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如果没有156项工程,建立独立工业体系有可能比真实历史更快。 -- 乾道学派

共:💬307 🌺704 🌵26新 💬32 🌺4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小氮肥不是技术问题只是单纯的工程问题,又一个不懂装懂的

一个原话【先搞小化肥是不现实的】一个原话【小氮肥都搞不了】。还不可行,你们懂个毛线的技术?小氮肥在技术上叫“合成氨”,这不是我故意挖坑,小氮肥是相关专业人的叫法。

懂什么叫合成氨吗?这是一项一战前的技术,20年代就已经成熟了。这是现代无机化学的核心,丛肥料到炸药,无所不包,如果你说技术上搞不来,那就是49年整个中国,连现代无机化学的入门级技术都搞不定,连30年前的技术都吃不透。

你懂什么叫合成氨吗?这是单项技术足以和一次科学技术革命相提并论的技术,有了合成氨之后,才有了现代农业,连现代农业都没有的工业化是始终瘸腿的。

你懂合成氨在化学上多么简单吗?氮气+氢气+催化剂+高温+高压,这是一个可逆反应,然后要不断把氨分离出来。温度500度在化学上真是特别高温了???压强几百个大气压。扣除掉高温高压,这套流程你都可以手搓。

工业生产的时候,需要的是生产大量的氨,所以整个工程才复杂起来,整套工序要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合成塔要修得特别高来让单次循环产生最多的氨,从煤开始制备的话,各种脱硫环节,氢化环节。凡此种种,纯粹是工程上的复杂,并不是什么技术上的复杂,这就是化工和化学的差别。

化工更像是一项工程而不是一项技术,合成氨作为一项技术成熟得不像话,这是从20年代就特别成熟的技术,怎么改?除了催化剂你还怎么改,温度和压强相关的结论特别成熟,不同温度和压强能够达到的氨浓度都有现成的结论。但合成氨作为一项工程,不仅最近还在向更大规模的集约化发展,而且近些年还出现各种绿色、低能耗、减碳排放的无脑需求。

你再怎么说【国史性质的当代中国丛书,主要的分册我全读过,好几十本,每个工业部都有一两本,其中包括《当代中国的化学工业》】你都是不懂技术的,特别是这种进了科学史的技术,你别说懂了,你连最基础的了解都不了解。读再多的机械相关的,你把这种现代文明最核心的技术都能漏掉,你这读得也太草率了,甚至不如去把大学的无机化学教材读一遍,甚至只要高中的物理化学你认真学了,你都不会错过合成氨多么关键的信息。

至于从合成氨到合成尿素,这依然是工程上的问题,后一环节的技术并不比前一个环节高,但两个环节串联,工程上的复杂度、对工人组织度的要求就直线上升了。这也是为什么建国初合成氨只建立小的氮肥厂,不是技术上达不到,而是工程上达不到,强行建更大规模的设备各种安全问题就出来了。

合成氨是我在化学和化工领域唯一称得上专业的知识,这仅仅是知识而已,并不是我在相关行业干过。为什么你们明明连一些最基础的知识都没有,就能一口在技术上否定了可行性?表现得特别像电视里媒体上的专家教授。看了你们的表现,我终于明白为什么纯粹的技术路线之争等价于权力之争了——无知者无畏,既然我不知道,那么所有人都不知道,那么我就可以为了支持我的技术路线而随便扯谎,否定别人的技术路线;扯谎的短期收获都是我的,中长期的话,搞砸了事情的代价是大家的。漫天扯谎在女性中特别常见,在男性中除了吹牛逼侃大山以外并不常见,原来男性中喜爱漫天扯谎的,低的都成了专家教授,高的都去搞政治了。

河里只是个小圈子,我以为讨论是基于客观事实的,你们不去学新闻真是屈才了,何必在河里表现你们是多么多才多艺呢?你看看那些学新闻学得比较成功的,低的都成了专家教授,高的都去搞政治了。

--

【上海是毛泽东时代自力更生的典范,也是最大的奶牛】

实话最伤人,你觉得我那段“大工商、小工商”的总结的是哪段历史?上海的老工人我没见过,但我知道旧社会的上海是什么样子,我知道上海的二代是什么样子,我知道上海的三代是什么样子。俗话说,富不过三代,但老上海人在精神上的富足,连第二代都辐射不到,还是算了吧。

很多说法也就骗骗对上海不了解的人,金山卫,松江府,宁波的买办,苏北的底层,山东的巡捕,安徽的新移民。不论哪一代上海人,最大的问题始终只有一个,他们甚至不能被划分为“本土派”,我对上海人要求就是这么低,不要求像知乎荻生那样立场坚定,单纯的本土派就行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