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诺曼底故事 (14) -- daharry
如今,诺曼底的硝烟已经散去60多年,犹他滩头早已恢复了平静。布瑞科特庄园的
主人米歇尔为保存当年战场原貌和纪念那些为了法国解放而献身的美国兵花费了毕
生的心血(daharry摄)。
沙堤的背后唯一的一座新建筑, 它就是米歇尔亲自建立的犹他滩头博物馆,博物馆的
背后就是犹他滩头(资料照片)。
从博物馆外面的这个平台上向东方的奥马哈滩头遥望,这里距离德国首都柏林还有
1140公里。此地就是二号通道U红登陆点。小罗斯福当年就是在这里登陆(daharry摄)。
平台的后面有一个有一个半地下钢筋水泥掩蔽部。 这个掩蔽部是战前由德军修筑的,
建筑在一座渔夫房子的背后,和房子成为一体。德军在地下掩蔽部里设立了电话交
换站。D日一大早,这个掩蔽部就被被盟军攻占。这张照片是D日上午10时30分拍摄
的,它清楚地显示美国海军第2海滩营的士兵靠在掩蔽部的外墙上休息。注意:这三
个士兵穿的是陆军军服。在掩蔽部的外墙上画着伪装用的窗户,吉普车后方100米就
是犹他滩头(资料照片)。
战后,这座房子的主人把它改造成餐馆,命名为“登陆餐馆”。后来几经更换主人,
名字也变成了“罗斯福餐馆”。这当然是为了纪念从此登陆的小罗斯福。注意:
“Internet Cafe”那几个字的下方有个灰色的大水泥方块,那就是当年的德军掩蔽部,
像当年一样,墙上还画着伪装用的窗户。餐馆右侧100米就是海岸线(daharry摄)。
为经营上的需要,餐馆利用地下掩蔽部作为酒窖兼储藏室,里面放满了杂物。在
战后的漫长岁月里,再也没有人对它发生过兴趣。
1994年,D日50周年纪念日之际,大批诺曼底老兵返回滩头参加纪念活动。其中有两
个人,一个叫查哥农另一个叫阿库斯塔。他们试图在滩头寻找自己当年工作过的一
个掩蔽部。在他们的要求之下,餐馆的主人佛兰克.迈思维依埃欣然打开了地窖的门。
两位老兵几乎立刻就认出了,这正是50年前他们工作过的地方。哥儿俩在地窖里仔
细地检查,试图发现他们当年在这里留下的痕迹。借助蜡烛和手电筒的照明,他们
发现了酒架旁边的墙上的一个签名,写下这个签名的正是他们当年的一位战友。餐
馆主人意识到这个发现的重要性,他当时就叫人搬走了地窖里所有酒瓶。50年前的
18个签名清清楚楚地显露出来,清晰可辨。 他们就是海军指挥分队(NOIC)通讯组的
成员。
这是查哥农和阿库斯塔在他们签过字的地下室(资料照片)。
D日那天上午,查哥农和阿库斯塔所在的美国海军第2海滩营通讯分队的7名军官和40多
名士兵登上了犹他滩头。他们的任务是以电报和步谈机配合滩头指挥官调度交通和
物资运输。D日那天,他们在卡车上工作了一整天。海军的作战爆破队检查了这个掩
蔽部,确信没有遗留的爆炸物。通讯分队于第二天进入这间地下室,设立了通讯中
心。 他们在这里一直工作到1944年10月18日。他们在离开掩蔽部时,有18人在墙上
签了自己的名字。
这是查哥农(上方)和阿库斯塔(右一)当年在犹他滩头休息时和战友开玩笑(资料照片)。
餐馆的主人佛兰克.迈思维依埃先生意识到地下室的历史价值,他把所有的东西全部
搬了出去。后来他用重金买回了许多当年美军和德军使用的无线电器材,用这些东
西恢复了通讯中心的原貌。现在,这个地下室就成了餐馆自己经营的小博物馆,只
有经过特许的导游才能带着游客进来参观。
今天的通讯中心。值得一提的是,迈思维依埃先生收藏的这些无线电收发报机不但
是原装的,而且都依旧可以工作,老兵们曾经在D日周年纪念时用这些机器和远在美
国的战友们联系过(daharry摄)。
餐馆的内部装饰极富特色。墙上悬挂着犹他滩头作战的照片,照片下面摆放着许多
D日的无线电设备和军用品。这些军品都是价值连城的原装货。照片左侧的柜台上放
了几个不起眼的纸箱子,您可千万别冒冒失失地去摸,这些纸箱子是原装的美军作
战口粮(daharry摄)。
到了餐馆,不能不提吃。美国兵在二战的时候都吃些什么呢?
