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汉文化扫盲(6):湖水是你的眼神 -- 语迟
阿弥陀佛一名的中译错误
中文的「阿弥陀佛」,在梵文有两个不同的名字:第一个是 Amitabha,第二个是 Amitayus;亦即阿弥陀佛有两种相异的称呼。第一个 Amitabha,意为「无限的光明」(boundless light);第二个 Amitayus,意为「无限的生命」︵boundless life(age))。
两个梵文名字的第一个字,都是 Amita,然后各再加上 bha 或 yus 而成一个完整的梵文佛名。现在要请大家注意的是,梵文 Amita 祇是一个形容词,意为无限的或无量的。在它后面再加上 bha(光明)而成「无限的光明」:如加上 yus(生命)而成「无限的生命」。
现在极清楚看出,中文的「阿弥陀」,祇音译了梵文的「Amita」,而这个梵字祇是一个形容词而已,意为无限的或无量的。如形容词后面不接名词,则断不能作为一佛的佛名的。如祇译 Amita,也绝对不能代表此佛的梵文全部原义的。
中文「阿弥陀经」是由鸠摩罗什所译,「舍利弗。于汝意云何,被佛何故号阿弥陀,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阿弥陀……」。被中国佛教界誉为大译经家的西域国人鸠摩罗什(Kumarajiva),于第五世纪在长安译出了讲阿弥陀佛的「阿弥陀经」,但他却把梵文佛名完全译错了。他祇译了一个形容词 Amita,而胡乱地自作聪明,而称其为「阿弥陀佛」。
直到今日,中国佛教的僧尼及信徒仍不知道「阿弥陀佛」是一大错译,而仍盲目迷信于阿弥陀佛信仰崇拜,真是可怜极了!鸠摩罗什也把梵文Avalo-kitesvara 错译为「观世音」,害了中国佛教!(详见拙著「观世音菩萨真相」)
兹将阿弥陀佛约两个不同梵名列下以供参考:
(Amitabha);(Amitayus)
两个印度佛教梵字取自木神亮三郎博士着的「梵语学」。本人在日本佛教大学做学生研究佛教时,也学了梵文,是必修课。在此顺便一提,罗什译的所谓「极乐」,也是译错了。梵文 Sukhavati,意仅「快乐」或「幸福」,但并无「极」的意义在内。中文的「西方极乐世界」,当然也是一种错译了。
南无阿弥陀佛中的「南无」,梵名 Namas,巴利文名 Namo,同为「皈依」或「皈命」的意义。中文「南无阿弥陀佛(Namo-Amita Buddha)是说不通的,因为不能皈依「无量的佛」的。因为 Amita 祇是「无量的」或「无限的」的意义而已。中国佛教僧尼及信徒,天天狂热于口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迷信有助于「往生」净土,但却都成了在错误的佛名上「瞎念」罢了。
中文的「美国」,在英文中是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意为「阿妹骊卡合众国」
可以极清楚看出,中文的「美国」只音译了英文的「me」,而且这个音节在America中本无含义,真要生搬硬套,只能算「我」的宾格,断不能作为一国的国名的。
当初翻译的人把这个英文的国名完全译错了。他祇译了一个音节me,而胡乱地自作聪明,而称其为「美国」。
直到今日,中国的老百姓仍不知道「美国」是一大错译,崇洋媚外的人仍盲目迷信美国,真是可怜极了!当初的译者也把德文Deutschland错译为「德国」,害了中国的外交!(详见拙著「德国真相」[1])
中国的政府官员以及人民,时常挂在嘴边的是「美国如何如何」,殊不知都在瞎讲。连名字都搞错了,真不知道那帮去「美国」访问、留学的人最终是去了什么地方?大概都去了乌有之乡,乌托邦吧!
--------------------
[1]「德国真相」提要: Deutschland应该译作「夺义气国」.
只翻译了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部分领土-英格兰,还只翻译了一部分。估计人家都可以控告图谋分裂英国领土,干涉英国内政,嘿嘿
以前看商务印书馆的老编辑写的回忆文章,说解放前因为地名、人名翻译的不规范,在编辑一本英汉词典的时候,他们打算只给出英文的拼写,不进行翻译,比如伦敦就只写London的。但是后来才发现如果本来不是英文的怎么办?何况这个英汉词典的英也本来是音译的啊于是只好放弃这个计划
这就可保在初始阶段不出偏差了.
向语兄推荐<<南禪七日>>
"...七支坐法
坐上体操与入定方法
入定福德智慧..."
文字档:
视频档, 请见
外链出处 的
"首頁 > 佛學影片 > 禪宗 > 南禪七日"
( 对打坐的介绍:
外链出处 )
一直没有经验,就不花你了。
我同意西游记是一本教人如何修炼的书。
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修行者与不修行的人。其实修不修行的也无所谓,本来就是道,好也罢坏也罢,无非就是几十年的也就完了。人生自古谁无死,什么都会过去。难受至砍头也不过就那么一下子。但是如果在这几十年中想得到什么,想超脱生死、想获得名利或者是声色犬马,那就需要修行。需要专心,需要踏实地去做人和做事。你不修行,不修心,不学做人,心猿意马,妄想纷飞,浮躁得屁股都坐不到凳子上,还想有这有那,那是不可能的。
从另外的意义上讲,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都是做买卖。100块钱的享受要拿100块钱的苦难去换,没有利润虚头,一对一。所以又有什么意思呢。
哲学给了我们两个选择,要么迷恋红尘,付出艰辛痛苦的去换得那一点瞬间即逝的快感,要么什么都不要,我不要快乐,因此也就不会有什么痛苦。没有得就没有失,没有美也就没有丑。譬如认为疼痛不舒服,那是因为执着于舒服,觉得舒服很舒服,不愿意放弃这个舒服。如此而已。看你怎么选了。
科学教徒式的唯物主义者批判“唯心主义”把物当作心,而事实上,心却是物。这就是这个帖开始就谈到的,我们心中的念头、感觉,这些纯粹思维意识类的客观现象与我们的身体与身外的环境有着相同的物质基础。秋天叶子黄了,再落些雨,我们的内心于是泛起愁绪,觉得凄清萧瑟,或者感到悲凉。这种内心的萧瑟之感与黄叶秋风具有完全相同的物质本质。
毛主席说“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心物一元,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还有什么可怕的呢。摘录一段《心经》作为全篇的结束:
......
...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空中无色,...无老死...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
......
