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现代儒教之——论语导读 -- 楚无邪

共:💬73 🌺4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现代儒教之——论语导读

    现代儒教之——论语导读(序)

    无邪

    儒教是什么?对经历过去一百五十年救亡图存,努力打造现代化之新中国的人们来说,儒教是中国落后的根源。它代表的是政教合一式的以德治国,吃人的礼教(三纲五常),令人窒息的封建宗法制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塑造伪君子的泛道德主义(二十四孝)(存天理,灭人欲),是君主培养奴性国民施行暴政的遮羞布(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种种这些,无一不是真实地、历史上我们的先人必须面对的“儒家思想”,但我要说,这些是崖山之后正宗儒教断木之上生出的病枝,并不是汉晋唐宋曾经支撑着中华民族不断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儒家道统。

    今天的中国,不用讳言,是一个全盘西化的中国。因为到清亡之际,中华文化还残留着的腐木病枝已经丝毫也没有可资倚靠之处能支撑我们这个老大民族走出泥沼了。无论这过程有多少屈辱与苦难,但我们是借着西方文化的帮助,才得以在今天得以暂缓开除球籍得危险,勉强挤进世界民族之林的队尾。

    但是,借来的文化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上终究还不是自己的,表现在社会精神上,是文化上的不自信,是盲目崇洋与盲目排外的交织。许多羡慕西方文化的人士认为,科学民主法制等现代文明是在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许多核心概念与基督教精神血脉相连,不可分割。中国古代之所以未能发展出科学民主与法制,是因为中国没有基督教。今天的中国要想全面现代化,必须清算传统文化,全面基督化中国。但基督教以《圣经》为神的话语的基本教义,使她注定是与飞速发展的现代科学、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适应不良的。尤其在中国社会,两千年来的人本主义无神传统更与“因信称义”的教义无法协调。正是在这个背景下,目前社会上颇出现了些复兴儒教呼声。但是在这之前必须理清的是,我们要复兴的决不应该是那已被证明是腐朽的宋明腐儒,满清伪儒,而是要找回孔子传道之初的自强不息,崇仁尚礼的君子之教。五四以来对旧儒教的鞭伐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刮骨疗毒之举,不清算就腐朽的旧儒教,我们今天也绝对没有机会重建现代儒教。但是也绝不能因此敲断我们的脊梁,因为那是中华民族的力量所在,也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希望。

    今天我们重读论语,必须剔除关于孔子与儒家的各种谬误,我们会发现,现代文明核心的人本主义的思想、科学与法制的精神,甚至自由民主的原则,与今天抱残守缺的福音派基督教相比,可以更完美的嫁接在中华传统的文化之木上。。如果源自中国的文官制度、考试制度可以嫁接在西方文化的枝干上,成为今天西方现代文明浑然一体的支柱,那么,当谁说嫁接在中华文明基干上的科学民主自由法制不能生根,发芽,继而开出一片全新的局面来呢。

    在开始正文之前,我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几个孔子思想的几个最重要的支点,同时澄清旧儒对孔子的误读与歪曲:

    1. 君子与小人

    君子不是满口冬烘的道德完人,君子是缘着学道而拥有了全新生命的新人,成为君子的途径是“学”,基本表现是“乐”,最高境界是:“随心所欲,不逾矩”。君子是做给自己来“乐”的,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小人不是该死的恶人,小人只是未能摆脱尘世烦恼的普通人,我相信今天的你我大多数都是小人,这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因为我们还在为着每日的柴米油盐而烦恼。希望通过研读论语,能让我们更接近君子之道,从而拥有更多的快乐。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旧儒对“小人”的污名化直接导致了旧中国最重要的一项弊端:泛道德主义。对小人喊打喊杀,剥夺了小人们做小人的权利,乃是培养伪君子的终南捷径。了解了这一点,对于儒家的一些重要争议论点,如“义利之辩”“孝”等,就可以有更正确的理解了。

    2. 以德治国

    孔子无疑是要求“以德治国”的,致使这既不是要求为政者拥有超乎众人之上的个人道德修养,也不是让政府把所有的资源都投入到公民道德建设上,关键在于什么是“德”。

    在孔子时代,“德”是与“道”相对的一个概念。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也就是说,“德”是对“道”的认知。合于“道”者谓之德,用现代语境,其实可以简单的翻译成“好”。合于道的行为是德行,是好的行为;合于道的政策是德政,是好的政策。