(待续)
诺曼底故事(1) [URL=http://www.
cchere.com/article/640905](2)[/URL](3) (4)[URL=http://www.cchere.
com/article/796443](5)[/URL](6)(7)(7附录)(8)[URL=http://www.
cchere.com/article/880076](9)[/URL](10)(11)[url=http://www.
cchere.com/article/1001082](12)[/url](13)(15)
本帖一共被 5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恭喜: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美军在二战时广泛使用工业化生产包装的战斗口粮(Combat rations),其演变和配
方相当复杂。河友们看二战片时常听说有三种,即C口粮(C ration),K口粮 (K ration)
和D口粮(D ration)。
C战斗口粮是从1938年开始研制的。美军C战斗口粮特别设计用于没有餐厅的实战条
件下的部队,要求便于单兵携带,满足三餐营养。
C战斗口粮包装在6个小铁皮罐头内和一个附件包。其中三个铁皮罐头是肉类,称为
M成分。另外三个铁皮罐头是面包类,称为B成分。6个罐头组成一天的口粮。多数情
况下美军C战斗口粮为冷餐。但也可加热食用。
M成分有多种配方:有肉和豆类,肉块和蔬菜,肉和通心面条,腊肉,鸡蛋和土豆,
肉和面条,猪肉和米饭,香肠和豆类,猪肉和豆类,腊肉和利马豆,鸡肉和蔬菜。
这些东西煮熟后分装在铁皮罐头里,装在木头箱或纸箱里运往前线。后勤人员配餐
时根据不同配餐方案组合而成。例如:M1号组合方案包括火腿, 鸡蛋和土豆,肉和
豆类,鸡,蔬菜;M4号组合方案包括猪肉和豆类,肉,通心粉,火腿,利马豆。可
以看出,无论哪种方案都兼顾了营养,热量和口味。
B成分也有多种配方:有饼干,混合压缩麦片,糖衣花生仁或葡萄干,速溶咖啡,蔗
糖,速溶柠檬粉或橙粉,水果糖,果酱,可可饮料粉和褐色牛奶糖。后勤人员配餐
时根据不同配方加入不同成分即可。例如B1号组合方案是:饼干,压缩混合麦片,
咖啡,方糖块,糖衣花生仁。B4号组合方案与B1号一样,只是用巧克力豆取代了糖
衣花生仁。
把上述M1的三个罐头和B4的三个罐头放在一起就是一个C战斗口粮。当然不要忘了配
发一个附件包。附件包里面有九只高级香烟,净化水药片,火柴,卫生纸,口香糖
和开罐头器。
还有一种在二战期间被美军广泛使用的是K野战口粮(K Field Rations)。K口粮最初
于1942年起被美国陆军采用,最早使用K口粮的部队是伞兵。
早期的K口粮是包在棕色纸盒里。后来发展成彩色纸盒,早餐盒为棕色,正餐盒为绿
色,晚餐盒为兰色。这种颜色的区分使士兵们很容易选择自己需要的食物种类。
K战斗口粮的早餐盒,内有肉类罐头,饼干,压缩麦片,速溶咖啡粉,果条,口香糖,
四支香烟,净化水药片,开罐头刀和木勺。
K战斗口粮的正餐盒,内有奶酪罐头,饼干,糖果,口香糖,饮料粉,砂糖,盐片,
香烟,火柴,开罐头刀和木勺。
K战斗口粮的晚餐盒,内有肉类罐头,饼干,肉羹,糖果,口香糖,速溶咖啡粉,砂
糖,香烟,开罐头刀,卫生纸和木勺。
另一种战斗口粮D在二战中是非常有名食品。它的成分就有一种,巧克力糖。D口粮
是高热量的高级食品,由于所有的人都喜欢吃巧克力,美军也把D口粮当作鼓励士气
的好东西。D口粮重124克,由位于宾夕法尼亚州荷西市的荷西公司生产。顺便提一
下,荷西也是温特斯中尉的老家。“荷西”热带巧克力(Tropical)是荷西公司于1943年
根据军方要求研制出的耐热型产品。
荷西巧克力以它不可抗拒的味道,在物资极其匮乏战争中风行全球,是最受欢迎的
食品,也成了美国文化的象征。在电视剧“兄弟连”里就有一个镜头,E连的
韦伯斯特把巧克力送给了一个从未品尝过巧克力的荷兰孩子。
荷西在二战结束时共生产了30亿条巧克力,其生产能力的最高峰是每周2400万条。
德军和日军甚至英军都特别羡慕美军的战斗口粮和香烟。诺曼底登陆后许多美军被
俘后掏出战斗口粮大吃大喝,把看守他们的德军惊得目瞪口呆,因为他们已经多年
都没见过这么好的食品了。
(待续)
诺曼底故事(1) [URL=http://www.
cchere.com/article/640905](2)[/URL](3) (4)[URL=http://www.cchere.
com/article/796443](5)[/URL](6)(7)(7附录)(8)[URL=http://www.
cchere.com/article/880076](9)[/URL](10)(11)[url=http://www.
cchere.com/article/1001082](12)[/url](13)(14)
本帖一共被 4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恭喜: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面对二战归来的百战雄师,面对弹药充足,后勤供给如此‘营养丰盛’的敌手,是怎样一种的精神,让我们中华民族的英雄们爆发出那样无比的战斗力?
正如魏巍老人所言,他们才是‘最可爱的人!’
谈到美军的优势,首先就是“我们有最好的伙食”,当时觉得老美的兵真是一群老爷少爷,后来才知道这是实力的体现。
我们当时底子太薄了。
从76下来,一进镇里,整个空气中都弥漫着巧克力的香味。当地有Penn state的一个medical center,朋友带俺们到hershey的一个博物馆参观,看看巧克力的生产流水线,出来的时候每人可以得一块儿新的产品。山沟里的小镇,感觉挺不错的。
不知是因为当年没什么好吃的还是怎的,当时我吃起来只觉得特别特别香
给荷兰小男孩巧克力的不是“大牛”兰多曼,是那个进过哈佛的韦伯斯特。那一幕让人印象太深了,看着小男孩吃巧克力的样子,纯净又略带羞涩的眼神,简直让我对战争痛恨到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