(全文完)
这是这个系列第2贴与第6贴的合并,第2贴写“仁”,第6贴写的是“德”。先前的两个贴写得都很有问题,所以这次重新写。一个体系总要有它的基础,中国文化,汉文化的基础是什么,它的内个来源、源头是什么,它的逻辑的起点是什么,这是这个贴要写的。以下是正文。
仁这个字是儒家思想的基础,一个字给概括了,问儒家思想是什么,说,就是“仁”,可以的。同样,问道家老庄思想是什么,说是“自然”,是“道”,很好,就是这样。除了自然科学之外,世界主要几大哲学体系,我知道的,都可以这么化繁复为简约,譬如佛家够大的吧,三千部大藏经,八万四千法门,虽然这样,你要问我什么是佛学,我也只答四个字就可以了——阿弥陀佛。这四个字就可以囊括全部的佛学。不信可以找个高僧问问,他会同意的。关于阿弥陀佛的这个问题,接着可能还要谈到,在帖子结尾了。
这些高妙的名词概念,仁、德、道、佛、彼岸、太极、上帝、安拉、天、禅、毛主席说的“人民”、黑格尔说的“绝对观念”...等等,这些十分难懂难以搞明白的名词,代表着人类智慧的极顶。这些名词概念都与一件事情有关,而这件事情,就是我们儒家及老庄思想的源头,当然,也是佛学的源头,也是西方宗教的源头。非但如此,这个事情也是宇宙的本原和本体。
(一)宇宙的本质
物质世界究竟是什么构成的?西方早先有原子论,现代物理学又发现了比原子还小的粒子,又发现了更小的,只带1/3或者2/3个电荷,这些小于电子的粒子据说已经发现了几百种,看样子还要不停地这么发现下去。这就是说,自然科学目前并不知道物质世界究竟是什么构成的。
而这个问题在各大宗教中早已解决,问基督教徒,他们会说物质世界是上帝的化身,物质世界的本原是上帝。科学教徒们有个毛病,以为自己特聪明,别人都比他们笨,他们总是爱把宗教信仰庸俗化,与鬼神迷信等同起来。科学教徒以为宗教徒心目中的上帝不过是一个类似鬼神的玩意儿,一种人格化的超自然力量,诸如此类。其实在真正的宗教徒看来,上帝很平凡,我们吃的米饭,呼吸的空气,香草鲜花,和我们自己,这些都是上帝的化身,原子论说这些事物的本质是原子,而宗教徒则说是上帝,上帝这个事情比较玄,不象原子那么实在,其实就是这样的一个差别。
我手头现在有个打火机,科学教徒会说这个打火机的物质本质是基本粒子,基督教徒(当然是有些道行的)则会说打火机的本质是上帝。上帝在这里可以说是物质的,有物质性。物质世界的本质是一种东西,原子论者认为这种东西叫做原子,一个一个的,宗教徒们则认为这种东西叫做上帝,它并不是一个一个的,而是就是一个,形象点说,就是那么一团。打火机是它,米饭是它,空气是它,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什么的统统都是上帝。就好比一团泥巴捏出来一个园林模型,有假山小桥什么的,园林模型就是我们的宇宙,上帝就是那团泥巴。
科学与宗教对于世界本原的观点就是这么一个差别。
中国本土哲学讲“心物一元”,这是什么意思呢?
诸位看官,现在在想什么?把这个贴先不看,去想点别的,该做饭了吧?晚上吃什么?吃排骨汤吧?好,排骨汤出现了。这时你有了一个排骨汤的念头。先把这个念头在头脑中定格。
如果在A4纸上打印出来一个排骨汤的图影,这个图影有它的物质本质——油墨。那么我们头脑中现在这个排骨汤的念头,它也有它的物质本质。这本质就是上帝。在佛学中把上帝叫做“自性”。中国人把它称为“道”和“太极”。(关于太极和道有什么区别,说一个不就完了,这个我认为可以参考黑格尔哲学中的“绝对观念”与“绝对精神”的概念。太极=绝对观念,道=绝对精神。太极指最遥远的存在,那时上帝这团泥巴还是泥巴,没有捏成宇宙,太极运动变化成了宇宙以后,就叫做道。这是题外话,到此为止。)
而油墨的物质本质上面说了,是上帝。这样一来,心念与油墨在物质上就统一了,统统都是上帝,是自性、是道。这就是“心物一元”。宇宙中所有的精神与物质现象,本原都是一个。
科学观测到基本粒子,证实了基本粒子的存在。同样,上帝也是可以观测到的。但是因为观测到上帝的人很少,导致出了不少麻烦,产生了迷信。很多人信仰宗教,只是盲目地信仰。他并没有看到上帝而相信它存在,这种信仰很容易沦为迷信。在各大哲学体系中,都有观测上帝的具体方法,只要不出错,这一般要有明师指点,就可以看到世界宇宙的本原。
譬如禅宗修行要“看话头”,说一句话,看这句话的话头,什么是话头,就是看这句话是从哪里出来的,它的头它的出处在哪里,是什么。上面说了,思想心念是自性变现出来的,心念未动之前,则是自性的本来面目,看话头就是要看到这个自性的本来面目,上帝的面孔,它什么样的。所谓“明心见性”。
这里不是在谈禅宗修行,只是举例,真的想修禅宗,需要找个好师傅带着,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那么上帝究竟什么模样?《老子》云,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大道虽然无形,可能天比较象它。所谓天玄地黄,这个玄就是道的模样。天可能指的是平流层以上的样子,外太空的样子。这里有个问题,所谓看上帝并不是用眼睛看的,你站在门外,探头向屋子里一看,看到有个道,不是这样。那大概是一种感知吧。究竟怎样,我没能力说或者压根就没办法说,要不古圣先贤们早就说了。等你“看”到了,就知道了。
这个贴可能要写得比较长,为了看着不累,我写的也不累,我要挖坑了。以上是第一部分。
(二)黑格尔见到上帝
黑格尔把自然界出现之前的存在叫做“绝对观念”,后来的物质与思想都是从这个绝对观念来的。唯物主义者说这个“绝对观念”不就是上帝呗,是造物主的别称,黑格尔给换了个说法。这倒不错,上帝与绝对观念的确是一码事。
问题在于唯物主义者对上帝的理解不足。因为他们都没有见过上帝,黑格尔却见到了。
至于怎么见到的,我对黑格尔生平不了解,搞不清楚,但是如何见证自性,感知宇宙的本原,这个方法,佛陀说过,孔子也说过,耶稣默圣也都说过。黑格尔用了这些方法,于是看到了自性,看到了上帝和安拉。这不是说黑格尔一定看过这些人的书,他无意用到的也有可能。
其实这种所谓的“神秘体验”很多人都有经验,不过大多时候那只是一瞬间,他们可能会发现自己消失了,没有了,也可能在那一瞬间看到了宇宙,浩瀚星空,无边无际。或者是见了一种宏大的光明。但是因为十分短暂,往往这个境界被忽略过去。这是很可惜的。在那一瞬间,这些人其实已经超脱了生死。
文天祥在被押解去元大都的路上,遇到了异人传授他“大光明”法,他于是彻悟,而且留驻在那个境界里了,这时生死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分别。这就是个例子。
佛家说开悟,说的就是这个体验,明心见性,但是不是一开悟就成佛证祖了,还远着呢,这个开悟不过是个开始,而且层次等级不一样,黑格尔的境界可能就不如文天祥。开悟只说明上路了,走对路子了,还要沿着走下去,走到头,就是佛——觉悟的人。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以上如我所说,好象佛儒道将无同,没有什么不一样。这个话我可没说。我说的一样的是它们的源头一样。都是以见证了宇宙本原为基础的哲学体系,对这个宇宙本原的认识一样。佛儒道基督等是不是一样,这个问题不谈。
接下来就要谈到“仁”这个字了。这个字包含了儒家思想中有关自性的概念与见证自性的方法。从这个字开始,还要说“德”字,说“禅”的概念,说“阿弥陀佛”,等等。
(三) 什么是仁
王阳明诗云:
饥来吃饭倦来眠
唯此修行玄又玄
说与世人浑不信
偏向身外觅神仙
这是说真正的修行就是吃饭睡觉这些平常事情,修行就这么简单。说这个话的不只王阳明。譬如佛陀曾对一挑水的老妇谈修行的问题,也是这么讲的。说你打水的时候,心里不要想别的,不要胡思乱想,把心专注于打水过程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动作都努力做到清清楚楚,历历分明。这就是修行。还有不少禅宗的偈子也说过同样的话,都拿吃饭睡觉这样的平常事来比喻。记得其中有一个说人世间吃饭这件事情最难。绝大部分的人不会吃饭,不知道怎么吃饭。因为几乎所有人在吃饭的时候都要胡思乱想,不知道在想什么,出神不知道出到哪里去了。而把自己吃饭的每一个动作都观察得清清楚楚,夹菜,拨饭,咀嚼,吞咽,一顿饭总共吃了几口等等,都清清楚楚的,心思一点也不往外跑,不想别的,这很难的。
如果人生天地之间,做事情都是如此专注,心中没有妄想,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专心于你做的事情,这个状态就叫做“仁”。子曰,
仁远乎哉?
