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Andrew Marr:当代英国的诞生 -- 万年看客

共:💬162 🌺135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17,伟大的户外活动家

假如在二十年代初期你经常在海德公园的演讲角厮混,听取“英国法西斯蒂”、共产主义者以及宗教狂信徒的各种高谈阔论,那么你大概会注意到一个身材高大天庭饱满的男人,按照多明我会修士的着装习惯全身披着对比鲜明的黑白两色,脚下蹬着一双笨重的大靴子,操着一口十分抓人的爱尔兰口音,足以穿透公园现场的嘈杂人声。这位文森特.麦克纳布神父【1】的作风直率得令人心慌。假如你送给他食物或者与他攀谈,他就会跪倒在地亲吻你的双足。他终日流连在演讲角或者任何其他说话有人听的地方,向听众们解释他们必须放弃疯狂的城市生活并且重返大自然,本着圣洁的精神与互助公社的形式奉行简朴生活。他宣讲的这一类“美好生活”在二十年代有自己的名称、组织以及招牌人物。“分产主义”(Distributism)最早由富有影响力的天主教作家兴起,其中的代表人物有西莱尔.贝洛克,他在战前出版了《奴性国家》一书;另外还包括体态肥胖的小说家与散文家G.K.切斯特顿,他经常在舰队街的酒馆里徜徉,披着斗篷,顶着造型花哨的大帽子,假装自己是当代的塞缪尔.约翰逊博士。1926年这两个人共同成立了分配主义联盟。他们的信条或许有些怪里怪气(或者说土里土气),但是与共产主义的宏大叙事相比,这套回归泥土的单纯信仰反而在英国流行一时。二十年代不仅属于短发齐耳的少女、鸡尾酒以及愤怒的老兵,而且也属于“让我们建造一个新世界”的精气神。二十年代是一口沸腾的大锅,乐观主义、神智混乱以及无畏的反思都在这口锅里翻腾浮沉。

分配主义者们的样貌与一般人相差悬殊。他们经常穿着布口袋一样的羊毛手织衣物,面料都用植物染料染成了土黄色。他们的脚上总是蹬着手工制作的拖鞋。他们的精神家园是新兴的“花园城市”,他们对于制陶手艺的热情往往惹人发笑。麦克纳布及其追随者希望彻底复兴天主教英格兰,摒弃宗教改革与工业革命带来的恶果。当时最著名的分配主义公社创建者名叫埃里克.吉尔。他是当时最负盛名的公共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包括新近投入使用的BBC朗汉姆办公楼顶上的普洛斯彼罗与爱丽儿塑像。施工期间BBC的领导层钻进雨布后面,看到了吉尔正在加工的爱丽儿裸体,于是坚持要他缩小雕像的生殖器尺寸。他的作品还包括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里的苦路十四处浮雕群,利兹大学战争纪念碑,以及至今依然在报纸版面与店铺招牌上得到广泛运用的多种印刷字体。穿着一身束带粗糙的工作服与长袜的吉尔先后在多个公社栖身过。他留着胡子,戴着眼镜,运笔如飞地出产着大量攻击工业化与城市生活的画作与文字。他是个广为人知的角色,几乎算得上是个圣人。不过与此同时他在性生活方面也是生冷不忌,终日绯闻缠身,与女儿乱伦,甚至还性侵了一条狗。如果我们按照佛吉尼亚.伍尔芙惯用的贴标签手法来分析吉尔的生平传记,那么我们将会在性取向一栏下方发现以下条目:“兽交、一夜情、破处、同性恋、乱伦、双飞、新女伴(受到吸引)、阳具崇拜、青春期少女(受到吸引)、宠溺妻子、偷窥、穿制服的女性(受到吸引)。”吉尔是个大忙人。他的性爱观念坦诚得近乎露骨,他的宗教信仰纯真得有些幼稚,他的气质谦卑而又质朴。这一切特质在D.H.劳伦斯身上也都有所体现,尽管与吉尔相比劳伦斯的性爱理念要压抑得多。吉尔的放荡私生活或许并不足取,但是他的文字的确针对资产阶级物质文化提出了彻底的质疑与批判,足以与劳伦斯相媲美。在二十年代的英国,到处都能发现回归基本本能以及剥除城市文明外衣的冲动。吉尔终其一生都是天主教生活方式在英国的重要象征。他一直活到了西班牙内战时期,还支持过共和派对抗弗朗哥。

