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汉文化扫盲(6):湖水是你的眼神 -- 语迟
“上帝”是一个具现化的词,指确实的神,与东方的“道”、“天”或者“自性”之类的非实性概念还是有所区别的。打火机中有道、有佛性,却不可说有神,若按释家的说法,这就是着相了。“上帝”一词,容易叫人误解。
当然,这只是东西方宗教哲学世界观不同,而实际上他们都是无法被证实的,只不过是某一时期文明对于世界观所作的猜测罢了,只有作为哲学史和宗教史讨论的价值。拿科学与他们相比较,是关公战了秦琼。
科学总是说,这个我知道一点,只有一点点而已。而宗教说,没问题,什么我都知道。虽然什么都知道让人不放心,但是,好多时候,人还是希望能够知道一些自己不知道的,真假姑且不论,好安慰自己。但是实际上,大多数人只要还是清醒地,就会知道,宗教并不是一种解决的办法,或者了解的手段。宗教只是一种慰籍,自古使然。
所以,只要有人存在,就会有疑惑,只要有疑惑,就有追求,只要有追求,就会有不了解的,只要还存在我们所不了解的,科学就不可能解释一切,而只要科学解释不了的,就会有宗教存在。所以,用科学来教育人不要信宗教和用宗教来教育人不要信科学一样,都是缘木求鱼,根本做不到的。
同样,用东方的宗教来解释西方的问题和用西方的宗教来解释东方的问题,都是试图用别人的瓶子去装自己的酒,在另一方看来,无论如何是不对味的。
只是看了您的文字有感,信手涂鸦几句,莫怪,莫怪
有花之实而无花之形,这个东西叫做帝。说的也是宇宙自然的本原,也是自性,是道。上帝这个词在先秦就有,这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词汇。后来把基督教的神翻译成上帝是不准确的。准确的应该是“Father”,天父。
不过你说的也对,我这里不该用基督教的概念。基督教的上帝是主宰,而中国的上帝屎尿里都有,我这是故意的,为了不跑题。
东汉佛教正式传入以前,没有佛的概念,那时就把西方圣人佛陀称为“帝”——西域胡帝。
“帝”字花蒂说是王国维提出来的,但同时也有异论。如章太炎就认为“帝”字为飞鸟的引申,张舜徽则说“帝”字受义于太阳;金景芳认为,“帝”是部落联盟的首领人物。不知学术界是否以王说为公论?
而且即便是“帝”字以花蒂为本,其意我所知的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古代华胥氏以花为图腾。华胥氏是华夏民族的祖先,华夏族每次祭祀祖先时必由酋长奉花而祭,称“棉”。而后华夏各支的领袖也称为帝。而另外一种则是指超自然存在的天神,如《字汇》中就明言“帝,上帝,天之神也。”是很具象化的神格。
不知“帝”字为“宇宙自然的本原,也是自性,是道”的含义,出于何典?请教
你应该去查查这个“神”字的本意是什么。
《说文解字》:“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
不敢称先生,马兄才是先生
不过后来我又查到一个“娲”字,释为“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基本上与神的解释完全一样,只是多了性别色彩。
于是又糊涂了,“女娲”在这里显然是一个具体存在的神而非一种世界本源的观念。既然“天神,引出万物”与那个注释基本一致,是否能说明这里的天神不是具体神灵而是道或本性呢?
