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整理】清朝相关论文资料整理,陆陆续续有空就补充一点 -- 阴霾信仰

共:💬480 🌺2201 🌵4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当然都是政治斗争啊

                文字狱是政治斗争的表现形式之一。这没问题吧?西方的文字狱,例如法国禁止出版法文《圣经》,销毁路德书籍等等,正是由于旧教和新教的激烈斗争啊。

                至于你认为的意大利后面几位不能和伽利略牛顿麦克斯韦尔他们相提并论。这只是你的看法罢了。至少生物电流的发现奠定了电学和神经学的基础,毛细血管的发现完善了血液循环理论,奠定了现代医学基础。这些都是不次于伽利略牛顿麦克斯韦尔的。

                如果对比中、西文字狱。可以发现中国的文字狱大多禁的是意识形态,对于科学和技术并不禁止。就像秦焚书却保留巫医百工著作一样。而西方的文字狱(好比伽利略)不但禁意识形态,同样禁科学和技术。

                那么,什么都禁的西方这五百年飞黄腾达,不禁科学的中国反而落后,何故?

                还是得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找根本原因吧。

                • 家园 还是那两点啊

                  第一,不能重新定义文字狱。不断章取义就不叫文字狱----外国的那些例子不是文字狱啊!

                  第二,不能自行定义科学家的地位。在哪个排行榜上,那几位意大利后辈的位置能接近伽利略牛顿麦克斯韦尔?

                  没有这三位的成就,中学课本没法写了。

                  足球界,贝利马拉多纳贝肯鲍尔和范志毅的差距吧?

                  别的不展开了。

                  文字狱是政治斗争的表现形式之一。这没问题吧?西方的文字狱,例如法国禁止出版法文《圣经》,销毁路德书籍等等,正是由于旧教和新教的激烈斗争啊。

                  至于你认为的意大利后面几位不能和伽利略牛顿麦克斯韦尔他们相提并论。这只是你的看法罢了。至少生物电流的发现奠定了电学和神经学的基础,毛细血管的发现完善了血液循环理论,奠定了现代医学基础。这些都是不次于伽利略牛顿麦克斯韦尔的。

      • 家园 自辛亥以来民国文人津津乐道的“文字狱”,热乎的背后其实

        是西方舶来思想意识中的“言论自由”起到了“油”的作用(火上浇油的油)。港台查良镛之流啧啧不休地用小说反TG、反毛,文字狱故事是影射用途的武器。

        在海外生活多年,我们已经逐渐了解西方的“言论自由”是个啥内容。

        实际上,程朱理学派特别是东林党及其后裔,才是文字狱的老根。如查良镛的先人、黄宗羲的老友,就是庄修明史的告发者,还因此发了大财。如程朱理学派整死了李贽,这个就不是文字狱?难度只有皇帝才搞文字狱、程朱理学之徒不是‘始作俑者’?

        在中国目前禁止把新清史当作“学术讨论”,不是什么文字狱。因为新清史本身就不是什么学术,当年费正清那个日本女弟子挂出新清史的招牌后,就被何柄棣当时撰文驳斥过,费派/新清史派没有一个敢于正面回应何柄棣的批驳。能读老满档算什么?老满档不是有很多乾隆年间伪造的问题吗?研究现代历史,能否以伪满洲国的历史档案完全当成“真实”的史料?这些本来都是很清楚的。

        说到伪造历史、抹杀历史,东林党徒罪恶滔天:这里单举一个事例:黄宗羲及其弟子自带狗粮帮清廷编的明史,就把郑和下东洋的历史一笔抹煞。江南地区不仅历经倭患,其丝绸、生丝等也是中日贸易等大头,而偏偏是这个地区的“文人”黄宗羲,偏偏是与商人/海商有密切利益关联的东林党人,却在历史中抹去了郑和下东洋,迫使当时的日本幕府纳表称臣、杀本国海盗以平息明朝的愤怒、接受了朱棣对其加封日本国王称号这么一个历史事实。

        为什么?

    • 家园 满清非正统中国

      理由就是,

      得国不正,杀戮太重。

      部落政治,以少欺大。

      直到鳌拜时期,整个国家退化到大规模建立奴隶社会。

      到处建立满城,和昂萨人建立殖民地白人据点有什么区别?

