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莫效书生乱解禅(一) 苏东坡的聪明 -- 淡淡微风

共:💬103 🌺16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讨教一句

如居士所说,神秀的偈子是好的,不是为了争位的,惠能的偈子亦是好的,亦不是为了争位的。如何惠能受了衣钵就要远走他乡,隐姓埋名十多年?磨练佛性乎?

众生于红尘中,六根总是不净的,便如那白莲,固能出于污泥而不染,然这根总还是扎在污泥中的。

家园 呵呵惭愧惭愧,先生批评的是:)
家园 呵呵惭愧惭愧,这里倒也还不是结尾:)

后面还有些啰嗦话,见没人感兴趣,所以没继续发。

家园 发吧,我是一直看得,虽然不一定能看懂~~
家园 呵呵,他不想有人想啊:)

架不住旁边的既得利益者自行其是啊:)

家园 另外一个原因文中也说了,

确实是要磨练,仅仅悟道,离成道也差的远。

红尘中人,自然有同流合污的,也有出淤泥而不染的:)

关于六祖与神秀的关系,回头我再写篇东西上来吧,那样估计您将不会怀疑了:)

家园 呵呵惭愧惭愧,先生批评的是。

本来在相中,欲不着亦不可得,只好做全水是波,全波是水解了:)

家园 ^^
家园 我可没批评你啊

我是想到杀人如麻其实比谨小慎微更接近佛道所以拧了

家园 聊得很好,请继续发
家园 【原创】莫效书生乱解禅(七)勤拂拭与无尘埃·悟和修

  

  有很多朋友并不会去深入思考惠能和神秀偈子的问题,多半只是人云亦云以讹传讹。

  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来分析一下。

  先看神秀的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擦拭,莫使染尘埃。”

  这首偈子不对吗?有什么不对呢?

  其实没什么不对,只是缺了点儿东西。

  缺了什么?又有什么?

  如果我们按照他的要求,真做到了偈子里说的状态,我们是什么水平?

  我们就在“有”里保持了一个完美的状态:身心有任何不合适的变化,我们都马上把它调整回到原先好的状态。然而,还是个有为的状态,算是被动调适。这样挺好,可惜总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淹,不能一直保持平衡,一直在和谐里,还不能收发自如,“如如不动”。

  只能“物来则应,过去不留。”——当然,这两句不只是这个程度。

  然后就是等着,等悟道的那一刻的到来。——如果它不来呢?

  佛在另一本经书里说,有位修行人,一切都准备停当,就等悟道了,结果等了十大劫,都没成功。(“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佛法不现前,不得成佛道”)

  连什么都做到完美了,就等那一“悟”的“大通智胜佛”,过了十劫都等不来,可见这一“悟”有多难!

  神秀的方法里,就缺了五祖所说“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的“向上一路”,缺了“鲤鱼跳龙门”的关键点。

  然而,从一个普通修行人的角度,他的方法,却是最稳妥的:做好了一切身心上的准备工作,未调令调,未伏令伏,至于悟道那么玄的事情,就看各人的造化了,等机缘吧。有机缘,一切好办,没有机缘,我就在这里傻坐静等着,至少不会堕入三恶道,至少也是往生天道,反正不吃亏。

  一点儿也不错,这是对所有人来说,很合适的稳妥保底的投资模式。风险小,收益大,何乐而不为?!

  神秀的偈子,未可厚非。

  再看惠能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无台亦无树,何处惹尘埃。”

  这首偈子,合适在哪里?不妥在哪里?

  如果按一般的思路,我来抬抬杠:你说身体也没有,思想也没有,那好了,现在我胃疼了,怎么个“无”法?“无”的了吗?现在我被蚊子咬了,痒痒的要死,怎么个“无”法?现在我失恋了,心里难受的要命,怎么个“无”法?现在我孩子生了重病,在急救,我牵肠挂肚,怎么个“无”法?

  所以,这些前提问题没有解决,这首偈子根本不成立!

  所以,这首偈子成立的前提,就是神秀的那首偈子!

  要先做到了那个,然后经过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过了那个坎儿,鲤鱼跳过了龙门,才能谈的上这个。这个,是那个的进一步发展,高一层的成果,而不是空中楼阁。

  没有神秀那里的实在功夫,哪来惠能这里的潇洒自如?