娲字就是这个意思嘛,你还想怎么说?民间把神人格化是为了通俗,说起来方便,好理解。这个娲字并没有哲学含义,这是文学。娲字与德、道、仁、帝这些字不一样。这个字与“龙”类似。实指。本来从民间来的,民间本来什么意思,就这么解释。这属于无关紧要的字。今天就聊到这吧?再见。以后希望和你多谈谈
伏羲女娲号称兄妹,同样是被具象化的神。
一直也觉得“GOD”翻译成上帝,是一种误导。
(七)本来无一物
禅宗在六祖时代分为南禅与北禅,六祖是南禅宗,而神秀上座是北禅宗。后来南禅六祖一门大盛,北禅宗往往被忽略。这是不对的。以我的浅见,神秀上座的北禅宗则是我们一般人都可以掌握的禅宗,我们没有开悟,没有明心见性的时候,学学北禅心法则大有益处。北禅心法都可以学,我这么说有出处。在《六祖坛经》中有记载。当年神秀上座偈语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五祖看了这个偈语,虽然认为神秀“只到门外,未入门内”,但还是说,“...依此偈修,有大利益”。这就是说这个偈子有可取之处。神秀是老实人,他后来被武则天奉为国师,也还是坦然承认道统真传在不识字的六祖那里,国师并没有得道。
神秀的这个偈子实质上是陷入了悖论。这个悖论也是佛学理论最根本的悖论,佛学主张去除一切妄想执著而成佛道,那么成佛悟道不也是一种妄想执著么?对于成佛悟道的执著该不该去除?你“时时勤拂拭”,使心清净不沾染,这不恰恰是执着于心的清净么?这也是沾染。
所以六祖反驳云,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庄子云“言必悖”,所有的命题都是悖论(参看本系列之《佛学与科学》)。你无论下什么结论,譬如1+1=2等等,都可以反驳你。六祖的话就是反驳神秀而说的。这就是说六祖这个偈子也可以反驳。不过我没这样的能力。既然怎么说都是悖论,都可以反驳。所以禅宗干脆什么都不说,“不立文字”。
但是禅宗要进行教育呀,总要说话的,《六祖坛经》谈到教育的方法就是你(没有开悟)说东我就说西,你说西我就说东,你无论说什么都反驳批判你,这样来破除人们心中的成见与执着。一个人真正发现自己错了的时候,不是别人不对,不是老天爷不对,而是自己错了,这就是开悟。很多人在这么一个瞬间,忽然知道自己错了,这么一个瞬间,就见证了自性。所以佛学界的净空老和尚说,“认错就是开悟,改错就是修行。”
禅宗中的“禅”与中国传统词汇“禅让”中的禅究竟是不是一个意思,可以推敲一下。
1、《说文解字》解释“禅让”中的“禅”为“祭天”,而这个“祭”与“祀”是一个意思,《说文解字注》解释“祀”为“...终则有始之意也”,有“继承”的意味在里面。
2、《说文解字注》说“禅让”中的禅字是从“土单”(一个字,土字旁加一个单)字来,除地为(土单),除的意思是“去旧更新”,就是把地表的陈土除去,或者把新土洒在平地上,用来祭祀,因为有神意,所以这样的一块平整地面叫做“禅”。史书云秦始皇泰山封禅(读善),汉武帝泰山封禅,等等,“封”是增高的意思,把这一片用来祭天的平整地面增高叫做“封”。《说文解字注》还列了不少参考,其中一个说,
...于泰山上立封
又禅而祭之
冀(希望)近神灵也
从以上两点来看,综合前几节及部分回贴对宇宙自然的本质的描述,自性、神(引出万物者)、道、德、上帝等等,这个禅字引申为“得道”、“修道”、“近道”等是合理的,逻辑上没有问题。
那么这就是说禅宗的“禅”与“禅让”中的禅是一个意思,没问题,可以这么说。我们的心平和了,象“禅”那么平整,冀近神灵也,这就是道。
3、禅宗的禅读“缠”可能是因为梵语原音就这么念,根据梵语的原意,也有中国人把禅解释为“静”,这个解释与以上的解释并不矛盾。内心宁静与内心平和一样,一个意思。
4、梵语“禅那”(简称禅)就是静修、静坐的意思,静的意思。非常巧合,汉语禅那的读音与英语“China”几乎一模一样。也许“China”的本意并不是学术界推测的那样,是“秦”、“瓷器”、“昌南(江西景德镇古称昌南)”等等意思,而很有可能就是汉语“禅那”的直接音译,中国——禅那——China——宁静平和之国,得道之国。
《坛经》中六祖对“禅”的某些解释其实更好理解一些,《坛经》云
何名禅定?