      上面这些特征一直都保持到清中期乾隆年间。都是这样。

      清后期,汉臣的力量变大,才有改观。

      满清是中国,坚持这个说法很重要。但是不是正统,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 家园 周人分封也是在各地建立殖民据点

        周朝无数个大小封国,实际上最初就是一个个散落在四夷之中的武装据点,之后民族融合逐渐成为同国同族。

        这种过程在古典大帝国里都发生过。

        比如中世纪阿拉伯半岛南部的游牧部落不断对外扩张,同北非、西亚,中亚的千百个中小土著民族融合成为阿拉伯民族。

        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出,

        西欧的民族演化与东方的不同。

        西欧民族强调“求异”,民族不断细化分裂变是主流。

        而古典时代的大帝国文明,比如中国,印度,波斯,阿拉伯等等,在民族问题上存在“求同”现象,既多民族在统一大帝国时期融合向民族共同体甚至同一民族演化。

        满清时代,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是各民族不断消灭差异,向同一民族的方向逐步融合的过程。

        而西欧殖民帝国的建立,是向民族间进一步区分差异,民族碎化发展。比如,美国推行的亚裔细化法案就是例子。同一个民族的华人都要分成不同族群。

        因此两者只是表象相似,实质正好相反。

        通宝推:从来,
        • 家园 西方民族也有明显的同化现象

          似乎看过一个材料,数字记不大准,大大致是法国境内直到18世纪还有相当地区不讲法语,后来国家推行法语教育,逐渐全部法语化了

    • 家园 有点囧的太平天国大改地名

      太平天国时期定都天京,虽然只有东南一隅,不过已经把全国各地不少地方的名字都改了一圈了。。。

      江南省 (又称天京省,首府为天京,今南京周边地区)

      安徽省 (首府为安庆) 江西省(首府为九江)

      湖北省(首府为武玱,即武昌)

      天浦省(仅含天浦一县,即江浦县。)

      苏褔省(“福”字左侧的“示”字旁改为“衣”字旁,又作苏馥省。首府为苏州,即今日苏南东部)

      桂褔省(“福”字左侧的“示”字旁改为“衣”字旁,辖区不详,有学者推测系苏福省之改称,也有说法说是把广西改成桂褔的)

      浙江天省(首府为杭州)

      珊东省(即今日之山东)

      珊西省(即今日之山西)

      罪隶省(定于占领后改为“迁善省”,即直隶,今日之京津地区、河北大部及河南、山东小部份地区。)

      芸南省(即云南)

      桂州省(即贵州)

      奉添省(即奉天,今日之辽宁)

      乌隆江省(即黑龙江)

      伊犁省(今日之新疆)

      罪隶,乌隆。。。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名字,怎么改出来的。。。吉林,陕西,河南等地倒是没改。

      洪秀全画地图时候,倒也没局限在清朝的关内十八省,把东北和新疆都画进去了😂😂😂

    • 家园 推荐个文章,我们的历史教科书是一个比较奇葩的缝合怪 -- 有补充

      在面对满清这个处于华夷变异,古今过渡,中外交通的年代,对满清的评价是一个集合了各种评价标准下的优点同时隐藏了缺点的怪胎。

      为什么会有人吹捧清朝? - 景行止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0993689/answer/501260747

      这文章中金句不少:

      王猛要哭了,苻坚要怒了

      任用汉族降将就是“民族融合”了,那么坚持抗清的人士,当然就是“破坏民族团结”,至于无辜遭戮的平民,则是“融合”的必要代价,是应该“揭过去”的

      满蒙一体?那是贵族老爷之间的游戏,上与“中国”无关,下不及牧民旗丁

      满汉一家?肉食者谋之,小民只知道“旗民不通婚”,满清是独立于汉城的。

      以此观之,官方所谓“民族融合”的重心,根本就只在于疆域的扩张,而从来不在乎底层百姓的境况。

      与其说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不如说是传统观念中“大国情节”的体现。

      从邓拓到戴逸,体现出的是阶级史观的全面衰落。

      实际上,教科书古代史部分虽然用到了很多阶级史观的话语,但实质上仍然没有摆脱传统史观的“治乱兴亡”的视角。

      归根到底,这是一种“盛世情节”和“明君情结”的结合。

      晚清的形象当然不可能有多正面,但同时它也遮蔽了将晚清作为一个古代王朝末期进行批评的视角。

      而近二三十年反思革命,推崇改良的风气,对晚清的评价就更加正面了。

      在割裂的语境下,清前期的诸多政策只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全无后遗症,晚清的各种问题,却需要“封建社会”来背锅。

      至于清前期的圣君们是如何用文字狱摧残儒家的,不关近现代史的事。

      因为中国近代的落后是无可改变的事实,所以任何试图从传统王朝角度指出晚清弊病的做法,都会被某些人认为是一种幻想:你是不是在幻想“如果明朝延续到近代,中国就不会落后”你这是民族主义的意淫,清朝必须是巅峰!封建王朝绝对无任何可能对近代入侵作出有意义的抵抗!

