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外一篇 陕甘宁边区的特产价格问题 -- 北风扬雪
热血青年会拿钱不计结果的给别人,大烟鬼会么?
他们只会买同等效果下,最便宜的货.
一件非法的事,不管法合不合理,只要有一定时间和个案量,一定有一定的破获量相对应.
另,
你的故事在那?
我没看到,
只看到指责和说教,你是当官办老师的,还是作官的.
我替你补一个,来弥补观众的失望吧.
前一段我去捏脚,捏脚的小妹,拐着弯的,向我推销毒品,还一上来就是面儿.
这故事是真的,而且丢人的是我,
你不能说这是我在自夸吧,或在证明我自己有理吧,
你就把你要说没说的故事,
说来听听就可以了,
可是你要说的,还特别强调,
说啊!
我肯定没理,没脸,没皮,这些都是一定的,
就等您这贴说过,
要讲的小故事了,
不会这么点事,都不灵吧.
好歹是句人话.
到底什么是敛财,什么是回笼货币,什么是最大限度获得紧缺物资。我觉得,这些东西是可以通过结果倒推其的主观意愿的。这并非由于有了结果,就作出对主观的美化,而是因为经济上,是容不得瞎搞的。
你要说特贸的参与者的目的是在敛财,那我想问有多少TG的高级领导人能从中得到多少的个人好处?这个好处是否有投奔国府割据一方做个土霸王来的现实和靠谱?或者说当时执行政策的人已经能预见不到十年后TG就能一统天下,自己位居凌烟阁或者大柱国?
lz你要说特产没在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功能。那我想问你天然的一般等价物的定义是什么?在陕北的物产中除了烟土还有那些物品的天然属性更适合充当一般等价物?除了烟土还有哪些物资没有被国府刻意打压价格、封锁贸易?
回过来说敛财。我想问lz,用特贸聚敛赚来的法币或者物资是用来干什么的?敛财不就是得囤积居奇嘛,要么囤积通货要么囤积物资。而敛财的目的无疑是满足个人或者小利益集团或者小阶层的私利。就我个人的漏识所知,当时延安除了个交谊舞和一点小灶,其余还有多少能算的上是满足小团体私欲的东西?况且前者还被以贺为首的女眷们给废掉了。如果说是为了敛财,是不是直接培养双枪兵,发展内贸来的更直接?如果说是为了敛财,为什么要把更易于变现和保值的烟土换成边区紧缺的棉花、布锭、纸张、药品,或是换回绸缎、烟酒等高档消费品、奢侈品?如果说是为了敛财,那么后来三年困难时期陈云搞的高级点心副食品和特贸有何区别?为什么毛没因为那些高价点心顿顿有肉吃?
如上,我觉得lz应该知道一个说法:回笼货币。更应该知道另一个说法:宏观调控。它们和敛财在某一个环节上都像是在赚钱,但整体上却有质的不同。一个是入公帐或作为预算外资金用在公家的事上,是整个大宏观操作中的一个环节;一个是入私帐,只为满足私欲并以牺牲公家的利益为获益基础,是个体内的小循环。所以,除非lz是站在以南京国府为正朔的立场上,否则是无法将特贸作为一种敛财手段来看待的。如果说特贸能称作敛财,那么英国、东印度公司以及如颠地那样的买办发动的鸦片战争、进行的鸦片贸易,是否可以看作一种敛财手段?还是说是一种国家行为?另外比如1973年陈云和李强利用期货给国家赚了30亿美元利润还要夹着尾巴惴惴不安,你要光看五丰行、中粮他们在期货市场的操作,那是很像个敛财举动。我想,即便lz把这些也算作敛财,那陕甘宁的特贸也是所有敛财手段中最没效率的,因为这种敛财的肥私性实在太差了。
大家都知道一个成语,叫“大公无私”。我给它改一个字,叫“大公如私”。虽然我个人对当今的TG也有诸多保留意见,也不看好TG能够突破历史周期率。但这不妨碍我对老一代TG保有高度敬意,这是古往今来的那些理想主义者应得的尊重。
任何质疑宝藏价值的行为,都会被视为对楼主的挑衅,而招来少则数百,多则数千的文字反驳。
一个自然经济
一个战时共产主义经济
楼主根本没搞明白
这种想法,好象更接近太阳围着地球转吧.