外离相为禅
内不乱为定
见诸相非相为“离相”。这个贴写到这里这个逻辑可以理顺了,宇宙自然中所有的现象都是自性的变现,所有的现象都有相同的本质,那么我们对待甜与苦、痛苦与欢乐等等不同现象应该一视同仁,内心没有分别。遭遇特别痛苦的事情从理性上可以知道那不是事物的本来面目,而不过是与欢乐现象相同本质的另一种表现而已。这就是《金刚经》说的
凡有所相
皆是虚妄
所有的现象都是宇宙自然之本原变现出来的假象。表面现象不同本质却一样,那么当我们遭遇痛苦或者高兴的时候,内心不把这种痛苦或者高兴的现象当真,内心没有跟着痛苦或者高兴来变化,内心没有被它们指挥,安之若素,内心依然很平静,这就是我们“离相”了,离开现象了,没有沾染现象,这就是禅的境界。能做到这一步,内心没有起伏变化,没有波动,就叫做定。“泰山崩于面前而不变色”,“猝临大变而不惊”,做事不慌张,举止有度,中国人历来推崇如此的风度,这种风度也属于禅定的境界。
我们回到这一节的开始,神秀上座偈语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这个话我们一般人为什么可以借鉴就是以上的意思。《坛经》云
念念之中,不思前境
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
我们心中的念头如果一个一个连续着,想到排骨汤,接着想到加点醋才好味道,接着又想到哎呀昨天还剩下半个肘子没吃呢,念念相续不断,这就是系缚,是沾染,心被束缚了。如果可以做到“念念之中,不思前境”,每一个念头和前面内个不搭界。譬如工作特别累,失恋了,爱人跑了,心里烦,痛苦,这个烦的念头(感觉)一起来,痛苦的念头一起来,不跟着它走,立刻转念了,有意识地这么用心,这就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不要让心被束缚。《金刚经》说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这句名言可以说包含“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意思。一个念头和前面内个是连续的,这就是这个念头住在前面内个念头上了,“住”就是“执着”的意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说“念念之中,不思前境”,不要接着前面内个念头起念,不要执着“前境”,不要这么继续想下去。
当然,这个“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含义非常深邃广奥,譬如左派反对市场经济,主张回归计划经济,这就是他们的思维“住”在计划经济上了,对计划经济很执着。应该破除这个执着,跳出来客观地看问题,这也是“无所住而生其心”。
子曰“以直报怨”,如果是“以怨报怨”,这就是“有所住而生其心”,执着于以前的往事,住在上面了,留连在往事上面了,当前处理问题受到了历史往事的影响,“念念相续不断”了,名为系缚。结果越搞越糟糕,内心的痛苦越来越加重。
等等,等等。
其实“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中庸”(参看本系列《中庸》贴)。
因为我并没有见证自性,我没见过上帝,我并不很懂禅宗,《坛经》我看不懂的地方也很多,所以这个问题只能谈到这里,再继续深入说非力所能及,我并不懂,我就不说了。
初唐以前的原始状态的佛学还有着浓郁的印度次大陆色彩。民族性是有差异的,中国人与印度人有差异。中国人含蓄淡漠,比较深沉,而热带民族往往表现得热情。我们中国人读佛经,说实话,会觉得有些罗嗦。这不是不敬,这是印度尼泊尔那一带人群的地域性使然,佛陀在那一带讲学,自然要符合当地人的语言习惯。但是把这些著作原本及某些教义拿到中国来看,就有些不合口味(譬如六道轮回的理论就对传统孝道有冲击)。不合口味的地方不只这些,中国人因为国学传统及民族天性的缘故,喜欢朴素平淡,而不喜欢搞得枝枝蔓蔓奇奇怪怪的,看着新奇花哨。再加上其他一些因素,在佛学正式传入中国1000年之后,中国人对佛学进行了大规模改革,去伪存真,使这种哲学变得朴素和简易,以此符合中国人的思辩习惯与哲学传统。这种改革最终把佛学归纳凝结为两个核心学派,一是禅宗,另一个就是净土宗。相对中国本土哲学,禅宗相当于老庄哲学,净土相当于儒家思想,就是这么一个关系。范文谰认为禅宗本质就是老庄哲学,我同意这个观点。
与儒道的辨证关系一样,净土宗也是作为禅宗的辨证加以强调,而在佛学众多法门中突出的,初唐六祖以后禅宗盛行,净土宗就来反禅宗,于是也盛行了。虽然是佛学中截然对立的两个学派,但是最终二者合二为一,成为后来所谓的“禅净双修”。其修行方法表面上看着也简单到十分,只连续不断地心念“南无(读拿么)阿弥陀佛”或者“阿弥陀佛”就可以。佛学三千部大藏经,八万四千法门,于是凝结成了四个字。这符合辩证法,最高深的哲学必然是所有人,每个人都可以使用的,否则就不是最高深的。最高深的现象一定是最简单最平常。
下一节就谈谈净土宗。南无阿弥陀佛。我把净土宗也归为汉文化,因为这是禅宗的背影,因为禅宗盛行而盛行的佛学哲学。而禅宗则是属于汉文化的,是佛学哲学的中国版。
待续。
观察(您也用了“见到”)到上帝?这个说法,坦率地讲,忒新鲜,很江湖嘛。
您是在讨论哲学(宗教包括于其中)吗?不妨先将“观察”到上帝说说清楚。否则,不知您这位何方来的神仙,还是把“膏药”亮出来为好,呵呵……越扫越盲可不好!