      值得一提的是,对清朝前期在“国家统一”“稳固疆域”之贡献的强调,反而是对“封建社会”与“近代化”之代差的一种回避,而这种强调,也严重遮蔽了晚清、民国一些封疆大吏和解放军的贡献。

      集多种“政治正确”于一身的清王朝,其历史形象无疑收到了太多的包装和建构。

      通宝推:逍遥笑清风,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还是有几个错别字,汗 -- 补充帖

      应该是:满城是独立于汉城的。

    • 见前补充 4692727
      • 家园 看到满清相关讨论就想起这么一个词:讳疾忌医

        满清的民族压迫本身就是历史事实,有啥好忌讳的。

        当年抗战时候这么写有啥争议过?

        “我们的敌人大概还在那里做蒙元灭宋、满清灭明、英占北美和印度、拉丁系国家占中南美等等的好梦。(《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现在倒好,只要提一点满清的民族压迫问题,就来个里通外国的大帽子扣上来了。

        客观面对过去的民族叙事才是正视历史的开始。

        满族这个概念本身就是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个部落以后为了和大明分庭抗礼构建出来的新族群。作为满族认同的建国传说,其直接来源也是元末明初的建州左卫斡朵里部的历史,而不是更早的女真人时代。

        边疆叙事又不是只有“新清史”那帮人在搞,连老一辈的明清史学者薛虹也毫不避讳地认为,老奴和洪太就是靠着掠夺、征服和吞并,用民族战争和民族压迫实现带清固伦的开国伟业的,所以薛老也是新清史吗?

        乌云毕力格用爱新国称呼后金政权,并认为满清对周边民族是一种征服,所以乌云毕力格也是“新清史”吗?

        正视一个族群征服其他族群这种客观事实的表述,需要什么境外势力去“挖掘”吗?

        现在网上倒是划定立场站队就敢跳出来给人颁发新清史粉籍倒是挺勤快。

        如果没有民族的区别,一切跨族群的交流史和冲突史,包括可能的同化过程(从羁縻到独立再到以小吞大、以小族临大国,从非中国到中国,从汉化到抵制汉化再到最后彻底汉化)又从何谈起,全部要采用孙子决定爷爷的逻辑然后陷入那种是内战还是外侮的无聊辩经么?

      • 家园 满遗太多,不可能正确评价的。

        一直把控文化界。

        下面那个答案更好玩

        因为现在平均学历越来越高了。

        更多的人面临着头发危机。

        很多人不到三十岁就谢顶了。

        而清朝的国家标准发型“金钱鼠尾”是一个很好解决的方案……_(´ཀ`」 ∠)_

    • 家园 满清把藏蒙新疆归于理藩院而不是直属中央真是给后世埋下了大坑

      摘点满清的骚操作,真是让人目瞪狗呆。。。

      这些内容还好看的人少,不然估计活不了多久,河里留个备份。

      下面是文摘:

      但是清王朝对维吾尔社会实行的各种统治政策,还有一个特征,这就是严格禁止维吾尔人与汉人的交流,防止维吾尔人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  

      清王朝在北路实行驻防兵制,而在南路则实行换防兵制。所谓驻防兵就是允许军人家属随军,且不变更驻扎地的部队;而换防兵则是不允许家属随军,并且要在一定时间之后变换驻扎地的部队。在南路,清王朝禁止军队士兵与当地维吾尔人结婚甚至进行交往。作为驻在大臣和军队的驻屯地,清王朝在各地建造了十八个“汉城”,以区别于维吾尔人居住的“回城”。虽然这种作法的确起到了防止军队侵害民众的作用,但是从南路的清军主要由汉族组成的绿营兵构成(由满族等组成的八旗兵仅为1249人),而且全部都是换防兵来看,可以清楚地看出,在南路彻底禁止维吾尔人与汉人的交流来往一事,是经过清王朝周密计划了的。  

