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上汽集团的起伏给我的一点感悟。 -- 江上渔人

共:💬293 🌺1271 🌵2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你得了吧

                之前一摸一样。 车当年是好东西。当年一辆车用个十来年经常事。 我小时候看的车都是文革,甚至文革之前生产的。 当时中国生产的各种机械,基本上零件最后一步要适配加手工打磨的。 根本没什么公差管理,甚至到了后来新舟飞机生产的时候也没完全改过来。就这样你还想着不漏?图纸都是仅供参考。

                你小时候没做过公交车,到了冬天没下去推过车?

                • 家园 北纬说的是苏联轿车,你有拉达经常漏油的依据吗?

                  你突然把话转到中国80年代,你不觉得突兀么?你哪年出生的?1979年!你说你了解文革北京212(你应该是听的这个段子吧?)漏油,你确认你能说出这话么?

                  我小时候当然坐班车,但是从来没推过车,也没见过。

                  的确听过推车,这事和苏联拉达又有毛关系?

                  有没有公差管理又和一部分产品符合质量毛关系?你这是说文革没有公差管理的机器在改开不好用了吗?

                  在天上飞的文革产品都是不合格的东西吗?你这个逻辑真有意思啊。

                  • 家园 你是不是没有坐过公交车

                    在这里上网的东北人还是有一些的吧。

                    咱们公开问问:80年代冬天,经历没经历过公交车熄火,下车推?

                    我不仅经历过,而且几乎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其实夏天偶尔也熄火,但是冬天是那种坐一个星期车,必然经历至少一次的事情。 由于次数太多了,报纸还写了一篇文章:

                    说公交车一熄火,司机就让乘客下车帮着推。但是给推着火了,司机往往不停车,直接就走了。久而久之,大家谁也不下去推了。当然我还是下去推的,就是好玩。推完了我也不怕他走,我飞快跑过去,一拽车门就上去了。 感觉自己是铁道游击队的,不然还没意思呢。

                    司机说其实也不是不讲信用。车好容易着了,最好加大马力,让车热起来。又停就又容易熄火。他也是没办法。

                    当时的小编,如今天的一般,不说人话,讲了一堆假大空的大道理,最后说应该维修人员负起责任,把车修好就完了。

                    当时的车应该叫黄河,也可能是大解放的底盘改的。低温车不容易打火是可以理解的。 燃烧嘛,一部分能量用来对抗周围环境了。动力损失是肯定的。但是你公差过大,导致间隙更大。各种问题会放大,所以动力损失到一定程度,发动机带不动了,就熄火了。

                    当时大家就有一个朴素的认知:好车不熄火。

                    • 家园 市里还好,有次去本溪玩

                      车熄火了,推了好久才把火打着,否则就得在荒山野岭里过夜了。那时路也极破,出了沈阳就只有单车道的沥青路面,两边是土的路肩,反正车也少,平时在中间开,对面来车时躲路肩上。而且那可不是普通的公路,是304国道哦。。。

                    • 家园 我当然坐过公交车,恰恰是八十年代,你到底几岁?

                      你1979年出生,八十年代你几岁?你积极参与推公交车?你说这话是不是哄弄人?

                      你还热情洋溢的描述自己参与推公交车?你不觉得自己荒唐么?就算1990你12岁,轮的上你一个孩子参与推车吗?

                      你骂文革计划经济质量不好,你这是凭啥?还你经常推车,搞不搞笑?你是不是说着说着自己就信了?本来是个苏联拉达质量问题,到你这里就是中国公共汽车质量,还你在八十年代参加推车,你要我怎么信?

                      是,我经历过停车,但是也没有经常,但是,这和你有啥关系?

                      恕我直言,公共有黄河牌吗?

