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抛砖引玉:古典四大名著之所以为四大名著 -- 铁手

共:💬96 🌺9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抛砖引玉:古典四大名著之所以为四大名著

    抛砖引玉一下。

    说起四大名著,估计上西西河的,是没有人不知道。象我嘛,说实在,以前是考试要用,现在是在河里看文章要用。不过,说句大老实的话,还真一直不知道这四大名著为什么会是四大名著。

    关于四大名著的来源说法我想是很多。

    至于我自己的感受,其实也就是几天前的事情。上西西河老看各位大拿的文字。看多了,老是水浒三国什么的在脑子里转悠。突然之间觉得四大名著还真是四大名著。

    首先四大名著不重复,或者说不重叠。

    不重叠的意思,不单单是指故事情节,也不只是文字水平,对我来说,让我一惊的是小说的视角出发点。

    具体一点,就是三国是“国”或者“天下”的、水浒是以“江湖、小集团”、红楼是以“家族”、西游记则是以“个人”的视角在看在写。

    粗略的说,三国里面故事描述,从“天下”的角度出发,塑造了一个枭雄曹操,也塑造了一个明主刘备,还有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和一大群的武将文臣。故事的讲述,也可以说是从“战略”的角度出发的较多,尤其是各个势力之间相互的精彩谋略。我的个人感觉,三国里的人物描写主要是建立在故事的基础上。也就是说,人物因为故事而突出,而不是故事因为人物而出彩。不过也许有一个例外,就是对诸葛亮的描写。三国里大篇幅的内容,多少年来,诸葛亮的形象已经成为了一种理想人格的代名词了。

    即使这样,对诸葛亮形象的成功描写,也唯有从“天下”的角度,才能够完满。每看到三国方面的内容,总不免要感慨诸葛亮为了一种信念,或者说是为报刘备知遇之恩,知不可为而努力为之的悲剧情怀。壮志未酬身先死。令人感叹、令人痛惜。

    这也是因为从“天下”的角度出发,道义自然而然就很重要了。

    水浒的角度,则在于江湖聚众。强调因为一个江湖集团而固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因此对个人的性格描写,以及江湖人物之间的关系更着笔墨一些。宋江的形象是老大,武松的形象是知恩图报,鲁智深的形象是透出一种对人的关爱。故事的描写,也是以江湖意气出发,以帮派共同理念为基准,只讲人之间的关系,而并不多考虑道义上是否合理、正确。杀要杀的痛快,打要打的痛快,吃喝也要大块肉大碗酒。杀的对杀的错,关我鸟事。快意恩仇,就是江湖上做人的最大理想了。

    红楼梦的角度则是从家族出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在家族这个关系网内发展。一个人的举动,都是在众人的瞩目之下,特别是象宝玉这样的人物。也难怪他烦,也难怪他出类,也难怪他混在脂粉堆里。一个人被期待太多,多少会有些逃避和对抗的情绪。在这种大背景下,人物之间的恩怨情愁,在某种角度上,就显得有些儿女情长,有时候也是有些让人郁闷。脂砚斋的点评我一向很喜欢看,但是也只能是偶尔翻看一下,感叹一下。

    西游记的角度,我的感觉,是从个人的角度出发。可以说,虽然西游记是讲西天取经,是讲和佛有关的故事,但是整个故事里面,透着重重的道家的味道。或者可以说是禅的思想吧。故事的描写,很多时候,都无法脱离一个感觉,一种从一个人内心苦苦找寻什么、验证什么东西的痕迹。也许就是因为这种感觉,才可以被后人演义改编出“大话西游”这样看似无厘头,但是却在搞笑之中颇有深意的现代作品来。

    虽然四大名著各自看人的角度、高度不同,我觉得最重要的的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注重“人”。

    总结一下。如果说古代的名言有一句是“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么《西游记》就是“修身养性”、《红楼梦》就是“齐家”、《水浒》就是“治国”、《三国演义》就是“平天下”。

    关键词(Tags): #四大名著元宝推荐:桃李不言,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题材啊

      神话/历史军事/武侠/言情 四大名著一网打尽了哈

    • 家园 三点连一线:《红楼梦》-《金瓶梅》-《肉铺团》

      直不直?

    • 家园 搭配销售兼木桶原理[乱弹]

      一直听老人念叨,老不看三国,少不看西游。

      有道理啊,否则家里弄一猴上窜下跳舞枪弄棒的,老一辈颔首拈须不语没事就摆个空城计,岂不是要把青壮年劳动力给搞死?