      清王朝禁止中国内地的汉族人进入天山南部的维吾尔社会,包括对内地商人前往贸易也实行审批制度。对批准前往的商人,也严格限制他们只许在“汉城”与“回城”之间设立的“买卖城”进行交易。为了补充驻扎军队的经费,清王朝也在新疆实行了屯田。屯田的种类分为兵屯(由士兵进行的屯垦)、回屯(由各地移居伊犁的伊斯兰人进行屯垦)、户屯(由从中国内地来的移民进行屯垦)、旗屯(由八旗军进行屯垦)和遣屯(由来自中国内地的犯人进行屯垦)等。但是这种屯田主要集中在北路,因为北路移居有大量的汉族和回族农民,而直到1831年为止,在南路仅有数处“兵屯”而已。 

       

      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即清王朝征服天山南部维吾尔社会的第二年,乾隆皇帝即决定:“当以满洲将军大员驻守”,露出了他想把新疆变成满族的军事自治领的想法。伊犁将军和乌鲁木齐都统被定为“旗缺”(即只能任命满族出任的官职),总数上升至二十三个的天山南部的维吾尔社会驻在大臣,全部由满族人和蒙古人担任。这种充分反映了民族差别意识的统治体制,无论怎么看都不能说是清王朝的统治者出于保卫国家边疆的目的,而完全是出于他们防备汉族的一种私心而设。

      在全国总数为八十万人的清军中,八旗的兵力不过二十万。清王朝面对以少数民族统治中国这一现实,采取了重点防卫、即只在军事要地安置八旗兵的政策。然而即使在这种八旗兵力告罄的时期,清王朝依然决定新疆驻屯军的半数(20990人)为八旗兵,除非是为了将新疆变成满族的军事自治领的明显意图以外,实在难以想象还会有其他什么目的。

      清王朝在全国的重要地区共计设置了十四名驻防将军,与其他的将军相比,伊犁将军所管辖的地区最广大,所指挥的军队最多,所领的养廉(年俸)也高达一千两。  

      对于以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清王朝来说,将非汉民族的势力拉到自己的阵营中来是极为重要的事情。清王朝在防止维吾尔族与汉族的交流,培养维吾尔族对满族的亲近感和一体感的问题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乾隆二十六年,清王朝政府统一制作了阿奇木伯克的官印,官印上所刻的是当时的维吾尔文(回子字)、满文和蒙文,却没有汉字

      清王朝对驻新疆的八旗兵学习汉文一事,采取消极的态度,反而奖励伯克的子弟们学习满语。另外,清朝政府虽然在汉人地区强迫汉人留满族式发辫,但是在维吾尔地区却只允许高级伯克蓄留,即把它当作是对维吾尔人的一种恩惠进行实施。出于从金融上控制南路维吾尔社会的意图,清王朝在新疆还制作了与中国内地的货币异质同价的特殊货币――普卢,以限制新疆人与中国内地的人们进行经济交流。在伯克入朝时,也要求他们尽量避开汉族的居住地区,绕道北部的蒙古地区,在位于蒙古人居住地区的承德进行。  

      清王朝对维吾尔社会的统治政策,表现了清王朝的民族思想和国家思想。清王朝统治中国的特征是,不是谋求全国的同一化,让边疆地区逐渐靠拢内地并逐渐内地化,而是以位于中国内地北面和西面的蒙古、西藏以及天山南部的维吾尔社会为藩部(当相对于藩部外围的藩国时,藩部又被称为内藩),基本上没有触动当地民族原有的传统社会构造,在蒙古地区利用蒙古王公实行札萨克制,在西藏实行以达赖喇嘛为首领的“政教合一制”,在天山南部的维吾尔社会实行伯克制等,从制度上规定了这些地区为不同于中国内地的特殊地区。

        

      清王朝将内地和藩部分为两个各自为政的地区,在汉族与各少数民族之间实行严格的隔离政策,这是清代的藩部与中国历史上的藩部根本不同的地方,它实质上是一个由清王朝主导的满族与中国西部北部各民族的政治联盟。清王朝的对藩部政策,实质上是让藩部的各民族只与统治民族的满族发生关系,使各民族产生一种与满族之间的民族的亲近感,变藩部制度下的各民族为满族的盟友,以牵制内地的汉族。清王朝的统治构造,从地域上看好像只不过是一种将领土一分为二的领土构造,而实质上却是一种中华王朝的国家性质和满族统治的民族性质同时具备的双重政治构造。  