我欲仁
斯仁至矣
吃饭做事的时候胡思乱想别的,精神心思没有集中在吃饭做事上面,这就是仁远乎哉?仁跑了,离仁远了。离仁远了,我欲仁,回来吧仁。发现心思跑了,赶紧把它收回来,专注于吃饭做事的每个动作,都历历分明的,则仁至矣。仁又回来了。就是说仁一点也不远,也不高深,你想得到仁就可以得到。子曰: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这就是直接谈到了仁与吃饭的关系。《论语》还说,颜回这个人,“其心三月不违仁”,90天中颜回不但每顿饭都吃得历历分明,而且其他时间也是没有丝毫妄念,心思一点也不乱跑。
这到底怎么回事?这个帖前两部分已经说了,宇宙的所有现象是其本原的变现,上帝无所不在,我的打火机,我们心中每一个念头,其本原是一个东西,那就是自性,是道,是上帝。而这个本原是一个,没有大小的分别。这就是佛家说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道理。我们在查字典的时候会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譬如“抽象”的“抽”字,
抽象
抽样
抽搐
抽签
抽油烟机
抽穗
抽思
......
一个字连续看多了,会觉得这个字怪得很,陌生起来了。当年王阳明聚精会神地盯着竹子连续看了7天,到第7天的时候,在他眼中,竹子就不是竹子的样子了。这个时候,他看到了什么,他看到的就是竹子的本原,那个上帝。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所以《金刚经》中说,
若见诸象非象
即见如来
如果你看到打火机不是打火机了,变样子了,那你就看到如来了,这个如来即世界宇宙的本原。传统文化教育我们做人老实本分,胡思乱想,影响成长,如果你时刻专注于你做的事情,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饥来吃饭倦来眠,经过一段时间,就会看到诸象非象。胡思乱想的话,看打火机永远还是打火机,因为你盯着打火机的时间很少,眼睛虽然在看,心却没有,跑出去玩去了。吃顿饭一个小时,实际上你真正吃饭的时间连一分钟都不到,嘴巴虽然在吃,心还是没有,也跑出去鬼混去了。
由于这个世界宇宙的本原,那个上帝有物质性,似乎有延展伸缩的性质,仿佛一汪湖水,所以内心活动剧烈,胡思乱想,杂念纷飞,如果这样的话,则会引起外部世界相应的变化。乐极生悲就是这个道理,高兴得心都飘起来了,这头高那头就会低,有的因此连命都丢了。所谓学问深时意气平,有了一定的修养,心境能长时间的保持平和,庶几乎近道矣。这样人生的际遇也就会跟着顺畅通达,会少一些坎坷。性格决定命运。
《说文解字》中谈“仁”的古字是“千心”,上面一个千,下面一个心,千人之心为仁。这不是很清楚的么?这个千人之心,人人都有的心,这个仁,就是自性,就是如来。譬如看到世间惨事,心中不忍,这个感觉就是自性的变现,自性人人都一样,那么这个自性对于人间惨事的反应也是人人都一样的,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别人心里在想什么。这就仁的另外一个定义,仁就是将心比心,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你要谴责一个人,首先应该把自己放在当事人所处的环境里,看你是不是会比他做得好些,如果自忖还不如他,那你还是不要谴责吧,省省吧。
子罕言仁,孔子很少谈仁这个事情,原因上文已经谈了,世界宇宙的本原这件事不好说,它什么样?怎么回事?没办法清晰地用语言表达出来,所以只好不说。你见到了,就不用听别人描述它,你没见到,给你再怎么描述也没用。
以上是第三部分。
(四)率性之谓道
自性这个词可能只是禅宗词汇,佛学别的地方也用还是不用,这个我不是很清楚。自性与“人之初,性本善”中的这个“性”,还是有些含义上的差别。譬如说,打火机的本质是“自性”,却不是“性”。而这个差别,是汉儒以后人为的一种分别。
《说文解字》解释“性”为“人之阳气性,善者也”,对应的解释“情”这个字为“人之阴气有欲者”,要注意,许慎(《说文解字》作者)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
在先秦以前,性指的是自性的表现。性者心生也,心的表现就是性,心是这个本原的本来面目,即自性,它的表现则是性。譬如打火机的物质本质是心,打火机本身,这个现象则是性。所以要给性这个字定义,较准确的应该是“性者,心生也”,应该是这样。
董仲舒解释“性”为“生之质也,质朴之谓性”,这个解释就不错,比许慎解释得正确。事物的原本样子就是性。譬如女子不化妆,很朴素,化了妆就不是自然的样子了嘛。
如上所说,许慎解释性这个字有问题也许是不得已,他不这么说,情这个字就没法子解释了。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你不解释它,本来什么事情也没有。一来解释,要做些事,麻烦就来了。许慎的说法要牵涉到矛盾的问题,阴阳的问题,这会扯远的,跑题了。不再说了。
《中庸》云,
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