日本人是向国统区走私,国统区则是内部经营,这种以国统区为主要市场的经营.
主要结算货币,也就是被围在中心的,一定是国统区的货币为主.
边币是完全没必要考虑的,它只在边区内部被围着转.
容易被“奇情巧思”摄住心神。
“谎言”的背后并不等于真相,可能不过是另一个谎言。
非此即彼的二元论要慎用。
左右.
如你所说,陕西是不出高档土的,原料上就不灵,而且从加工上来说,我也不看好他们的水平.
日本人的高档土,不但工业化大规模生产,而且还要加配其它物质,共区不可能有这个条件.
国统区的加工能力不详,由于没有日本人那么有计划,应该是参差不齐的.
但由于总体资源强,所以其中相对好的一些种类上,在量与质上,应该都是不太好追上的.
在没法作实际调查情况下,坐在那里想当然的怀疑,只能是一种怀疑,除非谈及的都是高档货,否则那个想当然的利润率,只能是一种想象.
共军里面实际的一些腐败有,但过敏也是常事,特别是地下工作,腐败如顾顺章等,被捕前就有不少烂事,过敏如华克之,自费经营然后用来交党费,却招来别人怀疑,他是不是私下留了更多.
另,淮南江苏当时好象不是国统区吧,你个大背景就又和你前面提到的,所谓日本人先跳起来,对上了.
国统区的一些鸦片,是国民党内部人在走私,所以国民党方面,没有与这些走私有关的破获,因为破获了抓到的也是内部人,而找不到与共区有关的人.
同时由于鸦片是日占区的合法流通物,所以如上面有朋友提到的,日占区的共军,把鸦片作为硬通货,作了一些经营,从而也产生了一些我上面提到的,这种经营必然导至的,与当地相关势力的,合作与排斥,并引发了一些日本人的破获,另在这个贴以外,我在其它地方看到过,包括日本商人在内的,一些积于商业利益的合作.
你看,基于大的背景,按着相应逻辑这个拼图就对上了.对着一堆资料,胡拼乱搞的人有的是.
有的人甚至刻意乱切资料,比如秦晖杨奎松那样的,守着大量资料,阅读量极大,有些资料还是一般人很难看到的,可是不但经常切除大背景,连手上的既有资料,都常乱切,断章取义,具体到这个贴,你谈的这个事,他首先是种经营,是个生意,那很多地方,就不可能与相应的经营原则相冲突,有冲突,那就说明,一定有问题.
就你来说,你的目的性就相当强,你是要用手上的资料,拼一个共军大量卖鸦片,而且专向国统区卖的图.
所以你手上明明有日占区相关经营的资料,如果不是叫我挤到角上,就不会拿出来,拿的时候只怕还在想,这家伙应该不会注意到那里是日占区,及这与你早前一些话的冲突.
而我虽然不事先确定,你一定有这些资料,但以大的背景了解,却可以断定,这类资料一定存在,只是你手上有没有的问题.因为早前我就了解到,日占区一些商人,包括日本商人,与共军生意上的合作迹象,以及由于鸦片在日占区完全合法,所以流通成本相对小,经营更容易,而共军最大的钱物消耗,也不是延安边区,而是敌后的大量根据地.
所以类似生意的存在,是必然的,这是积于经济的必然.
你拿着一堆资料,但却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原因有二:
一你不了解经营,这就叫你在看一个与经营有关的东西时,难以掌握合理的分析方法.
二你的主观意愿太强,这就使你为了达到,你预先的计划目标,会刻意切割相关资料,以倾向你的预定主观.