      朝廷中管理藩部这个民族政治同盟的机构,是1636年(顺德元年)以“蒙古衙门”的名义成立,以后改名的“理藩院”。“理藩院”在朝廷内的地位与政府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相同。正如康熙皇帝所说的“理藩院专管外藩事务,责任重大”那样,在清王朝的统治体制当中,理藩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接待周边民族所派使节的汉代的“大鸿胪”和唐代的“鸿胪寺”、负责处理与西藏关系的元代的“宣政院”等中央官厅,作为直接管理复数的少数民族事务的中央官厅,清王朝的理藩院还是第一个。除了一名额外侍郎(定额外副大臣)由蒙古人担任以外,理藩院的负责人(尚书、侍郎)的官职全部被定为“旗缺”,只任命满族人出任。经过顺治、康熙和乾隆时代的改造,到1761年(乾隆二十六年)专管天山南部的维吾尔社会事务的徕远司的设立为止,理藩院共拥有六个部门――典属司、王会司、理刑司、旗籍司、柔远司和徕远司。并先后制定、完善了《钦定蒙古律例》(乾隆六年)、《钦定理藩院则例》(1814年,嘉庆十九年)和《钦定回疆则例》(1814年)等有关统治藩部的特别法律。  

      从牵制汉族的角度出发,清王朝维持天山南部的维吾尔社会,禁止维吾尔人与汉族之间的交流往来,使维吾尔人成为直接服隶属于清王朝满族皇帝的臣民。但是这种统治政策,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清王朝信任维吾尔人。清王朝也从各个方面,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政策措施以防止维吾尔人的反抗。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通过驻在大臣严密监视伯克和实行彻底的政教分离这两项措施。  

      1758年(乾隆二十三年),下定决心发动战争以征服天山南部维吾尔社会的乾隆皇帝就如何统治征服之后的维吾尔社会指出:“朕意不必用回人为总管,仍循其旧制,各城分设头目,统于驻箚伊犁之将军”。也就是说,早在战争发动之前,清朝政府就已经决定了不在维吾尔社会内部设置统一的行政体制,使互不统属互不关联的各个地区及其伯克都直属于清王朝的政策。这种做法,首先是让维吾尔社会失去统一性,因而不可能形成一个强大的反抗力量。其次是尽管不直接干预地方行政,但通过伊犁将军和各地驻在大臣的管理监督,可以大大地限制了伯克的权力。  

      清王朝为了防止伯克剥削民众,同时为了抑制伯克形成地方势力,采取了以下的措施。

      1、废止传统的伯克世袭制度,确立了伯克的补缺人选事宜由驻在大臣掌握(选拔推荐权),然后由清王朝政府任命的制度。

      2、导入了回避制度。即不许高级别的三品、四品伯克在其出身地区任官;五品、六品、七品伯克不得在其出生地任官。

      3、分散阿奇木伯克的权力,使阿奇木伯克与依什罕伯克二者互不统属,将一部分职权规定为依什罕伯克的专管范围。

      4、设立伯克参朝制度。

      5、留不信任的伯克、和卓居住北京。  

      清王朝征服天山南部的维吾尔社会以后,“因其教不改其俗”,即承认宗教学者(阿訇)作为维吾尔人的精神领袖掌握文化教育事业的现状,允许穆斯林们照常进行日常的宗教活动,并修缮了以前和卓们的“麻扎”(圣者之墓)。但是清朝认为,维吾尔社会不安定的根源首先在于和卓家族的存在,为了巩固清王朝在维吾尔社会的统治,就要大力限制和卓的权力、努力消除和卓的权威。清王朝明令禁止了苏非教团的集体礼拜,对于白山党和卓,除了逃往浩罕汗国的以外,都被送到北京,与维吾尔社会隔绝起来。对黑山党和卓也是同样,因为黑山党和卓在清王朝征服回疆的过程中曾采取了协助的态度,清王朝在任命他们为伯克、给予其特权的同时,又使他们全都离开其传统的势力范围,送到别处任职。  

      清王朝为了削弱伊斯兰教的经济实力,规定维吾尔民众上缴清真寺、麻扎和麦地里斯(伊斯兰学院)的宗教税不在法定税金之内,将在瓦合甫地(穆斯林信徒向清真寺和伊斯兰学院进献的土地)上耕作的“燕齐”编入普通户籍,使之成为清王朝政府的纳税人。清真寺的新任阿訇也须由伯克推荐并作担保,由驻在大臣进行任命。  