恕罪、恕罪啊。
二当家:“娘子,别打了,快和牛魔王一起出来看上帝”
(八) 《西游记》
禅宗修行与这个世界上其他许多种学习一样,需要由浅入深,需要一个过程来积累。譬如学自然科学的,要从1+1开始,学十几年,才能到达某种程度。此时,这个时候天赋或者别的什么冥冥之中的力量就要起作用了,譬如运气命运什么的。同等的教育经历,同样的知识层次,付出了同样多的努力,有些人就停滞于此,再也无法拔高,而其中个别的某些人就能出人意料的,达到一个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譬如乒乓球职业运动员何其多也,可是世界冠军不过就那么几个。这个规律适用于任何行业与专业。修习禅宗也是一样的。从开始学习,开始实践的积累,一直到最后一扇门前,高下立现,大部分人都被这最后一道门挡住了。神秀上座就是其中之一。
有观点会认为哲学领域包括艺术领域还不是很一样,这些领域有“生而知之者”,只要天赋好,不怎么费力就能到达相当的高度。譬如不识字的六祖顿悟,譬如这种情况。这个认识是不对的。即便是六祖,从24岁开悟一直到36岁登坛讲法,这12年的经历也几乎是苦行,吃了很多的苦。前面有一节说了,开悟只是一个开始。
当年六祖说出“本来无一物”的偈子,这个时候可以说六祖还没有开悟。而是此后五祖半夜里召见六祖,给六祖讲解《金刚经》,六祖此时才顿悟。从此六祖漂泊江湖12年,36岁时才真正证得大道。这12年都在干什么呢?学习。虽然开悟了,不用老师先生带着了,但是学习还是必须的,这个过程无法省略。
所以说呐,不吃苦是不行的,不吃苦人就难有成就。不管什么事情都是如此,哪怕想发财,也得吃苦。买彩票那不行。社会上有些人轻而易举发财成名,没吃什么苦就有钱了,成名了,诗云
一团茅草乱蓬蓬
蓦地烧天蓦地空
争似满炉煨榾柮(读骨堕,指老树疙瘩)
慢腾腾地暖烘烘
轻易地获得什么并不踏实,不知道是福还是祸,大部分可能是祸。“可疑之(名)利不可收,得之易时失之易”。可疑就是不踏实,心里要掂量一下,自己配不配拿这个名利?吃的苦够不够换得这些享受?另外,吃苦并不一定有成就,但是有成就的必然吃过苦。这个逻辑需要搞清楚。现在不少学生刚出校门就可以拿高薪,高消费,可怕呀同志们,没什么好处。等花钱花得心浮躁得无法收拾的时候,则悔之晚矣。20郎当岁,学生蛋,生瓜蛋子,没有阅历,什么都不懂,给他的钱越多就越害他。
所以前面第二节为什么说开悟有层次等级之分。吃苦前开悟了,这个境界还不是很高,与佛的境界还有距离,这就还需要吃苦。不是没吃苦但是不多,那开悟以后就需要继续吃苦。象佛陀那样苦吃够了,濒临死地,而后睹明星而悟道,一下子就成佛了。开悟的层次等级就是从这里分出来的。
吃苦是什么?吃苦就是学习。学习又是什么?《说文解字》云,觉悟也。
禅宗也面向大众,谁都可以参禅,但是有个前提,必须有老师带着,而且是真懂的老师,找个假把势来教就麻烦了。自己如果盲修瞎练,打坐坐得吐血,参禅参得精神分裂,没人能救你。我不主张平常人打什么坐,平白地去冒险。想打坐就要有人指点。自己的话还是省省吧。
如果天赋一般的人来修习禅宗,就需要慢慢的来,从1+1开始,一步一步地上台阶。
禅宗盛行以后,历代写了不少禅宗教材及教程的东西。譬如有一首长诗把参禅的过程分为十个步骤,第一个境界是什么情况,第二个境界是什么情况等等,我没参过禅,也看不懂。历代这些教材及教程中,最有名的就是《西游记》。
师徒四人还有白龙马分别代表五个哲学概念:
唐僧——自性
悟空——心
八戒——欲望
沙僧——情绪
白龙马——意识(简单点说就是逻辑能力、思辩能力、反省能力、自我批评的能力)