当然,在没那么极端的层面上,热爱清新空气的潮流也少不了登山客与自行车手的参与。群众基础庞大的新青年运动童子军在这方面更是当仁不让。罗伯特.巴登.鲍威尔爵士在1907年首度尝试了童子军制度,地点是多赛特的褐海岛。第二年他出版了《童子军手册》,据说这本书是全世界第四盛行的书籍(位列圣经、古兰经与红宝书之后)。但是直到二十年代童子军运动才达到了最高峰。这场运动将爱国主义、户外探险以及些许军事化训练调配在一起用来招待城市儿童,对应了成人世界的重返土地潮流。童子军运动同样也是对于“我们应当如何生活”问题的回答,只不过并不涉及性爱与政治。在英国各地的树林里都能见到一丛丛从军队淘汰下来的帐篷,里面住满了工人阶级子弟,不苟言笑的退伍军人担任了童子军领队,宿营地周围肯定有一棵树上挂着米字旗。在城市街道上,小男孩们配备了口哨与棍棒,穿着卡其布的衬衣与短裤,戴着宽沿软帽——这套行头是巴登.鲍威尔从南非警察哪里借鉴过来的——走街串巷寻找着做好事的机会。

第一届国际童子军大会于1920年举行,之后不久巴登.鲍威尔就庄严宣誓成为了世界童子军总领队。一年之后他受封成为了准男爵。童子军制度是英国罕有的文化出口产品之一。战前的帝国主义与侵略主义被国际主义与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宣传口径取代了。到1922年全世界三十二个国家已经出现了三百万童子军。有一位早期皈依者是个住在湖区的年轻艺术家,名叫约翰.哈格里夫【2】,曾经为约翰.布坎南的小说绘制过插图。他是一名穷困的贵格教徒,后来搬到伦敦并且成为了一名报纸卡通画家,还以“白狐”为笔名成为了童子军运动的专门报道者。他在童子军运动当中层层升迁,最后成为了外人眼中理所当然的巴登.鲍威尔继位者。但是身为和平主义者的哈格里夫与这位军事英雄闹翻了,并且在1920年被驱逐出了童子军组织。哈格里夫具有不亚于巴登.鲍威尔的专制倾向于天然魅力,因此很快就自行拉起了一个唱对台戏的机构,起名叫做奇波.基夫特【3】,在古肯特语当中这个词组的意思是“伟大的力量”。参加奇波.基夫特的青少年会被组织成为不同的氏族、部落与“帐篷杆”,还要亲自动手做衣服,包括撒克逊款式的斗篷、短上衣、短裤与兜帽。奇波.基夫特的文化杂糅了日耳曼风格与红印第安人,但却又被人称作当代英国唯一一场正宗的英格兰国家运动。就像童子军一样,他们也搞宿营活动,用的是哈格里夫自行设计的轻便式单人帐篷。在圣灵降临节这样的庆祝活动现场,他们会穿上大红大绿的长袍,双手高举着造型诡异的图腾柱,顶端装饰着骷髅、野兽与飞鹰雕塑。另一个名称当中K字母太多的组织如今已经成了人人喊打的对象,可是奇波.基夫特的主旨却是世界和平、手工技艺与仪式。遭受战争与工业化摧残的精神可以得到露天生活的拯救。哈格里夫认为未来还会有进一步的战争,文明社会终将解体——就像许多基督徒与马克思主义者设想的那样——在他看来奇波.基夫特是一个精英集团,其使命就是收拾残局并且重建新文明。

童子军与奇波.基夫特都是同一场战后社会运动的组成部分,这场运动在魏玛时期的德国尤其盛行。德国的“候鸟运动”【4】青年团体感到自己迷失在了城市生活与战败废墟当中,于是开拔进高山与森林当中寻求自我。此类团体对于民间故事、民间舞蹈、“正宗”地方小吃以及裸体主义抱有浓厚的兴趣,他们日后又会深切影响早期的纳粹青年团文化,也就是尊奉“鲜血与土壤”的国家社会主义。一位具有奥地利以及斯堪的纳维亚血统的英国人曾经在战前造访过候鸟运动团体。这位罗尔夫.加德纳【5】从小生长在柏林,在推行新式教育实验的贝尔达斯寄宿学校上学,后来又去了剑桥。他也像候鸟运动团体一样对于民间歌舞很感兴趣。今天民间舞蹈的公众形象往往乏味可笑。作曲家阿诺德.巴克斯的意见很贴切地总结了一般人的看法,他认为人这一辈子什么事都应当试一试,“除了乱伦与民俗舞之外”。但是对于二十世纪最初十几年的理想主义激进派来说,回归乡村本源是非常必要的。人们需要重新学习代代相传的旧日歌舞,从而摆脱舶来乐团与娱乐工业的束缚。加德纳的舞姿狂放不羁,甚至有些怒火中烧。爱德华时代英格兰的民间艺术复兴人士更喜欢轻柔温婉的舞姿,而他却是极力倡导剑舞。对于他来说,舞蹈就是洗涤心灵的崇拜仪式。

