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闲聊:前后三十年的互不否定和互相否定 -- 起于青萍之末

共:💬81 🌺560 🌵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闲聊:前后三十年的互不否定和互相否定

    今上的“两个互不否定”切中了当今中国政治合法性乱象的脉,可是要做到“互不否定”有一个关键命门:否不否定文革?要否定文革,现在往往引发”前后否定“的互殴,这是能够观察到的社会现象,不论证。

    现在的一个问题是:如果不否定文革,是不是就不需要否定“改革”?

    “改革”的成就是个现状,而且是被美国人当前的“新冷战”背书了的,不过,目前学界有一种动向,是不否定后三十年的成就,而是否定取得成就的理论解释,这些人包括当下网络上最活跃的学者,如陈平、金灿荣、温铁军、沈逸、瞿东升、金一南等。

    比如,温铁军直接否定取得改革成就的官方解释:说中国改革取得成绩的所谓”比较优势“一是”人口红利“,二是”私有化和市场化“的所谓”改革开放“,纯属胡扯,真正的比较优势是:一、为缺乏原始资本积累的工业化构建”二元结构社会“的基本社会政治制度,二是全国农村的”土地均分制“的基本财产制度,才是中国工业化的真正”比较优势“。类似的观点陈平也表达过。

    这应该是对后三十年一个扬弃的否定吧?

    河里前一阵对中国”二元结构社会“对农民的剥夺有过激烈的争论,温铁军对中国农民对中国工业化的贡献做过一个量化研究,农民主要资本化贡献分三大项:1、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1.26万亿;2、廉价劳动力贡献,主要是工资差额和社保费用节省共11.6万亿;三、农民的土地贡献,失地农民因只能获得土地出让补偿金的10%,贡献了4.42万亿。

    中国农民一共贡献了17.6万亿的工业化资本,其中最重要的是廉价劳动力的贡献,占总贡献的66%,加上土地贡献的4.42万亿,占总贡献的91%,这个时间段就是改革开放的历史和农民工的历史阶段,应该看成是后三十年农民命运的缩影。

    通宝推:混沌之源,gzdcl,海中山,赵美成,独立寒秋HK,夜如何其,钢铁飓风,
    • 家园 我对历史和政治教育表示担忧

      近来河友们讨论建国以来的问题及时政,对马列毛的一些基本观点,对辩证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还有对一些建国后的重大经济政治问题,根本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这些当年本来就基本是初高中政治历史的教学内容,能拿到毕业证就不可能一无所知。

      无语。

      • 家园 我对你的现实感到担忧

        课本有用?要看谁编的?

        矮子永不翻案写在纸上当众宣传又怎么样?

        大下岗,原子弹不如茶叶蛋,飞机牛排,十八家万亿家族等等,亲身经历比几张破纸上写的垃圾不更加真实?

        到底谁不知道?一无所知

    • 家园 战术上否定文革,战略上肯定文革

      从战术的角度而言,文革带来的经济停滞以及大量的人员因为武斗而伤亡,这确实是严重的损失,因此从战术的角度文革毫无疑义的失败了。

      但从战略的角度而言,没有文革,人们就不可能认同改革的道路。

      文革是各种传统模式下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实验和交锋的平台,最终文革的各种后果告诉人们传统模式下的马克思主义都不行。

      那么顺理成章的就需要从对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的反思,从对计划经济和公有制的反思开始,人们就开始了改革。

      文革的结局告诉人们那些雄辩的激昂的理论并不一定是真理

      雄辩的激昂的理论是否正确,首先要看它是否能够促进经济发展。

      在这个基础上,邓小平才能提出,不争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

      至于楼主提到的中国的改革的“比较优势”,其实四点都是正确的,前两点和后两点本来就不需要互相否定。

    • 家园 习总的原话是这样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简单的说就是:不能用后三十年否定前三十年,也不能用前三十年否定后三十年。