从一个心猿意马的普通人一步一步修成正果,《西游记》写的就是这个内心修为的过程与方法。唐僧被妖怪捉去了,这就是自性迷失了。然后悟空怎样打斗一番(方法)——觉悟自性,继续前进。佛经云,自性迷是众生,自性觉(悟)是佛。自性一次一次迷失,又一次一次觉悟,历经漫长坎坷八十一难,最终成就不退位。所谓“不退”就是不会再犯错误了,自性不会再迷失了,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唐僧证果后就不再糊涂了嘛。这就是孔子说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西游记》的隐寓还是比较明显的。譬如悟空大闹天宫,天上地下海底没有他不去的,这就是凡夫心的状态,一般人的心思都这样,飘忽不定。因为如此天马行空才被压在五行(客观规律)山下,才不自由,这种心的自由其实是不自由。譬如阿傩(读挪)、迦叶第一次只把无字经给了唐三藏一行,宝阁上的燃灯古佛知道了,却自笑云:“东土众僧愚迷,不识无字之经,...”,这明白指的就是禅宗了。其他明显的地方还有不少,可以仔细找找看。
本来这一节我准备写净土宗的,南无阿弥陀佛,想从《西游记》里引出来。因为《西游记》我看不懂,所以一直也没怎么看,只隐约记得好象是唐三藏一行最后折腾了半天,只带了“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回到我中土大唐。我翻书想落实一下,一翻不要紧,找不着了。把《西游记》后几回看了又看,就是没找到“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这一晚上几乎是瞎耽误工夫。我想了想,可能是别的书上这么说过,我看过,错记成是《西游记》说的。可能是《后西游记》(名字也可能不对)里说过。
《红楼梦》出来以后,续书有几十种,没有一种写得可以的,而《西游记》的续书有的就很值得看看。我读的《后西游记》就属于此类,就是唐半偈、猪一戒内个。很可能就是这个书里说唐僧一行最后折腾了半天,只带了“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回来。我手头没这个书,也有些晚了,网上我也懒得找了,就这样吧。
大概说一下,从禅宗角度来看,净土宗的“南无阿弥陀佛”是一种“以毒攻毒”的办法。心思不是乱么,没办法控制么,很难,一时半会也明不了心见不了性,那就把心思集中在“南无阿弥陀佛”或者“阿弥陀佛”这么简单的几个字上,以“阿弥陀佛”去压制其他的胡思乱想,“念念念佛,净念相续”,每个念头都在念佛,每个念头都是“阿弥陀佛”,如此连续不断,这是成佛悟道的捷径。用这个办法来专心,来得道。那么念别的四个字不行吗?譬如“哼哼哈嘿”?从佛陀讲述《阿弥陀经》,25个世纪以来,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念佛,念这四个字,现在信净土的这么多,全世界也还有很多人正在念佛,这个贴不是说宇宙自然是一体的么,是一个,那么这么多人都在念佛,应该有些影响的,就是说心中念“阿弥陀佛”这四个字与念其他四个什么字会有些不同。有些看不见的因素不是我能揣测的。
所以净土宗与儒家教育本质上一样,都是来教育我们要专心和怎样专心的。相比前几节说的儒家禅宗等学习方法,净土宗的办法是最容易使用的。这并不是说这个办法浅,深着呢。我现在想起来了就念念佛,主要是默念,年轻轻的,我还得考虑影响。不过实在是忙,想起来的时候并不多。这就是《老子》说的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下士闻道不笑就不是“道”的表现,就是说下士听了肯定要笑,要嘲笑)
我顶多算个中士,想起来就念念,一忙一玩心一散,就忘了,“若存若亡”。白居易诗云
行也阿弥陀
坐也阿弥陀
吃饭和睡觉
还是阿弥陀
白居易这样的就是“上士”,勤而行之。
这个贴总算是快写完了。还有个结语。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