一战之后加德纳与奇波.基夫特运动分道扬镳。此时他的政治愿景又进一步扩张了。他相信德国、英国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各国的人民应当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北方联盟,以此替代肮脏的帝国事务并且抵御美国消费文化的影响。此外他还认为回归泥土至关重要,英国应当实现重新粮食自给从而逆转乡村的衰败势头。在他看来,哈格里夫与奇波.基夫特运动并没能彻底相信“自身与英国土地的活生生过往之间存在着血脉联系”。与此同时他成为了D.H.劳伦斯的朋友,经常去法国拜访他,并且保持着长篇书信联系。劳伦斯希望加德纳能创建一个社区从而体现几条他本人的理念,于是加德纳就在多赛特的克莱伯恩切斯边缘找了一家农场,将农舍当成了创建社区的场所。他是一位技能娴熟的农夫与巡林员,重新开垦了大片抛荒的土地。在三十年代他经常组织义工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泉源亲眷团”,成员包括失业工人、当地农民以及城里来的年轻人。营地里会组织仪式舞蹈,清晨鸣锣报时,营地头顶上则飞扬着圣乔治十字搭配威塞克斯飞龙图案的旗帜。加德纳是一个很严肃的人,参加了乡村土地所有者联合会,还是当地县议会的议员,但是德国访客的频繁光临却将他引入了浑浊险恶的水域。1933年他给戈培尔写了一封长信,畅然抒发了自己的仰慕之情,直到1939年他还在为突击队员与党卫军成员开设“礼仪舞蹈”课程。不过他本人有犹太血统,并且也从不讳言他对纳粹组织的看法——一个腐败且极富攻击性的集团。他厌恶德国的新政权,但却无法因此而割舍毕生以来对于德国的热爱。不过他最大的兴趣依然还是泥土与农业。至少他在植树造林与倡导有机生活这两方面远远领先于时代。二战期间他成立了农牧业亲眷团,致力于在英国乡村重新推广传统农业。这场运动又在战后创建了土壤协会【6】。加德纳是反对工厂化农业与欧洲国家农业配额制度并且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先行者之一。今天每当英国消费者拿起一袋土豆或者一条面包时,假如包装袋上印着土壤协会的标记,那么他们就不自觉地与加德纳的思想传承联系在了一起。曾几何时,这种思想的表现形式曾经包括跳来跳去挥剑起舞的男孩与昂首阔步的纳粹突击队员。

对于毫无兴趣创造全新世界文明的千百万英国人来说,二三十年代同样是户外野营的好时光。每一位鼓吹重返自然的土产弥赛亚都对应着几百名仅仅有兴趣呼吸新鲜空气与领略祖国风光的普通人。这一现象要部分归功于一项很不田园的发明,也就是汽车。因为只有汽车才能让人们抵达以前从没去过的角落并且在那里宿营——农夫们因为游客送来了赚外快的机会而高兴,土地拥有者们则因为游客的侵入而恼怒。1919年,巴登.鲍威尔成为了大不列颠及爱尔兰野营俱乐部主席,1921年该组织在多金的深丘市举办了第一届灯笼节——节日的主打饰品是中式灯笼而不是印第安风格的帐篷与北欧头饰,庆祝活动的地点则位于林木丛中。第一辆与吉普赛人无关的房车即将上路。这些房车的车厢往往是用白蜡木以及旧车零部件手工打造而成的。四处游荡的吉普赛生活方式曾经得到过极大的浪漫美化。现在一望无尽的公路也向中产阶级探险家们发出了邀请。早期的机动化游览车为城市贫民提供了趁着周末前往郊区散心的机会(“游览车”(charabanc)一词源于法语,指的是装有长凳的马车)。至于好动不好静的工人阶级成员则可以加入各种驴友团体——这些团体的政治色彩同样比今天更浓厚。