    “德”是在政治观点上儒家与法家的重要分野。以德治国的含义在于,执政者要关心的不只是如何让自己的政策得以实施(这是法家的观点),更重要的是,如何才能寻找到合乎社会规律的好的制度来施行。

    3. 忠

    忠不是对君王无条件的服从,那时奴,不是忠。忠的要点在于诚信,在于对自己责任的坚持。“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是必需的诚信,“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奴才从来就不符合孔子的教导。

    4. 礼

    礼是社会规则与法律制度。这是儒家与道家的重要分野。与道家一样,孔子也认为求道立德是君子的主要追求,但孔子认为,不可触摸的“道”,难以衡量的“德”还不足以建立一个有效运行的社会体系。孔子强调的是:礼。是成文的可直接规范人们具体行为的社会规则与法律制度。而君子的重要任务,就是要维护并完善“礼”制。

    5.孝道,祭祀

    孝与祭祀不是为了加强封建宗法制度,而是为了敬拜文化与生命的源头,以此来彰显生命的意义即在于——传承。

    下面我们将沿着论语的教导,学学君子之道。

    下一篇:swordi:学而篇第一 (一)


    本帖一共被 5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衷心希望你的论语注释能让论语变得现代,中国人太需要属于自己的信仰

      我一直不认为古代经典本身蕴含了多深刻的道理。所有的道理都在注释中。基督教的圣经几千年不变,一点不妨碍教徒的与时俱进。因为圣经的道理全看牧师怎么解释。他们往往从圣经上面引一句话,截断上下文的语义语境,然后就开始强行解释上帝的意思。听多了,你会发觉跟文革时扯一句红宝书的话,然后就开始辩论很相像。中国的儒家学者更是把诗经中的情歌也能说出个道德文章来。

      其实这是个好方法。朱熹通过注释论语成功推销出了他的理学。理学把论语作为载体,比较容易被它的潜在消费者-儒家学者接受。中国社会,儒家文化渗透在任何角落。中国文化复兴运动打着消灭僵化宋后儒学,恢复真儒学的旗号,其实把大量的现代科学法制思想塞进去,中国人民不仅容易接受,也不会消化不良。这样,那些好东西,以中国人熟悉的字眼、概念来解释,易于理解,只需要把他们重新定义一下。就像本文中对君子小人概念的重定义。这些道理也不容易被人以出卖祖宗,崇洋媚外一棍子打死,心理上容易接受。都是老祖宗的家传宝贝,接受了还有文化自豪感。

      中国古代经典还有个好处就是许多表述非常简洁,给了以后学者巨大的解释空间。衷心希望作者能把人类几千年的文化成果都给他解释进去,我们民族文化的复兴可以事半功倍。因为人民能理解能接受的文化思想才是有效的文化思想。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这也是我的想法,也期待你的宝贵意见。
        • 家园 重新解读中国古典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我看了一些法轮功的资料,发觉他们把佛学概念偷换,再加上了许多现代物理学的名词(像原子,分子、粒子、宇宙、能量、光年等等),成功地把他们的理论树造成既有中国文化传承,又有现代科学思想的信仰。包装上作得非常成功。所以法轮功信徒中不少硕士博士大学教授。一个练法轮功的同事很自豪地告诉我,他的老外功友,正在学汉语,因为汉语是最接近神的语言。许多高深的道理,师傅只能用汉语讲清楚。当他说到师傅两个字时,给了我非常强烈的震撼。他当时的神态象极了文革时期电影中游击队员说到党中央毛主席的表情:眼睛充满敬仰地望着斜上方无穷远处,情绪因为这个不平凡的名字没法平静,眼角稍微有点湿润。要知道这是个工科大学的毕业生,曾经下海小有所成的40多岁的男子。对于我这种没有确定信仰的人来说,他表现出的信仰力量非常有震撼力。法轮功可能是继共产主义后第二个成功在中国大规模传播的信仰。我们虽然不信,但法轮功的成功经验非常值得借鉴。