      清王朝在天山南部的维吾尔社会彻底贯彻了政教分离的原则。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乾隆规定:伯克是由清王朝政府任命,并向清王朝政府负责的地方官;严厉禁止和卓、阿訇干预行政,剥夺了他们监督批评责难伯克的权力。乾隆还再三明令禁止任用阿訇为伯克,以及由伯克兼任阿訇,禁止清王朝驻在大臣与阿訇进行个人交际,也曾出现过阿奇木伯克因默认夫人“读黑经”即参加苏非教团活动被揭发、削职之事。清王朝承认伊斯兰法裁判官“哈孜”调停民事纠纷、处理遗产分配、登记婚姻手续等裁判权,但严格禁止伊斯兰法干预刑法和司法。咸丰时代的叶尔羌参赞大臣就曾因“查经拟罪”而被解职问罪。  

      清王朝还限制维吾尔人与邻近诸国之间的往来。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白山党曾经把浩罕汗国作为从事反清活动的根据地。浩罕汗国是那克什班迪教团势力很强的地区,而且当时的维吾尔人实际上也感觉不到与浩罕人在民族上的差别,自古以来,两个地区之间就有着频繁的经济交流和民间往来。在清王朝征服天山南部的维吾尔社会时逃往浩罕的喀什噶尔和卓家族,对于维吾尔社会依然保持着巨大的影响力,因此清王朝必须时时戒备着喀什噶尔和卓家族势力的复辟。乾隆时代以后,维吾尔人同浩罕之间的自由往来被禁止,到了嘉庆时代,阿奇木伯克与浩罕等国之间的通信也列入了被禁止之列。  

      尽管清王朝自称是正统的中华王朝,但是他们出于维持满族对中国的统治这一目的,在从政治和经济上优待维吾尔上层,允许维吾尔人自治的同时,又将他们与汉族彻底隔离开来。然而另一方面,清王朝又时刻戒备着维吾尔人出现脱离中国的倾向,特别是对各种伊斯兰教的活动加以诸多限制,不承认维吾尔社会是一个统一的伊斯兰共同体(“乌玛”)。在清王朝的统治之下,维吾尔社会实际上成为一个介于中华社会与“乌曼”(伊斯兰教共同体)之间的存在。

      清王朝传统的新疆统治政策,毕竟是由一个非汉民族对中国实行统治的过程中被制定出来的统治政策。它维持维吾尔社会传统的社会体制,使维吾尔人的文化传统和宗教传统得到继承,实行非剥削的经济制度,保护维吾尔人的民族利益不受汉族人的侵害等一系列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防止维吾尔人与汉族进行交流、防止维吾尔人被中华文化圈吸收的目的而制定的。由于这一统治政策具有狭隘的民族性,它妨碍了维吾尔人的中国国家意识和中国人意识的形成,不仅给以后清王朝的新疆统治留下了破绽,也是现代中国民族问题的直接成因。

      尽管清王朝在清代末期开始致力于建设维吾尔人的“中国人意识”,但是当中国国家衰落之时,对于周边民族来说中华文化已不再是唯一的具有绝对吸引力的文化,这时再希望他们建立“中国人”的意识,不能不说已经为时晚矣。  

      清王朝之所以在维吾尔社会实行一种特别的政策,是为了维持双重构造的统治中国的体制。然而事实上,清王朝的统治政策给维吾尔人也没有带来更多的利益。清王朝的行政政策,只使一部分有势力的维吾尔上层得到了好处,而“以夷制夷”的统治手法,没能防止并抑制维吾尔人伯克及驻在大臣们的腐败;清王朝的伊斯兰政策,具有许多压制伊斯兰教的成分,也未能顺应维吾尔人的宗教感情。这两点,也正是维吾尔人多次起来反抗清王朝统治的基本原因。  

      为了防止维吾尔人势力的扩大,清王朝在维吾尔社会里没有建立统一的行政体系,这种做法妨碍了统一的维吾尔民族意识的形成。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维吾尔人开始出现共同民族意识的时期,也正是一部分维吾尔人开始鼓吹所谓的“东***坦独立”之时。不仅是维吾尔问题,影响了现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影响到当代中国的社会稳定,甚至可能影响中国前途命运的蒙古民族问题、西藏民族问题,同样都发生在当年被清朝列为藩部、与中国内地相隔离、实行了特殊政策的地区。这一切现象,都使人不得不再次深思清王朝民族思想和国家思想的是非得失。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9309059/answer/1613912160