  

  从佛学的角度讲,学禅,只是修行方法的一种。

  那么,学禅的最终目的,自然和学佛的最终目的相同,那就是成佛。

  低一些的目的,学禅,是求一个“悟”。

  悟后起修,还是先修后悟,还是边修边悟,一直是争论的问题。

  然而,悟道,并不等于证道,倒是没有什么争论。

  悟,只是明白了道理,是不是能做到,还是个未知数。

  知与行的先后,一直也有争论,知行合一的境界,也并不容易做到。

  “悟”个什么呢?

  这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了。

  还是用禅宗自己的说法吧:“洞彻本源”。

  那么证个什么呢:“证穷实际”。

  什么是本源?什么又是实际?

  这就是文字游戏,文人最喜欢玩的,当然未必玩的好。

  自然,本来不是文人先玩的,不能怪他们。他们只是见了那些文字花样,觉得有趣,才被吸引过来。

  

  换成通俗些的描述,悟个什么呢?

  本源,自然就是我们的宇宙人生的本源。

  实际呢?“实际理地,不着一尘”——这又进了“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圈子了,打住。

  悟的过程,就是寻求真理,而且是终极真理的过程。

  那么,哪位能说清楚,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人的生命的本源是什么?

  说的清楚的,就是悟了,说不清楚的,就是没悟。

  靠猜没用,靠现代科技的研究成果没用,那还是猜,离猜到结果,还远着呢。  

  其实,何必去猜,佛早就给了答案:“不可思议”,是永远说不清楚,想不明白的。

  然而,说不清道不明,却不代表不能证到,更不代表没有那个东西。

  我们先把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刚才的思路。

  这个悟了以后起修,修什么啊?都知道宇宙和生命的本源了,然后干吗啊?

  当然是解决问题。

  了解了问题,清楚了问题的实质,也知道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下一步,自然是着手具体解决问题。

  解决什么问题?

  “断生死流,出生死海。”

  宇宙怎么样,暂且与我们无关,这个生命的问题,是必须要解决的。

  当然,实际上,宇宙生命的本源,也是紧密相连的,是一则二,二则一的问题。

  生死问题,是生命的中心问题,是科学的中心问题,也是所有信仰的中心问题。

  当然,在一些人眼里,别的问题更重要,比如功名利禄。

  寻求真理,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或者说,太奢侈了。

  怎么去解决生死问题?

家园 不知道的,便也罢了。麻烦的是知道的却又做不到,郁闷哎,呵呵

看过了微风兄的文章,自己就又要叹一口气了。

以后的到底是怎样,自己没到那级别,也就不想太早为这烦心。恼人的就是现在知道的却必须要几次三番的返工,这来来回回的日子,过得自己都觉着好笑,当然的是苦笑,想微笑那还需要本事呢。

所以叹完了气,自己又得下决心了:“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擦拭,莫使染尘埃。”加油吧胖子,想帅,那就需要努力每天了,呵呵。

家园 谢过
家园 微风兄过年好,情人节好!
家园 【原创】莫效书生乱解禅(八)你的身体听话了吗?

  怎么学禅,或者说,怎么修禅啊?

  好难的问题!

  连什么是禅都还说不明白,怎么谈修禅啊?

  还真的能修——知道什么是禅,应该是修行后体悟到的,而不是看定义能明白的。

  “不可思议”,禅是什么,一定不可能通过文字和思想搞明白。

  “禅非坐卧,不离坐卧。”

  何出此言?

  这句话是针对当时的现实情况而言的。

  因为那时侯很多人以为打坐就是参禅——自然,打坐的时候,里面还有很多内容。不是就坐在那里真“傻坐静等”就没事了。

  当然,那时侯比现在还是强多了,现在人以为“口头禅”就是禅了,或者是“想象”、“感悟”就是禅了。这禅,与文化的衰落一样,都成了“黄鼠狼下耗子,一窝不如一窝”了。

  打坐一般来说是个技术活儿,更多的是“身法”,“身法”不对的时候,其他根本谈不上。

  打坐一开始带来的,是身体上的变化,然后是心理上的变化。身体越来越好,思想越来越宁静。——一切智慧,皆在静中求。

  身体和思想都越来越听话。

  在我们通过打坐把身体和思想调整到一定程度,到了我们能比较好的控制自己的身体和思想以后,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工作了。

  不要以为我们对自己身体和思想的控制很好,稍微注意一下就知道,我们的身体和思想一直都在“自行其事”,比如我们眨眼睛、心跳,都是本能,是另外一套系统在作用。至于思想,恐怕不需要我来解释,大家也都明白。还是举个小例子:当您生气的时候,您告诉自己“我不能生气”,能做到不生气吗?