《说文解字》解释“命”为“使也”,命令的意思。兔子为什么红眼睛短尾巴呀,造物主就是这么造的它,天命令兔子,你就这德性。所以天命就是自然,造物主把打火机造出来,打火机的样子,就是天命。所以宇宙自然中的所有物质及精神的现象,都是“天命”,天生如此,无可奈何。这个天命就是性。
这就又谈到了“仁”的概念。上一部分说仁就是“老老实实”,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饥来吃饭倦来眠,不要有妄想。吃饭的时候心思跑了,那就是吃饭不老实。吃饭这个过程,它的样子,吃饭这个现象的自然面孔,这是性,是天命。我们的心应该老实地依循自然天命而不是飞到别的地方去。吃饭的时候,把每一个动作都观察得清清楚楚,夹菜,拨饭,咀嚼,吞咽,一顿饭总共吃了几口,都清清楚楚的,心思一点也不往外跑,不想别的,做其他的事一律,这就是
率性之谓道。
《说文解字》解释“率”这个字原本是捕鸟的网子。它的古字象形字就是网子这个工具的模样,可能这里这个字应该是发“绿”的音。我说的是可能,率(绿)性之谓道,究竟该怎么念无所谓,意思搞清楚了就行。把性抓住了就是道。根据《说文解字注》,这个“率”字引申为依循,这就更清楚了。
“道”除了指宇宙自然本原,譬如庄子说“道在屎溺”,屎尿的本质也是上帝、是自性、是道。除了这个意思,这个字也指道路、方法。怎么见证宇宙自然的本原,这个方法,就是“率性”,依循事物的自然面目,这就是道。
这里有辩证法。就是说,譬如打火机,打火机的本质和打火机的表面现象是一个东西,虽然它的本质是一种样子,和它的表面现象不同,但是它们是一个。所以无论哪个样子都是那一个东西。我们专心致志老老实实地做事,事物的自然面目在我们心中历历分明,这其实也等于得道了,得到道了。这与见证上帝见证自性的境界一样。
传统文化说了那么多,不过就是在教育我们老实本分,可以说没有别的。老老实实本本分分,这就是修道。这就谈到了“德”的概念。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就是德。而什么是老实什么是本分,这个问题不是那么简单的,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下一节就谈这个问题,德究竟是什么。
(五)什么是德
沈括《梦溪笔谈》记载:有个姓杜的老者,杜老爷子,30年没出过门。在当地很有名,都知道这个人。孙姓的地方官就前去攀谈。老爷子告诉孙,先前在老家有50亩地,与兄同耕,后来侄子娶亲,家族入不敷出了,就把地都给了大哥,携妻子迁徙至此,遇到同乡给了30亩地种着。儿子大了,地里的活一人包了,还打工兼职,父子衣食足矣。自己就这么闲着。
孙问平常做些什么?答:
端坐耳,无可为也。
什么也不干。孙问不读书么?老爷子说20年前还看看书,现在什么都不记得了。孙十分感慨,30年不出家门,自家的门都不曾踏出,您怎么受得了。您老人家了不起。老者遂指门外一桑,说,15年前亦曾在此桑下纳凉,
何谓不出门也?但无用于时,无求于人,我自不出尔,何足尚哉。
老者的儿子也是极本分老实之人,就是出门买盐走这么一趟,眼睛也从来不四顾张望,目不斜视。当时沈括正兼军职带着部队,筹划军事,忙得不可开交,“疲甚”。一天忙到半夜,听到孙说这件事情,沈括“不觉肃然,顿忘烦劳”。
无独有偶,鲁迅《故事新编·出关》里描写,
“老子静静地坐着,仿佛一段呆木头。”后来孔子来聊天,谈毕,于是“老子和孔子静静地坐着,仿佛两段呆木头。”鲁迅这里说得不错,即孔子老子还有佛陀,他们不讲课,不写东西,不串门聊天的时候,在干什么呢?在没有事情的闲暇时光里他们会做什么?“端坐耳,无可为也。”
其实中国民间象杜老爷子这样的高人很多。也许我们奶奶爷爷就是这样的人。当然,程度是会差点。有次我傍晚去拜访一个农村的老中医,老爷子也是在坐着发呆,上眼皮自然地垂着,道貌岸然。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有德之人。
用杜老爷子的话给“德”这个字下个定义也是可以的。“无求于人”就是德。更准确地说,“无欲无求”就是德的表现。
譬如你很穷,穷就穷呗,安于贫穷,不为改变这个穷去做什么事,没有摆脱贫穷的欲望,这就是德。别人把你菜了,打你侮辱你欺骗你,你一还手,跟他对骂,报复,或者忙着解释哎呀我不是这样你不能这样对我,这也是求人,打人骂人其实也是求人,希望别人有所改变,这也是欲望。
逆来顺受,顺其自然,不要为自己的欲望,为了改变现状去做任何事,最重要的是心里不纠缠这些问题,别人得罪了你,马上就忘了,这档子事想不起来了,这就是德。圣雄甘地向刺杀自己的凶手祝福,可以做个例子。
芸芸众生,极少几个能做到一辈子不求人的。在原则问题上,能做到“无求于人”,无求于天,淡泊安命,就已经难能可贵。穷便穷,死便死,没房子就没房子,挨饿就挨饿,不升官就不升官,我就是不求你。
那么鬼子们侵略我们中国,烧杀淫掠,我们难道也忍了么?这是另一个问题,仁的问题,将心比心的问题。这就要说到德的准确定义,以上说的是德的表现,样子。
《说文解字》解释德,只用了一个字,这个字打不出来,字型挺象“升”,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这个字,是“登”的意思。这个字可能是“德”的字音的来源。段玉裁解释说,
...得即德也...俗谓用力徙前曰德...
