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怕富不怕穷 -- 给我打钱87405
觉得不好,提醒下删除。
不断限定那篇的逻辑结果就是
我可以写出这样一个故事:编号兄的女儿每日在编号兄的功课教育之下瑟瑟发抖。然后说“是啊是啊,我讲的是家长过分严格的故事”或者说“原生家庭如何毁灭孩子的未来”。
但是,为什么非得提到编号兄呢?
编号兄不幸出演,当然是自己脑力有限导致的。但这里的意思是说,很多时候,吸引人的,是编号兄,而不是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开玩笑,有几个人是冲着这个去的?
然后把故事理解为,“不给这位仁兄编号,不就得了?”“我没有编号,我不会这样。”“啊!有编号的果然都是坏人。”
当然,许多时候编号,是与这种行为相近,或者说自带价值前提的事物,所以可以“理所当然”的关联到一起。但是实际上,真的有关联吗?但凡有一点方向,那可能吗?
进而,你接受了这样一个观点,不管当不当真,总之你记住了。再看到类似事物的时候,会不会想到?会不会下意识觉得,(部分)真的有道理,进而重新审视,姑且可以当真?
注意,这里只是“姑且”,并不是真的当真,只是作为一个可能性,作为一个可供考察的论题。
然后,很多时候并不是只有编号兄做了什么这么简单,还会不断的限定、返回。编号兄做了什么、做的后果、后果影响…编号兄或家人对影响的想法、对后果的想法、对行为的想法。展开、收敛,循环往复。
如果你接受了可能性,这个过程就会无数次告诉你确实可能。
接着,你接受了,这种可能确实存在,但条件有限,而且只是一种补充,并不能直接充当事实。
但是,在接受可能的那一刻起,一切结果都已经注定了。比如看到带编号的你会想,“会不会是这样?”
会不会,就是树立了可能性的确存在,这点我们知道。但这里的可能性,和之前的可能性,是一回事吗?
这里讲的,并不是虚构的故事。恰恰相反,而是那些被实证无数遍的东西。像是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之类的东西。甚至是物理学、生物学……当然更多的是科学史。
无非是以偏概全、先入为主,这俩大家都知道。甚至还有所谓认知心理学的奠基。但面对一个严密的逻辑大厦,转注互训,一环套着一环,有几个人能区分出是哪做了混淆?甚至以偏概全之类,不也是以偏概全吗?
这就是对象逻辑的循环。他们多数时候混淆的并不是事实,而是事实背后的前提预设。价值前提和事实预设。比如,我该不该拿编号兄做例子?
——
题外:几年前见过说“女”这个字存在多么强烈的歧视的。比如字形,比如属阴、归静,再比如造字多贬义。可怎么没人提表达好坏,只能用“好”?(善之类适用范围小得多)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