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国内航空制造水平的个人经历 -- 老五道口
现在又见您的帖子,就很激动阿,呵呵.
对
我一向认为
决定运十是否下马的各项因素当中 飞机本身的性能以及中国航空工业的能力
并不是决定性甚至也不是大多数的主导因素
所以现在再说运十的性能是否达标或者不达标几乎没什么意义
但改得连自立更生的能力和勇气都丧失了,还有什么意义?
同意漏斗子的看法。
听过一些奇瑞的事情,印象最深的是他们跟法国人一起白天干活,晚上把白天看到和学到的东西记录整理成资料,这样干了近一年,他们干的项目就学到手了。如果这样保持下去,嘿嘿。。。。。
两厢比较,牺牲二十年还是值得的,就如同这二十年国防上投入减低一样,少爬了二十年,节约体力,现在开始跑步前进!
====================================================
日本人休息的时间比我们长的多 快五十年了
要是发展起来还不得连蹿带蹦的
国外总说中国买东西总要搭技术,搞合资。
不过一是美国不松绑,二是他们国内市场容量有限,难度不比我们低。日本这五十年没干可不是不想,想也每用,别人不让,而且看不出日本造了大飞机能干什么。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有新的经验了。嘿嘿
刚看见有人写文章说沈飞引进S-27然后图纸什么都对不上,被老毛子涮了。我觉得这个结论太武断。至少写文章的人没真正下过车间干过航空的钣金和组装的工作。一个成熟机型从过去的开发到定型然后经过数年的组装生产期间的变化会非常多的。如果没有非常的严格的管理制度那出现对不上的情况很普遍。老毛子多年用自己的模式,肯定不会有波音空客一样的管理。钣金件的组装与其说是工业不如说是艺术。没有任何一个钣金组装的工装能够 不变的。我目前工作的项目上,机型才不过几年,工装和零件的变化就和原始设计出现的诧异,这还是美国公司,你能想象俄国人把原始设计图给你时,零件能和原始设计一样么?根本不可能的。装配线线上的修改就足以让后来接手的人头疼了。更不用说其它正式的更改。所以不要以为出了对不上的事情就是别人坑你,我感觉一个事情没真正干过,最好不要轻易下结论。
另外我听一个专家讲,当年运十连应该做的地面实验都没做完就上天了。属于大跃进的做法,不科学,时间一长肯定会有问题。首架出来就比照仿的707重了15%,这个机子是不行。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