“德”的古字(见《说文解字》),是左边一个“彳”,右边上面是“直”,下面是“心”,这个字也打不出来。如果我来解释德这个字,把这个古字一摆,再加一句“得即德也”,可能这就可以了。
“彳”是“小步走”的意思,《说文解字》云,直者,正见也。直心,就是心的本来面目,即自性、上帝、道。以类似于小步走的方式努力维持心的本来面目,就得到了。这就是 “德”。得到了,自然不用求人求天。
上一节说了,率性之谓道,吃饭的时候心思跑了,赶紧把它收回来,专心于吃饭的过程。这个吃饭的过程,是天命是自然的。这也是上帝的模样,虽然还有另外一种样子,但是这个也是。所以专心也就等于得道。吃饭的过程观察得清清楚楚,夹菜,拨饭,咀嚼,吞咽,一顿饭总共吃了几口,都清清楚楚的,这就是“正见”,看清楚它了,就是正见嘛,这就是“直心”。
我们把心都叫做“心灵”,灵这个字是风吹火,飘飘忽忽的,所以古人说心是“极灵动之物”,非常飘忽,“心灵”这个词很形象。所以吃饭时候能把心思控制在吃饭的过程上,不乱跑乱动,忒难。虽然难,努力地这样去做,这就是“德”。所以孟子说
学问之道无他
求其放心而已
学问没什么,吃饭时候心思集中在吃饭上,不要放纵心思,不要让它乱跑,其他的事也一律,这就是学问。所以看有些搞科学搞技术的,譬如神六那会看了不少采访,航天界王永志、戚发韧他们,看着就很象得道的样子,非常有风度,感到亲切,这就是因为专心致志几十年,心无杂念,想别的事很少,炼出来了。这也是有德之人。佛家有人说不信佛的也能得道,修成正果,就是这个道理,专心就行。
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其目的无非就是想把心思收在吃饭上,饭菜味道很吸引人,容易专心品味,心思集中在味道上,味道这种现象也是上帝也是自性呀。其实这样吃饭反而吃不多的,专心吃饭,可以节食,利于控制饮食。心思越乱,吃得越多。可以试试看。
子曰,
以德报德
以直抱怨
好象这个德还有施与的意思。体恤孤贫,助人为乐。这里这个德就是仁。仁德两个字的含义有交集,有时会一起用。看到别人苦难,将心比心,仿佛自己在受难,要使受难的人舒服些,这是仁心。所以我们要反抗侵略。注意,中国人反抗侵略杀鬼子并不是为了报仇解恨,而是为了救苦救难。这是一个跟本性的重大区别。中国人不记仇,不宣扬仇恨,反对仇恨,事情过去就过去了,这是德。
仁字含义偏重于自性,指宇宙自然的本原,德字含义偏重于去做,就是说仁是“是怎样”,德是“怎样做”。
现在的人热中消费,自己一个人就寂寞,喝酒泡吧,放纵耳目。这就是有求于人,有求于外物。不这样不舒服,难受。前几节说了,上帝有物质性的一面,就是说上帝的一种面孔是物质的,心的内外都是它,身外之物与思想都是它,身外之物多了,心里面肯定就少了。越堕落越快乐,但是越快乐越享受也就越空虚,心可是会疼的。
这又引出了此节开头的问题,杜老爷子还有孔子老子他们闲的时候,他们的心专在什么地方?没事情专呐。我们平常人在这种情况下就会觉得无聊寂寞,没有事情可以去专心。这时怎么办?所以说很多事情都是吃饱了撑出来的,没饭吃的时候,满心思都是饭,其实这也是一种专心,方法对了,也有结果。饱暖思淫欲,吃饱喝足了,就要没事找事的。这里这个淫欲说指男女虽然不错,但其本意本来是“过分”的意思,过分的欲望叫做淫欲,这个意思比较广泛。
从下节开始要谈谈佛家一些修行方法,主要有三部分,苦行、禅宗与净宗。以上这几节还是有没说到的地方,以后尽量说得清楚些。
(六)上善若水
前几节说上帝是什么,还有自性、道、仁,德,等等,说的是宇宙自然的本原,它的本质。如果再形象一些,拿我们都知道的事物来类比,这个事物就是水。上帝象什么,象水。
相比气体和固体,水实在而又柔软,介于虚实之间又兼有二者的特性。朱熹说,
“仁字最难形容,是个柔软,有知觉,相酬接之意,此需自去体认。
...试自看一个物,坚硬如顽石,成甚物事,此便是不仁。...”
宇宙自然的本质,这个上帝,它有柔软的物质性,它就象水。这就是《周易》中为什么说“曲成万物”的原因。你想得到什么,就应该抛弃它。譬如游泳的时候我们都是反方向用力,想前进就得向后拨水。
同理,你拼命要避开什么,它就来了。你越不想失去什么,它就会失去了。这是因为心在用力,这个力只会产生反作用。你越不想失去什么,你的心就在用力抓住它,这么一用力,产生了反作用,它就失去了。所以执着只会使你失去你所执着的对象。
譬如你想得到健康,就应该损害健康。健康就是舒服,你想舒服,就得先找不舒服。所以风雨中的小贩们容易拥有健康,因为人家一直在吃苦。相反有些人亿万身价,却疾病缠身。健康人体会不到,这些富豪们未必比小贩幸福。
与此同时,譬如想拿到博士学位,就要不想拿到博士学位?这也是讲得通的,很多拿到博士学位的人,你问他是不是特别高兴,费了多少辛苦,他也是稀里糊涂。他并不是拼了命地要拿到博士学位。他们可能会觉得博士学位没什么,一不留神,拿了个博士。或者真是拼命地拿了博士,拿到以后也会发现和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有些人一辈子就为了实现某个心愿,这样的事有啊,但是这个心愿真的实现了以后,这些人就会发现和想象中的情况不一样,不过如此,或者还不如不实现。这就是说你费了千心万苦实现的多年来的心愿,其实并不是原来的那个心愿。关于一不留神拿个博士,这与“禅”的概念有关,下节再说。
佛家等宗教中有一个重要的法门就是苦行,道理就在这里,去看上帝,去见证自性,为什么呀,为了脱离痛苦。那么为了脱离痛苦,方法就是去感受痛苦。痛苦到极端,那同样就是极端的幸福。禅宗里有个例子,有个小和尚总也不开悟,师父说,拎两桶水,看见内个山顶没?拎着水跑上去,不许停。小和尚也听话,拎着水就跑,跑得快没命了,跑到山顶,水桶一放,开悟了。
前些日子新闻说,一28岁的博士研究生跳楼,遗书写得很冷静,说没别的原因,就是累,想偷懒。这真是可惜的很,你在坚持一下,你就开悟了。人在极其痛苦的时候其实正在面临重大转折,马上这个转折就到了,很多时候就是那么一根稻草的分量,就差那么点时间,也许只有几十个几个小时,挺过去了,豁然开朗,但是很多人在这样一个时刻选择了放弃。很可惜。有的命都丢了,他不想活了。幸福其实很容易,5000米跑完,冲过终点那一刻,心中的感觉那就是幸福。痛苦越大,幸福也就越大。从梁武帝开始,佛学主张素食,不犯荤腥,传统也都主张简朴,这也属于苦行的范畴。
过来人都有共识的,经历苦难是人生的财富。吃过苦的人会平和而深沉,看问题深刻。吃的苦越大,离得道越近,就怕吃苦的时候趴窝犯怂。这个苦包含肉体与精神的痛苦,心里的痛苦其实更难忍受。
这里可以给所有的抑郁症病人开个方子,一个字,忍。心里想让你去死,你就偏不死,再痛苦,我忍着。什么事情都会过去的。不能让这个痛苦来指挥你,它一发作,你就有动静,这就是它在指挥你,不能听它的,听了就麻烦了。其他心中的苦难也一律,忍就行了,不要因为心里难过不舒服,想摆脱这个难过而去做点什么,这就是这个难过在指挥你,坚持,忍耐,忍过这一阵就好了,它就不会再来找你了。
如果给中国人的民族性下个定义,那就是水。上苍赋予我们水的气质,这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天命。
水分子结构稳定,氢氧原子之间的化学(共价)健比较坚固,水在包容接纳很多物质的同时,却又执拗地保持着独立。譬如氯化钠易溶于水,但是一瓶生理盐水,从分子角度来看,盐还是盐,水还是水。
几十个世纪以来,表面的东西没有什么是中国人自己的,连筷子都不是,筷子在西汉的时候还没有,东汉从外族那里学的用筷子。毛笔是,现在也不怎么用了。但是我们的民族气质、民族精神和大众哲学却依然故我,还是老样子。中国的社会舆论评价人仍然以德为准,没有德,人品恶劣,再怎么样的人也被嘲弄,这和西方是不同的,西方舆论崇尚的是才。
印度情人节骚乱,在中国就没有,谁爱过就过嘛,这就是中国的包容性,印度人容不下情人节,情人节在中国的溶解度就高得多,易溶。但是虽然过圣诞节和情人节,中国人还是中国人,这是中国的独立性。
《老子》云,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痛苦、简朴)
故几于道
...