而你这个主观预定就是,共军走私鸦片,而且完全是向国统区走私,这一设定,又不是事实,其与从经营原则,到当时三个政权地区的社会情况等大背景严重冲突.
虽然你可以在自己看资料时,自动把不合意的资料摘出,但这种问题,一旦碰到在资料与背景了解上,有一点点的人,就会大露马脚,越描越黑.
对手头资料有多多的强调,不能掩盖问题,相反只会叫你预估,你为了达成自己的主观先入为主,切割了更多,不利于你的资料.
是新四军的控制地区。这个被指责的人后来顺利晋升55年中将,并非顾顺章的性质。结合谭震林讲话的时间,其所指责的内容大概是整风运动中向地区军事主官泼污水,整人所致,中将收售特产估计也不是自己吞掉而是小家务分了。至于男女关系从来不好说有没有,有了也只是道德问题。
日军、国军、商客过没过手和共军过没过手没有矛盾冲突,我研究的是共军方面的贸易经过,却从未否认日军和国军参与过贸易(相反,我多次指出了这一点,还准备写一篇描述1940年前国民政府治下各地军阀种植收售特产的诸种故事,涉及近代史诸多名人蔡锷、赖永初等人也是榜上有名,当然,河内人连边区特产问题也要抵赖,我就先不写《青天白日满地烟》了,先写写边区!)。新四军控制的南方区域经济条件相对优越,基本上不存在入超压力,个别时候甚至还要控制出超问题,卖卖特产只是调剂调剂,非主流。北方根据地就不是这样了,陕甘宁、晋西北(含大青山)包括晋察冀,热河根据地都有不同程度的特产问题。
我的资料均标明出处,也不是神秘文献,网上都可以下载,CNKI,爱问知识人一搜就有,谁说我断章取义自己去看。找到我断章取义的资料就能驳倒我嘛。
共区除了当数如延安等处于国日两者之间的外,其它都在日占区.所以不管南北,其大部分人员和相关的物资需求,都只能是在日占区,在敌后,而不可能是在那少数几个中间地带的,这是地缘的必然.
在日占区,鸦片是合法经营物品,而共军是明确的对抗状态,相应的利用合法物资,作明确对抗,并由此有一些与相关利益人的,勾结与对抗,就是必然.
但共军在国统区不能明确对抗,鸦片虽然横行,但台面上不合法,所以政治风险是很大的,利用在国统区的组织关系,作相关经营,必然有一定破获,而那怕是一起破获,都会造成极大的政治风暴,如果共军这样作了,那这种事,是不可能不发生的,但没有发生,那就只有说明,共军并没那么蠢,他们没有利用自己在国统区的组织,作相关生意.
相关生意,是国民党内部人员作的,所以破获了,也抓不到中共的把柄.
如果事情不是这样的话,就和几个大的背景对不上,一个是国共日三区的社会环境,二是国共日三方的政治关系,三是概率的必然.
你现在想扣给共军的帽子,你以为当年国民党有什么理由不想扣么?当时扣不上,是有其必然性的,现在也一样.
