(禾弟),老夫得其女妻”。“老夫少妻”确实是不同平常的过人之举,但是,当此“大过”之时,非此过人之举不足
以纠正阳刚的过度偏胜。
九三,栋桡,凶。
[译文]九三,栋梁弯曲,有凶险。
《象》:栋桡之凶,不可以有辅也。
[译文]《象传》说:栋梁弯曲有凶险,因为无法辅助补救。
[提示]九三过刚而折,无法辅助。
客:大过卦之四阳都是阳刚过度,为什么只有九三像栋梁弯曲样呈现凶象呢?
主:因为九_三不像九二那样,可以得到与之相比的初六阴柔的辅助,而抵消掉过度的阳刚,使阴阳归于平衡。所以《象传》说九三“不可以有辅也”。
九三虽然与上六阴阳相应,但它以阳刚之质居于阳刚之位,居刚用刚,过刚而不中,对阴柔是加以排斥的,这样就失去了阴柔的辅助,而有摧折之危。
不像九二,虽是阳刚之质,却处于阴柔之位,又居于下卦之中位,对于初六阴柔的辅助具有和亲倾向。由此可知,在阳刚过盛的“大过”危机中,能否
接受阴柔的反向作用,能否取柔济刚,是能转危为安的关键。在生活实境中,阳刚气质的人富于进取精神和决断能力,但阳刚过甚就会流于急功好利和
刚愎自用,优势转而成为弊病。阴柔气质的人较为宽容退让和优柔寡断.但是正好可以弥补阳刚者之不足。
客:卦辞中称“栋桡”为“亨”。而本爻称“栋桡”为“凶”,这是什么缘故?主:卦辞称“栋桡”为“亨”,是有条件的,“利有攸往”则“亨”。就
是说,当阳刚过甚以至“栋桡”之时,要有所作为,取柔济刚,调整阴阳,如此则“亨’。而九三不能以阴柔为辅,无法转危为安,当然是“凶”的。
九四,栋隆,吉。有它,吝。
[译文]九四,栋梁隆起,吉祥。如果发生其他变故,还是会出毛病。(吝:毛病,憾事。)
《象》曰:栋隆之吉,不桡乎下也。
[译文]《象传》说:栋梁隆起,吉祥,因为不再向下弯曲了。
[提示]九四阳刚过度,以阴柔纠正。
客:大过卦阳刚过度,造成栋梁弯曲。九四仍是阳爻,栋梁竟不向下弯曲,反而向上隆起了,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主:这不难理解。请看九四爻,它以刚质居于柔位(第四位是偶数,属阴柔之位),性刚而能用柔,这已经部分地抵消了阳刚过度之质。同时它又居于上
卦的下位,并且与初六阴阳相应,这就更容易得到阴柔的辅助,实现刚柔相济。于是,九四阳刚的过度,在初六阴柔的反向力量的作用下,就得到了纠
正,因阳刚过甚向下弯曲的栋梁就向上隆起而平复了。注意,这里的“栋隆”是指栋梁在向上弯曲的情况下,由于适度地向上隆起,因而恢复了水平状
态。并不是说原来向下弯,现在又反过来向上弯了。所以《象传》特别指出,说栋梁隆起是占祥的,就在于它不再向下弯了,平直了。加上这句说明,
正是为了避免对“栋隆”二字产生误解。
客:这就是说,九四由原来的阳刚过度,经过纠正,恢复了阴阳平衡的“中”的状态,所以吉祥。
主:如果又有其他变故,那又会打破平衡,那就是又出毛病了。所以爻辞补充说:“有它,吝。”意思是强调指出,只有恢复处中适度的状态才是吉祥
的,“有它”则“吝”。
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
[译文]九五,枯杨树开花,老妇人得到年轻丈夫。没有过错,也不值得称誉。(华:花。士夫:未婚男子。)
《象》曰:枯杨生华,何可久也?老妇士夫,亦可丑也。
[译文]《象传》说:枯杨树开花,怎么能长久呢?老妇人嫁了年轻丈夫,也算是可羞丑的事了。
[提示]九五过盛之阳,很难以衰极之阴调济。
客:爻辞中所说的枯树新花,老妇少夫,看来是指九五与上六的阴阳匹配了。
主:是的。这与九二爻辞所说的枯树新枝、老夫少妻相映成趣,既有类似之处,又有不同。九五的过盛之阳,亲比上六衰极之阴,虽然阴阳和合,勉强
调济,目的也是取阴济阳,以阴柔抑制过盛的阳刚,纠正“太过”的弊病,当然是“无咎”的;但是,以极衰之阴调济极盛之阳,必然收效甚微,而上
六又乘凌于九五之上,是以阴乘阳,调济作用也很有限,所以“无誉”可言。阳刚过盛的九五如同小伙子,残存衰竭的上六如同老太婆。小伙子找不到
配偶,无可奈何地与仅有的老太婆结婚,虽然是在“大过”的特殊情况下的应急举措,也算是过凡之举;但是这种婚配正像枯树开花,毕竟只能新鲜一
时,长久不了,而且只能是有花无果,因为老太婆已经失去生育能力,即使得到少夫依然不能生育。所以《象传》说这种婚配“亦可丑也”,根本谈不
上是美满的结合,仅仅是形式上的凑合而已。这就意味着,如果阴柔已经处于过度衰竭而失去生机的阶段,表现出毫无作为的消极因素,它就不能发挥
抑制阳刚过度、实现刚柔相济的调节作用。因为在刚柔相济的理想状态下,刚与柔两者毕竟都是有所作为的手段,使得人生行为趋于科学化。这与失去
生机、无所作为是大异其趣的。
上六,过涉灭顶,凶,无咎。
[译文]上六,涉水而淹没头顶,有凶险,但没有过错。
《象》曰:过涉之凶,不可咎也。
[译文]《象传》说:涉水而有凶险,不可以视为过错。
[提示]上六孤阴残存,势必被阳刚排斥。
主:上六处在阳刚过盛的大过卦之终,孤阴残存。下面的四阳刚健强盛,上六自然无法与之匹敌,随时都可能被阳刚排斥掉,正如涉水过河随时皆有灭
顶之灾。《大象传》中所说的“泽灭木”的大过之象在这里表现出来了。
客:既然遭遇灭顶之灾,为什么又说“不可咎也”?这不是明显的矛盾吗?