  并不是说,我们要把眨眼睛心跳这样的工作接手过来,而是我们要把那套系统调整到更加和谐,让它工作的更加顺畅,或者至少,给它提供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

  我们换个简单的例子:当我们什么都没做的时候,我们以为自己的放松的。但是如果这时候找个按摩师给我们按摩以后,就会知道,我们以为的的放松,离真正的放松还差的远,我们的身体,大部分时间都是紧张的!

  而我们的第一步,就是把这些紧张的部分,我们不知道它们紧张的部分,我们并不需要它紧张的部分,放松下来。

  这只是“调身”的初步。

  “调身”的结果,就是身体的和谐。

  “调身”的工作差不多以后,就是“调心”。

  与“调身”类似,我们的思想,大部分时候也是紧张的,有很多乱七八糟的动作。

  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它和身体一样,放松下来,平静下来,通过一定的训练,使之进入和谐状态。

  身心都和谐了,差不多就是神秀和尚偈子说的程度了。(这里不去争论“和谐”的程度,不然就陷入“义海”拔不出来了。)

  在解决了打坐初级阶段的所有麻烦以后,就会遇到新的麻烦:“调心”。

  年轻时就被达摩祖师“安心竟”的“二祖”,到了老年到处乱跑被人诟病,反唇相讥说“我自调心,干倾何事?”

  注意,此心非彼心——不是我们平时以为的思想。

  当然,开始要解决的,还是思想问题——这个阶段不可能绕过去,就象不可能绕过神秀的阶段而空谈六祖的方法一样。

  思想和心,也有区别?

  这个就很难说清楚了,因为和现代科学的定义已经有所冲突。

  这里就涉及到“功夫”了,没有静定的功夫,没有观想的基础,是不可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区别的。

  想了解这个的,只能自己去做功夫,去验证,别人说的再多,都已经没有用了。实际功夫的事情,靠别人画饼充饥是不行的,只能自己身体力行,以身试法。

  说到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苏东坡的高明来了。前面所提到的苏东坡那首诗,“八风吹不动”,他的意思是吹不动什么啊?难道只是脾气、情绪或者思想?如果那样,他根本不敢和佛印作朋友,更不敢把诗拿给人家看了。然而,知道和做到,这个差距就远了。他就是输了这里,被人家抓了现行。

  所以,还是要靠“坐卧”。

  这里的坐卧,不是仅仅坐卧,而是“行住坐卧,不离这个”的所有行为。

  也就是说,我们开头那句话的意思是:您就算达到了“行住坐卧,不离这个”的境地,也还未必对,说不定也还是“时时勤擦拭,莫使染尘埃。”的水平。

  但是,如果您连“行住坐卧”都没解决好,后面的,免谈——“非檀越所能知之”。

  放下什么是对的先不提,你怎么做到“行住坐卧,不离这个”,什么是“这个”?怎么找到“这个”?

  “全水是波,全波是水”,想找到“这个”,也还是要靠“坐卧”,还是得从坐卧中来。

  这功夫,得从行为中练出来,而不只是在思想中空想出来。

  试问:您连坐卧里的功夫都还没有,又怎么超越坐卧得坐卧之外的东西呢?

  浅一些说,连静定的功夫都没有,怎么能了解禅呢?

  再浅一点,连打坐都坐不好,哪里来的静定功夫呢?

  当然,静定的功夫,并不只是靠打坐,也可以通过别的方法,而且,也不能只有在打坐时才有功夫,不坐着就没了功夫。

  身心是合一的,身法到了,心法才算有了基础,才有悟的可能。不然的话,身体都还在找你的麻烦,手闹脚闹北闹都顾不过来呢,哪里还轮的到“心正闹在”。

  这也是律宗为什么先从行为举止下手的原因:连身体都管不住,怎么管住心猿意马?想让“心”听话,得先让身体听话。而你的行为都调整好了,进一步就是思想的戒律了——连一个念头都不能错——其实还是殊途同归。所有的修行,都是身心上下功夫。

  心法如果到了,身法一定到了——当然,这不是说,身体的所有问题就都解决了。连释迦文佛成佛以后,都还有背痛的毛病。

  这是因果,逃不掉的。

  所以老子说,“吾之所有大患者,为吾有身”,身体既是我们最大的麻烦,也是我们最好的朋友,最好的工具。

  活人修行,离了这个身体,还真没辙。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