                      • 家园 恕我直言,你是不是失忆了

                        我85年上学,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坐公交车上学。所以一天两次,一周至少12次。你算算是不是八十年代。

                        车都熄火当然要去推啊。小学生当然也不例外。还发生过很多次只有学生下去推车,成年人冷漠的坐在车上的事情。所以才上报纸。车当然不是我一个人推的动的,大家一起啊。所以,你没参与过?你家没孩子小时候坐公交上学?这个我该怀疑你了。

                        公交车质量基本没问题了,我认为是淘汰了老一代的红皮车绿皮车之后的事情了。据说那些车并没有报废,而是下放到三四线城市又继续服役了一段时间。

                        你知道冬天车要想不熄火有什么土办法吗?再考考你,免得被骗了。

                        • 家园 成年人不推车,你一个9岁的孩子推车,你疯了吧?

                          这话你说得出口?

                          我85年上学,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坐公交车上学。所以一天两次,一周至少12次。

                          十几次你能推得动?你们一群孩子就能推动?

                          还发生过很多次只有学生下去推车,

                          成年人冷漠的坐在车上的事情。所以才上报纸。车当然不是我一个人推的动的,大家一起啊。所以,你没参与过?你家没孩子小时候坐公交上学?这个我该怀疑你了。

                          我当然没参与过,只是听说有停车。

                          再说,你这是说是1988年的事情吗,你如何证明是文革的产品呢?你这说得上吗?你说下放三四线,可以,你有证据吗?

                          80年代,我又没车,冬天公共熄不熄火和我有毛关系?

                          就算遇见,我也没心思管啊,我关心那个?

                          你用你一个79年出生孩子的思维证明80年代的这个,这是你的领域吗?你85年上学,你还记得85年的多少事?你神童啊?

                          你怀疑我个毛?

                          • 家园 你不识字吗?

                            我说我冬天一周至少遇到一次。我一周至少坐12次。你,不,识,字吗?

                            我说有的大人很冷漠,到你这里变成所有的车都是孩子推。 你,不,识,字吗?

                            你没参与过,还是你冬天就没做过公交车,说清楚。 你一口一个我的证据呢?我就问你一个简单问题,你倒是回答啊?说不知道也可以啊。凭啥你可以问我证据呢,我就不能问你了。 你要是都没坐过,跑这里说啥啊?

                            我他妈的上学都7,8岁了。开始坐车都10岁了,10岁的事情记住了还叫神童,你家神童标准有点低啊。

                            我不是怀疑你个毛,我是怀疑你是不是只会打字了,脑子还够用吗?

                            • 家园 别说了,别说了

                              好像是你提醒他去检查一下身体吧?所以现在我就提醒你曾经提醒过真离老兄。。。。。

                              所以我现在都不去捅真离老兄话里的漏洞了,于心不忍。。。。。

                              • 家园 我看完他的回帖也觉得算了

                                小学的都记不得了,初中记不住几个了。

                                我姥姥90多的时候,小时候的事情还记得清清楚楚。村子里的谁家有谁,一个不落。

                            • 家园 但是你10岁已经1989年了,我来分析一下你这个说法吧,你想

                              大概达到三个目的吧。

                              首先,你这推车说是两件事情,第一,你坐公交车,第二,报纸的讨论。

                              第一,你1985年上学,为何三年级才坐公车上学,我的猜测是转学了,这不重要。

                              重要的地方是大家用的着你来推车吗?我很怀疑你参与的可能性。基本上我认为你没这个事,否则你没必要用报纸讨论来为你的话背书。

                              当然,有可能你坐的车确实因为各种原因停过,然后换车,也可能推车,但是我怀疑你的推车例子事很少的。

                              按照你的说法是,你一周12次。但是,你1985年上学,1990年你还没有小学毕业。

                              我说的是,即便你10岁了,推车这个事情也轮不到你。

                              好了,这个事情先这样。

                              说第二,大概意思是推车事件中,一部分主要是年轻力壮的年轻人你不去推车,让更多的孩子参与推车,这个事情不关心孩子,也有小市民行为,所以不好,但是,我以为,即便是这样,也应该是让更多的至少初中以上的孩子投入了推车当中,这是有可能的,为此你也让了一步,你说,其实参与推车的不全都是孩子,你是强调了一群孩子,以说明人多力量大。

