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讨论】对总经理述职报告的部分内容的简单解读 -- wqnsihs
另外问个问题,您的文章里头提到收回总经理部分权力,工信部算一步吧?
起码心里踏实
你是从国家的大局观来看,当然如此。对中国将来会越来越好这一点,我也是充分相信。
我相信中国还是有大把人才的,我们的民族也是地球上最有希望的民族之一。俄罗斯、巴西也是有潜力的大国,相比他们,我们也犯过错误,不过还是把自己玩成现在普遍在谈的G2之一了(虽然俺们都不想承认。。。)
我看问题,更多是从个人来看。国家犯了错误,影响的可是下面一大帮子无辜之人。就如当年TG的银行一样,犯错了国家买单,还不是小民?
希望明年就业形势好点吧。
有一技傍身,在今天的社会还是大体不愁的,不过先找坑再挪位置却是必然需要的了,脑门一热先辞职再发简历的行为,我想也不会有了吧~~
不过如果引申到创业,那就真不好说了,呵呵.
牛叉的中学直接进博士。
像点样的中学一律硕士起,
本科生主流都往比较差二三线城市或者县城去了。
去年我们我们学校开师范类招聘会,俩人大博士跟我们抢饭碗,而且这俩人应聘还不是最好的学校。
北师大的普通本科,如果不想离开北京,家里又没特别关系的话,那顺义跟门头沟这类地方是首选。
我一本硕都是在211师范读的同学,去东莞赶招聘会。去之前还打算教个高中,应聘的时候,挺一般的一个高中,排在她后面的一个是北师大的硕士,再后面的一个是本硕都在北大读的,而且还在核心上发了文章一个牛人。我这同学回来之后就就业已经没什么想法了,有地方要就成。
师范类这波行情我估计算是到顶了。毕竟教师工资是靠政府财政支持的
这个跟国企一样,一动就要有很多人下岗。
首先,招生规模这东西,跟财政一样,只能增不能减,否则学校就要入不敷出。我们学校这些年招生人数和学费一路往上涨,校领导还整天哭穷呢。
再一个,高校里普遍人浮于事。中国高校里的的员工,行政与后勤一般都要占到60%,真正的教师也就40%左右,加上一些知名教授往往不怎么给学生上课,真正在教学一线的才占三分之一。如果所有改革都对着这三分之一的人来(现在已经有这个趋势了),这些人也要有怨气,毕竟很多问题首先就出在行政上了。但要是动行政后勤的话,那动静可就大了。尤其是后勤,几乎全是关系户。
再一个,课程改革也是不可以的。高校的课程开设都是以专业为基础,根据教师的条件来的,哪怕一个老师研究的东西再冷门,只要他有教学任务,也要开这门课,如果这个老师混出名气了,那就要带研究生。现在都是量化考核,所以导师只要有能力,都愿意多带点的学生。同理,一个学院,哪怕是很冷门的学院,但只要你教师多,实力强,那就必须多招学生,因为学校也要成本核算,通常强势学院占据学校的资源是比较多的,在学校看来,投入了当然要有回报。至于社会上需不需要这么多学生人家根本不管的。
最后,搞教育改革,也没有那么多师资的。像就业指导课,每个学校现在基本都有的,但这种课根本没用,上去讲的人全是纸上谈兵。况且,有些东西只能自己心里知道,不能拿上台面讲的。混过社会的人都知道“关系”的重要性,但在高校课堂上大讲怎么“搞关系”,那就要范政治错误了。
记得年初货币政策开始放开的时候,一堆人在那里对 去年的从紧政策口诛笔伐。好像 从紧就是反革命似的。一切衰退的罪孽都能归到从紧的政策上去
殊不知 从紧 放松都只是手段。并无对错之分。
看了下 发现标题容易产生误解 大家别误会哈 我不是骂忙总呢 赶紧改一下
高校扩招和所谓产业化的恶果,影响还没有完全显现。看一下现在初中生和小学生的数量,就对六七年后大学里的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了。
我的大学母校,有顺口溜说,三分之一教学,三分之一炒股,三分之一行政。
现在从上到下都非常浮躁,不老老实实做事,没有人从长远来考虑问题,出了事情第一想到的是政府。持这种心态的人将非常快的被淘汰,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
对普通人来讲,现在应该改变2006年以来的心态了,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冲动,不要浮躁。年轻人需要好好学习,积累力量。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被房子,结婚等事情所困扰。自身努力了,那么自然能够在未来几年的调整中存活,自然能够掌握未来的机会。未来的机会一定是比6400点高。
这两个倒是实话。国内这些所谓的“主流经济学家”,确实基本功不行,一个郎咸平就能把这些人叫住。
前一阵学术期刊上看茅于轼的一篇文章,一两万字啊,一个引用和注释都没有,学术文章能写成这个水平,还敢拿出来发表,真是不知道让人说什么好。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上海公交上最近大量出现了很年轻的大学生售票员,还有长三角这里,什么大学生村官,大学生街道办事员,大学生城管,已经招了很多了,一个月2000多,但是稳定,居然还要开后门才能进去的,可见就业压力之大
不仅仅是应届,我一个朋友在一家外贸公司做了六年财务总监了,今年7月忽然给解职,直到现在还尚未有好的去处。。。
足够的老师开基础课了。科大所有专业都要上数学课,数学系老师也不少,但是由于论文压力,大多不愿意上基础课,愿意上专业课。而且很多教授愿意去当处长,而不愿意上讲坛。科大以前的传统是大师讲基础课,象华罗庚讲数学分析、关肇直讲线性代数、吴文俊讲微分几何等等,现在都是刚毕业的小年轻讲,还都不专心,整天准备出去工作,例如新加坡、香港就挖走不少。象科大这种标榜自己是精品办学,吹嘘自己是中国的加州理工的大学尚且如此,其他可想而知。我有一次在北京偶然与朱清时校长相遇,我问他这种情况怎么办,他说无能为力,是制度出了问题,没有论文,当不了教授,不管你讲课讲得多好。再说现在学生也没心思在学习上。当年我们对考试作弊那是当成终身耻辱的,即使让你看书作弊也不会看的,而现在的学生不作弊就是好学生。真是在堕落。
团队不能有效协调运转、个人没有尽其能。咱们这个文明归根到底还是没能解决用人机制的打问题,有谚云:“问题出在前三排,根子还在主席台”。选人经历了汉文明的举廉、唐文明的科举,都还没能规避文明的周期律;这百年的选人制度的随意性甚至比不得科举完善,你看这周期岂还不加快?
西方所谓免煮柿油,无非是解决了国家和地区领导的选人制度而已;企业选人却保留了专制体制的效率,但相对完善的董事会有所制约,CEO独裁还要经受市场的考验。
教育系统被压制这么多年,如今一朝抬头,冲过界是必然的,所以会有一个震荡过程,不过整体上,教育在今后几年都会是高级人才的重要选择,不过不会是主力选择,大部分高素质人才依然会被导向科技类,反而是金融类专业或许才是真的到顶了(世界上一抓一大把,而且都没有忠诚度问题,哪里培养出来的忠诚度都一样低~~)
偶是97的
那时候,几门基础科就是几个学霸在教
除了他教,别的小年轻只能改作业。
有的专业课程也是如此,只有牛人才敢拿下来,什么助教讲师只能旁边看,
这是种荣誉感。
扩招后,好嘛,
会上课的老师不是好老师,
能拿项目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而且扩招后,老师已经无能为力;
我那一级专业只有20几个人,
一扩招后,就是60 70
现在听说上百,
这样的大班教学,能指望老师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