边区内部的一些高层、老人是反对特产贸易的,代表者是高岗。支持者为南汉宸也可能包括贺帅,反对者后来被伟大领袖说服了,这才开始了特产贸易的新时代。先声明这观点不是我“提出”的,是《南汉宸传》的作者说的:
一天,南汉宸刚从军需处回来,副厅长霍维德神情严肃地走了进来,拧着眉毛说:"4点钟,边区政府那边打来电话通知你下午4点钟到毛主席那里去汇报经营土特产的问题。”
“怎么,出了什么事了?”南汉宸已猜出原因的大半,但他还是想听听自己副手的看法。
“我们有几位老同志,对于经营土特产都提出了意见。有人还专为此事给毛主席写了两封长信,历数经营土特产的弊端!”霍维德说。
“噢,还写了两封长信!”南汉宸有些紧张起来,他记起边区政府里,近几个月来一直存在的激烈争论,许多人都反对经营土特产这种生意。尽管他一再申述必办理由,但始终未能得到理解。
“此外,还有西北局的一些领导,包括高岗司令员在内都是一个意见!”霍维德遨“宁肯饿死,也不能做这个买卖。”
“我们没做,不等于民间没做呀!请问,米脂、绥德的义合、宋家川、蟋蜊峪等几个小镇子,当年人贫地瘠,而这些年来怎么会发展成有几万人的繁华集镇呢?还不是靠从宁夏、绥远来的土特产经过他们那里倒手,才发展起来的吗?闭着眼睛不看现实不行!”。
“问题是我们的一些同志,还是毛主席在瓦窑堡会议上的讲话中所提到的那样:革命的道路要笔直又笔直,革命的力量要纯粹又纯粹!”
……
“是呀,这是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汉宸,我看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三条道:第一条,是想法子弄钱,弄粮,弄到我们所必需的物资;第二条,大家散伙;第三条,饿死。第二条和第三条路都不好,我想我们大家都不愿意走。那么,就只有走第一条道。当然,我们要向人民说清楚,要向全体干部说清楚,使大家都了解,我们不得不这样做,完全是为了抗日和革命。为了这个目的。我们必须牺牲一切。因为没有抗战,不打走鬼子,也就没有人民的一切。我们要向群众做深入细致的工作,说服动员,发动大家一起来讨论……”毛主席深入地剖析事情的成败得失和二者相权取其轻的道理。
于是,南汉宸便依靠经营土特产筹措到钱财,用这些土特产从国民党地区交换过来革命所必不可少的军用和民用物资。土特产的收入要占到边区财政收入的半数以上,个别时候要占到三分之二左右。
有一天,江青见到南汉宸夫人王友兰,拍着肩膀说:“你们先生真行,毛主席夸奖他。说他是这个!”说着竖起个大拇指。
——《毛泽东请救兵——南汉宸》《炎黄春秋》1993年07期
本来凡是写这种声情并茂的二人密语的文章,我都是按可信度最低来处理的,不过这篇文章又不同了,作者是邓加荣,《南汉宸传》的作者,他对南汉宸的了解自然超过一般人,看全文内容也不是黑南汉宸的,写作时间也颇早,所以不是单纯的野狐禅。
“那我想问有多少TG的高级领导人能从中得到多少的个人好处?”“大公如私”云云和史实如何无关。孙中山早年劝种鸦片,广州国民政府公开征收鸦片税,也不是为了一己私利,怕也算“大公如私”,桂系军阀罚没鸦片转卖后修建学校道路难道是专为李白黄三人做的?卖了就是卖了,并不妨碍后世史家将之记录下来,至于如何理解这些史料就是后人自己的事了。比如“卡廷事件”,苏军是“不得已为之”还是“残忍暴虐”,还是“纯属意外”自有后人争论,但是否认事件发生,拒不承认历史是万万不可的。
再者照你的看法是否可说广州国民政府、桂系军阀的行为“在某一个环节上都像是在赚钱,但整体上却有质的不同。一个是入公帐或作为预算外资金用在公家的事上,是整个大宏观操作中的一个环节;一个是入私帐,只为满足私欲并以牺牲公家的利益为获益基础,是个体内的小循环。”?
按照这种逻辑国民政府开掘黄河也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蒋校长从中得到什么金钱好处啦?那是为了全国人民抗战嘛(至少这是国民政府的观点),不是为了私人利益嘛。用这种逻辑解释历史可是方便多了,原来只要不是为了一己私利,做坏事就可逍遥快活了。
鸦片战争英国人是不是为了敛财?自然,不但敛了财,还解决了入超严重的问题和边区情况颇有类似的地方。
钱从何来?边区不拨给军队100%的补给剩下的补给找谁共产主义,你提供么?你连地方的财政都能提供么?