夫唯不争
故无忧
不争即忍也。不争就是老实,是本分。有些人不懂装懂,自伐夸耀,或者是巧言令色,那就是在争,不老实。
水有如下几个特点:非虚非实、柔软、包容、独立(外柔内刚)、谦虚,水往低处流,还有清净不沾染。古语说君子如水,小人如油,油就沾染,黏黏糊糊的。水的这个“清净不沾染”的特性,就是传说中的“禅”。下节就说禅。
(七)本来无一物
禅宗在六祖时代分为南禅与北禅,六祖是南禅宗,而神秀上座是北禅宗。后来南禅六祖一门大盛,北禅宗往往被忽略。这是不对的。以我的浅见,神秀上座的北禅宗则是我们一般人都可以掌握的禅宗,我们没有开悟,没有明心见性的时候,学学北禅心法则大有益处。北禅心法都可以学,我这么说有出处。在《六祖坛经》中有记载。当年神秀上座偈语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五祖看了这个偈语,虽然认为神秀“只到门外,未入门内”,但还是说,“...依此偈修,有大利益”。这就是说这个偈子有可取之处。神秀是老实人,他后来被武则天奉为国师,也还是坦然承认道统真传在不识字的六祖那里,国师并没有得道。
神秀的这个偈子实质上是陷入了悖论。这个悖论也是佛学理论最根本的悖论,佛学主张去除一切妄想执著而成佛道,那么成佛悟道不也是一种妄想执著么?对于成佛悟道的执著该不该去除?你“时时勤拂拭”,使心清净不沾染,这不恰恰是执着于心的清净么?这也是沾染。
所以六祖反驳云,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庄子云“言必悖”,所有的命题都是悖论(参看本系列之《佛学与科学》)。你无论下什么结论,譬如1+1=2等等,都可以反驳你。六祖的话就是反驳神秀而说的。这就是说六祖这个偈子也可以反驳。不过我没这样的能力。既然怎么说都是悖论,都可以反驳。所以禅宗干脆什么都不说,“不立文字”。
但是禅宗要进行教育呀,总要说话的,《六祖坛经》谈到教育的方法就是你(没有开悟)说东我就说西,你说西我就说东,你无论说什么都反驳批判你,这样来破除人们心中的成见与执着。一个人真正发现自己错了的时候,不是别人不对,不是老天爷不对,而是自己错了,这就是开悟。很多人在这么一个瞬间,忽然知道自己错了,这么一个瞬间,就见证了自性。所以佛学界的净空老和尚说,“认错就是开悟,改错就是修行。”
禅宗中的“禅”与中国传统词汇“禅让”中的禅究竟是不是一个意思,可以推敲一下。
1、《说文解字》解释“禅让”中的“禅”为“祭天”,而这个“祭”与“祀”是一个意思,《说文解字注》解释“祀”为“...终则有始之意也”,有“继承”的意味在里面。
2、《说文解字注》说“禅让”中的禅字是从“土单”(一个字,土字旁加一个单)字来,除地为(土单),除的意思是“去旧更新”,就是把地表的陈土除去,或者把新土洒在平地上,用来祭祀,因为有神意,所以这样的一块平整地面叫做“禅”。史书云秦始皇泰山封禅(读善),汉武帝泰山封禅,等等,“封”是增高的意思,把这一片用来祭天的平整地面增高叫做“封”。《说文解字注》还列了不少参考,其中一个说,
...于泰山上立封
又禅而祭之
冀(希望)近神灵也
从以上两点来看,综合前几节及部分回贴对宇宙自然的本质的描述,自性、神(引出万物者)、道、德、上帝等等,这个禅字引申为“得道”、“修道”、“近道”等是合理的,逻辑上没有问题。
那么这就是说禅宗的“禅”与“禅让”中的禅是一个意思,没问题,可以这么说。我们的心平和了,象“禅”那么平整,冀近神灵也,这就是道。
3、禅宗的禅读“缠”可能是因为梵语原音就这么念,根据梵语的原意,也有中国人把禅解释为“静”,这个解释与以上的解释并不矛盾。内心宁静与内心平和一样,一个意思。
4、梵语“禅那”(简称禅)就是静修、静坐的意思,静的意思。非常巧合,汉语禅那的读音与英语“China”几乎一模一样。也许“China”的本意并不是学术界推测的那样,是“秦”、“瓷器”、“昌南(江西景德镇古称昌南)”等等意思,而很有可能就是汉语“禅那”的直接音译,中国——禅那——China——宁静平和之国,得道之国。
《坛经》中六祖对“禅”的某些解释其实更好理解一些,《坛经》云
何名禅定?