          中国文化的复兴,不仅需要一些大师级的人在理论上有建树,还要考虑如何把这些理论传播到民众中。只有民众普遍参与进来,这些理论才是有效的。八九动乱前,中国的文化届很活跃,但那只是在精英圈子的活跃,因为他们玩弄的概念太西方,老百姓接受不了。我读河殇时,不得不到处去查什么达摩克利之剑,奇里师马现象之类的名词。那时的精英以掌握了新名词沾沾自喜,忘了传播的责任。我觉得唵啊吽应该把他大力提倡的人本主义信仰改个名字,这个名字太西方了。改成个中国概念。比如人本主义新儒家。如果嫌太长,改成新儒家。把推销西方的或现代的某个思潮改成复兴儒家,复兴中国文化。我敢肯定,光改个名字,在中国人心中的接受度就能大幅提高,包赚不赔的生意。古代的改革家经常打着古文复兴运动的旗号。孔老先生是这个办法的鼻祖,他常提到的上古天堂就是证明。你的现代儒教之——论语导读,和唵啊吽的通鉴评说是非常有意义的努力。两位老大功力深厚,就请能者多劳,把中国古典一个个评说、解释、导读下去,在网路上传播开。让我们的青少年在网吧打游戏之余能有个机会了解现代化了的中国文化,让我们这些中年上班族在忙活完养家糊口后,能有个精神家园歇口气,把玩一下信仰之类的东西。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和李大师相比吗?这个。。。啊

            第二段我非常同意。在春华社内,有时我们也用儒家人本主义这个词。其实我很喜欢“新儒家”这个词,不过在媒体与公众舆论中,“新儒家”这个词已经给了另一类主张回到明清儒学的流派,而我们则非常反对这种政教合一泛道德主义的主张,希望回归孔子时代的原生儒学。

            • 家园 李大师的名声已经臭大街了,我举他做例不是想贬低你们

              只是想探讨他的营销策略成功在什么地方?

              文化复兴不能只在精英圈中复兴,应该是一个全民族参与的过程。探讨文化的受众,以及如何传播是很重要的,不然就只是一些精彩的象牙塔中的论文。

              在中国,离开了儒家或是佛家的文化传播,会是异常艰苦的事。

              共产主义虽然传播成功了,但我们也看到那是我们民族异常痛苦的一次试验。

    • 家园 学而篇第一 (五)

      (五)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注释:道,领导。千乘之国,为当时一大国。使民以时:时指农时。使民当于农隙,不妨其作业。

      无邪意译:先生说:“作为一个大国的君主,必须以虔敬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职责,要能取得民众的信任。该节省财用,以爱人为念。使用民力,要顾及他们的生产时间。”

      无邪导读:这一章接着上一章,立刻就诠释对君主的责任与个人道德要求。

      君主拥有极大的权利,但和百姓一样,领导者也必须有职业精神,也要敬业(敬事而信)。例如,君主固然合法的拥有国家的财赋权与役使人民进行公益事业的权利,但这也要求君主必须谨慎使用这些权力,不可以自私以肥,为所欲为。钱财上,要节俭;要关心民众,即使有正当的理由要组织人民从事公益事业,也得尽量不要妨碍人民自己的工作生活。

      和曾子前面的“三省吾身”一样。这也属于道德教化,不是制度建设。

      其实说儒教始终是中国君主集权统治的帮凶,真是冤枉。儒家从孔子开始,儒教在政治上的主要主张之一就是限制君权,这也是孔子在自己的时代不招当时国君待见的原因之一。董仲舒提出并为后世沿袭的天人感应学说成功地在君主头上套上了第一个紧箍圈。汉朝儒家学者提出“天子一爵”的理念,从文化思想上将君权拉到了体制内,而不再是超越体制的神的化身。到宋朝君主已经和士大夫“共治天下”了,而明朝中后期,皇权似乎已被相权压过了,万历皇帝几十年不上朝国家也照样运转,说来几乎是君主立宪制的前奏了。儒教之成为集权帮凶,乃是被阉割过的伪儒,不是孔子的嫡传了。

      上一篇:swordi:学而篇第一 (四)

      下一篇:swordi:论语导读:学而篇第一 (六、七)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孔子也提倡限制君王的权力

        这个和法家完全不一样,但是孔子不是光道德教育,他提出的治国要成为一个体系,每个位置上的官员要干好自己位置上的事情。在其位谋其政,个人修养上要当君子。那么他看来君王也是一个职位,并不是君权神授的。

      • 家园 孔子不是会道门头子

        他的弟子也不是一个帮派,孔子提倡和而不同,也不提倡帮会。

    • 家园 谈慎用儒教一词

      现今时髦提中华复兴,儒家精神,更有不少人将其与僧道同列,称之为儒教,号为华夏三宗之一,以其为本土精神之角逐抵御外来拜布教和禁食猪肉教的利器.

