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味精 -- 燕人

共:💬192 🌺24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家园 不是吧

我买过一次,觉得很难喝。比鸡汤差远了。

家园 我觉得用味精没啥

我是指适量的用。美食是要让人愉悦,不是让人培养高品味,吃得出是味精还是高汤。

另外就蔬菜而言,北方就是不行,南方种的菜,长在菜地里,生长期短,要新鲜好吃的多。北方的蔬菜没什么蔬菜味。

家园 一种腔肠动物

渤海、黄海都有,北京现在一般的海鲜馆子也都有了,活的,在水里扭来扭去的。

南方好似没有听说过。

我很爱吃,但是没有那么神秘吧,只是味精的替代品,以前是上不了档次的。

家园 清蒸的味道好极了

微波炉就能做,蒸虾酱、蛤、扇贝、海蛎子、海虹、海荸荠、海瓜子、蛏子、无一不可蒸,吃起来很鲜。

家园 觉得有点太杞人忧天了。

我是说天涯那个帖主。

味精传入中国不过不到100年,那之前中国烹饪几百年的发展都怎么过的。

要是真把中国烹饪归结成味精的功劳,那才是悲哀呢。

家园 不敢苟同

如果是我们农村自己菜地里长出来的,不觉得不新鲜不好吃,只是没有南方的地利,生产期不够短(疑问:生产期短是美味的充要条件?),品种也不算丰富罢了。被人多加诟病的大棚蔬菜,如果是在原产地吃,也是鲜意十足。

城市里吃到的蔬菜,可能很多是运输保存的问题,让您不能满意吧。

家园 味精确实是毁了中国烹饪的形象

有一次看本地小报,介绍一家新开的越南饭馆。卖点是什么呢?没有味精。而且为了强调这一点,以几个中餐厨师对馆主说“不可能,没有味精怎么做饭”来对比。

我有时在网上搜一些传统菜肴的视频,通常作料却没有预想的多,因为大师傅会来一句“味精”,或“鸡精”。

我做饭是不用味精或鸡精的,我认为那不是烹饪。这样的人应该也不少,但确实不是主流。

题外的,正如味精渐渐掩盖了真正的中国烹饪一样,川菜的内容似乎也被强烈的麻辣所典型化。比如那篇关于《我的川菜生活》的文章,说到有人介绍回锅肉的做法,关键就是要豆瓣酱,而且要“正宗的”。却把更重要的选料,切,熬都丢掉了一边。

如果没有味精,中国烹饪也许会回归本色吧。

家园 这个说的有道理

碰上不少离开家的东北朋友,说起家乡的菜来都眉飞色舞的,大多数生长期长的菜和瓜果味道要更好些,新疆瓜果的例子可能更明显。大米其实也如此。

南方蔬菜种类多,有些菜本身生长期短。或许还有个习惯问题,北方不产的蔬菜,运来远不及在产地受欢迎,不过一旦为多数人接受,估计不论是大量输入或在北方种植,都不会是大问题。

楼上说的味精用的适量,其实不是那么容易的,用的巧妙估计很难辨别出来。不过有这么简易低成本加鲜的法子,绝大多数厨师肯定是越加越多,而且用久了是会越来越不敏感。顾客基本上被动地接受,习惯了反而味精少了觉得不好。

家园 当然就是地利

只是没有南方的地利,生产期不够短(疑问:生产期短是美味的充要条件?),品种也不算丰富罢了

当然就是地利,我不可能攻击北方人民对吧。从现象来说,南方的蔬菜品种多多了,而且也要好吃的多。还幸亏大棚技术,否则北方的冬天简直没法过。其实从大名鼎鼎的六必居就可以看出来。生长期短是我瞎琢磨的。

家园 各有需求,不可一概而论

大多数生长期长的菜和瓜果味道要更好些,新疆瓜果的例子可能更明显。大米其实也如此。

西瓜需要积累糖分,日照长,雨水少的地方好。蔬菜则会变得太老,纤维素过多。南北方莴笋、芹菜一比就知道了。

家园 味精在日本已经不那么受欢迎了

我妈妈曾经接受一个日本人邀请,人家说要她教包饺子。她列举了些必需品要主人准备,清单递给主人后人家提笔就把味精勾掉了:“全是化工用品,要这个干什么?!”我做菜倒是从来不用味精,家里根本不买。

家园 也有些道理

不过你提到的两种都是生长期短的蔬菜。有些蔬菜,比如东北的油豆角生长期长,是比别处的味道好,还有山东的大白菜,老早叫胶菜的,味道可能也不大一样的。

受条件限制只能有什么吃什么罢,不行就挑里面嫩一些的部分,看来你还是比较有口福啊。

家园 豆瓣酱就是当味精用

选料和火候刀工也很重要,回锅肉我做过几次,不知是料不对还是做法不对,味道还好,就是吃完了一股猪肉腥味,再也不做了。

家园 是啊是啊,山东大葱全面压倒南方

还有苹果,等等。不过大多数蔬菜,我觉得还是南方的好吃。

家园 腥气是不是煮的有问题?

一般煮的时候要加酒和姜,猪肉块不能太大。不过也可能是猪肉本身的血没放干净。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