外离相为禅
内不乱为定
见诸相非相为“离相”。这个贴写到这里这个逻辑可以理顺了,宇宙自然中所有的现象都是自性的变现,所有的现象都有相同的本质,那么我们对待甜与苦、痛苦与欢乐等等不同现象应该一视同仁,内心没有分别。遭遇特别痛苦的事情从理性上可以知道那不是事物的本来面目,而不过是与欢乐现象相同本质的另一种表现而已。这就是《金刚经》说的
凡有所相
皆是虚妄
所有的现象都是宇宙自然之本原变现出来的假象。表面现象不同本质却一样,那么当我们遭遇痛苦或者高兴的时候,内心不把这种痛苦或者高兴的现象当真,内心没有跟着痛苦或者高兴来变化,内心没有被它们指挥,安之若素,内心依然很平静,这就是我们“离相”了,离开现象了,没有沾染现象,这就是禅的境界。能做到这一步,内心没有起伏变化,没有波动,就叫做定。“泰山崩于面前而不变色”,“猝临大变而不惊”,做事不慌张,举止有度,中国人历来推崇如此的风度,这种风度也属于禅定的境界。
我们回到这一节的开始,神秀上座偈语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这个话我们一般人为什么可以借鉴就是以上的意思。《坛经》云
念念之中,不思前境
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
我们心中的念头如果一个一个连续着,想到排骨汤,接着想到加点醋才好味道,接着又想到哎呀昨天还剩下半个肘子没吃呢,念念相续不断,这就是系缚,是沾染,心被束缚了。如果可以做到“念念之中,不思前境”,每一个念头和前面内个不搭界。譬如工作特别累,失恋了,爱人跑了,心里烦,痛苦,这个烦的念头(感觉)一起来,痛苦的念头一起来,不跟着它走,立刻转念了,有意识地这么用心,这就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不要让心被束缚。《金刚经》说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这句名言可以说包含“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意思。一个念头和前面内个是连续的,这就是这个念头住在前面内个念头上了,“住”就是“执着”的意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说“念念之中,不思前境”,不要接着前面内个念头起念,不要执着“前境”,不要这么继续想下去。
当然,这个“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含义非常深邃广奥,譬如左派反对市场经济,主张回归计划经济,这就是他们的思维“住”在计划经济上了,对计划经济很执着。应该破除这个执着,跳出来客观地看问题,这也是“无所住而生其心”。
子曰“以直报怨”,如果是“以怨报怨”,这就是“有所住而生其心”,执着于以前的往事,住在上面了,留连在往事上面了,当前处理问题受到了历史往事的影响,“念念相续不断”了,名为系缚。结果越搞越糟糕,内心的痛苦越来越加重。
等等,等等。
其实“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中庸”(参看本系列《中庸》贴)。
因为我并没有见证自性,我没见过上帝,我并不很懂禅宗,《坛经》我看不懂的地方也很多,所以这个问题只能谈到这里,再继续深入说非力所能及,我并不懂,我就不说了。
初唐以前的原始状态的佛学还有着浓郁的印度次大陆色彩。民族性是有差异的,中国人与印度人有差异。中国人含蓄淡漠,比较深沉,而热带民族往往表现得热情。我们中国人读佛经,说实话,会觉得有些罗嗦。这不是不敬,这是印度尼泊尔那一带人群的地域性使然,佛陀在那一带讲学,自然要符合当地人的语言习惯。但是把这些著作原本及某些教义拿到中国来看,就有些不合口味(譬如六道轮回的理论就对传统孝道有冲击)。不合口味的地方不只这些,中国人因为国学传统及民族天性的缘故,喜欢朴素平淡,而不喜欢搞得枝枝蔓蔓奇奇怪怪的,看着新奇花哨。再加上其他一些因素,在佛学正式传入中国1000年之后,中国人对佛学进行了大规模改革,去伪存真,使这种哲学变得朴素和简易,以此符合中国人的思辩习惯与哲学传统。这种改革最终把佛学归纳凝结为两个核心学派,一是禅宗,另一个就是净土宗。相对中国本土哲学,禅宗相当于老庄哲学,净土相当于儒家思想,就是这么一个关系。范文谰认为禅宗本质就是老庄哲学,我同意这个观点。
与儒道的辨证关系一样,净土宗也是作为禅宗的辨证加以强调,而在佛学众多法门中突出的,初唐六祖以后禅宗盛行,净土宗就来反禅宗,于是也盛行了。虽然是佛学中截然对立的两个学派,但是最终二者合二为一,成为后来所谓的“禅净双修”。其修行方法表面上看着也简单到十分,只连续不断地心念“南无(读拿么)阿弥陀佛”或者“阿弥陀佛”就可以。佛学三千部大藏经,八万四千法门,于是凝结成了四个字。这符合辩证法,最高深的哲学必然是所有人,每个人都可以使用的,否则就不是最高深的。最高深的现象一定是最简单最平常。
下一节就谈谈净土宗。南无阿弥陀佛。我把净土宗也归为汉文化,因为这是禅宗的背影,因为禅宗盛行而盛行的佛学哲学。而禅宗则是属于汉文化的,是佛学哲学的中国版。
(八) 《西游记》
禅宗修行与这个世界上其他许多种学习一样,需要由浅入深,需要一个过程来积累。譬如学自然科学的,要从1+1开始,学十几年,才能到达某种程度。此时,这个时候天赋或者别的什么冥冥之中的力量就要起作用了,譬如运气命运什么的。同等的教育经历,同样的知识层次,付出了同样多的努力,有些人就停滞于此,再也无法拔高,而其中个别的某些人就能出人意料的,达到一个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譬如乒乓球职业运动员何其多也,可是世界冠军不过就那么几个。这个规律适用于任何行业与专业。修习禅宗也是一样的。从开始学习,开始实践的积累,一直到最后一扇门前,高下立现,大部分人都被这最后一道门挡住了。神秀上座就是其中之一。
有观点会认为哲学领域包括艺术领域还不是很一样,这些领域有“生而知之者”,只要天赋好,不怎么费力就能到达相当的高度。譬如不识字的六祖顿悟,譬如这种情况。这个认识是不对的。即便是六祖,从24岁开悟一直到36岁登坛讲法,这12年的经历也几乎是苦行,吃了很多的苦。前面有一节说了,开悟只是一个开始。
当年六祖说出“本来无一物”的偈子,这个时候可以说六祖还没有开悟。而是此后五祖半夜里召见六祖,给六祖讲解《金刚经》,六祖此时才顿悟。从此六祖漂泊江湖12年,36岁时才真正证得大道。这12年都在干什么呢?学习。虽然开悟了,不用老师先生带着了,但是学习还是必须的,这个过程无法省略。
所以说呐,不吃苦是不行的,不吃苦人就难有成就。不管什么事情都是如此,哪怕想发财,也得吃苦。买彩票那不行。社会上有些人轻而易举发财成名,没吃什么苦就有钱了,成名了,诗云
一团茅草乱蓬蓬
蓦地烧天蓦地空
争似满炉煨榾柮(读骨堕,指老树疙瘩)
慢腾腾地暖烘烘
轻易地获得什么并不踏实,不知道是福还是祸,大部分可能是祸。“可疑之(名)利不可收,得之易时失之易”。可疑就是不踏实,心里要掂量一下,自己配不配拿这个名利?吃的苦够不够换得这些享受?另外,吃苦并不一定有成就,但是有成就的必然吃过苦。这个逻辑需要搞清楚。现在不少学生刚出校门就可以拿高薪,高消费,可怕呀同志们,没什么好处。等花钱花得心浮躁得无法收拾的时候,则悔之晚矣。20郎当岁,学生蛋,生瓜蛋子,没有阅历,什么都不懂,给他的钱越多就越害他。
所以前面第二节为什么说开悟有层次等级之分。吃苦前开悟了,这个境界还不是很高,与佛的境界还有距离,这就还需要吃苦。不是没吃苦但是不多,那开悟以后就需要继续吃苦。象佛陀那样苦吃够了,濒临死地,而后睹明星而悟道,一下子就成佛了。开悟的层次等级就是从这里分出来的。