      现在觉得应该加上一句,男不看水浒,女不看红楼。

      水浒里女人往男人方向发展(这个就不用提了),男人往变态方向发展(英雄好汉一见美女就哇呀呀大叫三声,恨不得剁为齑粉,仿佛都练了葵花宝典),看了容易对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不利于青少年心理成长;红楼里男人女性化,女性。。过于复杂化(在红楼里当女儿,模样身段自是基本条件,吟诗作赋出口成章得拿到六级证书,当家理财的MBA更是不可或缺,人际关系都得考虑周全,机带双敲含沙射影更是家常便饭;更受不了的是自我完善到这个程度,老公却都不近人意:爱吃醋的碰上花心的;文静的碰上暴力的;喜欢诗的碰上糟蹋文章的;德才俱备的通常身体素质不好,早早就挂了;不管钗黛,嫁了宝玉之后天天哀叹老公智商低是免不了了。。。)实在让人对世界产生悲观心理。

      可是,这些书实在好看,禁是禁不住地,怎么办呢?

      昔日大禹治水,成功在于善于引导。

      所以就有了搭配销售——要看,得全看。

      全看一遍,就知道了,战术靠团结,战略靠才学,成绩要归领导,出了事情好歹也得搞个连坐。

      家庭方面,爱情使人奋进(周郎), 生活作风也要讲(水浒),男人要进步,发展方向是女人(红楼),女人不知足,就成为妖怪(西游)。

      这就是为什么四大名著都是一套一套卖的原因。

    • 家园 同意哥哥的说法

      只是偶觉得西游记的后半部分不怎么精彩了。故事陷入了一个套路,而不象前半部分跌宕起伏,变幻莫测。不知道是吴承恩江郎才尽了,还是作者有意为之。

    • 家园 发个有点不同的声音

      所谓的“四大名著”由于“四”的数目限制,造成了各种不同的说法和争论。如果把“四”这个限制前提改变一下,是否可以找到不同的结论呢?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新观点,从前就有很多人议论过。

      先看看“五大名著”的说法。

      首先现存的四大都是要入选的。三国演义代表历史演义类,水浒代表侠义英雄类,西游记是神魔玄幻类,而红楼梦是才子佳人类。根据很多权威人士的见解,尚无其他作品可以取代这四部书在各自题材范围的首席地位。

      但是想想,还缺什么?市情现实类,则金瓶梅为当然之选,虽然其缘起脱胎于水浒。但是该书完全可以独当一面。在这个题材领域,某认为还是没有其他的作品足以取代金瓶梅的地位。儒林外史地位还是弱些。而醒世姻缘传则更不足以担当。

      可是要是再把范围扩大到“六大名著”,就很麻烦了。前五大入选之后,这第六部名著的席位就难于定论了。几部竞争者,如东周列国,聊斋志异,隋唐演义,包括儒林外史,封神演义等等还真是不相上下。我也不知道怎么办。

      当然,再行扩编也是可以的,不过意义就不大了。搞个百部名著,其实淡而无味,不如就此停住。

      谢谢。

      • 家园 有几类题材没提到

        断案类、士林官场类、游记见闻类。

        断案类,选谁呢,“某公案”?最有前途的包公案转行成了侠客类的三侠五义。好像没有哪个可以成为领军人物。

        士林官场类的,有儒林外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孽海花

        游记见闻类的,徐霞客游记很好,但是算不算文学名著呢。老残游记呢。

      • 家园 去掉西游换上聊斋

        既有神怪也有世情,如此四大,其他几本就不用加入了。

        • 家园 聊斋志异体裁不同

          文言中短篇故事集,和笔记体裁更接近。其他的五大名著都是半白话长篇连续小说故事。

      • 家园 一个小问题

        四大名著的提法始于何年何代?

        • 家园 四大名著的说法脱胎于四大奇书,好像来自于明末冯梦龙

          一开始有金瓶梅,到红楼梦出来后就换了。

    • 家园 也不知道是四大名著成就了那些主人公

      还是主人公的故事成就了四大名著

      在中国

      能比得上孙悟空猪八戒武松李逵诸葛亮关二爷那般家喻户晓的'人物'可不多

      比得上大闹天宫,猪八戒背媳妇,武松打虎,逼上梁山,三英战吕布,千里走单骑的故事情节也少见

      更别说一部书里还那么多了

      红楼梦嘛,兄弟我不熟悉,就不胡说了。

    • 家园 恭喜: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