                              但是你说的又是上下学上下班时期,所以,只能认为只是一些小市民行为,同样,并不能证明你参与推车。而我的意思,一致强调的是小学儿童不是参与推车的主力,只是玩闹而已。

                              当然了,你强调停车这种现象,我一直同意说有。其实我的意思是,这个和具体质量关系不大,比如我遇见过班车停电。

                              但是这事和拉达真没关系。就算北纬说开锅了,也和苏联拉达没关系啊。

                              所以,你没参与推车,只是看了报纸,代入了自己。

                              说实话,我记性确实不好,也恍惚记得有停车,但是如果有推车,我应该印象深刻一些。我现在,初中同学有照片,都记不全了。小学同学我记得的都是少数,感觉不到十个。但是推车这种事,如果有,我估计还应该记得。但是我没记得这类事情啊。

                              你是让我证明你在80年代推了车,借以证明你的结论。我感觉逻辑不合适。还好,你收缩了讨论范围,你没让我证明你在1985年推车,改成了你的10岁1988年撑死了你之后推车的事情。

                              我当然冬天坐过公交车,早期没有经过停车啊,我也只是听说别人有啊,你凭啥要求我和你一样的经历呢?

                              你说你们吉林市的公共汽车是下来的三四线,你这么说,我要你提供证据,有问题吗?你不觉得你应该证明他们和文革和计划经济的联系吗?

                              对不起,我上中小学时,真没参与过推车,也没经历过。

                              我不能帮你证明你想表达的观点,而且这个和证明苏联拉达质量不好,没有一毛钱的逻辑关系。

                      • 家园 黄河底盘的柴油公交车

                        84年俺们沈阳公交才拿到第一批黄河底盘的柴油车,比解放底盘的车长出一截,记得载客量增加1/3。结果去了北京发现人家有大批黄河底盘的车,差距啊。80年代以前缺柴油,公交尽量用汽油。

                        苏联老车还有个问题是爱开锅,从老解放到拉达,都这个毛病,几十年不肯改。。。

                        • 家园 你们说的应该是经典的BK670型客车

                          从七十年代后期投入使用,有过多次改版。车身淡黄底色,大块红色宽条带。底盘是黄河卡车的,铰接两段的版本很长,特别能装人。在很多主力线路长期服役,比如从西直门到海淀高校区的375。外地进京念大学或者上新东方的,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自有了13号线后,可能不那么出名了。

                          这型直到奥运前还在北京一些边远线路服务。我工作的第一个单位请公交提供过一段时间班车服务,就是这个车型。大家纷纷抢着坐售票员座,可以洋洋得意控制车门。

                          网上搜到一个图,大家一看就会有印象:

                          点看全图

                          通宝推:方平,北纬42度,
                          • 家园 就是它

                            我们那里有两款,一款是一摸一样的,另一款是一半的,没有中间那个部分的。有的线路人少,就是一半款的。颜色几乎一摸一样,但也有把车身改成绿色+白色配色的。

                            我个人比较喜欢车尾,车头油味道比较大,而且震动比较大。 小学时办的月票是一张卡片。曾经是卡片就长一个样,1到12个月都在上面,每一个月她就打一个孔。 发现规律了,很多小朋友就自己打一个孔。售票员有时候发现了,有时候发现不了。但是小孩身上又没钱,发现了也没大用,最多只能赶下车。还有把照片贴别人上面的,还有故意把毛线织的月票袋(知道这个的都估计和我年龄差不多)弄的很密,让售票员看不清楚的。当时为了几毛钱,确实很拼。

                            每天早晨坐车就是一场战斗。大家就是一窝蜂往里挤,我虽然年纪小,但是个子不小,还灵活,一点也不吃亏。 很多女同志挤不过,急哭了:我都好几趟没挤上去了。可惜当时我一点同情心都没有。早点到学校还能在上课前玩一会呢,谁管你。

                          • 家园 这是北京的,典型的,长春从未有过这类的,长春的流线型强一些

                            紧凑一些。边界圆滑的多。

                            点看全图

                            这个可能是像北京的。

                            点看全图

                            这些是无轨有线的,当然也有有轨的,现在还保存着。

                            后来也有无轨无线的了。

                            但是,这些和拉达毛关系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