吃苦是什么?吃苦就是学习。学习又是什么?《说文解字》云,觉悟也。
禅宗也面向大众,谁都可以参禅,但是有个前提,必须有老师带着,而且是真懂的老师,找个假把势来教就麻烦了。自己如果盲修瞎练,打坐坐得吐血,参禅参得精神分裂,没人能救你。我不主张平常人打什么坐,平白地去冒险。想打坐就要有人指点。自己的话还是省省吧。
如果天赋一般的人来修习禅宗,就需要慢慢的来,从1+1开始,一步一步地上台阶。
禅宗盛行以后,历代写了不少禅宗教材及教程的东西。譬如有一首长诗把参禅的过程分为十个步骤,第一个境界是什么情况,第二个境界是什么情况等等,我没参过禅,也看不懂。历代这些教材及教程中,最有名的就是《西游记》。
师徒四人还有白龙马分别代表五个哲学概念:
唐僧——自性
悟空——心
八戒——欲望
沙僧——情绪
白龙马——意识(简单点说就是逻辑能力、思辩能力、反省能力、自我批评的能力)
从一个心猿意马的普通人一步一步修成正果,《西游记》写的就是这个内心修为的过程与方法。唐僧被妖怪捉去了,这就是自性迷失了。然后悟空怎样打斗一番(方法)——觉悟自性,继续前进。佛经云,自性迷是众生,自性觉(悟)是佛。自性一次一次迷失,又一次一次觉悟,历经漫长坎坷八十一难,最终成就不退位。所谓“不退”就是不会再犯错误了,自性不会再迷失了,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唐僧证果后就不再糊涂了嘛。这就是孔子说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西游记》的隐寓还是比较明显的。譬如悟空大闹天宫,天上地下海底没有他不去的,这就是凡夫心的状态,一般人的心思都这样,飘忽不定。因为如此天马行空才被压在五行(客观规律)山下,才不自由,这种心的自由其实是不自由。譬如阿傩(读挪)、迦叶第一次只把无字经给了唐三藏一行,宝阁上的燃灯古佛知道了,却自笑云:“东土众僧愚迷,不识无字之经,...”,这明白指的就是禅宗了。其他明显的地方还有不少,可以仔细找找看。
本来这一节我准备写净土宗的,南无阿弥陀佛,想从《西游记》里引出来。因为《西游记》我看不懂,所以一直也没怎么看,只隐约记得好象是唐三藏一行最后折腾了半天,只带了“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回到我中土大唐。我翻书想落实一下,一翻不要紧,找不着了。把《西游记》后几回看了又看,就是没找到“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这一晚上几乎是瞎耽误工夫。我想了想,可能是别的书上这么说过,我看过,错记成是《西游记》说的。可能是《后西游记》(名字也可能不对)里说过。
《红楼梦》出来以后,续书有几十种,没有一种写得可以的,而《西游记》的续书有的就很值得看看。我读的《后西游记》就属于此类,就是唐半偈、猪一戒内个。很可能就是这个书里说唐僧一行最后折腾了半天,只带了“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回来。我手头没这个书,也有些晚了,网上我也懒得找了,就这样吧。
大概说一下,从禅宗角度来看,净土宗的“南无阿弥陀佛”是一种“以毒攻毒”的办法。心思不是乱么,没办法控制么,很难,一时半会也明不了心见不了性,那就把心思集中在“南无阿弥陀佛”或者“阿弥陀佛”这么简单的几个字上,以“阿弥陀佛”去压制其他的胡思乱想,“念念念佛,净念相续”,每个念头都在念佛,每个念头都是“阿弥陀佛”,如此连续不断,这是成佛悟道的捷径。用这个办法来专心,来得道。那么念别的四个字不行吗?譬如“哼哼哈嘿”?从佛陀讲述《阿弥陀经》,25个世纪以来,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念佛,念这四个字,现在信净土的这么多,全世界也还有很多人正在念佛,这个贴不是说宇宙自然是一体的么,是一个,那么这么多人都在念佛,应该有些影响的,就是说心中念“阿弥陀佛”这四个字与念其他四个什么字会有些不同。有些看不见的因素不是我能揣测的。
所以净土宗与儒家教育本质上一样,都是来教育我们要专心和怎样专心的。相比前几节说的儒家禅宗等学习方法,净土宗的办法是最容易使用的。这并不是说这个办法浅,深着呢。我现在想起来了就念念佛,主要是默念,年轻轻的,我还得考虑影响。不过实在是忙,想起来的时候并不多。这就是《老子》说的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下士闻道不笑就不是“道”的表现,就是说下士听了肯定要笑,要嘲笑)
我顶多算个中士,想起来就念念,一忙一玩心一散,就忘了,“若存若亡”。白居易诗云
行也阿弥陀
坐也阿弥陀
吃饭和睡觉
还是阿弥陀
白居易这样的就是“上士”,勤而行之。
结语:
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修行者与不修行的人。其实修不修行的也无所谓,本来就是道,好也罢坏也罢,无非就是几十年的也就完了。人生自古谁无死,什么都会过去。难受至砍头也不过就那么一下子。但是如果在这几十年中想得到什么,想超脱生死、想获得名利或者是声色犬马,那就需要修行。需要专心,需要踏实地去做人和做事。你不修行,不修心,不学做人,心猿意马,妄想纷飞,浮躁得屁股都坐不到凳子上,还想有这有那,那是不可能的。
从另外的意义上讲,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都是做买卖。100块钱的享受要拿100块钱的苦难去换,没有利润虚头,一对一。所以又有什么意思呢。
哲学给了我们两个选择,要么迷恋红尘,付出艰辛痛苦的去换得那一点瞬间即逝的快感,要么什么都不要,我不要快乐,因此也就不会有什么痛苦。没有得就没有失,没有美也就没有丑。譬如认为疼痛不舒服,那是因为执着于舒服,觉得舒服很舒服,不愿意放弃这个舒服。如此而已。看你怎么选了。
科学教徒式的唯物主义者批判“唯心主义”把物当作心,而事实上,心却是物。这就是这个帖开始就谈到的,我们心中的念头、感觉,这些纯粹思维意识类的客观现象与我们的身体与身外的环境有着相同的物质基础。秋天叶子黄了,再落些雨,我们的内心于是泛起愁绪,觉得凄清萧瑟,或者感到悲凉。这种内心的萧瑟之感与黄叶秋风具有完全相同的物质本质。
毛主席说“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心物一元,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还有什么可怕的呢。摘录一段《心经》作为全篇的结束:
......
...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空中无色,...无老死...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
(完)
呵呵,还是要塌实学习,别看了别人的道理,就觉得自己也明白了:)
本来还想反驳你几句,可惜问题实在太多,就象以前你写的东西一样,懒得和你多说。不过还是奉劝一句:不懂的东西,您就别瞎说了。
这样的名字翻译一部分,算是普遍现象。
在其他的经典里,也有称呼阿弥陀佛叫无量光或者无量寿的,观世音,也有翻译作观自在的。不同场合的不同称呼而已。
懒得反驳,太浅显的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