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扯一扯汉语的“稠密性”和精确度 -- 石头布
比如:
The United Nations
联合国
你目测就可以看出两者占的页面,即使用同一字号,英文比中文要宽得多了。
small talk: 闲聊/聊天/闲谈,.....
smalltalk: 一种早期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
sounds like a bird out there: 似乎外头有只鸟/外头似乎有只鸟/外头听着象有只鸟...
Do you think so? 你同意吗?
I know so: 这个我倒是不太熟悉,类似的有:
I think so :例行翻译应该是“我认为是这样的“/“我同意”,也可以说是“英雄所见略同”。
I knew it: 我就知道。
I know: 我知道。
It won't do. This is no go. It doesn't work. 不行。
It matters: 要紧/关系重大
It helps:有益/有用
It figures:讲得通
All right:好的/不错
well作插入语翻译起来似乎麻烦一点,不过也许只是我水平不行,在不同的场合应该有比较合适的译法。
英语和汉语最大的区别其实不在这些口语上的小玩意,更多在于各种从句的后置,对于翻译造成了巨大的挑战。另外,英语里的介词非常灵活多变,比如with,有时候也比较难办一点。
语言,尤其是口语,确实没有很明显的优劣。不过您的例子不合适。
have a good time. 根据语境:玩好/吃好/喝好/尽兴啊/你们继续/接着整/
Do you think so? I know so. 真这么回事?那当然/我玩剩下的。
Must it be? It must be. 非这样么?那当然!
It won't do. It doesn't work. This is no go. 行不通/扯淡/没戏/不灵
All right, then. 行吧/好吧/先这样
well, well, well, 也得分语境:行行行/得~~~/
这句话怎么翻成汉语?
晨大说的对,有些简明的表达很难直接翻。
你的这些翻译从语义上来说是正确的,但在语境和感觉上未必。比如,have a good time不光在朋友、家人之间用,总裁在正式场合送别来访的商务客人(后面还要旅游几天)也可以用。I know so意为我根本不是估摸是这么回事,我肯定知道就是这么回事,比I think so要强烈得多。
汉语是象形文字,2维的,因而具有“稠密性”。英语是1维的。
I know so可译为我三百年前就知道/班门弄斧。
从信息学和工程学的角度来看,自然语言都挺低效,而且各有各的低效的方面。
比如,冗余信息太多。英语里的复数,大部分时态都常常是冗余信息。例如,“one horse”和“two horses”,没有加s这个规则也不会造成传递信息有任何改变。one horse eats grass和two horses eat grass的动词加s规则也是一样。That horse was there yesterday中的was相对于is也没有增加任何信息。还有无数古里古怪的不是简单加-ed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简直是故意增加麻烦。汉语里冗余信息少一些,但也有,比如量词。“一匹马”,“三朵花”,这里面“匹”和“朵”基本上就是冗余信息,不过这是现代汉语才有的,古汉语基本没有量词,更加精炼。
另一个自然语言的低效方面是不够精确。一词多义太多。精炼的古汉语在这方面就显得特别突出,甚至没有标点符号,有时句读简直就是猜哑谜。这个例子太多,就不展开了。
一到十分别是:single, double, triple, quadruple, quintuple, sextuple, septuple, octuple, noncuple, and decuple. 当然,后面几个好像知道的人不多,用的人更少。
像德语的性,数,格,十分复杂,几乎都是冗余信息,其他欧洲语言也一样。其实英语是在结构和汉语最接近的语言了。
汉英都算是发展程度比较高的语言。
语言的目的是沟通和表达,从这个角度来说,表达越细微,越复杂越好。
曾经有人说,我们的学术论文为何不能用古文写了?原因即在于古文在定义名词等严格准确的范畴中,力不从心。现代白话文已经是最大程度地适应了这种规范。
您的结论太武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