      这话有个问题:主语是谁?(南宫长万

      (右派)不能用后三十否定前三十,(左派)不能用前三十否定后三十。

      这明显是习总在向左右喊话。

      问题是左右能听进去吗?人的认知往往受到利益、信仰、情感的影响,易采用“顺己为实、逆己为虚”的思维方式。特朗普不就是这么干的么。

      =========

      具体到楼主的问题。

      文革是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不是一个历史时期。

      《决议》否定了文革,并没有否定文革所在的这个历史时期。东方红一号、长空一号、氢弹、长一、长二等都是这个时期的主要成就,这些在《决议》里是有表述的。同样,《决议》也没有否定经济、教育、健康等在这个时期的发展。

      我认为,前后三十年的区别,不在于文革,而在于私人资本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前三十年里,私人资本在社会主义改造中被消灭,在后来的经济发展中作用为零;而在后三十年里私人资本在经济发展中则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也带来巨大的矛盾。

      所以,如果要用前三十年来否定后三十年的话,内涵的就是私人资本应该被再次消灭;如果用后三十年来否定前三十年的话,内涵就是国有资本应该被消灭或者起码维持现状。

      到此,可以看出习总的互不否定是何内涵了。

      • 家园 哈哈,你和我的不同在于。。。

        你是习总思想的诠释者,我呢是现实的描摹者。

        文革是一个有历史时间和 历史空间的事件,现实中,否定文革目的就是要否定那十年的历史时期,对取得的成就否定不了便把成就与文革割裂开来,本身就是否定。

        否定文革与肯定前三十年逻辑是有矛盾的。

        你所说的习讲话的内涵,有人总结的更简洁:前三十年的社会主义和后三十年的资本主义相互都不否定。

        当然,原话肯定都不是习说的,都是旁人诠释的。

        • 家园 见笑见笑

          文革是个政治事件(这是最干巴的描述了),不知道你同不同意。

          如果要往里灌水呢,我觉得就是——毛主席在获得军队支持下,利用群众运动解除了党内走资派的领导权力。

          按毛主席的意愿,文革在69年4月的九大之后就结束了。走资派已经被解除了权力,中央文革小组九大后自动停止了活动。

          为什么又有文革十年的说法呢?文革中产生的两派拖了尾巴——江、张等的群众运动派和林彪的军队派是毛主席发动文革能成功的两个关键政治派别。然而请神容易送神难,谁都不甘失去权力的滋味儿。而且这两个派别的持续存在保证了走资派无法复辟。

          =============

          文革进行的同时,经济、军事、文化、科学的发展照样在进行,就像太阳照样在起落一样。

          就拿引人关注的核武器来说吧。文革之前,原子弹搞成了,文革开始后,氢弹也接着搞成了。《决议》在否定文革的时候,没有否定中国的核武器成就。没人说文革之前你们搞不出来、文革之后你们搞砸了,总体来说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

          有人说文革是个文化事件、思想事件,我总觉得牵强。如果说是个经济事件还勉强沾边,因为它就是为了中国的经济建设体制的分歧而引发的。

        • 家园 割裂文革的政治与经济是后来拥泵的“创造”——狡辩

          事实上,否定文革的缘起就是否定文革的经济——所谓“崩溃边缘”,抛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根由也是要用他们所谓的文革经济“崩溃”的“实践”来证明文革的“非真理性”。现在因为大众都认识到了文革时期的经济不仅没有崩溃,而且好得很,才促使他们割裂文革时期的经济成就,以便继续为否定文革服务。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点在于人类社会的历史总是在进步的,封建社会对奴隶社会是经济的飞跃,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也是经济上的飞跃。资本主义经济是新的时代产生新生的资本家阶级,而不是封建主阶级和资本家阶级并生。而资本主义社会则不同,资本家阶级的产生,天生的造就了工人阶级。所以,资本家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专政都可以带来经济上的发展,并不互相矛盾,因为它们的社会经济基础是同一的——社会化大生产。所以,走资派否定无产阶级专政可以带来经济的大发展是荒谬的,同理,无产阶级理论也从来没有否认资产阶级在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基础上也是可以带来经济发展的。只是这两种的发展成果的分配互相对立而已。