本尼.罗斯曼【7】是一名来自曼城中央高中的学生,凭借优异成绩赢得了奖学金。小时候他跟着犹太-罗马尼亚裔的父母从美国来到了英国。他在曼城的号角咖啡屋见识了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者,很快就加入了共青团及其分支组织英国工人体育联合会。接下来就是在德比郡举行的周末野营,宿营者们会围着篝火演唱各种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歌曲。有一次宿营期间,一位猎场看守气势汹汹地喝令罗斯曼马上离开。于是他决定筹划一场大规模侵入以示抗议。根据估计,在这一时期每周周末都会有大约三万五千人蹬着皮靴、披着雨衣,背着帆布包,从曼城市区来到郊外远足。早在维多利亚时代晚期远足踏青之类的活动就已经出现了。但是直到一战之后英国主要城市才出现了大型远足爱好者联合会——曼城联合会建立于1919年,利物浦联合会建立于1922年,谢菲尔德联合会建立于1926年——旨在帮助工人阶级远足爱好者接触接触自然开放空间。1931年英国出现了全国性的远足组织,正好是在罗斯曼发动叛乱之前那一年。抗议活动当天约有五百多人在一座采石场碰头,周围站满了当地警察。集结整齐之后他们开始横穿一片狩猎松鸡的沼地,前往峰区最高点金德斯考特峰。现场发生了摩擦与推搡,警方认为“暴乱人群”应当为此负责。时年二十一岁的罗斯曼以及另外五个人遭到了逮捕,在德比市法院受审,陪审团成员包括两名准将,三名上校,两名少校,三名上尉,两名市政府参事,还有十一位乡绅。六名被告被判有罪并被投入了监狱。另外一位参与本次侵入示威的成员是一名来自索尔福德的少年共产主义者,日后的著名民谣歌唱家伊万.麦考。他自编自唱的歌曲《曼城远足客》能让我们大致领略一下当年的精神状态。这首歌的副歌部分颂扬了“周一的工资奴隶”如何成为了“周日的自由人”,可是却要与凶狠的猎场看守作对:

“他骂我是人渣,还说‘不要惊扰了松鸡’。

我想了又想可还是看不出道理。

可怜的松鸡与我凭什么不能分享

雄伟的金德斯考特峰与四周的沼地。

他说:‘这里的土地都是我家老爷所有’

我一听这话忍不住大摇其头

世人怎能妄称自己拥有高山

深海怎么会屈从于凡人的欲求?”

出狱之后的本尼.罗斯曼毕生都是一位积极的政治活动家。西班牙内战时期他加入了国际纵队。撒切尔上台之后他又极力反对保守党的乡村政策。他直到2002年才撒手人寰,直到晚年都一直是郊外远足的爱好者。

因此在涉及乡村的问题上,一个人既可能成为法西斯也可能成为共产主义者,更可能在两者之间的政治谱系上任意落脚。当然我们也要小心,不要将战争间期的大规模重返自然运动与一战造成的混乱冲击过于紧密地联系起来。一战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说服了日后的领导人以及神秘主义者们,文明已经遭到粉碎,必须在远离城市的自然界加以救赎。但是当时的英国就像今天一样是一个狭小而又逼仄的国家。当年的英国人口比今天少了三千万,但是绝大多数人都比今天更紧密地挤在市中心居住,城市里的雾霾也比今天更严重。因此新鲜空气与开放空间对于他们来说同样极具诱惑力。作为全世界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英国在过去一百年里丧失了很多——亲密的空间感、传统手工艺、民间歌舞以及各种方言。很多穿上旧日的军装短裤远离城市重新寻找自我的人们确实有点古怪。二十年代的背景噪音也确实包括了森林里的咏唱与剑舞的金属敲击声。但是这些人并不全都是疯子,他们的意见也并不总是错的。

【1】https://en.wikipedia.org/wiki/Vincent_McNabb

【2】https://en.wikipedia.org/wiki/John_Hargrave

【3】https://en.wikipedia.org/wiki/Kibbo_Kift

【4】https://en.wikipedia.org/wiki/Wandervogel

【5】https://en.wikipedia.org/wiki/Rolf_Gardiner

【6】https://en.wikipedia.org/wiki/Soil_Association

【7】https://en.wikipedia.org/wiki/Benny_Rothman

通宝推:桥上,mezhan,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