当时,财经工作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人不敷出。贺龙与林伯渠及财办人员商量以后,决定采取一个特殊办法:边区政府拨给各军分区500万元,由各分区包干自行解决各地区的经济问题。这样,暂时摆脱了政府收支不平衡问题,但却加重了军队的负担。贺龙把各分区和各旅的领导人找来,对他们说:“过去,水是顺流的,由上往下; 43年要由下往上流。上面向下面要饭吃,因为你们有生产力量,有商店、骡马店、运输队,有基础嘛。”“你军队吃什么,地方干部就吃什么;你穿什么,地方干部就穿什么。地方上没有饭吃,没有衣穿,没有办公纸张就向你要。上面总共补助500万元,其余的要军队来负担。”他下令各分区成立财经委员会,统一领导军队、地方的财经工作,以集中财力,分区包干,渡过困难。这种包干的办法,虽说加重了军队的负担,但也提高了各分区生产的积极性和解决本区财政经济困难的责任感,作为解决入不敷出的应急措施,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贺龙传》
41年前没有衣穿没有饭吃部队吃黑豆充饥也是战时共产主,过的是什么日子,不做生意赚钱补充小家务怎么吃上饭穿上衣?359旅为例对外宣称100%自给,想来主粮政府不再拨给了。那看收获呢?43年收细粮1.2万石,南瓜地瓜之类9000石(根据边区规定三折一),全部折合1.5万石(450万斤)。据说当年还上缴1万石,359旅有1万人,每人每月按定量发给45斤粮食。你自己算算能吃几个月?莫非战时共产主义的人特别经饿,几个月不吃饭活蹦乱跳?抗战中后期边区军队、机关做生意赚钱获取货币是很常态的事(我并没说剩下的粮食全从特产贸易中来,因为相关资料没有,不能乱说)。
我这不是宝藏,只是偏门的史实罢了,我也仗着胆子敢说几句罢了。
“大公无私”的问题在于,可以仗着自己没有利益纠葛就胡来瞎来,以为占有道德的制高点就能颐指气使。历代的清流误国盖因为此。
所以我才说要“大公如私”。这里面不占公家便宜只是基本要求,关键是要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不但要敢做敢为,更要善做善为。在没有私欲驱使的情况下,发挥出一个人的全部才智。
你所举的例子,所涉及的问题,要么是利益直接与个人攸关,所谓公家其实就是私家,属于典型的假公济私或者家国不分。要么就是用以于公的名义来为本身无能做推诿和掩盖。
估计lz是女性。个人觉得,女性的优点是对细节的把握和敏感,但缺点是女性几乎都有道德洁癖,因此必然受到所处时代的局限,难以具有突破历史局限的宏观视野。所以女性不容易在与史哲政经有关的领域出成果。
言论中又如何奉南京为正朔了?
我这是辨析研究,分析贸易经过,正文从不做道德判断。绝不会说边区运销了特产就是罪该万死的话。
写史重在明确史实,不宜在正文中带入个人道德判断,判断由读者作出。这是我写这个系列的原则。
你读我正文全文可有道德批评?我本人自然对卖特产卖到48年有看法,但是正文做的持正。倒是有人不断把史实问题转化为道德问题,试图寻找道德制高点呢。某河友就是如此毛病,我写小故事回信讥讽过他了,晚上把小故事再贴一遍好了。
把特产从晋西北一路运到重庆,拍到黄山官邸的桌子上才叫贩销,自己在边区运输再倒手专卖给国统区商人、军队就不算了是吧?
都和日占区交错,就可以随便运销?那你直接宣布八路军怎么卖特产多是对的,错误是日本人的,日本人卖就是毒害,八路转手就是合理利用,国军、商人再转手就是盘剥压榨,多好。太阳围着地球转多舒服。
政治风波早就有了而且延续了下来,直到44年夏天记者团还专门问这个问题呢。