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Andrew Marr:当代英国的诞生 -- 万年看客

共:💬162 🌺135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16,旧日英国之梦

逃回更早期英格兰的欲望一直贯穿着英国文学史,但是这股欲望在一战之后的二十年里尤其强烈。直到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战争造成的直接创痛开始消退之际,反战文学才开始大量涌现。例如萨松的《猎狐人回忆录》与《步兵军官回忆录》以及罗伯特.格雷夫斯的《向一切告别》之类的作品不仅记录了战后里的可怖生活,也歌颂了往昔的英格兰。所谓的“往昔”在时间上指的是1914年之前,在空间上指的是乡村地区。例如亨利.瓦勒姆.莫顿【1】这样的旅行作家在当时极受欢迎。因此对于失落过去的追寻也就意味着对于乡间密径与隐世小村的追寻。类似这样的访古热潮在三十年代得到了两方面的滋养,首先是画工精美的谢尔导游手册,其次是铁路公司与海滨城市市政府绘制的旅游宣传画。在当时的畅销书当中可以清晰感受到痛切的乡间怀旧心态,不同作品的具体风味则各有千秋。比方说伊夫林.沃就惯用讽刺来充当乡间大宅故事的调味汁;阿加莎.克里斯蒂与多萝西.L.塞耶斯的流行犯罪小说更偏向人性黑暗面,并且诉诸于英国人对于潜藏在紫杉树篱背后的邪恶行径的传统兴趣;P.G.伍德豪斯热爱令人欲罢不能的闹剧,芭芭拉.卡德兰则喜欢放糖。但是上述几位作家的默认场景设定全都是绿树掩映的乡间宅邸,正在现实生活当中逐步消失的乡绅等级体系、教区牧师与无知农夫被这些作品完好无缺的保存了下来。到了三十年代末战争再次爆发之际,政府宣传员与BBC谈话节目写手们立刻就拾起了这一款源自人工制造且受众广泛的“英国”形象——事实上主要是英格兰地区的形象。

D.H.劳伦斯认为现代人的核心悖论之一在于远离了自然生活,投向了虚假的城市生活。持有类似观点的并非只有他一人而已。这一主题在战争间期的严肃文学领域十分盛行。在当时最杰出的小说家当中有一位约翰.考柏.波伊斯,他在1929年创作的《索特伦之狼》以及在1933年创作的《格拉斯通波利浪漫史》就规模而言堪称史诗,洋溢着近乎泛灵论的神秘主义与自然崇拜元素。苏格兰则推出了二十世纪最优秀的当地小说家刘易斯.格拉西克.吉本,他的《苏格兰之书》三部曲浸透了对于苏格兰土地与历史的热爱。从小在奥克尼长大的诗人爱德温.缪尔笔法鲜明地描写了自己如何被强行从大自然的伊甸园拽进了城市的地狱,他的文字足以与D.H.劳伦斯生平当中的任何一段反差经历相提并论(当然,他尽其所能地逃向了相反的方向)。缪尔日后将会针对工业化造成的脏污与不公平发动凶狠的批判。他曾经很出名地声称自己出生在工业革命之前。“我如今已经有两百岁了,可是其中一百五十年却过得无知无觉。我出生在1737年,直到十四岁的时候都没有遇到过时光错乱的事故。1751年我离开奥克尼前往格拉斯哥,可是抵达之后才发现自己一步就踏进了1901年。”

在英国历史上,“高雅”文学首次与畅销小说作家合情合理地联系在了一起。战争间期是图书馆的大繁荣时期,平装书也迎来了第一个繁荣时代。正是凭借着平装书技术的成功,英国的普通读者们拥有了逃避现实世界政治局势并且拥抱怀旧乡间生活的手段。平装书已经存在了几十年,此前一直顶着“铁路小说”与“便士小说”的名头。人们通常认为平装书内容低级下流,往好处说也是缺乏营养——总之算不得正经书籍。1931年,德国信天翁出版社首次进行了用平装书版式出品优质书籍的尝试,尽管这次尝试为期很短。平装书首次取得商业成功还是在英国,多亏了一位年轻出版商艾伦.莱恩,战争间期他还在叔叔创办了的鲍利海出版社工作。日后他表示自己在1934年拜访了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乡间住宅。登上返程火车之前他在火车站一本值得看的书也没买到。于是他决定出版一批版式统一的高质量书籍,一律采用素净封面,六个便士一本。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总之他将这套丛书命名为企鹅丛书,与之前出师不利的信天翁丛书相映成趣。受聘于鲍利海出版社的一位业余艺术家绘制了一摇一摆的企鹅形象,从此掀起了一场出版业革命。莱恩的实验起初并不顺利,时刻都有可能失败。后来伍尔沃斯百货店下了一笔63000册图书的订单,并且促成了企鹅出版社在1936年的成立。

企鹅出版社推出了许多革命性举措:价格便宜,印刷精良,书籍尺寸只比香烟盒大一点。莱恩在选材时特意将严肃文学与流行文学混杂了起来。他最早选取的作家既包括安德烈.莫洛亚与萧伯纳,也包括阿加莎.克里斯蒂与多萝西.L.塞耶斯。严肃文学与流行文学之间的心理屏障就这样遭到了拆除。今天的读者们对于拿奖拿到手软并且占据大幅报纸书评版面的畅销小说作家已经习以为常了。但是如果没有莱恩,今天的文学界肯定会是另一番光景。随着二战临近,企鹅特别丛书开始提醒人们关注德国的威胁。战争开始之后,企鹅丛书又陪伴着英军士兵奔赴了战场。莱恩的成功催生了一系列读书俱乐部,包括维克多戈兰茨公司在共产主义者影响下创建的左翼图书俱乐部,这家俱乐部出版了许多当时最著名的政治书籍,包括乔治.奥威尔与日后的工党教育大臣埃伦.威尔金森的著作。二战之前英国智识生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平装书塑造的。将会在1945年取得政坛大突破的左翼思想界也离不开平装书的滋养。但是我们必须牢记,这一时期的平装书与各种宣传册依然只是书面文化的一小部分。报纸在这一时期同样十分兴盛。许多严肃作家都是报社的长期评论员。当时最激烈的政治纷争往往要通过怒火满腔的社论来一决高下。政客们——尤其是丘吉尔——通过为报社供稿赚取了大笔外快,投稿报社从《每日邮报》到《世界新闻报》等等不一而足。《每日镜报》正在改头换面成为一份便于阅读的左翼报纸,并且将会在二战期间赢得无与伦比的影响力。简而言之,当时的作家依然与广大公众息息相关。

【1】https://en.wikipedia.org/wiki/Henry_Vollam_Morton

【2】https://en.wikipedia.org/wiki/Shell_Guides

通宝推:年青是福,mezhan,桥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