      殊不知儒教一词是最最贬低伤害儒家本意的. 且不说孔子他老人家本人从未以宗教授人,"不语怪力乱神"是其对神秘唯心的大致态度.且说后世诸多大儒以及以儒治天下的历朝历代,又何尝有人愿将自家与僧道并列的? 要放在旧时,称儒生和僧人道士同流,怕不是对其最恶毒的攻击?

      其实儒家更应视为一种世界观和生活哲学,所谓旧儒对孔子的误读与歪曲, 新儒对它的重读与发展, 都是时代不同,屁股座处不同的不同脑袋为着自身立场的解读而已

      尊儒,批儒,兴儒, 都是可以理解的时代特色, 孔子他老人家估计就算不太高兴被人随意解读而失其本意, 估计也乐得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 可独独称为儒教,他老人家真不知该被气倒还是被笑翻了

      称"新儒"者,真欲复兴中华精神,慎之慎之!

      • 家园 儒学是完全不同于宗教的

        没有号召必须信奉此教才得以解脱,也没有终极唯一的理想道路。孔子对贤者的定义是很广泛的,对“仁”的定义也很广泛。

      • 家园 可能不同的人对宗教定义不同吧

        广义来讲,宗教就是身体力行一个哲学系统,无论这个哲学是基于超自然还是“不语怪力乱神”。

        我们甚至可以说,一个健全的社会必然有宗教。即便在文革破四旧发扬唯物主义期间,社会依然充满宗教狂热。

        我遇到一些西方人,他们的三段论是这样证明的:崇拜造物主的才是宗教,信教的人才有道德,中国没有宗教,所以中国人都没有道德。

        我认为他们推理的小前提(没有宗教就没有道德)是正确的,但大前提是错误的。他们把宗教定义得太狭义了。现在美国许多州的法律都承认人本主义宗教,儒教比起其它宗教更有资格占据宗教地位。儒教哲学在中国乃至东南亚深入人心,深入到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所以中国人大多数都是虔诚的教徒,无论他们信的是释道儒哪家。

        孔子有哲学思想,有布道行为,有虔诚的身体力行的殉道精神,作为儒教创始人当之无愧。宗教不是什么贬义词,否则今天国际“宗教自由”的人权主张就是荒谬绝伦的了。

        关于文革宗教热情,请参看唵啊吽:【原创】Religious Communism (上)

        • 家园 呃,顺着您的话题提一个问题

          我一直弄不太清建国以来(包括现在)的国家意识形态(就是共产主义啦)是不是符合宗教的定义。按照您的说法:

          哲学要变成宗教,就是有组织地去推广和身体力行其哲学教义

          那毫无疑问,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政府“就是有组织地去推广和身体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义”,而且是在国家的层面,那是否意味着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宗教组织,而中国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

          虽然我以前隐约意识到宗教与党政的关系,可象如今这样推论出中国居然是政教合一的国家,实在是太刺激了,令我自己也大吃一惊

          • 家园 你吃惊,我也吃惊,但是,这是难以否认的自然结论

            腐败官员是否多是共产党员?文革是否残酷?这些现象和中世纪黑暗是否有相似的地方?以行政权力进行道德教说,政治考试决定升学升官,这些都是政教合一的特征。

            建国前共产党朝气蓬勃,是因为那时候没有权,没有掌握国家机器和国家资源。后来有了权力了,可以支配全国资源了,反而丧失了共产主义信仰。这就是政教合一的恶果。吃人的礼教,也是政教合一的恶果。所以我说苏联解体是政教合一的恶果。

            附:

            唵啊吽:【原创】Religious Communism (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