      • 家园 前三十年也有很多公私合营的企业啊,比如同仁堂

        ,全国工商联基本上也是红色资本家联合体了。

        • 家园 当年公私合营不是字面那个意思

          具体参看54年的《公私合营工业企业暂行条例》,到了56年社会主义改造快结束的时候又由赎买改定息。以前的资本家除了拿定息,不再参加管理。10年后定息结束,便成为了全民所有。

          如果还不明白,可以去查查什么叫社会主义改造。这名字不是白叫的,如果还留有公私合营的尾巴,那改造就不会结束

    • 家园 推断下文革的产生

      根据家人的记忆以及后来对比查阅的相关历史资料,有了自己对此的逻辑。

      对主席三次思想震撼的由来,

      1.

      57年大鸣大放大辩论。本来主席想借群众言论自由来监督官僚主义、贪污腐化等问题。但是声音唱的最响那些大字报却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言论。说什么共党搞不好国家生产、不如国民党、现在的共党跟国民党没两样子,小的诸如什么大多数人都支持土地分红等等吧。那时国外的世界也是反共声音一片,于是二者纠缠在了一起很响亮。这是给主席的第一次震撼。

      2.

      60年代初,修养和主席主张战略的分歧。本来在57年那波大声讨中主席是站在修养这边的,毕竟如果那时强力纠正他这边路线的发展跃进,会被国内国外那些反共反华势力所利用,制造更大的社会影响和变动。结果60年代开始,修养竟然开始改变战略看法,后面竟然还有好多党内官僚追随拥簇。这怎么不给主席带来的巨大思想震撼吗?

      于是,总结所有问题,主席发现只有建立一种统一的意识观,或者说建立怎么看待这个人类社会这个世界的一种思维意识,才能从社会争论中让民众清醒起来,看清现实以及现实状态对未来的影响。

      所以有了文革中一个绝对意识底线,既阶级斗争理论。理论的核心认为社会时刻充满矛盾,这些矛盾是各种争端的由来。要分辨这些矛盾就要在思维中建立阶级斗争这个思考标准,然后依靠判断结果来指导自己怎么去做事。就是说人们在分析矛盾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判断一下这个矛盾是否属于阶级斗争的矛盾。如果是,那种用一种处理方式。如果不是就要用其他处理方式。

      这样的运动既是文化运动,所以叫文化大革命。

      3.

      70年开始,主席目睹这个这场意识文化革命,发现了其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这是第三次思想震撼。于是痛下决心,开始着手改革权力组织结构,既后来也就出现了工农兵三结合的政权系统模式。

      70年代中,主席去世。

      70年代末,文革结束。

    • 家园 这是说本人帖子的内容么

      还是要全面地讨论。

      前三十年政府通过对分地小农的集体化完成原始积累,后三十年政府继续原始积累但改革开放后的民营资本也开始原始积累。资本化运动60年来一如既往地突飞猛进,何必相互否定。

      至于陈平的观点,三十年前的二元化体制提供了原始积累的强制性保证,但已经成为进一步发展的桎梏,继续维持二元化体制就是犯罪。而土地均分早就在上世纪中期集体化中就已经被原始积累了,目前继续的家庭承包体制也成为了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种粮大户之类的方式也解决不了农村工业化的命题。因此温、陈的观点如果是继承三十年前体制,就是彻头彻尾的反动。

      但无论怎么进行,官僚主导的改革已经走入死胡同,内部浮现了;建王朝更替的迹象,而以米国为主导的世界自由民已经无法忍受几百个奴隶主控制的天朝经济,更不能接受几百个奴隶主控制的世界经济。

      马克思如何看待一个经济范畴的负面影响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