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关于“蓄清排洪”的讨论 -- njyd
他第一封信中
有两篇已经算不错了,说明并没有不让发反对的文章。出版他的文集也没被禁止。
底反对,申称是对国家经济不利。
还有谁象黄老一样坚持反对的?
2. 大学新生上普通物理实验的第一课就会讲计算精度问题,数字达到四位(不算前后的0)保证误差就小于千分之一,他承认卵石量估算的最大误差可能有十倍,而算这个又能达到小于千分之一的误差,同样是水利估算,能达到的精度误差这么大?在误差可能性上难道不是同样的问题?
3.且不说黄老已经“批驳”了卵石磨耗的问题,“长江三峡卵石来源区大都分布在宜昌以上1000km 之外,一千公里不磨耗都跑到三峡这六百多公里来磨掉了?建三峡前进入的卵石总要有个去处吧?我没见到黄老怎么解释卵石能过葛洲坝而过不了三峡坝。或者是建坝前磨耗建坝后就不磨了?
对低这一段可能理解有误。
4.三峡截流蓄水时向家坝、洛溪渡还没截流,至少在2007年中以前没法蓄卵石。
5、重庆堵港至少是黄老不能建三峡大坝的理由之一。当然不是重要理由,我的理解他说最终要炸坝的原因是会淹了江津以上(成都平原?搞不大清)
那个出版社出的?
那时上游还没什么大型水库,不是有人说应该先建上游吗?
当然我也没证据,但我看到过还有人提了当时反对的其他人名。
他说的是无产出,我就不说你偷换概念了。
现在反对的多了,范晓、王维洛是其中有名的两个,还都自称自己是水利专家。而且他们反得更彻底,凡中国要建坝都反,到现在还是两面大旗。其他的大旗就不说了,连千瓦和千瓦时都分不清。
2. 如果算流量和算卵石量用的计算方法不同,达到的精度当然也不同。这点应该不会有疑问啊。虽然同是水利估算,但没人说所有水利估算一定要用同样的计算方法,或者相同的输入参数的精度啊。
比如同是航天工程,航天飞机或者卫星上,一个螺丝的精度和入轨精度会相同吗?
我还是没有明白你怎么会这么想的
3. “对低这一段可能理解有误”??
什么意思?是说你的理解有误还是我?
我这段只是说有时候“常识”会出错,如果你没看懂可以无视。
葛洲坝的问题,这么解释吧。葛洲坝是低坝,三峡是高坝,两者的设计和运行方式都不同。你没有任何理由说明卵石可以通过葛洲坝,就一定能通过三峡。如果葛洲坝能成为三峡样板的话,还论证什么呢?三峡有三峡自己的特性。
4. 时间点见我前面的帖子:
能重新再说一次吗?
“无产出”的问题你赢了。我只能说黄老这话说的不严谨。黄老明明知道三峡是个电站,不可能认为无产出的,呵呵
黄老反对的时候,范晓、王维洛这两位干什么去了?打酱油还是俯卧撑?当时反对的人,现在都是什么态度?
还有,查了一下,范晓是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的地质学家吧?他称自己是“水利专家”?王维洛好像是国土规划专家的啊,不过好像是写过不少有关三峡的文章和书。好像他的名声不太好,他的书和文章里有技术讨论吗,还是只是喊口号?
生态的问题,三峡肯定是破坏的,这个毋庸置疑。黄老也提到
流量和水位吻合的相当好。
汛期低水头运行时,重庆以下68公里处的长寿往上就是自然水位了,下游水位基本不会影响到上游自然水位的地方。大坝处水位降得再低,重庆还是那么高水位。
就象你用茶壶往杯里倒水,除非你的杯子直接套住壶嘴,否则你杯子的位置不会影响壶嘴处水柱的粗细。
实际上二期围堰上游挡水墙建好后蓄水到围堰高度就可以发电了,这说明黄老对实际工程没经验,也许以前建电站就是这样?那就是没看到了展了。
实际上围堰上游挡水墙建好后为了提高发电效率,又加高了十米。光从建大坝来说这十米是没必要加的。
关于生态的问题肯定会破坏原有生态,但这个外国反对也不必看重,曾经有股生态风搞得世界银行不给第三世界国家建坝贷款,但现在又给贷了。因为水库会破坏原有生态,但又会形成一个新的生态,大部分情况下因为水多了,新的生态比原有生态总体上要好。国内许多水库现在成了旅游胜地就是明证,最有名的是千岛湖,实际上是新安江水库,库里的水还“有点甜”(广告词)。
另外,水电减少的化石燃料消耗、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也相当可观,在中国还有个好处,减少矿难。三峡电站每年发电减少消耗的煤按这几年的死亡率就可以减少五十到两百煤矿工人死亡。
那些发达国家把自已的可开发水力资源基本开发完了,返过头来反对穷国开发,它们先把自己的拆完再说。
所以黄老不拿这些来反,说明他在水利知识上还是有造就的。
我不知道这两位什么时候开始反的,只知道近些年很红火。王维洛还象样一点,水力坡度就是他提的,但现在实际的蓄水实验证明他是错的。范晓是杂七杂八地炒别人的冷饭。
这都是太阳做的有用功,能留不留才是大傻子。
当然圆饺子的环保主义者是不同意的。要是俺说,地球上的青山绿水本来就是生物改造的结果,根本就不是什么纯天然的。像火星、水星那种昼夜温差几百度、没有大气层保护没有氧气呼吸、水多以固态和气态存在就是不以液态存在,才是真真正正纯自然无改造原生态的,应该把圆饺子的环保主义者都送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