主:既言“凶”,又言“无咎”,看来是语无伦次、不可究诘。读《易》时,在这些地方要用心地推敲参悟。我认为,“凶”是指客观境遇的恶劣凶险
,“咎”则是指主观作为的失误过错,上六以残存之孤阴,在客观形势上已经没有可能与过盛之阳刚相抗衡。上六处于这样的卦时卦位,已经无法免祸
。这不是上六主观努力不够或决策失误所造成,而是客观形势使之然,这时只有自损其身。所以虽遇凶亡身而无咎,不能归咎于它。事情失败了,如果
是由客观形势所造成,谓之“凶”;如果是由主观失误所造成,则谓之“咎”。上六的覆灭,是遇“凶”,它本身“无咎”。《象传》强调指出:“不
可咎也。”这就有不以成败论英雄的意味。
客:这就是说,大过卦发展到最后阶段,危机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上六孤阴,更无回天之力,当然也就不必指责它。
主:从全卦的六爻看,展示了“大过”之时阳刚过度、阴阳失调的种种危象,从中探求调济阴阳之法,转危为安之术,走向亨通之路。总的原则是:处
于上下两阴的境地时,要取刚济柔;处于中间四阳的境地时,要取柔济刚,这样才能救活阳刚偏胜的“大过”之弊,回到阴阳协调、刚柔适度的相对平
衡状态。
客:从六爻的具体情况看,吉、凶、利、咎的表现相当复杂。
主:全卦六爻,分为三组。初六、九二阴阳相比,善于互相调济刚柔,所以初六“无咎”,九二“无不利”;九五、上六虽然也相比,但是阴弱阳强,
悬殊太甚,上六居九五之上,又是以阴乘阳,不利于调济刚柔,所以九五“无咎无誉”,上六“凶,无咎”;九三、九四两个阳爻,分别与上、下两阴
相应,但九三性刚用刚,居位不中,以致排斥阴柔而致“凶”,九四则性刚用柔,居于中位,能够以柔济刚而获“吉”。可见大过卦的基木精神是反对
阳刚过度,主张以阴柔济之,接受阴柔的反向作用,以纠正偏差,拯治弊病,达到阴阳平衡的最佳态势。这里面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帮助我们掌握
处中适度的处事艺术,获得理想的行为效果。
小畜修身,履卦则是阐述辅臣持世之道,要在小畜有得之后方能履世行事,若无小畜修身养德,则履无从谈起,祸患必至。
乾上兑下,以悦服之心承阳刚之气,君臣之道明矣。
伴君如伴虎,能履虎尾而不为所咥,是中心有德而行之有道。设若中心无德,则必不能履,若有德而行事乖张则必不能终,为人臣能不如履薄冰?
辅臣经过谨慎追随之履,君臣互相了解互相信任,继而一同创立局面。
辅臣既有品德又能谨慎从事,大得君主信任支持,故而君臣相得,一起开创基业。
泰:小往大来,吉亨。
小者臣,大者君,君臣互相接近(逐步信任),吉祥顺利。
初九:拔茅茹,以其彙,征吉。
彙,汇聚。将可用的人才从人群中提拔出来,连带了很多人才,因为他们汇聚在一起,此兆吉祥。
并非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而是同类相吸,同声相应。曩者刘备拔徐庶于野,遂有走马之荐,岂非泰之初兆?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包荒,大度之能臣;冯河者,勇猛之战将;不遐遗,思深远之学士;朋亡,不党之德者。此数贤者有助于君主之行泰。或曰辅臣有此数德,则宜于君主,亦可。能包荒,因君子畜德,故光大不为所侵。
九二辅臣健于下,六五君主抚于上,此泰之所立。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有平则有坡,有往便有来,若有挫折坚守正道就是了。
不必担忧君臣双方的诚信,对任何情况都能安然乐享。
九三者,刚厉之臣,锋芒岂能无折,不必怨尤担心,坦然处之,坚持正道,会有平复之时。如东坡数造贬迁,终能有所成就而自得于心,守道不疑之故也。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翩翩,往复狐疑,故不自信,在九三折臣与六五抚臣之间徘徊,有什么可担心的,还是坦诚信任得好。九三臣之已,六四君之初。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为社稷永故,君主终于决定下抚、厚待九二之贤臣。君臣相得,社稷安定。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承平日久,天命乃迁,既知天命之不归,宜回到自己的住处(或祭祀之处)向天祷告,自求多福,大动干戈荼毒百姓更加不可取。
阴阳否泰,天之道,九三折臣,六五折君,折臣尚可待,折君其奈何。
然后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岂尽是人心思变,天亦思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