      --------------------------------------------------------------------------------------

      提到新疆,动不动就一堆人拿着满清的疆域去鄙视明朝。这种隔代斗兽棋真挺没意思的。

      有篇文章写挺好,摘录部分:

      首先,这个话连满清君主谈到我萌时依然不得不承认其成就“远迈汉唐”,其次实控的全盛疆域上两者并无什么量级上的差异,清多了个西域但从未控制过安南,在南洋的影响力比我萌也差得多,我萌在成化年还能成功出兵干涉泰国的王位继承,而清对东南亚政权的干涉几乎就没成功过,当然必须承认由于蒙满共主的原因清对内亚的控制比明强;能长期稳固控制的疆域两者也没什么差异谢谢,东北吹得震天响,郡县程度却大幅度落后内地,一度差点全部割给了毛子,新疆也一样,稳固建省都到1860年以后了,本质上明清两代稳固控制的也就是内地十八省加部分边疆重地,大部分边疆区还是以羁縻为主。最后,关于人口,我大萌倒是也想在开国时就种土豆啊,然而并没有时光机啊,另外,由于人口过多,早早进入马尔萨斯陷阱,贵清的粮食人均产量很长时间内反而不如万历时期的明代人均产量,康乾雍时代普通小民的生活未必有万历时代高。

      所谓“有效的团结或者说控制了各民族上层阶级”的大清在没完蛋前,新疆各路头人争着给阿古伯带路,完蛋后,蒙、藏的头面势力都毫不犹豫地选择独立,如果不是TG出来收拾局面重整河山,还不知道会闹成什么样。而大萌快完蛋的时候,西南的土司虽然从万历开始就不断有跳出来作死的,但大部分依然选择忠于大萌,虽然大萌在内亚问题上处理得一坨翔,可从结果上看,最后闹到蒙古独立的清同样也没什么资格指手画脚谢谢。

      清的局面并不比大萌开国时复杂多少谢谢,你清从大萌手里接盘的是一个有着完整官僚机构管理的汉地十八省,而大萌接盘大元的时候,拜大元倒退式的军事贵族+地方豪门的统治方式所赐,南方、中原、关中、辽东、燕云、云贵是事实上相互割裂的区域,北方农耕水平极度倒退,大萌初年不是不想占领西域,萌的大军实际打到过吐鲁番,但是自然保护区一样的关中实在支撑不了军队的后勤。

      不平等条约多割地赔款,但不亡国亡天下,这没什么值得骄傲的,真的,这是各路列强看你清当帝国主义的狗够尽责,多拉了你两把,否则贵清就要被长毛一波推倒了,而一旦帝国主义决定换人,比如辛亥,清连一年都没撑过去,为此而沾沾自喜,大概诠释了什么叫“恬不知耻”吧。

      再提醒你一点,大萌虽然在辽东二十年屡战屡败是挺丢脸的,但你清被军镇起义一年干倒,创下大一统王朝最速药丸纪录,哪个更烂?

      最后,清能得天下,不是其他势力是笑话,而是所有势力中你清最不要脸,快速和大萌在北京城的人渣苟合篡夺了农民起义军在北方的土地改革成果,连曾国藩的心腹都知道“本朝得国太易而杀戮太重”。为此而沾沾自喜,大概又一次诠释了什么叫“恬不知耻”吧

      清末还有电话电报火车铁路,近代化的轻重工业,近代化的兵工厂造船厂,近代化的海军新式陆军。——被日本吊打的海军陆军?还是建完后就直接颠覆了自己的新军?

      但是提醒一点讨论历史问题还是有门槛的,在讨论宏观的历史话题的你来扯发型,恕我直言,你这种杀马特的认知水平出门真挺丢人的。

      金钱鼠尾那个时间段在东北的流行也有它的合理性,但用暴力,乃至屠杀手段强迫包括汉族在内的其他个民族遵守这一习俗反映的是赤果果的残暴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承认这一点,才是在明清易代问题上进行平等交流的基础,凡是不承认的,容我啐一口“呸,满遗!”,你不配得到尊重!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648623/answer/239835573

      通宝推:崂山一道士,迷途笨狼,桥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