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怕富不怕穷 -- 给我打钱87405
如果不写接下来这篇文章,我就是杠精,我会烧尽我的读者们。所以我的意思是说,以前的所有文章,都可以忘掉。
人有两种基本思维模式,整体的与局部的,此二者共存(不是并存),整体为主,局部为辅,缺一不可。
整体思维的关键大体可以描述成:有一个公共参照物,比如直角坐标系中的原点 O。
局部思维的关键大体可以描述成:参照物总在变。
请不要拘泥于文字本身,更重要的是意会。
下面来举例子。
局部思维:B在A的正东方向5步远,C在B的正西方向3步远……
之前我用这个模型编了一个故事:张三乘车去A城,途中将烟头扔出窗外;一辆出租车恰好驶过,烟头恰好落在司机的脖颈上;司机将车开到沟里,乘客受伤进了医院,乘客恰好是A城化工厂安全升级改造工程的总工;A城化工厂安全升级改造工程因此暂缓实施,恰好一个月后发生爆炸;安全事故调查组在调查过程中,恰好发现主管副市长赵前进有其它问题……
当故事的“尺寸”只有上述这么大时,读者能较轻松的意识到,这完全是在闲扯、打发时间。而之所以能够产生这样的意识,做出这样的判断,恰好是整体思维在发挥作用。
然而,如果将故事的“尺寸”放大,读者就很难意识到这是在闲扯,相反,他会追下去。怎么做,就将“尺寸”放大呢了?“张三乘车去A城,途中将烟头扔出窗外”这是原话,这段话可以进行扩写,比如:张三是一名适婚男青年,可是一直没有遇到中意的姑娘。有一天,生活在A城的姨妈给他介绍了一名女子,看过照片之后张三十分心动,于是约定周末见面,张三去A城。到了周六那天,张三早早起了床,可是临到穿衣打扮时却犯了难,到底是穿正装还是休闲一点比较好呢?一番纠结后,张三决定穿上他最好的西装。到了车站,张三没有等待太久,就坐上了去A城的长途汽车,这让张三信心倍增,这么顺利预示着这次一定能成。从B城到A城,车程近两个小时,紧张的张三却嫌车开得太慢,好几次想冲司机叫嚷,但终归没有。车开出去好一阵子,张三才平静下来,他觉得有些疲惫,于是点燃一支香烟。他将胳膊支在车窗架上,一边看着公路边的村庄、树木倒退,一边吞云吐雾。猛然间,他想到了什么,赶紧将抽了一半的香烟扔出窗外,紧接着又将整包香烟扔了出去,似乎那里面藏了什么可怕的魔鬼。是啊,香烟是魔鬼,上次就是因为吸烟被一个姑娘拒绝了,尽管姨妈的介绍中并没有提及此事。
每一段都可以进行扩写。并且,每一段的“尺寸”都可以相异。所以大家想到了什么?可以编出一部300集的电视剧来。
那么,凭什么让观众一直追下去呢?
这是个好问题,但并非是本次议题要谈论的核心内容,所以,以后有机会再专门聊。
“你说的这些,我其实知道。”
我知道 你“知道”,但我还知道你的问题在哪里:
第一、你不能像我这样拿出模型。
第二、你不知道变化之后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比如“尺寸”小的时候你自觉清醒,一旦将“尺寸”放大到某种程度,你就会失控;又比如将“B在A的正东方向5步远,C在B的正西方向3步远”改成“B在A的正东方向,C在B的正西方向”,你立刻就会懵圈。
第三、你只是“知道”,做不到。所以你经常会干出下面这样的事来:你对朋友李四说:“这个人,得文明,说话得文明,这是起码的,对自己的尊重,对别人的尊重,但我就是弄不明白,为什么有的人,他妈了个逼的,一张口就开始喷粪。”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